APP下载

寓于“境”中“,情”趣飞扬——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探析

2022-03-02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南行中学钮艳云

学苑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游戏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南行中学 钮艳云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课堂上,结合课本内容,创设与课本内容相关的情境与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课文中的情感、人物心理活动与情感变化,让学生能够与作者形成情感共鸣。情境课堂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上激活思维,感受到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创设良好的学习课堂,可以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度,从而让学生爱上语文,形成良好的思考与学习习惯,全面提升语文素养。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展开语文教学活动呢?

一、结合课本主题内容,创设趣味性的情境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语文课本中的内容较多,学生需要完成很多内容的背诵、记忆,加之繁重的学习任务,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低下,对语文学习显得比较消极。教师可以结合书本内容,创设充满趣味性、适宜的情境,吸引学生关注,将书面知识通过生动、形象的情境展现出来,让学生可以直观感受书本内容,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与情感。尤其是近年来,语文课堂上的信息技术应用逐渐普及,教师可以利用虚拟现实、多媒体设备等来展开情境创设教学。

以《紫藤萝瀑布》为例,紫藤萝瀑布课文中展现了紫藤萝美好的景色,紫藤萝很美但并不常见,很多学生都没有见过紫藤萝。仅仅从文字中学生很难感受到美好的场景,如果在此基础上教学,学生则很难体会作者在欣赏到紫藤萝时的内心震撼以及喜悦之情,对于课文的理解记忆就存在不足。教师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课堂展现紫藤萝瀑布的魅力景观,带领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欣赏紫藤萝,包括颜色、形态、随风变化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看到景观时的心理活动,理解作者的赞叹之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这样生动活泼的场景,可以吸引学生关注,让学生在美好的视觉感受中体会语文文字的魅力,深层理解文本内容,加深学习认知与提升。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体验到与生活存在距离的美景、故事,可以让学生更好进入学习状态,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对语文学习改变观念,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情境学习中。

语文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沉浸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中,通过视觉、听觉以及情感体验更加深入理解课文。能够全面学习、理解课文内容,让语文学习从表面的词汇、语句学习以及机械化的死记硬背等,逐步向深入理解、记忆等方面转化。由于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情感故事、美景等都远离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与本文内容一致的情境让学生真实感受不同课文中的风景与情感,促进学生深入学习。

二、基于兴趣培养,创设多元化情境

传统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以讲授为主,学生在课堂上以听讲为主,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以课本内容为主,因此,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对此,教师应该巧妙结合课文内容,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会不同情境的趣味性,对语文课堂改变观念。且情境教学中,学生可以自主学习、体会内容,对于一些晦涩难理解的内容,可以通过直观化的图片、视频来帮助理解,让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能够提升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比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请闭上眼睛想一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在讲到这里时,教师可以播放济南的冬天相关图片、视频。让学生了解济南这座城市以及城市冬日里的光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一起去想象这座老城冬日的美好画面,在脑海里描绘出文中的场景。相较于传统教学,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创设冬日、济南的场景,包括文中提到的济南的小山、不会结冰的水流,以及下雪时候的美景,让学生感同身受去体会作者当时看到济南冬天的心理感受,想象济南人们冬日里充满希望的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画下自身想象的济南的冬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学生全面地参与进来,在课堂上积极跟随教师的情境变化,思考与探索。

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语文教学相当重要,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以此提升学习效率与效果。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该注重多元化、多样化的情境设计,针对景色的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带领学生真实感受、观看美景;针对古今中外人物故事的,可以结合故事场景打造情境舞台,引导学生扮演角色,感受人物情感;针对科普文等,可以创设相应的环境、场景,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从而激活学生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

三、强化课堂互动交流,创设互动式情境

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激活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好奇心,提高教学效率。传统教学过程中,因为教师占据了课堂主体,教学节奏紧凑,课堂上师生互动较少,且互动过程中学生大多是以回答问题为主,缺乏师生对于课堂教学活动以及延伸问题的探讨、互动,以及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久而久之,学生遇到问题,也不愿意与教师、同学沟通,问题的堆砌导致学习效果低下、学习自信受挫。对此,教师可以应用开放式的情境创设,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合作,积极表达个人想法。增加师生、同学间互动,形成良性的学习交流沟通氛围,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课堂。

比如,在教学文言文《小石潭记》时,这篇山水游玩文言文是著名古代作家柳宗元的作品。作品中讲述了作者游经小石潭的经过,描写出了小石潭生动、活泼的景象,同时也暗藏了作者当时被贬的苦涩心情。教师可以围绕小石潭的画面构建游玩场景,利用互动屏幕让学生们带着若有所失的心情去体会场景,体会情绪变化,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分组自主体会情境,合作学习,共同完成整篇文章的阅读以及初步情节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寄情于景,去深入体会文中的情感,接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身边事物,发现点滴美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欣赏品味。文言文中的内容晦涩难懂,如果一味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记忆,会降低学习效率,减少思维活动。而通过情境创设,教师打造了与文中相应的场景,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大胆沟通、交流,积极与同学、教师交流,化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参与,让课堂互动更加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与效果。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放下心理芥蒂,积极思考与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疑问与见解,积极交流沟通,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互动。弥补传统课堂上的被动学习的不足,能够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提高个人语文学习能力。

四、以提升学生理解能力为目标,创设生活化情境

思维品质是语文教学与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拓展学生思维、开阔学生想象也是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思考的内容。著名学者陶行知说过“语文来源于生活”,语文课本中很多知识都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如《背影》中如山般的父爱,如流淌着浓浓亲情的《散步》。这些故事也在我们生活中时常发生,那么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情境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经历、情感去思考文中故事背后蕴含的情感,促使学生理解文中的人物、情感,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记忆。

比如,在教学《散步》时,散步也是当下人们饭后的亲子休闲时刻,家庭散步很常见。文中讲述了作者、母亲、妻儿一起在田野上散步的故事,讲述了两代母子之间的浓厚亲情。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正处于对情感懵懂理解的年纪,对于父母的陪伴、爷爷奶奶的宠爱也会比较麻木。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化的情境创设,让学生以角色扮演文中的人物,细心品味人物心中的情感,激发学生回忆自身生活中的经历,从而形成情感共鸣,体会浓厚的亲情,了解作者及妻子尊老爱幼的美好品德。运用生活化的场景,让学生理解语文知识与生活细节密不可分,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语文知识,实现融会贯通教学。强化学生对语文课本的理解、思考,从表面故事、内容深入思考人生道理等,挖掘课本中的德育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与道德素养。

生活化的情境可以拉近语文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可以让语文教学生活化,从而能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对于未来生活的帮助与指导作用,同时还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积极、主动思考,以此结合生活实际加深对文章思考与理解,全面提升语文学习效果。

五、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创设游戏化情境

游戏是一种能够舒缓情感以及消除紧张的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游戏中深入感受知识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在欢声笑语的课堂内实现高效地教学,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习到了新的知识,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情境,在游戏中提升教学效率。

比如,在教学《智取生辰纲》时,这篇课文选自于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第十六回,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从小学开始就学习四大名著,水浒传也读过好几遍了,在教学初期,学生的学习热情还相对较高,但是面对较长篇幅的课文,加之语言文白参半,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明显降低下来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入游戏化的教学情境,并制定游戏的相关奖项,引导学生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游戏化的方式鼓励学生扮演文章中的角色,通过排演剧本的过程让学生细细品味不同人物角色的特点,学生可以按照课本内容进行编演,也可以进行自主编演,为学生准备好相应的角色游戏服装和道具,使学生能够充分诠释不同人物的独特性格,展现出一场精彩的表演。有的学生为了表演好杨志这个游戏角色,翻看了很多关于杨志的资料,把关于杨志的其他回目都仔细看了好几遍,有助于学生深层次的理解课本内容,从角色游戏中提升感受,身临其境下发掘文章的核心思想,并在游戏的帮助下由内而外的展现出来,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与感悟。教师要给予学生展示的时间的舞台,鼓励学生敢于展示自我,在游戏中真正释放自我,提升学习能力。

在游戏化情境中,教师要注意不要因游戏而偏离了课堂教学目标,要引导学生在游戏中紧紧围绕教学重点,在枯燥的课本中寻求更加富有激情和动力的学习契机,游戏能够有效活跃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广阔和活跃,在游戏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丰富的情境中展示自我,展现出独特的教育魅力。

初中语文所占据的位置极为重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对于学生语文学习水平提升以及教学目标实现都有着重要影响作用。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情境教学也受到了广泛关注,让一成不变的语文教学活动更加多样化、趣味化,明显提升了教学效果,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爱好,使学生学习更加积极主动,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升。同时还能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借助适当的情境教学,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利用情境教学法帮助学生适应语文学习课堂,创设活泼、生动的语文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游戏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