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要求下的小学数学学业评价探究
2022-03-02福建省仙游县园庄中心小学郑艳萍
福建省仙游县园庄中心小学 郑艳萍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强调:“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教学目标之中,实施学科德育。”立德树人目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需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开展,加强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因此,数学学业评价也要突出学科德育评价。然而现实情况是,绝大部分教师在数学学业评价中,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业完成质量、课堂表现、数学思维等为主要评价标准,淡化了学业评价的德育评价。而学业评价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实施都具有反作用,没有学业评价的德育评价,数学学科的立德树人目标也就成为空中楼阁。因此,必须确立德育评价在数学学业评价中的主体性地位,制定科学的、可操作性的数学德育评价体系,实现数学学科德育目标。
一、科学制定数学德育评价的内容
结合《中小学数学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在数学学业评价中的德育评价主要集中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数学审美。
数学是一门美的学科,数学中到处蕴藏着美。学生发现和感受到数学中蕴含的美,更能激发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探究热情,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态度。小学数学中蕴含的正反、上下、对称、几何、旋转、变化、虚实、对立等都是丰富的美学元素,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要能够在观察和体会中感悟、创造、表达数学美,让数学学习成为重要的美育资源。数学课本中,排列规律、循环小数、轴对称图形、物体的运动、生活中的几何图形、统计图表等都极具美感。数学学业评价中,考查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的能力,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感受比与比例,理解数学规律等的美术审美能力。
2.理性精神。
数学作为一门应用型自然学科,强调科学理性的数学精神。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积累数学经验,培养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从数学现象中学会建模,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问题,勇于探索、敢于质疑、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等。小学数学教材中,关于测量、统计、多边形的公式推导、图形运动等内容都要求学生具备理性的数学学习品质。教师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质量、数学活动中探索、质疑、实证和创新等能力表现,对学生的数学理性精神进行整体评价。
3.严谨思维。
数学学习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有较高要求。在数学学业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掌握的逻辑归纳与演绎、命题求证与论证、思维严谨与流畅的思维品质,有理有据、有逻辑的思维习惯与数学表达能力,运用定理、公式、法则等解决问题的意识与习惯,数学学习中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认真品质等。教师在课堂中重视学生的数学思考、数学表达、逻辑推理,通过讲述解题思路、解题过程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过程,引导学生验证验算、一题多解、演绎推理和数学表达。
4.爱国主义。
数学教学中蕴含着较为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尤其是通过数学史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举世瞩目的辉煌数学历史成就,以及近现代一批批数学家们艰苦奋斗,为祖国数学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因而数学德育,要求学生能够从数学学习中树立正确高远的数学学习理想,学好数学科学知识,更好地发挥个人社会价值;要求学生通过数学史的学习、数学家故事的学习,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振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如一千五百多年前,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数学家祖冲之就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比欧洲早上千年;又如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共收有246个数学问题,其中就包括负数、平面几何、比例、体积、方程等数学概念与计算方法等,远远早于西方数学的研究发现。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家陈景润,享誉世界的中国数学事业发展重要奠基人华罗庚,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数学之王、东方第一几何学家的苏步青等科学家都能激发学生奋发图强、为振兴祖国勤奋学习的数学学习品质。
二、有效实施数学学业德育评价的策略
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将德育评价作为小学生数学学业评价的重要内容是必要且可行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从如下三方面着手:
1.制定德育评价量表开展数学德育评价。
评价量表是以科学量化的途径来进行量化评价,是包括德育评价在内的学业评价评价的科学方法和有效策略,其通过具体量化的方式,在信息收集、数据整体和统计的基础上科学计算,具有客观全面的统计效果。以德育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为核心,围绕数学德育学业评价的评价对象、评价项目、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权重、评价得分、总得分等为主要要素,精细化地统计数据——测量结果——分析数据——得出结果——实施评价。运用量表进行数学学业的德育评价,需要注重三方面:
一是量表设计制作的精细、科学化。根据具体教学对象的学情实际情况,以及数学德育评价范畴来确定评价内容并合理地设计权重,确保通过量表能够客观反映学生真实的数学德育水平。
二是量表数据观测的动态化。要基于大数据应用理念,通过常态化的量表数据观察、数据分析,观测班级学生数学德育发展整体趋势,并能具体到每一个学生的德育发展指标,对整体和个人的德育发展现状、趋势进行科学预测和客观评价,以便及时、精准地进行德育评价和德育干预指导,确保学生德育发展预见性和可控性。
三是量表评价与主观评价的结合。量表评价不是万无一失的,也存在测量和评价的盲角和误区,要在量表测量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人为调控,发现量表评价不能客观评价学生整体或个人德育实际时,对测量结果进行适当的修正,并对量表的各项要素进行修订和完善。
总之,德育评价量表是建立在科学测量与评价基础上的有效策略评价方式,要树立数据应用分析统计的理念并掌握具体应用方法,发挥其在学生数学德育评价中的积极作用。
2.有效开展“三全”数学德育评价。
一是全员性德育评价。全员性评价,是对班级中全体学生进行无差别的德育评价,做到评价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每个学生享有同等的数学学习权利,教师要面向所有学生进行数学德育评价,以相同的评价内容、相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手段来评价每位学生。在此过程中,还要遵循学生本身的差异性原则,进行因材施教。如部分学生数学基础差,但是学习态度良好,学习进步显著,应该得到积极评价;相反,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好,但是学习态度不端正,骄傲自满,应该受到批判指正。数学教师通过集中考查、分批次考查以及个别考查等方式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态度和品质进行评价,确保数学德育评价覆盖全体学生。
二是全过程德育评价。德育评价不应是终结性评价,而应具有过程性,将评价对象置于一个评价周期(通常0.5学期或者1个学期)内进行过程性评价。教师可以在一个学期内进行2~3次的评价,再结合各次的评价进行综合评价,如此可以确保对学生数学德育评价的客观性。由于考查和评价周期长,贯穿于学期始终,每个学生都会以较高的标准要求和约束自身学习,有益于良好数学学习品格的养成,形成持续的、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
三是全方位德育评价。全方位德育评价,要求数学德育评价不以某一两方面的表现来作为整体评价的依据,而是要围绕数学德育评价的各个方面来进行综合性评价,确保德育评价的整体性和客观性。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特殊的性格与个性品质,智能领域也有显著的差异,有的学生数学学习部分领域表现良好,而部分领域则有待加强、不令人满意,因而教师要秉持客观全面的评价来进行全方位的德育评价,杜绝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评价、失真评价。如班中存在几个数学成绩欠佳的学生,在练习题完成和测试题解答方面都比较落后,但经过了解发现这几个学生学习态度良好,不懂就问,还参加了数学兴趣小组等,书写也十分工整,可见其数学学习态度比较端正,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如果仅仅因为其成绩不尽如人意就对其数学德育予以低评价的话实则有失公允,也将打击学生的数学情感。因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学业评价时,应该多角度、全方位地考查再作综合评价,保持德育评价的客观性。
3.落实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数学德育评价。
一是坚持科任教师德育评价主体不动摇。教师是评价的主体,数学教师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整体表现最具有发言权,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严谨的数学思维、理性的数学精神、高级的数学审美以及爱国主义、高远数学学习理想等,都体现在学生数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态度、数学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等各个方面中。数学老师可以参照《中小学数学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借助数学德育评价量表等,结合日常教学、作业批改、师生交流、家长反馈、同学反馈等对每一个学生进行综合、全面、客观性的数学德育评价,并将其作为数学学业总体评价的主要依据。
二是综合采纳班主任、家长德育评价。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第一管理人,对每一名学生的了解都是多维度的,其中也包括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了解。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观察和发现学生表现出的数学思想品德,并将其反馈给数学科任老师。部分教师既是数学老师又是班主任,自然对学生的数学德育的了解就更全面、更深入了。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因此对孩子的数学学习情况也有较高的发言权,对孩子积极数学学习品质、良好数学学习思维、浓厚数学学习兴趣等数学德育综合维度都有较深了解。数学教师在与每个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学生情况过程中,能够获得有价值信息,并将其作为学生数学德育评价依据。
三是重视学生的自我数学德育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十分重要而又很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学生通过自我评价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暗示、自我提升,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很好的能动作用。教师通过设计问卷的方式来让学生进行“立德树人”主题数学自我评价,如“你是否喜欢数学?”“你学数学的目的是什么?”“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你会怎么做?”“你认为数学美吗?美在哪里?”“通过中国数学史的学习,你有什么启发?”“在数学解题过程中你和他人解答方法不一致时,你会不会探讨交流?”“你认为自己的数学学习品质如何?”等等。通过问卷等方式进行学生自我数学德育评价,综合考察学生的数学德育水平,将其作为学生数学德育评价的重要参考。
总之,数学学业评价是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与学的重要途径,学业评价改革首先要求实现数学学业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这就要求突破原有的建立在数学“双基”“两能”基础上的唯学科考试成绩、课堂学习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兴趣特长发展的评价内容和标准,突出数学学科立德树人的学科本质和根本任务,切实做到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出发点,将学科德育作为重要的乃至关键的评价指标来纳入数学学业评价体系中。然而,当前围绕基础教育数学学业评价中的德育评价的研究与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在评价内容、标准和方法上缺乏权威论述,这是每一位数学教育工作者需要反思并行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