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欣赏对落实语文新课标的价值意义 与实施策略
2022-03-02李晓燕王庆海
■ 李晓燕 王庆海
一、语文新课标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新挑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的总纲和指南。新课标自2022年4月颁布以来,引发新一轮以课程与教材为中心的改革,给当前的语文教育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
教育是润泽生命的过程,而教学则是“润泽生命”的现实取径。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课堂也随之成为实践新课程理念的重要阵地。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诸多新要求,具体如下。
(一)学科育人,以文化人
从宏观角度来说,语文学科指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工具性的基础上,语文教学更侧重价值引导和人文关怀。这二者凝聚成浓郁的精神气质,具有丰厚的生命滋养价值。这样的精神滋养,既是对红色基因品性的赓续,又是语文学科育人根基性的呈现。可以说,价值取向是贯穿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一条主线,渗透于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首先,在“课程性质”部分,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升核心素养”,这为语文课程性质奠定了总的基调。其次,在“课程理念”部分,与2011年版语文课标对于“语言运用”着意彰显不同。在“课程目标”中,新版课标首次把“文化自信”核心素养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强调语文学科“以文化人”的课程动能。而与此对应,在九条课程总目标的表述中,也把“文化自信”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统摄全篇。就微观角度而言,具体到语文教学内容,一方面,鉴于“文章合为时而著”,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下,自会生产新的具有典范意义的语文成品,这一点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有具体体现。另一方面,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几乎都呈现了特定情境中作家要向读者抒发的“情”和阐发的“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借鉴并内化这些教材里的“大”世界,来瞭望并攀登世界文化高峰。文以载道,文以喻道,这也为语文核心素养的构建提供了丰富的语料,“以文化人”大有可为。
(二)素养为纲,欣赏取径
首先,在探究“素养型课程目标”之前,我们必须厘清核心素养的相关概念范畴。素养,是一种习惯、准备,一种准备就绪的状态,或一个特定行为方式的倾向。而课程核心素养是该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指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独特贡献,是学生学习该课程之后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它具有整体性、情境性、反思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构建,并在真实的语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其中,“文化自信”是对时代背景的呼应;“语言运用”强调个体“语感”“语言经验”语用“意识”“能力”及对语言文字内涵、情感的探索;“思维能力”方面囊括对“思维能力”“思维品质”“求真态度”方面的追求;“审美创造”彰显对“审美经验”“审美能力”及“审美观念”品质的塑造。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四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形成“一体两面”“以一带三”的独特结构,共同指向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化,对生命本身的观照。在语文学科中,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要素,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它发挥着统摄和整合非核心要素的作用,通过语文教育生成并获得发展。新课标“课程实施”部分对过程性评价、课堂教学评价的阐述都凸显了对个体本身素养发展的属意与观照。
然而要融入教学实践,将会面临对最优化现实取径的选择困惑:一方面,新课程标准是对现行语文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与挑战,它旨在构建一种新的教学秩序;另一方面,它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多维动态生成,是对个体生命本身的指向与回归。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开放的教学情境中动态地、创造性地激发各教学元素的互动性。相对于尊重,它更加指向对学生个体内在生命性的真诚欣赏,将生命个体的差异性作为素养教育的逻辑起点,擅长挖掘不同学生的个性优势潜能,激发每位学生的思维活性,构建个体生命“精神的底子”。就这一层面讲,教学欣赏是推动新课标真正着陆的优化现实取径。
二、教学欣赏的内涵及其对落实语文新课标的重要意义
“欣赏”之欣,为“欢欣、喜悦”,赏,有“赞扬”之意。教学欣赏旨在发现并肯定学生的特质与优势,表现为赏识教育,是一种给予肯定赞扬的积极教育强化手段。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欣赏教育”被频繁提及。随着新课标的颁布,欣赏性行为成为指向素养教育的一种重要路径,亦成为学科教学中一个关键性命题,尤其是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学欣赏其重要性更甚。
学生时代是人成长发展中最重要的黄金时期。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其认知水平尚处于蒙昧阶段,情感不稳定,易于被激起,较为感性,依赖心理较强。大部分学生天性纯洁,活泼好动,自信心、自尊心强,但是也极为脆弱。个性发展不完善,欠缺独立性和自信心,可塑性强,教育价值很高。尤其是幼龄学生,“向师”倾向更为明显。这为教师在课堂中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浪潮,尤其是2022年版语文新课标的颁布,正在倒逼教学行为转变。教师不再是课堂评价的主体,教学逐渐趋向多元开放、灵活流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001年版)在“教学过程”部分明确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1]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在兴趣、能力和学习基础等方面的个体差异”,鼓励教师“帮助学生处理好语文学习和个人成长的关系,发掘自身潜能,学会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2]由此可得,以新课标为导向,语文课堂更加强调过程性,由传统教学中过分注重教师的绝对主权转向对学生个体的真切观照,倡导教学成为学生真实生动的生活世界,注入更多吐故纳新的生命性。这也为教师教学欣赏行为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学欣赏作为教育生活的一种卓然姿态,实质上也是教育本体的姿态。尤其是在语文课堂中,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碰撞使得欣赏理念的融入有了更深邃的积淀,负载着在历史中凝成的智慧品质。
(一)教学欣赏使教学表征为教师“爱”的外化工具
陶行知先生说:“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教育的大事就是“以人为本”“育人为本”,而“育人为本”的过程指向培养和发展一个人全部潜能的教养过程,其核心即关爱生命个体本身。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其育人细节无处不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及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3]而具体到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是寓“情”“理”于其中的,是作者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凝聚,是情感与智慧的结晶。其所反映的是语文学科对学生个体生命的尊重与观照。欣赏性行为虽然更多呈现为一种外在的教学形式,却因为融合了语文学科的特质而巧妙地屏蔽了自身机械性、程式化倾向,更加富有天然的教育能量。教学欣赏与语文学科二者相得益彰,并自然聚合成为一种强大的同心力,共同指向育人之爱、生命之爱。
(二)教学欣赏使教学成为教师“做”的真正格心
教学欣赏从来不是一种就事论事的教育处理方式,它更多的是一种发自教师本心的真实情感。教学欣赏是语文教师教学生活中的常规化行为,至于其所牵涉的宏大和神圣的意义,更多出现在教师个体深刻的或审视性的反思中。如果教育工作者仅仅满足于浮在表象的效果,实际上是放弃了自己本该做出的教育性努力。其次,教学欣赏是对教育者“做”的真正格心。教育并不是夸夸其谈的语言或者急功近利的行为,它来自教育者对被教育者个人语境的深刻理解,并将这种理解践行于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让课堂中的学生体验到被“看到”的感觉。一位真正的教师是知道如何去“看”学生的——捕捉到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阅读到他们一个害羞的表情,甚至一种简单流露的情绪,并给予及时的反馈。传统教育势力习惯于认为这种反馈仅仅来自教师精致、艺术感的语言形式,其实在课堂中,教师慢慢伸出的一只向上的手掌,等待学生回答问题的一小段留白时间,甚至一个流露关爱的细微眼神,都是在阅读孩子,都能让他意识到自己被“看到”,体验生命“在场”。从形式到内容,教学欣赏都体现着教育者一种“做”的真正格心,而这恰恰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力量之源。
(三)教学欣赏促成教师对教育本体的自觉审视
欣赏性行为既表现在教学程序的机智中,更体现在教师育人方面的既仁且智。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则指向教师个体对于知识本位的自觉提纯与超越,以及对人文精神旨归与价值辐射的真实诠释、虔诚笃行。教学欣赏给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生命活性。它引导教师转换角度,把目光投向学生,聚焦于学生个体鲜活的思维样态,唤醒其与文本自身的融合能量,从而创造出积极、生动的学情。
教学欣赏富有流动性,欣赏思想的注入驱动教师不再将知识囿于书本,而将其生成为由学生个体心理、情感、认知汇聚而成的心智枢纽,这恰恰是语文课程素养智慧在教学实践中的真实映射,呈现出语文教师对教育事实本身的一种宝贵的审视与反思。教学欣赏兼具前瞻性,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语文教学行为虽然发生在教室的一方小小天地中,但它联通着个人与社会、人性与人生,一个幼小的生命因得到欣赏而茁壮成长为栋梁之材,这是语文教育的力量。总之,只有具体的、欣赏性的教育行为得以践行,语文课堂才能真正具有撼动人心的优秀品格。
三、以语文新课标为价值导向的教学欣赏实施策略
欣赏能力作为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素养,是语文教学走向开放性和丰富性的重要保证。以新课标核心素养为基点,语文教师教学欣赏能力的培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较高的学科修养
长久以来,关于语文学科修养的讨论关注点通常聚焦于教师教学行为本身是否标准、学科知识是否丰赡的考量上。“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语文知识丰富的教师能更好地将人类社会与自然作为学生的认知对象,将天文地理、宇宙万物、中外古今尽收课堂之中,更好地促发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成熟。但是对语文知识的过分强调恰恰会忽略教师与教学行为相匹配的学科精神。学科修养并非是单薄的,相反的,它是最能体现语文学科特质的知识、技能、思维及品质的综合产物。而语文教师是学科本质的实际承载者,是体现学科精神最直接的物化对象。当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以欣赏性角度去发现学生并审视自身时,会形成强大的课堂心理场,将人与自然融入其中。建立一种相互探究、共同生长的教学秩序,每个人各尽其能、各取所需,课堂自然也更具生成性和创造性。
高水平的学科素养使教师更容易用欣赏性的角度去激活课堂,引导学生情不自禁地参与进来,而不是仅仅作壁上观。恰恰是这种“情不自禁”的方式更容易生成强大的能量,让课堂释放不一样的光芒。
(二)浓郁的人文气质
语文学科是极具人文气息的学科,它是语言文字的物质载体。语言文字是人类心理的外化符号,它呈现的是宏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世界及“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积淀。语文学科中选入大量经典文章,文质兼美,依照学生自我意识的水平和规律,为学生发现、完善自我提供了积极正面的参考系。正如卡希尔所说:“没有符号系统,人的生活就一定会像柏拉图著名比喻中那洞穴中的囚徒,人的生活就一定会被限定在他的生物需要和实际利益的范围内,就会找不到通向‘理想世界’的道路——这个理想世界是有宗教、艺术、哲学、科学从各个不同方面为他开放的。”[4]教育对生命的观照由来已久,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矢志不渝地践行着“仁爱”的教育理念,奠定了中华民族两千余年的文化血脉;及至近代蔡元培先生推行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友爱观,再到陶行知先生“人生当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教育理想。他们用自己一代又一代教育者的身份,用“行知一生,育人一世”的教育信念,塑造了一个民族的教育文化。无论是把语文作为一种独立学科,还是对教育自身命题而言,两者对于“人”的关怀理念是相融的,甚至是溶于血脉之中的。而欣赏性行为在语文学科中的渗透,就是这种文化相融的必然产物。换言之,欣赏学生、发现学生正是教育帮助个体构建自身世界的必经之路。
(三)深厚的教育情怀
教育情怀与人文情怀颇有相通之处,集中折射出教育者的职业立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时刻处于教育者的角色状态,这就意味着任何外显言行都需首先接受职业精神和原则的处理,而欣赏性教学行为正是这种经过打磨之后的主要表现形式。在叙述教学欣赏理念时,我们更多地聚焦于赞美、挖掘学生的优势特质,规避对学生缺点的批评。学生尤其是幼龄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误,这种情况几乎是教学中无法消弭的客观存在。教师并不需要一味地去赞美、表扬,而应实行恰当而克制的批评、指正,为了实现生命关怀而进行一定强度的干预行为。启人之蒙应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自觉,这是一种更具真实性的欣赏之思。
(四)艺术性的教学语言
教育的表面是粗糙的,但是教育的细节却是可经打磨、趋于艺术化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面对的学生是有灵性的、千差万别的,因此教学中呈现的问题也是迥然不同的。诸种差别,千人千面,造成了教学中“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巨大差异性,也使教育呈现出极具立体化的奇景。
在教育的宏大背景下,在语文教学实践所呈现的崎岖不平的山景中,教师的欣赏性教学语言犹如蜿蜒而下的溪流,淙淙而动,自然注入学生的心间。首先,教师欣赏性语言不是孤立的,相反,它依存课堂内容生成出现,因而成为教学表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也是教师核心素养的延展,是教师教学欣赏思维品质的重要承载工具。因此,就具体表现而言,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欣赏性语言的实施更具情感性,更加富有浪漫色彩,这也与教材文本内容的文学气质更加匹配。此外,欣赏性语言无疑也是与语文教师的情感直接勾连的。特级教师于漪先生说:“‘情’是文章内在的、固有的,贵在咀嚼语言文字,深有领悟,教师只有自己真正动情才能以情感染学生。”[5]它呈现出一种喇叭状形态,由教师的真实情感起源,声势逐渐浩大,最终激起感受者全方位的情感涟漪。其次,欣赏性教学语言本质上仍隶属于一种对话,融于多向度的师生互动空间中。思想家戴维·伯姆曾说:“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够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并因此能够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6]在欣赏性语言所营构的意义溪流中,学生的情感被勾连,在语文课堂中找到归属感,并将这种愉悦感回馈教师,久久回环,语文课堂被激活、流动起来。
当然,在实践过程中,教学欣赏会与教育者甫初预设存在着相当的距离,但是我们仍然希望教学欣赏能够突破课堂的限定边界,真正成为一种推动新课改、落实新课标的新教育路径,在追求效能的教育实践中如日方升,最终影响到教育的每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