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乡村教育情怀
2022-03-02戴彦勋
戴彦勋
去年11月,我又一次主动报名参加了“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学员走进乡村教育活动,项目组安排我在启动仪式上进行大约5分钟的简短发言。这个任务,一时勾起了许多回忆……
我的童年与少年,都在乡村度过,因而,我对乡村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熟悉与亲近,一草一木,花鸟虫鱼,稻香荷影,砍柴摘果,戏水捞虾,牧牛骑行……乡村生活就像一杯清茶,没有华丽的色泽和醇厚的味道,但淡淡的清香已让我回味无穷。
乡村是我梦想起步的地方,而今,一次次走进乡村,我欣喜地看到了乡村振兴带来的巨大变化,乡村教育的长足发展:旧房子焕然一新,一体机搬进教室,信息化成为日常,世界走进课堂,新理念就在眼前,优质资源触手可得,孩子们用普通话大方交谈,再无忐忑与羞涩。
乡村教育蕴藏独特的美
自然环境之美。这里的空气、阳光、水,既是生活资源,也是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走进乡村,浸润在大自然的熏陶中,本身就是一个最基本、最理想的教育状态。
人情风俗之美。纯朴与忠厚几乎从一开始就成为乡村的基因,家族传承、节日祝贺、婚庆雅俗、农耕互助、祭祀礼节等是世代相传的“活”知识,潜移默化地润泽一代又一代人。
历史文化之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离不开乡村,如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都源于乡村,当一批批文化遗产重新展现在眼前,古老的智慧触动着中外人士的心弦时,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美育。任校长17年来,我一直执着于一件事,即美育行动研究,致力于“尚美教育”,倡导“尚美点亮智慧人生”的办学理念,坚持打造有诗意、有创意、有情意的大美校园,培养求真、崇善、尚美的时代新人。
在我看来,探索乡村特色的美育,是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赋予的重要使命,也是乡村教育走得更远、走得更好的强大生命力所在。
乡村教育激活灵感智慧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接受央视白岩松连线时说:“我的创作,都源自故乡的热土,我每年都回老家待一段时间,接地气,了解日益变化的乡村生活,这是我创作的源泉。”
李希贵在一次讲座中谈到了一个典型的乡村学校案例:有一所学校坐落在燕山南麓的深山里,只有140名学生,当地政府想委托他管理,他推荐了一个叫于龙海的人担任校长,在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于校长选择充分利用当地社会资源办学,聘请了一位浆水豆腐的非遗传人到学校当老师,很快把浆水豆腐做成了一门学生特别喜欢的课程,而且产生了很大影响,竟成为北京一些酒店最畅销的菜品之一。后来,学校又开发了木匠课程等,成功地打造了一个新的学校课程生态。
走进乡村,放慢脚步,用发现的眼睛、勤劳的双手,沉浸于那片文化的海洋,你将获得不一样的灵感与智慧。
鄉村教育缔造改革创新
当面对困难无路可退时,总有人坚持寻求解决之策,打破不可能的神话,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奇迹,引领着我们走出野蛮、走出贫穷、走向强大。
因而,改革是历史赋予乡村的伟大使命,而乡村一路艰难走来,从未辜负。改革开放就是源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一个最普通的中国乡村,这一星星之火,点燃了每个人的热情,点亮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1927年3月15日,陶行知在南京北郊劳山脚下的一片荒野上创办了晓庄学校,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开学典礼。经过实践,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主张,构建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国近代教育改革探索就源于这个乡村。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的乡村学校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诞生了不少改革奇迹,许多学校最初都是乡村学校,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他们实现自我革新,走出一条条教育改革发展的大道,纵使遇到各种困难与问题,而其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作为,正是中国乡村教育的精神气质。
怀着无限的敬仰与感怀,又一次走进乡村,我看到的已经不止当年的自己,而是这里的每一所学校,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