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真情与传统交织的中国式情感表达
2022-03-02王群力
王群力
摘要:2021年上半年,《你好,李焕英》强势而出。这部电影改编自贾玲的同名小品《你好,李焕英》,电影以母女亲情为核心进行情感表达,突出中国式情感叙事的审美特征,引发观众共鸣。这部影片让广大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也让观众本身置于影片的情感之中,影片更是创造了53.38亿播放量,位列中国影史票房第二位的影视神话。很多学者和专业人士认为这与当代广大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有关,因此对影片的研究角度多是以女性主义为主,即便把重点聚焦到亲情上,也是单一的对母爱分析。但笔者认为,此影片的成功,是影片对中国式亲情的集中书写,以真情打动观众,以平淡的中式情感直击观众,这才是影片的要义所在。
关键词:中国式情感 母亲 传统 隐喻表达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3-0164-04
一、真情实意直击观众内心
影片以高姿态“呐喊”出母女之情,先声夺人。在置于中国这个大的环境之中,我们发现中国从古至今都是儒家以孝治天下,上至君王,下至臣民,都遵循此道。但是子女与母亲之间情感表达的很隐晦,以至于中国的影片对母爱的表达要不就是直接了当、直抒胸臆,要不就是隐晦在生活之中,采用间接式的表达。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称中国为家邦式社会,中国的社会制度秉承儒家思想的五种社会关系,即“君臣、父子、昆弟、夫妇、朋友”,我们发现唯独母子/女关系不在其中,这也是封建社会女性地位较低的体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倡导男女平等,妇女们地位大幅度提升。而改革开放后随着广大女性受教育程度显著提升,社会对于女性群体的关注度迅速提升,而对于母亲与子女之间情感关系的关注与研究也受益于此。
本片基本延续了《夏洛特烦恼》等以舞台小品剧改编创作电影的创作思路。小品化表达的痕迹明显,但贾玲用自传体的叙述方式,用穿越元素与年轻的母亲姐妹相称,再续母女之情,以身份错位营造的喜剧效果直抵残酷现实中“永失母爱”的悲剧内核,遗憾是人一生当中不可避免的。影片中主人公贾晓玲(也是导演贾玲)内心永远的遗憾就是没有好好孝顺自己的母亲,尤其是母亲的突然离世更加重了这种情感。影片开头,主人公自白说“从没有让母亲高兴过”和“没给她张过脸”,使她沉浸在深深的愧疚和永远的遗憾之中。这种自白直击观众的内心世界,使得有些观众在听完这些自白后就留下了悔恨的泪水。有一个网友在看完后发文述说道:我观影后回到家里,看到母亲买了一包汤圆。我问道:“妈是什么馅的”。母亲说是花生的。我回答道:“你不是最喜欢黑芝麻的吗”,母亲很自然地说道:“你不是喜欢吃花生的吗?”我愣了,回答一句“哦”,但是心像是被重击了一样。电影将观众置身其中,使得每个人都有很强的共鸣。
笔者当时在观影现场也被这种对母亲真情实意的爱击碎了内心的防线,双眼湿红。笔者旁边的女生甚至因为她想自己的妈妈了而痛哭。后来笔者浏览各大互联网平台,例如新浪微博、知乎、B站等,發现这种被直击内心感同身受的感觉并不是个案,而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没有强行的煽情,也没有很悲剧的元素,虽然是一个以悲剧为内核的,也是影片为我们创造出的幻想的“现实神话”,但是我们被带入其中,回想起我们与母亲之间的情感,有遗憾、有愧疚、也有浓浓的爱。上述例子充分展现出观众对于这种真情实意有强大的共鸣,同时观众跟随贾晓玲在探索母亲记忆与意识的过程中,完成了对传统家庭关系的认识和感悟,电影呈现出一种颇为理想化的传统亲属关系,这也是中国式的情感模式。
二、子欲养而亲不在的辛酸与无奈
本片的故事开始于2001年,母亲因意外车祸,导致生命垂危。作为女儿的贾晓玲感到深深的愧疚与后悔,埋怨自己“从来都没有让母亲高兴过一回”。影片中的场景源自于导演贾玲的真实经历。现实中,在她19岁那年,贾玲遭遇到母亲意外离世的沉重打击,而筹拍这部电影时,距离她母亲去世已有20年。母亲的形象深深印在贾玲的心中,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伤和无奈油然而生。影片的中心其实就是对这句中国古语表达的感情诠释。影片一开始,就讲到“我”从小到大没让妈妈省过心,不断地惹是生非,同时妈妈也一天天老去。影片中的贾晓玲伪造戏剧学院本科的录取通知书,最后在包姨和母亲李焕英为红包的事争执下,包中的专科录取通知书意外掉落,同时在台上主持人一声有请母亲登台讲话的映衬下,母亲在自己亲朋好友的面前丢了大面子,但是母亲在回去的路上并没有埋怨她,依然为她感到骄傲。
随着母亲意外车祸去世,贾晓玲带着“让母亲高兴”的夙愿,意外穿越回母亲年轻的时代,又以意外的方式砸到了自己年轻时的母亲,通过这次意外,以表妹的身份与母亲再续情缘,帮助母亲买到全厂第一台电视,赢得排球赛的胜利,从而得到厂长的欣赏,被介绍给厂长的公子沈光林相亲,让母亲在各种场合出彩。看到母亲李焕英一次次的笑容,贾晓玲终于实现了让母亲高兴的愿望,在自己创造的幻想中完成了遗憾。在剧情的慢慢累积之下,影片最后出现了情绪的最高点,贾晓玲费尽心力建立的好姐妹关系再次回到了原本的母女关系。幻象总归会回到现实,母亲其实早知道她是穿越而来,只不过配合着她完成内心的遗憾。完成这些后,无情的现实把贾晓玲拖了回来,她最后只能看着跟她同乘一车的母亲穿着绿色的皮大衣离去,自己一人孤独的身影在车上,无力的仰望天空,仿佛母亲没有离去,而是在天上望着她。其实“让母亲高兴”这个欲望,深深的表达出“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和心酸。
用奉献二字表达母亲对子女的情感再合适不过。从十月怀胎到养育子女长大,奉献贯穿始终,这一切都是无私的奉献,默默无闻几十年。母亲对子女这种奉献的情感更加深了“子欲养而其不待”的悲伤之情。影片《你好,李焕英》中,母亲李焕英是中国奉献式母亲的代表。影片中的贾晓玲没有让母亲李焕英省过心,甚至还伪造录取通知书来欺骗母亲,母亲其实发现了一些端疑,但假装不知道,也是为了维护女儿的面子。在酒桌上面对自己年轻时的死对头王琴嘲讽以及刁难自己女儿,她毫不犹豫的给予坚决的回击。虽然最后自己在众人面前失了面子,但是在回家的途中,面对羞愧的女儿,身为母亲的李焕英把奉献精神表现得淋淋尽致。她丝毫没有责怪女儿,并鼓励女儿,称女儿是最棒的。其实在现实中导演贾玲也是这样被母亲鼓励,正是有了母亲的奉献,才成就了贾玲在喜剧之路上的成功。
儒家文化和悠久的中华文化共同赋予我们对情感的细腻捕捉,但同时也使我们养成对真情的隐藏和对亲情压抑的特有性格,我们无法大胆的表现出对母亲的情感。《你好,李焕英》通过个人对“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深切流露,把个人记忆映衬在集体记忆之中,成功的把个人情感传递到集体情感之中,让人们把内心深处对母亲的情感和曾经对母亲有过的愧疚大胆表述出来。影片用喜剧的方式解构题材的沉重性,同时引入小品的插科打诨,相声里的甩包袱等喜剧元素,像胜利化工厂的“胜利三少”中陈赫饰演的冷特,暗恋来自未来的贾晓玲。沈腾饰演的厂子之子沈光林,在贾晓玲帮助下追求李焕英这一过程中的搞笑场景,让影片不再那么沉重,让观众感同身受隐藏压抑对母親情感得以释放的同时,也让观众含着泪在笑,满足了观众对亲情温暖和家庭生活的理想愿景,实现了传统亲情文化的回归。
三、中国式传统情感的回归
亲情与家庭伦理一直是中国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主导价值观之一,而母亲对子女的情感就是上述价值观的核心。在部落时期,社会逐步从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对母亲的情感表达也是从此刻开始异化。在封建时代,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儒家学说,构建起纲常伦理的桎梏,愚昧百姓,也使得这份对母亲的情感更加异化,从而转变成一种隐喻的表达。长期农耕文明状态下,使得中国人民骨子里充满着含蓄与柔和,对亲情的表达都是含蓄的、间接的。儒释道三家文化的融合力量,使得大部分中国人深受其影响,无论是因为规范,还是情绪情感的宣泄表达,母亲作为女性,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都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在父权社会中,母亲与子女间的情感注定被压制,从而转入“地下”隐蔽起来。
民国建立到新中国成立这30多年以来,虽然中国饱受战乱的困扰,民族积贫积弱,但是在文化和思想领域的解放和发展是激烈的、迅速的。新文化运动,使知识分子挣脱了儒家伦理纲常的束缚,受到西方进步思想的影响,逐步摆脱了情感领域的保守和内敛,开始自由的用白话文写作的现代诗歌和散文表达自己的情感,其中有很多作品公开塑造女性形象来表达自己与旧社会决裂,向往自由和新生,激发出他们内在的反抗和叛逆情感。五四运动爆发后,新民主主义的思想在旧中国蔚然成风,一大批知识分子开始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洗礼,一大批进步的知识分子,以他们用手中的笔杆子为武器,与中外反动势力斗争。其中以郭沫若的《女神》为代表,通过塑造女性形象,充分表达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最真实情感。
新中国成立后,女性地位迅速提升,毛主席的一句“妇女能顶半边天”,拉开了男女平等的时代帷幕。改革开放后到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日益富足,受教育程度普遍提升,充满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现代中青年人,正以一种昂扬向上、奋勇进取的精神,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前行。对本民族的文化自信,使得被冷落的中国传统情感陆续被精神日益富足的年轻人拾回。头十年前,观众们还可以忍受那些没有营养且同质化严重、题材单一、奢靡享乐的影片,但是现在,随着传统中式情感的归位,观众越来越无法忍受这些影片,于是《你好,李焕英》这种以展现中国式情感的影片出现,回归传统,用真情实意代替虚情假意,以优秀充满正能量的传统情感代替消极负能量的现代糟粕虚假之情。一句话,中国式传统情感的回归,是电影《你好,李焕英》成功的重要一环。
四、中国式传统情感的隐喻表达
中国人对土地和家庭的眷恋是儒家家族制度的理想化体现。亲情与家庭伦理一直是中国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主导价值观之一。在传统文化和道德的影响和约束下,中国人把亲情视为你不言、我却知的情感流露,把亲情深深埋在心里,隐遁在日常生活之中,变成了一种隐喻的表达。尤其是母子/女之间的感情,被埋没到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影片中作为女儿的贾晓玲和作为母亲的李焕英,这对母女就是中国式传统母女关系的典型代表。在这种关系下,母亲往往化身为默默奉献的人,甘愿牺牲自己的幸福和理想,为了家庭、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而付出所有。这种奉献从来都是润物细无声式的,为了贾晓玲,母亲李焕英献出了自己全部,包括青春和理想。影片中贾晓玲伪造本科录取通知书,也是为了“让母亲高兴”这个欲望和迎合母亲望子成龙的心理。一切尽在不言中,母亲的爱就是如此的伟大,李焕英这位母亲至死也没有看到女儿的成才和成功,一直默默的用爱去呵护爱护鼓励女儿,把爱深深的放在内心最深处,用中国式传统情感隐喻的表达出来。
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孕育出的中华文化深深刻在我们的骨子里。我们的民族性格,被农耕文明所滋养,把对黄土地的爱恋和土地赐予我们的那种敦厚、淳朴、内敛的属性恩赐给了她优秀的儿女们。我们常把大地比喻成母亲,诗人艾青曾说:“为何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土地爱得深沉”,把大地拟人化,用母爱赋予其中,充分说明母爱的这种深沉和持久。本片把这种民族性格里对母爱的遮蔽化表达外化于行,用喜剧的方式讲述母爱这种沉重情感,可以说导演贾玲也是承受很大的压力。因为用喜剧表达对母亲的情感和爱,显得有些配不上母爱这个话题。但是创造奇迹的票房和让观众沉浸式的观影体验,说明了观众接受这种用喜剧表达爱的模式。
影片一开始用喜剧元素营造欢乐氛围,潜移默化的用中国式的表达方式,展现出母爱无时无刻、简单的渗入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影片中,贾晓玲伪造证书东窗事发,让母亲非常丢人,但是在回家的路上母亲并没有责怪她,而是继续鼓励她,说你永远是妈的骄傲。母亲的情感无处不在,更是融入在平淡的生活中。在中国,李焕英式的母亲比比皆是,即使孩子再不好,但在她们心中永远是最棒的,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永远给予鼓励,母亲是孩子们避难的港湾,在母爱的呵护下,抚平伤口、擦去迷茫、给予动力,直至战胜挫折,这就是中国母亲,这就是中国式的母爱。这种外化在银幕外的中国式情感被导演用喜剧的手法表达出来,让隐喻其中的母爱外放,观众在欢声笑语里,联想起童年即将消逝的对母爱的记忆。这部分记忆因为外部的生活压力和内在中国民族性格的综合影响下经常沉默于心中,本片只不过唤醒了他们沉在心中的那份珍贵的情感。而在银幕层面,观众第一时间看到并敞开胸怀接纳的是极富共情能力的母爱。《你好,李焕英》的创作动机植根于母爱。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又是隐含在影片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影片中贾晓玲对母亲遭遇车祸生命垂危之际的那份愧疚与懊悔就是源于中国人内心里对“孝”的执念。从表层次我们看到,贾晓玲穿越回过去是因为想让母亲高兴,但是深层次下,对母亲未尽孝道,那种中国人透在骨髓之中的执念,在内心形成深深的悔恨和失落,这才是主人公想要回到过去的真实原因之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中国从古至今都是用孝道来德治天下。儒家推崇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长辈是为人子女的本分,对父母尽孝道是应尽的责任。佛教文化中对“孝”的典故非常多,最著名的是地藏王菩萨地狱救母的典故在中国流传甚广,大菩萨对母亲的这种大孝,自然被中国人所倡导。所以在儒释两家的影响下,“孝”是做人的根本。而在中国当代社会,由于社会压力、生活压力比较重,对“孝”表达的忽视和孝道的缺位,导致社会出现了道德下沉倾向。这是危险的信号,中国对孝的情感不能丢失。
导演贾玲在接受采访时说到,在自己出道到成名的路程中,母亲一直给予她完全的支持与鼓励,但是母亲没有等到她出名的那一天。这种没为母亲尽孝道的悔恨与自责一直在贾玲心中挥之不去,这也是她创作的动力与源泉。“孝”这个中国传统情感中的一份子,在电影中发挥了重要的隐喻作用,对“孝”隐喻,把电影中所有中国式传统情感串联在一起,共同突出以传统文化为根基的传统情感。电影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必然承载着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电影《你好,李焕英》的导演以中式的传统情感为中心,为电影注入灵魂,这是本片成功的关键一招。
中国式传统情感中,最容易且最被忽视的就是母子/女之间的情感,因为中华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影响,这种情感被遮蔽、隐藏,即使从古至今赞美中国母亲母爱伟大的诗词文章数不胜数,但是都遮蔽了双方之间被隐喻的情感。贾晓玲也深受中式情感的影响,以致导演贾玲本身也将这种遮蔽和隐喻的情感沉入其中。这不是贾玲的错,也不是影片中贾晓玲和李焕英的错,究其深层的原因,在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中国人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不能像西方人那样外放出自己的情感,宣泄自己内心的情绪。在现今社会,我们需要优秀传统文化带来的历史沉淀感,这种沉淀感能让人们回归自我,不忘初心。电影《你好,李焕英》带着这份沉淀感,让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停下来,把隐藏在内心中对母子/女的传统情感宣泄出来。
五、结语
《你好,李焕英》是导演贾玲写给母亲的散文诗,虽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小品化表演痕迹过重、镜头语言的运用不是很娴熟、节奏较为松散、情节较为破碎等缺点,但是贾玲把中国式的传统情感代入电影之中,利用自己的切身经历改编成电影,给予电影强烈的中国文化内涵,突出母女之间的情感,从而内化于形,用这种中国式的情感直击观众内心世界,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近几年部分传统商业片越来越被观众们厌恶和诟病,而《你好,李焕英》的出现,犹如一股清流,用真实情感讲出精彩的故事,扣人心弦的同时,也让观众含着泪在笑,这是一部非常成功且不落俗套的商业片。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4:574.
[2]顾盼.简析《你好,李焕英》中的亲情叙事和文化情怀[J].出版广角,2021(05):91-93.
[3]田卉群.《你好,李焕英》:从母爱到个体生命意志的觉醒[J].电影艺术,2021(02):89-91.
[4]張阿利.《你好,李焕英》:在幻象中告别,在告别中和解[J].当代电影,2021(03):33-36+182.
[5]刘森.《你好,李焕英》:喜剧电影的个体空间与历史表述[J].电影评介,2021(04):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