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三鑫文化”内涵,做好“共情教育”文章
2022-03-02黄日暖
黄日暖
陈尔琪,中山市南头三鑫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中山市小学英语中心教研组成员,曾获全国第二届播种阅读耕耘奖“开拓者”、中山市优秀教师、中山市南头镇“最美巾帼奋斗者”等称号。
中山市南头三鑫学校近年来发展成效显著,曾被评为“全国民办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学校”、广东省“书香先进学校”,是广东省班主任专业委员会研究实践基地、广东省家校共育专业委员会研究基地;学校的语、数、英等学科教育都有各自的特色,尤其英语学科更是备受关注,英语“拼图阅读”与“阅读圈”教学模式结出硕果,“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时间模式和效果研究”课题在中国英语阅读教育研究院立项,陈尔琪受邀向全国英语教师分享课题成果和实践做法。如果深入探究,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学校立足自身文化内涵做好“共情教育”的研究实践,进而促进文化体系完善建构密不可分。
《广东教育》:学校为什么提出要做好共情教育文章?
陈尔琪:一直以来,我们学校注重育人为本,强调学生第一。然而,在实践这一理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还存在许多脱节的地方。比如,学校在高效课堂研究过程中,尽管教师们在课堂上几近声嘶力竭努力地教学,但学生的听课率并不高。什么地方出了问题?通过找原因,发现是在师生关系、家校关系以及生生关系的建设中忽视了情感因素,没有设身处地与对方共情,从而影响了育人效果。由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学校发展的时代性课题。
2016年春,我们以“基于‘人本理念的‘三鑫共情教育策略研究”为题,向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申报立项,2016年秋季被批准为“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
《广东教育》:如何理解共情教育的内涵?
陈尔琪:所谓共情,本来是用于心理咨询的心理学概念,我们引申为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彼此要沟通了解,特别是教育者要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基于受教育者的需要与发展规律来实施引导行动。由此,共情教育就要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充分了解对方的需求,实现教育最优化。具体地说,就是教师与学生在认知上同构教学,家长与教师在情感上同心育人,家长与学生之间科学同韵成长。
当然,我们开展的共情教育,是有三鑫学校特质的共情教育,我们称之为“三鑫共情教育”。如此,开展三鑫共情教育课题研究,就必须将课题研究目标与学校文化体系融通起来,通过学习、宣传、塑造等方式,营造三鑫共情教育文化,并成为三鑫人的共识和自觉。
《广东教育》:在三鑫共情教育中如何做到课题研究目标与学校文化体系的融通?
陈尔琪:为了实现融通,我们提出下好“立、融、评”三步棋。
第一步棋,将标识文化立起来。基于三鑫学校校名,我们对三鑫共情教育进行了特色解读:鑫,由三个“金”字和谐组合构成。最上一个金字,指的是学生,意喻学生有效、优质成长的培养目标;下面并立两个金字,一个比作教师,一个喻为家长,意喻学生的成长需要家校通力合作,并肩育人。金字,同样是出色优秀之喻:出色的教师,优秀的家长。三鑫,数量词“三”,既量指三个“金”:学生、教师、家长“三个人群”出色、优秀的目标,又昭示学生、教师、家長三方面和谐支撑的内涵,还泛指学生的成长需要多方面配合教育,多种营养滋润。三鑫学校,由此凸显自己的办学特色:师生同构,家校同频,三方同韵,三方和美共情建设。为了学生的有效成长,学校、家庭鼎力而为,教师、家长并肩托举明天的太阳。为了彰显这个目标与使命,我们在校门醒目处,设有“鑫”字校名牌,一个大大的红色“鑫”字附上解读,让每一个进入学校的人都能在第一时间看到和感受到学校共情文化气息。同时,通过教师教研活动,让教师结合“鑫育”要求将教学内容做研究性的融通,从而落实人文原则要求;通过家长学校等方式,向家长宣读讲解,让家长领会学校办学理念与目标,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科学育儿。这些举措,让三鑫共情教育的理念、内容及目标使命,立在大家意识之中,有效地发挥了方向指引作用。
第二步棋,与办学理念融通起来。学校以育人为本,这就决定了学校工作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也是本校“学生第一”办学理念的解读。一切为了学生,是为学生发展服务,是工作的出发点;为了学生的一切,是以学生发展为方向,是工作的内容;为了一切学生,是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有效发展,是工作的目标和任务。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有效发展,是前面两个“一切”的归宿与使命,因而为每一个学生得到有效发展服务就确定为了三鑫共情教育的内容和学校工作的目标任务。通过这样融通性的研究与解读,使得共情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深入教师和家长心中,形成理念共识。
第三步棋,把评价标准建立起来。当办学理念深入人心、研究目标与内容具体明确后,研究行动的评价标准也就自然而然立了起来:是否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是否符合学生发展规律,是否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有效发展。有了这样的标准,思维就有了支点,研究就有了方向,行动就有了抓手。如今,我们建立起了师生、生生以及家校等评价机制,拓宽了共情渠道,营造了共情和谐的校园生活,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环境。
《广东教育》:在一所学校的文化理念体系中,除了上面提及的学校办学理念、目标外,还有一训三风这一重要文化建构,你们又是怎样融合共情教育研究实践的?
陈尔琪:一训三风是一所学校极其重要的文化建构。我们在共情教育的研究实践中逐渐明晰了学校的一训三风。我们学校的一训三风具体如下:
校训:虚心成大气,劲节见奇才。谦虚者,往往能勤奋好学,成长为优秀和大气的人。劲节,是坚贞的品行节操,是智力与意志的结合体,是思维与方法的结晶。有了坚贞的节操,有了坚韧不拔的意志,有了思维、方法的智力,自然能成为未来国家建设的有用人才。
校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习是快乐的,学习是必须的,所以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是告诫我们每天都一定要有收获,一定要有进步。我们在学校营造了一种人人快乐学习、个个团结向上的风气和文化。
教风:做学生榜样、拜学长为师。做学生榜样,是责任的共情,要求教师充分重视自身育人资源影响力,知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重要性,从而展现身教言教并举的教育策略。拜学长为师,是观念的共情,要求尊重学生,平等育人,树立了解学生就是向学生学习的理念,将“拜学长为师”引为构建“共情课堂”的基础。
学风:勤读养卷气,作为见精神。卷气,书卷气,一種高雅的气质,是良好素质的外在表现,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成才意识与敢于攻坚克难的品质。作为见精神,就是要培养学生勤奋乐学的精神。
共情教育,以基于教育对象需要与发展规律来展开教育策略为特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灵是相通的,情感是交融的,位置是平等的。我们将这些元素作为学校一训三风建构的核心文化要素,并让其成为引领本校师生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
《广东教育》:三鑫共情教育实践研究不仅融合了学校理念目标,更促进了学校文化体系的完善建构。那么,这样的实践研究又是怎样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并取得了怎样的发展成效?
陈尔琪:几年来,我们在三鑫共情教育研究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收获了丰硕成果,学校得到较好的发展。自中山市开展创建“中山市民办中小学规范达标和品牌提升”星级学校以来,南头三鑫学校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山市五星级民办学校”,被定为中山市英语课程建设基地、中山市新教师培训基地,承担市级教科研任务;学校还是广东省民办学校书画艺术教育优秀学校、广东省校园足球推广学校、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
学校基于共情教育理念,拓展出相关部门和学科课题。其中,引导少先队员“从小学习‘做人、立志、创造”的“三学习”有效策略研究成为广东省少先队工作学会十个重点课题之一,英语“绘本教学培养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研究”课题列入中山市教育科研2018年度重点项目等,各类相关课题引领教师在“知儿童、懂学生、究规律、成儿童”的共情教育研究路上勤耕不辍,结出丰硕果实。有多名教师著有个人专著,英语绘本和低年级作文教学等课程成果分别被评为广东省第二届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成果一、二等奖,英语学科在全国青少年英语口语大赛中,获得英语教学杰出成果奖。
学校围绕“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有效发展”的共情教育目标,各类文化节、活动月建构起学生多彩校园生活;50多个学生社团,提供了学生“自己喜欢的那道菜”,个性和特长得到有效发展;学生每年参加各类竞赛均有超过百人获奖,占本校学生总人数的10%以上。融入“三鑫文化”内涵,我们相信定能做好“共情教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