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办好特殊教育,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2022-03-01唐淑芬

现代特殊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特教残疾融合

唐淑芬

金牛辞岁,虎啸迎春。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旋律,我们迎来了2022年。这一年,党的二十大将在北京召开,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走向新百年,我国特殊教育事业迎来新机遇和新挑战。“十四五”期间,特教工作者要立足全局,以适宜融合为目标,聚焦关键领域和重点任务,完善特教保障机制,构建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深入推进特教改革与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

一要全面推进融合教育。以创建国家级融合教育示范区、示范学校为抓手,开创特教与普(职)教深度融合,学校与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特教工作新格局。要为随班就读学生制订和执行个别化教育计划,发挥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作用,建设好资源教室、融合教育资源中心。

二要深化特教课程教学改革。完善特教学校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健全特教学校教材编审、使用、评价监管制度。研制孤独症儿童、学前及高中阶段特教课程指南。盲人定向行走、聋人手语和律动、综合康复、残疾学生劳动和职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等特色课程和教材在内容精选、容量调控、学科衔接、特色体现等方面继续完善和提高。深入开展特教学校和区域教学研究活动。校企结合,建设适合残疾学生的职业教育实习训练场所。

三要加强特教教师队伍建设。适应特教事业发展需求,培养特教专业+学科(+康复+随班就读等)的复合型特教师资队伍。推进在师范专业开设特教课程,培养师范生胜任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工作。有计划地培养高层次特教专业人才,为高中和高等特教机构、教(科)研机构等输送后备力量。为特教机构培养定向行走、听力和言语矫治、康复训练、职业技术等专业人员。从培养培训、评职评优、出国留学等方面着手,建设国家、省级特教骨干校长和特教骨干教师队伍。根据特教学校职能拓展和随班就读学校需求,制定教职工编制标准。

四要健全特教专业支持体系。教育行政部门及其直属单位应进一步落实特教工作部门职责,保持人员稳定。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特教指导中心,完善特教教(科)研等机构建设,配齐相关人员和设备,逐步形成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与专业支持系统。调动教育和社会资源,为特教工作者、残疾学生及其家庭等提供专业支持和服务,促进家庭、社会各界参与特殊教育。

五要建立特教质量评价制度。分别研制地区、特教学校和随班就读学校、不同类别残疾学生教育质量评价标准、评价工具和评价方法,建立评价档案,逐步建立特殊教育质量评价制度。

猜你喜欢

特教残疾融合
“南京特教师范招待所”饭盆
一只普通的食堂饭盆与一段独特的特教历史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做好特教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
《融合》
同样的阳光雨露——特教教师践行者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