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共同体: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走向高效
2022-03-01江苏省南通市永兴小学校
江苏省南通市永兴小学校 王 奕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通过对学习共同体构建理念的落实,能够促进新课程改革教学目标的实现,进而提升教学效果。从数学学科教学层面而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能够使得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的推进更加和谐,相互促进又相得益彰,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有效联系,让师生之间的交流更便利、更融洽,从而促进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那么,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如何将学习共同体构建目标进行顺利落实呢?接下来,笔者将围绕“借助学习共同体,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走向高效”这一主题展开探索。
一、以任务为引领,彰显学习共同体的“效度”
1.借助“导学单”,指明合作方向。
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完善对“导学单”的设计。通常情况下,导学单包括的内容有如下几点:一是,课堂上需要讲解的主要知识点;二是,如何在课堂上解决主要问题;三是,你能想到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四是,你还有哪些疑问。教师在备课时通过认真、仔细地进行导学单设计,使得教师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具体,教学重点更加突出,教学内容更加清晰,学生也能够在教师的引领下思路清晰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课堂上有了恰当的“导学单”的引领,教师驾驭课堂时会更加科学、高效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如此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全面成长非常有利。
其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围绕课本进行自主阅读,了解本节课要学内容的基本知识点,尝试完成“练一练”中的问题,了解题的基本思路和几种重要的解题方法。当然,在前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能力差异的存在,部分学生会产生不同的疑问或困惑,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或者鼓励学生借助互联网搜索解题过程所需的资源,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学习疑问,以此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再者,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个性化的思考。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学生能够将解题思路进行条理清晰地详细记录,并且围绕教材中的各个学习栏目展开进一步的深化学习,包括“试一试”栏目和“练一练”栏目,以此来检测和巩固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在此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成果单的制作,这一过程不仅实现让学生对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的目的,而且对养成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有很大的裨益。
例如,在“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的教学活动中,一位教师针对学生的现有数学基础和解题能力,设计了如下“自学单”:1.针对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我们主要掌握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借助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本节课所需学习的知识进行整体感知,进一步搭建相对完整的知识架构,锻炼学生的知识概括能力和整体驾驭思维的能力;2.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这一主要策略?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加深对解题方法的理解,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良好的思维习惯;3.除了上述解题方法之外,你还知道哪些不同的解题方法?通过这个问题的设立,既是对所学知识点的拓展延伸,又能够因材施教,将具有独特思维能力的学生的解题方法向其他学生推广,调动所有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积极性;4.针对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在“自学单”中设计这一问,目的是为了实现对学生在解决问题后反思、追问意识培养目标,使得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数学解题习惯,让学生懂得通过联想、假设等方法,继续深入学习与探究,锻炼思维能力,深化学习内容,强化学习效果。
当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那些思维相对开阔、活跃的学生通常会形成自己的独特思路。在日常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保护这些孩子的学习品质,在课堂上可以给他们适当的时间和足够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将个性化的思维充分发挥出来。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教师不但能够调动和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实现对学生数学学习潜能的挖掘,使得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实现更为广阔、更为深入也更为快速的发展和提优。
2.明确学习任务,推进合作进程。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重视对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发挥出学习共同体的价值。首先,教师可以在教材知识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实际将个人学习目标确定下来。其次,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通盘考虑,为所有学生设计具体的学习任务,并且引导学生展开有效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实现统一的学习目标。
以“千克与克”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备课时进行充分的收集和准备,在课堂上引入生活中各种类型的秤。通过学生的具体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和了解“千克”这一计量单位。引导学生回顾现实生活,充分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千克”是一个应用范围较广的计量单位。适当的拓展课堂,让学生们形成对“千克”这一计量单位的深刻认知。
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向学生进行托盘天平、弹簧秤等常见秤的展示和正确操作的演示,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细致观察并认真思考,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称的计重方式,了解称面的刻度,能够准确读数。接下来,教师就可以给每个学习小组分派“一千克”的盐,让学生通过合作方式,自主称重,以检查是否“缺斤少两”,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用手拎一拎的方式,形成对重量的初步感受,在实际操作中深化对千克的认识,并且将这种实际体验学习用自己言语表达出来。在此环节,教师在布置学生实际操作前必须为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针对明确的学习任务,进一步引导学生构建学习共同体。
二、以交流为基础,突显学习共同体的“深度”
1.引导倾听想法,彰显主体地位。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学习基础,他们尚且不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且思维深度和广度也相对欠缺,在面对相对复杂的数学问题时,部分学生容易陷入解题的困境。此时,教师倘若一味沿袭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让自身处于教学主导地位,那么学生的实际学习感受就会容易被忽视,他们的思想也会受到严重的束缚,思维扩散不开去,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难以完成,此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也会受到无形的打击。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在日常授课过程中,突破以往灌输式、填鸭式教学理念的束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构建学习共同体。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充分的尊重,引导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对问题的不同认识,发表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观点,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护好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他们以前所学的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然后让他们基于以前所学知识进行对照,进而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在思考和分析中会有自己的思维和解题方法,他们会尝试各种方法去推导和分析。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的合理想法足够的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动手和自主猜想,然后再借助科学的方式进行验证。再如,在讲解“圆”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引导学生验证使用C=2πr 这一公式计算圆的周长是否正确。借助这种教学策略,使得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教学进度而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此才能够顺利且有效地构建学习共同体。
2.组织“交流分享”,培养合作能力。
“民主观”是目前比较受师生、尤其是学生欢迎的一种观点,也是落实新课程改革教学要求的重要观点。在民主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让学生之间形成学习共同体,在不同能力、不同基础的学生之间搭建有效的合作学习平台,从而形成强大的学习合力。
首先,围绕预习成果展开交流。在课堂教学之初,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如可以让四名学生组建一个小组,然后让小组成员分别对自己的预习成果进行总结,之后进行小组归纳,派出代表陈述观点。具体需要呈现的要点包括:这节课的重要知识点是什么?书本上提到了哪些具体的解题方法?你认为还有其他更好的解题方法吗?
其次,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自主预习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课堂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相互的交流和学习。例如,在“质数与合数”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部分学生提出了问题“如何对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问题进行快速而准确的判断?”“1 为何不属于质数,也不属于合数?”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互相讨论,教师在学生阐述讨论结果后再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明确方法,揭示正确结果。
再者,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针对学生存在疑问的点,教师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互助学习,让已经掌握解题方法的学生为其他学生答疑解惑。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将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和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然后由一名学生负责讲解,其余学生认真倾听。小组内部的学生组建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组内成员通过相互交流和学习分享的方式,共同学习和成长,携手进步。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使得学生的问题意识得以增强,并且能够增进学生间的互助友谊,提升班级凝聚力。
3.利用挑战问题,引发合作交流。
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后,会想方设法地去解决问题,这时就会想到合作学习方式。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之间会进行思考和交流,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以“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式子,让学生展开合作探究学习。具体式子如下:120×3÷15,16×4+8,80-36÷6;100-12×7,25×4×6。之后,教师还可以设计如下问题:四则混合运算里面,应该基于怎样的顺序来进行计算?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可以总结出结论:从左往右,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然后,教师接着提问题,让学生心中产生认知冲突。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之间构建了学习共同体,让他们的知识结构体系得到了完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交流,深入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点,掌握了四则混合运算的正确方法。
三、促进家校合作,拓展学习共同体的“广度”
组建学习小组是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有效形式。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努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且与家长保持联系,形成教育合力,构建学习共同体。
例如,在“多边形面积”的教学中,教师不需要直接向学生呈现多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而是可以先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围绕所学知识进行复习与回顾。之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完成对“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展示,再让学生自主思考如下问题:能否借助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其他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呢?在此环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的机会,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并验证思路,共同研究各种图形之间的转化关系。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深入学习课本知识,获得更好的课堂学习效果。该环节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导,切忌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得以完善,使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在家校合作这一层面,教师也要进行合理的指导。以“乘法口诀”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家长在家中对学生进行监督,让他们回家后进行学习背诵。教师还可以鼓励家长和学生一起编织顺口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抽象的知识更加风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家校合作的帮助下,建立学习共同体,让学生拥有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
利用师生互动学习模式、生生互动学习模式、家校合作学习模式,让共同体发展目标落在实处,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通过学习共同体模式,可以让学生学会借力学习,获得更好的发展,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总而言之,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要让学习共同体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教师要勇于改革教学方法和思想,通过合理的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学习,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在学习共同体的帮助下,让学生获得全方位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