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的实践研究

2022-03-01福建省霞浦县第三小学林翠金

学苑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回归生活道德法治

福建省霞浦县第三小学 林翠金

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最广阔、包容万象的大课堂,在生活中学习,学生能够获得更加真实的感知和深刻的认知。让教学充分地联系生活,这也是当前现代教育中的一个发展方向。生活化教学体现的正是这样一个教育理念。

一、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的必要性

1.学科性质的特殊性。

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虽然与语数外同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但它同语数外等文化性课程又有着很大的区别。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时,并不只是在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点,更不是简单的了解和背诵知识就能完成教学目标,而是要发自内心地理解教学内容,并在实际生活中获得启发。简单来说,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具有明确价值导向的学科,是为学生启迪人生智慧的学科。既然要为学生提供人生的指引,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自然不能不引入生活的具体情境,将课堂教学的内容普及到更加广阔的生活的大背景中去。

2.教学内容的特殊性。

道德与法治所讨论的问题本身就与生活息息相关,譬如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学生应该如何积极健康地学习和生活。这些问题都是学生生活中实实在在要遇到、真真切切关心的实际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自然也就不能只是纸上谈兵,不谈实际,否则这样的教学便不够深入透彻,更遑论令学生受益了。

3.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始终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决定着课堂教学是否生动有效,是否能够令学生终生受益。而这一目标的达成必然是要放到日常生活的情境中去完成的。学生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产生高度共鸣和自觉反思,才能从内心修正态度与三观,养成健全人格,让道德与法治课堂帮助自己锤炼精彩人生。

4.学生认知水平。

任何教学的设计都必须考虑学生自身的素质水平,否则这种教学就是盲目的,是低效的。而低学段的学生认知水平比较低,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也非常有限,假如教师只是单纯为学生讲解教材内容,那么教学就显得生硬干瘪,学生没有实感,也无法理解为什么要这样想、这样做,理解不够深入,那么对知识的记忆和运用都会一并受到影响。但是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却不一样,它所引入的元素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在熟悉内容的刺激下,学生就能够快速理解教学内容,从而顺利达成学习目标,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效率,为低学段的学生降低了学习门槛,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的实践途径

1.课堂导入:注重生活与课题有机结合,诱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导课环节是连接课上课下的重要枢纽,好的导入能够总领教学主题,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为良好的课堂教学做铺垫。在导课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生活情境引入帮助学生调整状态,快速进入到教学情境中来。

例如,在学习《假期有收获》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导入正课时,先创设一个与学生假期生活相关的真实情境,并向学生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回味生活中的点滴日常。如教师可以直接向学生提出“同学们在假期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呢?在课堂上向大家分享一下吧!”这一设问,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假期生活进行充分地回顾。由于这是新学期的第一堂课,学生刚刚结束假期,进入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学生内心对假期仍然怀有一定的依恋心理,而且对假期经历的回忆还比较深刻,这样的提问能够让学生快速提取现实生活中的记忆,形成真实情境,并有效代入到课堂中来。当学生积极分享假期生活的趣味内容之后,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插入和引导。譬如当学生讲述自己假期中的旅游经历,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问道:“在旅游过程中,这位同学观赏了哪些风光?有什么特别的经历?从中又获得了什么启示和感想呢?”通过这样的提问帮助学生整理假期生活的收获,让学生从单纯的娱乐转向享受生活、感悟生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是学问,养成勤于思考,积极感悟的良好习惯。再如,在学习《周末巧安排》这一课时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自主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来,让学生跟着教师的引导进行学习和思考。教师仍然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导课。教师先通过多媒体设施向学生完整展示情境:“小红是一名二年级的学生,面对新学期的第一个周末,小红的爸爸想带小红去看望刚搬了新家的叔叔,小红的妈妈想给小红报一个画画兴趣班,小红的好朋友丽丽邀请小红一起去参观科技展,可是小红想在家里写作业,因此感到十分苦恼。假如同学们是小红,将如何安排这个周末呢?”教师可以在课件中插入一段小动画,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思考,代入“小红”的视角回答问题。面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千奇百怪的回答,教师也要及时予以引导,要让学生意识到周末安排需要注意几个原则,如在活动安排上,要体现劳逸结合;在内容选择上,要强调有益身心;在时间分配上,各项活动都要适度。

2.课堂活动:教学过程中回顾现实情境,帮助学生深化知识理解。

课堂活动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由于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注重理解和课堂参与度的学科,学生在课堂学习时不能只是光听,而是要充分地代入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在课堂设计中加入高互动的拓展活动正是让学生在理解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的过程。教师可以在活动中充分融入生活化教学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课堂中回顾甚至重温生活实践的经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获取实践感悟,提升课堂教学的维度。

例如,在学习《我们好好玩》这一单元中“安全地玩”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个小游戏的环节,让学生做一组简单的、耗时短、可以在课堂上完成的小游戏。在开始游戏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两个思考问题:在游戏过程中有哪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在游戏过程中如何避免这些安全隐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做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亲身实境地感受游戏规则、游戏内容、游戏互动的完整过程,从而能够深入地思考这两个问题。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发言,并且互相补充,有的学生提出了安全隐患,但无法解决问题,或是解决方法不够好,那么就可以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说明,学生在互相讨论、补充的过程中,也能够获得相应的刺激,从而打开思路,拓展思维,并且增强记忆,增进理解,让学生在内心种下安全游戏的思想种子。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在现实的游戏过程中有意识地注意安全防护,保护自我。再如,在学习《绿色小卫士》这一课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从行动上做到践行环保,人人争做绿色小卫士,教师还可以指出一些学生生活中的绿色行为,加以表彰,为学生在班级中寻找绿色小榜样,如某同学拧紧了其他同学忘记关的水龙头,某同学的草稿纸总是两面都用得满满的,等等。这些具体的、与学生生活切实相关的绿色行为能够激起学生行动的意愿,让学生意识到绿色环保并没有那么困难,恰恰相反,它只是一件随手可以完成的事情,学生每天都可以通过小小的行为来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而且,教师打造现实榜样的行为能够充分激起学生的胜负欲,从而形成践行环保措施的内因,进而能够在班集体中兴起“绿色”之风。“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良好的榜样能够在生活实践中为学生指明进步的方向,提供有益的行为导向。

3.课后作业:课堂总结要融入价值导向,教学从课上延伸至课下。

课堂总结通常是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和主题进行,为学生提炼本堂课最重要的知识点。由于道德与法治学科在性质和导向上的特殊性,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总结环节中,教师还应当进行价值升华,总结情感态度导向,并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进行充分地熏陶,提升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从生活化教学角度考虑,这一环节则更需要重视生活实践的重要性,帮助学生链接课堂学习和现实生活,将课堂教学延续到课下,让学生在生活中继续课堂教学的思考,从而养成自主思考,勤学好问的习惯,并在发掘生活问题的同时,也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例如,在学习《我会努力的》这一课时,教师在知识点的讲解完成后,可以在课堂总结中提出在生活和学习中,“努力”一词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多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会努力的”“坚持一下就会有收获”,学习遇到困难时,多坚持一下,寻找正确的方法,取得成就时及时给予自己肯定和赞美。通过课堂总结帮助学生调整人生观,不断修正学生三观,养成健全人格,让学生受益终身。再如,在学习《我爱家乡山与水》这一课时,教师完成了课堂教学内容之后,就可以进一步为学生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下通过实地考察、采访他人或上网查资料的方式了解自己的家乡,并将所收集到的资料整理起来,梳理内容,完成实践作业后,在下一节课中,学生可以将成果同全班同学分享、展示。在准备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提高信息搜集和整理的能力,学习多种搜集信息的方式与手段,还能通过亲身地体验去观察、感受家乡的风光,培养对家乡土地的深刻依恋之情和热爱之情。又如,在学习《绿色小卫士》这一课时,教师为学生们讲述了水资源的珍贵,空气环境,纸张的珍贵以及环保的必要。本课教学核心就是要突出“绿色”的生态理念,对学生的要求就是要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哪种行为符合绿色环保理念,哪些行为是绿色环保理念所不倡导的。还要启发学生思考从生活的角度入手,如何做好绿色小卫士,保护我们的环境。在学生们明确了上述问题后,课上也分享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并分享在生活中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卫士。随后,教师针对这一单元内容,要求学生制作生活记录笔记。此项课下任务的持续时间是一周,学生需要记录的内容有:生活中发现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公园空气与市区空气给人的感觉;纸张使用率不充分,纸张浪费现象;如何帮助环卫工人做好垃圾分类;我的环保小技巧等。教师在列举了学生一周内需要记录的事项类型后,学生需要结合教师所列事项一一记录,但同时如果学生在后续的一周观察时间中,又看到了其他不符合绿色环保理念的行为也可以记录在笔记中。待到一周后,教师组织学生课堂分享一周的记录成果。学生小组纷纷表示自己在这一周中所看到的水资源浪费以及其他违背绿色环保理念的行为有很多,如有学生分享,在家中父母刷洗碗筷的时候水管始终被打开,还有洗脸洗脚后的水本来可以用来拖地,但都倒进了下水道。还有生活中的淘米水还可以用来洗菜以进行二次利用。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也提出了如何做更为环保的建议。除了水资源浪费现象较为普及外,学生还表示纸张浪费的现象也十分普遍,以前对此并不重视,在空白的纸上写几个大大的字,然后就撕掉扔进垃圾桶,纸张的背面还没有充分利用。另外,在不必要的情况下,无需在纸上书写太大的字,这样会降低纸张的利用率。也有学生表示,各科教师小测验分发的卷子也存在浪费现象,有的学生为了复习巩固会将测验卷子整理在文件夹中,有的学生不以卷子复习为主,认为批过的卷子就是废纸,便都扔掉在垃圾桶中。实际上纸张卷子也有一定的利用价值,最好是用作复习巩固的学习资料,而一些仅印了一面的卷子,大家可以使用背面来演算。经学生分享整理的各种环保小技巧,促使学生成功建立环保观念。

三、结语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连结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道德与法治课堂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也应当从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上进行革新,重视生活化教育的重要性。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充分推动课堂教学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对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成长。

猜你喜欢

回归生活道德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让小学音乐教育融入自然回归生活
让幼儿教育回归自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