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强国战略视角下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运营模式分析
2022-03-01司晨钟
司晨钟
(宁夏回族自治区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监督局石嘴山分局,宁夏 银川 750004)
1 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和新的发展形势
(1)运输方式的多样性。为了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满足人们对交通的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可供选择的交通运输方法也将更加多样。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运输各有优势,得到了很大发展。人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以满足人们对交通服务的要求,推动我国交通业的成熟发展[1]。
(2)运输能力不断增强。提高运输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运送距离更长;运输量更大;运输速度更快。铁路和公路运输网络的布局也越来越集约和完整,越来越多的偏远地区都享受着国家交通建设所带来的便利。同时,人才和货物的流通速率也越来越高,这大大推动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步伐。
(3)交通运输发展信息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已广泛应用于交通领域。例如,交通管理部门的监控探头可以对路况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的监测与管理,及时发布路况信息,减少拥堵和一些事故的发生,大大提高了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交通运输业信息化建设对行业的管理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信息技术有着明显的技术特色,并应用于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是我国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指标,它能为我国交通资讯服务提供更精确、更有效的服务,优化产业管理服务流程,提高交通运输领域的服务水平和安全性保障。
2 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1)推进信息化建设是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由于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资源已变成同物力资源、人力一样不可或缺的三大战略资源之一,由于信息化覆盖面广、渗透性较强,信息化发展水平已作为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标志,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已然变成了当今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2]。
(2)信息化建设是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增长方式。建设现代化运输业,构建综合运输系统和现代物流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实时、精确、完整的现代运输信息服务,实现旅客零换乘、货运无缝连接,需要全方位的运行控制和感知交通设施状况与条件,需要通过信息化完善和细化管理业务的过程,以提升现代运输服务水平与安全保障水平。信息化建设是推动现代交通一体化、集约化、智能化、人性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现代交通产业必然选择。
(3)信息化建设是交通改形式、调结构的关键保障。交通运输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产业和重要服务业,在数量和规模上都有一定的积累,因此必须重视提高效率和服务水平。为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三个转变”,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的集约倍增功能,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利用交通资源,提升交通设备的效益,降低资源、能源消耗与浪费,推进我国交通向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换。
3 当前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建设的意识差。虽然信息化建设对我国交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因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严重,部分单位和个人仍然按照固定的观念,通过增加人力、物力的手段解决交通供需问题,从而增加人力支出;一些领导对现状感到满意,不善于适应新事物的变化,对信息化建设认识肤浅。而且,因为信息化建设必须投入巨大的财力,而且在短期内也不能达到最大效益的资源回收,所以他们觉得信息化建设可有可无。也就是这样鼠目寸光的行为阻碍了我国当前交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3]。
(2)投资相对不足。目前,交通运输信息化的经济投入不足,导致建设缓慢。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地方政府交通运输资金有限,用于主要企业的正常运营,给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困难,很难引入新的信息化技术。
(3)专业人才短缺。专业人才数量不足,技术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导致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缺乏核心力量。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交通运输信息领域的专业人才较少,政府需要加强对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管理都精通的复合高精尖人才的培养。当前在我国道路交通运输信息化进程中,原交通运输管理人员仍是主力军。
(4)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分配。在当前的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中,不同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负责不同的工作,拥有不同的交通资源,因信息交流不及时,造成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受阻碍。在正常的交通运输管理过程中,不同机构之间的联系较少,大量有效的交通运输信息没有被智能使用,造成交通运输管理信息的不必要丢失,耽误了交通运输信息系统的建设。
(5)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水平较低。近年来,交通部门的应急处置能力、内部协调能力以及服务水平越来越成为各界关心的问题。交通部门的信息意识还不强,各部省间、各省市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互动渠道还不够畅通,大量的信息资源和应用成果存放在各级管理部门,甚至出现了“部门化”现象,直接制约着对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再开发利用,以及部门的正确判断、有效管理和紧急指导。
4 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和运营 的措施
(1)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深入推动全国交通运输电子政务建设。重点推进部级的道路交通信息网络系统、道路交通管理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水运交通管理系统、交通运输应急管理服务体系等多个信息服务系统的构建,采用部省联网、部路联网、部港联网、现代数据交换技术,构建了一个全面的数据交换指标体系,构建一个全面的数据系统,该系统包括航道库,运输业户数据库、运输车辆数据库、船舶库、从业人员数据库等,建设部级公路水运数据中心;推动我国公路水路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推动全国各个交通运输部门和本单位信息目录系统的建设。
(2)以推进标准应用为先导,继续完善全国交通行业信息化标准工作。围绕电子政务应用体系数据元标准,为逐步完善现代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标准系统,提供了部分关键业务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的技术条件与接口标准要求。
(3)按照政府定位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加强了对物流信息化发展的规划指导。一是逐步形成一套主导道路与港航运输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重点推进“港口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道路运输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进运输企业和从业人员资质诚信动态管理体系建设,发展完善道路货运枢纽信息系统,同时,要加快农村物流体系、应急服务保障体系网络、大型货物运输、危险品运输体系等与群众联系密切或“市场失灵”的重大物流运输公共信息服务网络平台的建设。二是要积极运用“RFID信息技术”和“集装箱多式连接”等物流信息化成果,并运用“政府推进、第三方实施、市场化运作”等手段,积极推进现代服务模式物流管理和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试验示范。
(4)以互联互通为主要目标,加快国家高速公路信息交流和资源整合。加强修订原有国家公路干线系统通信规划,发布《关于整合高速公路信息通信资源的指导意见》,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国家道路通信系统标准和法规系统,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资源整合规划,根据“总体设计、分阶段实施”的方法,以试点项目建设为指导,逐步推进资源整合项目建设,积极考虑建立可持续运行保障机制。
(5)加强资金投入。我国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积极争取政府财力保障,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国家交通运输部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在年度预算中安排相应数量的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管理与保障。进一步健全信息化资金补助机制,补贴与交通信息化总体框架和建设目标相适应的示范项目,为今后的探索和开拓的信息化建设项目提供支持。构建多元化的信息投资体系,全方位、多渠道为信息化建设提供资金,并逐渐形成行业和社会组织的共同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局面[4]。
(6)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进一步完善了信息应用体系。首先,要在标准化交通管理的基础上,做好基础软硬件的建设;在机构调节的基础上,整合企业的需求;在优化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将逐步优化业务设定,实现了对计算机处理的相关准则,对数据收集、储存、传递等业务操作进行进一步的规范,从而增强软硬件的针对性,促进软硬件升级,进一步满足交通管理业务发展的新需求。其次,要加强整个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建设。以严格的代码标准、数据标准和接口标准为前提,以严格规范的项目管理制度为保证,严格遵循统一组织管理、统一数据采集口径的准则,全面规范工作流程,以达到数据统一的目的,信息共享和综合利用大大增强了数据的信息获取、资源利用率,也提高了数据和软件平台的完整规范。
(7)注重信息化培训和人才培养。建设正确的人才观,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与使用机制,创造促进相关人员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条件,完善信息化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继续教育体系,促使他们进一步增强专业知识与技术能力,提升自身素质。改变引才观念,合理设计人才架构,有效引进人才,积极创新用才模式,从“引才”向“引智”过渡,充分运用社会资源,通过技术咨询、研发攻关、短期聘用、联合管理等途径,与信息管理、使用和开发的高端人员建立协作机制,交通运输部门应培养一批素质高、专业技能强、层次合理的,既掌握了现代交通运输知识,又懂得计算机技术的交通运输信息化人才队伍,为我国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
(8)加强对网络系统的保护,构建系统保护口,进行操作员身份验证,使其能够在授权区域内正常工作,避免操作人员的非法操作和误操作。交通系统局域网的建立是为了将其与互联网隔离,使其不易受到网络攻击、破坏和病毒感染。
(9)探索信息资源促进电子政务发展。首先,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有目的地完善区域和城市层面的交通网络管理体系。其次,加大网络交通运输管理宣传和网络服务平台建设,更好地履行交通服务过程中的监督管理职能,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最后,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业务处理,推动业务处理公开透明的发展,帮助监管机构更直观的监督电力办公的工作程序与效率,鼓励交通部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10)建设交通运输信息系统。有效整合信息资源,优化服务整体结构,开展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同时,要积极推动RFID技术的应用,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实现协同发展。
5 结束语
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是时代的必然趋势,因此,主要城市应加紧建设综合交通控制中心和监控中心,做好交通控制数据的采集和共享,提高数据与信息的融合水平。通过数据采集和共享,提高交通数据的综合应用水平,促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