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中职数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2022-03-01东莞市商业学校刘书林
文/东莞市商业学校 刘书林
一、研究背景
广东省教育厅在2017年底发布了《关于2018年深入推进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提到“3+证书”考试中的语、数、英三门科目考试时间从2019年开始从6月提前到1月进行。同时,从2018年起开始探索本科院校招收中职学生,从而打通了职业教育“中职升本科”的成长通道。
《通知》中这两个改革方向可谓喜忧参半,中职学生终于可以升入本科院校进行更高层次的培养,但复习时间却减少了5个月。同时,笔者所在学校重视学生专业素质的发展,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制订教学计划,无法在高一高二年级安排更多的数学课,但对学生的高考成绩却很重视。高考时间提前后,所有的复习任务都集中到了高三上学期的四个月,可谓时间更短、压力更大。
图1
图2
该如何提高备考效率,使学生在较短的复习时间内达到更好的备考效果,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实现考入理想学校,甚至本科院校的愿望,引起了笔者的思考。
二、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数学学科基础普遍较为薄弱,多年考场上的失利导致他们学习积极性不高,传统课堂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压力大、节奏快的填鸭式课堂更是难得青睐。值得高兴的是,大部分学生都有学好数学的愿望。笔者在本校2018级高考班开展了“你心目中的数学课”的问卷调查,数据如图1所示。
同时,作为教师,我们在努力的时候必须注意到,在21世纪信息化时代,学生的认知方式、学习习惯等都较以往有很大的不同,智能手机的普及、无线网络的覆盖、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给传统课堂带来了更多选择。如何发挥出学生的潜力,在进行线下常规学习的同时,合理而充分地使用好线上学习,延展学习时空,有效减轻课堂上的教学压力,提高备考效率,值得探索。
三、应对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依据建构主义,笔者自创了“三阶十步双通道”混合式教学模式,意为在自主探究(课前)、深化学习(课中)和拓展提升(课后)三个阶段,经线上、线下两个通道,通过十个师生活动步骤开展教学,如图2所示。
课前、课后主要采用线上通道,课中则是线下授课。课前教师通过学习平台发布任务上传慕课、导学案等资源,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探究完成任务,教师在课前分析平台数据以学定教。课中通过情景引入、新知讲解,例题讲解、新知巩固,实战演练、小组合作,总结回顾、系统构建等四个环节达到突破重难点、整体构建知识体系的目标。课后学生在平台完成作业,巩固提升,并进行课堂评价,教师针对学生作业情况及评价数据,进行个性辅导和二次备课。同时,教师在公众号发布推文,推送知识要点、经典题型、数学故事等,实现课外拓展,增强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该模式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上、课下学习时间,将知识碎片化、连续性地呈现给学生,增加学习频数,减轻单次学习压力,克服复习内容多、时间短、压力大的问题,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建构以及解决问题,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从而提高备考效率。
四、课例分析
以“函数的奇偶性”为例开展“三阶十步双通道”混合式教学。
1.课前
在学习平台发布预习任务,上传原创慕课链接,同时上传导学案,导学案考查点和难度贴近慕课视频讲解内容,学生通过自主完成导学案检测课前学习效果。教师课前登录学习平台,得到学生导学案答题正确率数据,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效果,根据数据,调整教学策略。导学案如下。
§3.3 函数奇偶性 导学案
(1)偶函数: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数集D,对任意的x∈D,都有____∈D,且____,那么函数y=f(x)叫作偶函数.
(2)偶函数的图像关于________对称.
(3)奇函数: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数集D,对任意的x∈D,都有____∈D,且____,那么函数y=f(x)叫作奇函数.
(4)奇函数的图像关于________对称.
(5)如果一个函数是奇函数或偶函数,那么就说这个函数具有______.
(6)不具有奇偶性的函数叫作________.
(7)下列函数是偶函数的是( )
A.
B.
C.
D.
(8)函数f(x)=3是( )
A.奇函数
B.偶函数
C.非奇非偶函数
D.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9)函数f(x)=0是( )
A.奇函数
B.偶函数
C.非奇非偶函数
D.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10)在奇函数f(x)中,若f(-2)=1,则f(2)=________.
2.课中
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对称性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简明扼要地将函数奇偶性的概念进行介绍,帮助学生系统构建。同时,针对课前导学案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点拨。接着通过例题讲解和配套练习,突破掌握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教学重难点。
例1 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f(x)=x3-2x;
变式训练1 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f(x)=x2-x4;
例2 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上为奇函数的是( )
A.y=x3+3
C.y=x2+1
D.y=x3,x∈(0,+∞)
变式训练2 下列函数中是偶函数的是( )
A.y=x3+x
C.y=x2+x
D.y=x2,x∈(0,+∞)
在突破教学重难点后,进入实战演练环节,通过小组合作,通力解决高考真题中有关函数奇偶性的题目并进行小组分享,从而达到对接高考,提高备考效率的目的。
(2020年高考题)已知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在[0,+∞)内单调递减,则满足f(x-1)>f(3)的x的取值范围为 ( )
B.(-∞,-2)∪(4,+∞)
D.(-2,4)
该题目不仅考查了函数奇偶性知识点,还牵涉前面所学习的定义域、单调性和解不等式等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通过该题目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成该题目后,进入总结回顾环节,通过回顾函数奇偶性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以及在解决综合性问题时如何思考分析等,达到系统构建的目的。
表1
表2
3.课后
通过开展教学评价,了解学生课堂表现及学生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同时在学习平台发布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在平台批改作业时,可以通过发语音等方式进行个性辅导,结合评价结果全面了解教学效果,进行二次备课。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方便学生随时可以复习知识要点,课后教师在个人公众号发布知识要点,学生关注后可随时随地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复习,还通过阅读小程序“Lofter”关于数学的小推文,达到拓展知识面、增强数学实用性和趣味性的目的。
五、效果分析
1.教师教学理念得到改变
通过该模式的实践,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主导-主体”结构,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教学重心成功转移。
2.教师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
通过课件、微课、慕课制作,教学设备、学习平台使用,教师信息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教学手段丰富多彩,学生对课堂充满期待。
3.学生学习习惯明显改善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拓展学习时空,充分利用学生课上课下学习时间,使学生摒弃原本存在的一些学习陋习,逐步养成了珍惜时间、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该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4.备考效率显著提高
笔者所在学校高三(2018级)共有16个高考班,均为平行班。其中自己任教的高三(16)班为实验班,其他班为对照班,在实验班开展“三阶十步双通道”混合式教学模式,对照班按照传统模式进行教学,经过4个月的高考备考,在2021年1月份的高职高考中,实验班和对照班数学单科班级平均分(满分150分)对比如表1所示。
笔者将自己在2018年高考改革后近三年所带高考班数学单科班级平均分(满分150分)进行对比,数据如表2所示。
从数据可以看出,“三阶十步双通道”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备考效率,达到了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