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生成内容的成渝城市群旅游客流网络结构演化及机理研究
2022-03-01孟凤娇封洁洁
王 娟 , 孟凤娇 , 封洁洁
(1.中国海洋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2.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0 引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社交平台逐步取代传统媒体成为散客获取旅游信息、进行旅游体验交流的重要途径,签到、点评、游记等数据“分享”行为,成为现代旅游者的重要出游特征。网络游记等旅游大数据由个体游客直接产生,相较于传统的专业机构产生的内容更具真实性、即时性,成为游客进行旅游目的地选择和出游方案制定的重要参考。这些海量数据是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偏好、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的集中反映,为旅游目的地规划和精准营销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
旅游客流是旅游流研究的核心和本质,A.V.Williams等最早对旅游流展开研究[1]。依托核心边缘理论、回流效应、空间扩散效应、圈层结构理论、增长极理论、共生理论等经济地理学理论成果[2],经典的旅游客流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客流的空间模式[3-4]、空间结构[5-6]、影响因素[7-8]、动力机制[9-10]、演化机理[11-12]等领域,以阐释和刻画地理单元的空间属性特征为主,通过丰富的实证研究为构建旅游者空间移动的理论范式奠定了坚实基础。伴随全球范围内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借助互联网平台获取更加全面的关系数据以反映旅游流特征的研究日益增多。国内外学者以旅游网络照片[13-14]、移动手机信令[15-16]、百度指数[17-18]、游客在线预订数据[19]为数据来源,在依托旅游数字足迹开展的时空移动轨迹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但对网络游记的应用研究深度不足,主要集中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20-21]、游客行为特征分析[22]等较为基础的方面,以探讨游客行为偏好和旅游满意度为主,依托游记大数据中城市出现频次和行程线路构建旅游流网络的研究较少,缺乏空间关系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的研究,在方法上以质性研究为主,缺乏多学科交叉性质的应用研究。
本研究通过旅游大数据挖掘的方式,统筹空间单元的属性特征与关系特征,运用中心性与结构洞、地理探测器等测度方法,分析成渝城市群旅游空间格局演化特征、识别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为基于信息技术的旅游流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实证探讨。
1 研究范围、数据获取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范围
按照2016年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印发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成渝城市群包括重庆、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遂宁、内江、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广安、达州、雅安和资阳共16个城市,总面积和常住人口分别占全国的1.9%和7.2%,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其中,重庆和成都是该区域的首位城市,2019年GDP总量分别居全国第5位和第8位,雅安、遂宁、广安等地GDP总量在成渝城市群中居于末位。成渝城市群以巴蜀文化著称,截至2019年,成渝城市群共有A级旅游景区695个,其中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295个,是我国的热点旅游区域。
1.2 数据获取与检验
Python 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开源编程语言,具有丰富的网络支持库和强大的网页解析器功能,能够科学、有效地抓取和甄别筛选旅游信息。借助Python 3.7编写爬虫程序,抓取2011—2019年游客在穷游网发布的关于成渝城市群的网络游记,包括行程名称、时间以及途经城市。首先,使用Spyder工具编写爬虫程序,共抓取16个城市不同年份的192 089篇游记;其次,进行数据清洗和筛选,筛选出旅游路线清晰明确且能够反映游客游程先后顺序的游记;最后,共得到10 678篇有效游记,其中2011年有517篇,2015年 2 917篇,2019年7 244篇。
根据游记中提及的城市游览顺序,统计流向和流量数据,构建游客流数据矩阵。例如,一位游客在网络游记中提到的旅游行程为重庆→成都→自贡,则将行程拆分成重庆→成都和成都→自贡两个有向城市旅游节点对,那么重庆到成都和成都到自贡用1表示,而成都到重庆或自贡到重庆或重庆到自贡均用0表示,将所有有效网络游记中的有向城市对叠加构建旅游客流的多值有向关系矩阵。选取断点值,将赋值矩阵转化为二分矩阵,对旅游者的空间移动轨迹进行动态刻画和分析。
为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对爬取的游客流量与同年各地实际旅游人数进行相关分析。二者的相关系数均高于0.9且显著,表明伴随网民规模的扩大和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基于用户生成内容获取的游客流数据能够反映现实中游客的流动情况,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能够满足开展旅游客流空间结构演化及机理分析的需要。
1.3 研究方法
1.3.1GIS空间分析。借助ArcGIS 10.2中的标准差椭圆分析等空间分析工具,分析旅游流的重心位置移动轨迹和迁移方向,并利用自然断裂法对城市之间的旅游客流联系强度分层,通过反距离权重插值及空间热力图形式进行可视化表达,刻画旅游流网络的时空演化过程。
1.3.2社会网络分析。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作为一种结构主义视角下的量化分析方法,在“流空间”理论的视角下,SNA可以动态分析和确定各个节点城市在整体网络结构中的角色和地位,从而揭示网络结构特征,被视为旅游流网络研究的最佳范式[23]。本研究借助SNA中的中心度、结构洞、网络密度等指标来探究城市群旅游流网络结构演化过程。
1.3.3地理探测器。地理探测器由王劲峰等[24]提出,能够探测多种因子在不同空间单元下的不同影响程度,是一种分析空间分异、解释其驱动力的有效计量方法。本研究运用地理探测器中的因子探测器对成渝城市群旅游客流结构演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2 旅游客流网络结构演化
2.1 旅游客流空间格局的演化
2.1.1客流流量格局。从成渝城市群整体旅游客流量来说,2011年、2015年和2019年城市相互之间的旅游客流总量不断增加(图1)。3个研究时间截面的旅游客流总量分别为440次、2 870次和8 900次。2011—2019年每个城市的旅游客流量年均增长15百分点左右,城市群旅游客流标准差逐年增大,变异系数较高,城市群旅游客流空间极化现象显著且具有持久性。
由图1可知,2011—2019年城市群旅游客流的空间差异现象持续显著。成都和重庆多年来一直是成渝城市群旅游客流的双核心城市,两者的旅游客流之和占整个城市群旅游客流量的55%以上,其他城市的旅游客流与之相差甚远。乐山、绵阳、眉山、雅安及德阳凭借旅游资源禀赋较高、交通快捷以及邻近核心城市成都等优势,旅游吸引力逐渐增加,旅游客流稳步增长。旅游客流量较低的区域范围逐渐减小,达州、广安、资阳、内江等城市旅游客流量一直居于末位。
图1 成渝城市群各城市间旅游客流总量演化
2.1.2空间分布重心及方位。对成渝城市群旅游客流3个截面标准差椭圆的各项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可知,旅游客流的重心向东南方向偏移且呈长半轴缩短、短半轴增长的趋势。就旅游客流重心位置而言,城市群内部旅游客流主要集中于成都,随着川渝之间的合作不断深化及重庆的旅游热度日渐高涨,城市群旅游客流的重心逐渐向东南方向迁移(图2)。就空间分布方向而言,研究时段内成渝城市群旅游客流主要沿西北—东南方向延伸。标准差椭圆的长半轴缩小,说明旅游客流在长轴方向上呈现出集聚式分布特征;短半轴增长,说明旅游客流在短轴方向上不断扩散。
图2 成渝城市群各城市间旅游客流的标准差椭圆演化
2.2 旅游客流网络节点特征
节点中心度是对个体权力的量化,能够衡量旅游节点城市在城市群旅游流网络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及网络控制能力,包含程度中心度、中介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3个指标。结构洞可以有效识别节点城市的竞争优势。
2.2.1节点中心度。2011—2019年各个城市的程度中心度总体呈上升态势,与其他城市具有旅游客流联系的城市数量由2011年2.06个分别增长至2015年3.94个和2019年5.56个,旅游客流联系由停留在相邻的少数城市转变为跨越时空约束与多个城市产生关联。从节点城市间的差距来看,点出度和点入度的绝对差异不断增大,相对差异逐渐缩小,城市间旅游客流联系的非均衡性长期存在,但城市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稳定性增强。接近中心度方面,同样存在城市间流动通达性提高、外向和内向接近中心度的均值逐年上升且外向度大于内向度等特征,城市间的客流流出比流入更加畅通。中介中心度的均值和标准差逐年提高,变异系数逐年缩小,说明成渝城市群每个节点城市充当旅游中转地的次数增多,但旅游客流被成都、重庆两个掌控能力强的城市控制,大多数城市的旅游客流需要依赖二者相互连接,且依赖性呈强化趋势。乐山的中介中心度较高,担任着较为重要的中转城市角色。泸州、广安、达州等城市的中介中心度均为0,说明这些城市在旅游客流联系中难以起到中转和支配作用,难以以参与者的角色存在。
成年曼加利察猪的体形较大,一身绵羊毛般的卷毛让它们看起来非常特别。曼加利察猪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拥有长毛的猪,喜欢吃玉米、土豆、胡萝卜、牧草、野山果等。
2.2.2节点结构洞。成渝城市群节点城市整体的旅游客流结构洞水平较低,但呈现不断提升的态势。平均效能和效率均值不断提升,约束性均值持续变小,表明城市群旅游客流节点城市的竞争优势逐渐提高。各个节点城市之间的结构洞水平差异显著,成都和重庆在2011—2019年的效能、效率以及约束性均优于其他节点城市,结构洞优势十分明显,非替代性很强。乐山、绵阳、宜宾等城市占据较多的结构洞优势和竞争机会,资阳、达州、广安等城市在城市群旅游客流网络中的竞争力较差,需在提升自身旅游吸引力的同时加强与具有结构洞优势的邻近节点城市合作。
2.3 旅游客流联系轴线识别
旅游流空间联系轴线是旅游流在城市之间流动的线性投射轨迹,能够清晰地刻画出城市间的旅游流联系程度及区域旅游联动发展概貌,本研究通过联系强度和优势流两个指标进行测度和分析。
2.3.1联系强度。2011—2019年,城市间的旅游客流联系强度由弱变强,联系结构由稀疏变紧密(图3)。2011年,各城市主要与周边邻近的城市存在旅游客流联系,联系强度普遍较低。2015年,城市间的联系强度提高,联系范围扩大,位于第一等级的城市对数量由0对变为成都-重庆、成都-乐山、成都-雅安以及乐山-眉山4对。2019年,位于第一等级的城市对数量增加至7对,构成了成渝城市群旅游客流空间联系的主干轴线,城市群旅游客流的空间联系格局呈现以成都为核心的轴线发展和以重庆为核心的星型辐射模式。
图3 成渝城市群城市间旅游客流联系度演化
2.3.2优势流(图4)。从第一大旅游客流联系轴线指向可以看出,成都和重庆一直是成渝城市群旅游客流的核心城市,2011—2019年16个城市中有14个城市的第一大旅游客流联系轴线均指向成都和重庆,具有显著的空间距离邻近和旅游资源指向性特征。从第二大旅游客流联系轴线指向可知,2011—2019年城市之间的第二大旅游客流指向由相对分散向相对集中转变,指向空间邻近城市的城市数量减少,指向核心城市和旅游资源禀赋较高的城市数量增加。
图4 2011年、2015年和2019年成渝城市群第一和第二大旅游客流指向
2.4 旅游客流整体网络特征
在网络结构方面,2011年城市群整体网络密度为0.083,城市群整体旅游客流联系松散,资阳、遂宁、内江、广安、达州、泸州等城市是群内相对孤立的节点。2015年城市间整体网络密度提升至0.167,旅游客流联系增加但并不高,孤立的节点城市减至资阳、广安两个。2019年网络密度也提高至0.371,孤立的节点城市已不存在。总体上,2011—2019年成渝城市群城市间旅游客流联系增多,但整体联系不够紧密,城市间旅游线路联合开发力度有待加强。
3 影响因素与演化机理
3.1 影响因素
旅游流的空间格局和演变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研究主要选取旅游资源禀赋、旅游接待能力、旅游服务水平、交通可达性和旅游信息化水平5个影响因子,分别用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数量、星级酒店数量、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量、最短出行时间和旅游搜索指数等指标表征,运用ArcGIS 10.2自然断点法将各时间点影响因素数据分为5个等级。运用Python抓取穷游网的游客网络游记以获取成渝城市群旅游客流量,将其同时导入地理探测器模型中,探测不同时间截面下各影响因子对城市旅游流的影响力值(表1)。
表1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成渝城市群旅游流影响因素及解释力值变化
总体来看,各因素对成渝城市群旅游流网络结构的影响程度差异性较大。其中,旅游资源禀赋和旅游信息化水平影响力值较大,表明城市的旅游资源类型越丰富、品质越高、信息化水平越高,越会吸引更多的客流流入。2011—2019年,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倾向于通过互联网搜索出行信息,旅游信息化水平对旅游流的空间格局影响不断增强。优良的旅游服务水平和接待能力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为打造良好城市旅游目的地形象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交通可达性的影响力值相对较低,主要是受地形地貌、区位条件等因素影响,内部交通发展相对滞后,虽逐年改善但非均衡水平依然较高。
3.2 演化机理
3.2.1旅游资源禀赋是网络结构演化的决定因素。旅游资源禀赋对成渝城市群旅游流强度具有显著影响,2011年、2015年、2019年影响力值均大于0.80,是城市旅游发展和旅游空间格局演化的基础支撑和核心驱动力。2011—2019年,成渝城市群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数量由101个增加到297个,高等级旅游资源增长迅速,极大提高了区域整体的旅游流吸引力。重庆和成都拥有的景区数量超过了总数的50%,数量和质量优势使得两个城市具有较强的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
3.2.2旅游接待能力对网络结构演化的作用减弱。旅游接待能力对成渝城市群旅游流空间分布的影响力值由2011年的0.656变为2019年的0.630,影响程度逐渐变小,呈现收敛态势。这是由于在区域旅游发展初期,以硬件设施为依托的旅游接待能力的高低对城市旅游流的影响显著。而随着区域旅游发展的不断成熟,旅游接待能力差距逐渐变小,对城市旅游流的空间格局的影响作用减弱。2011年成渝城市群共有614家星级酒店,2019年减少为519家,各城市接待水平标准差由57.84缩小至50.87,呈现缩小趋势。这既与星级酒店的投资理性有关,也与共享经济时代民宿等新生接待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有关,表明旅游接待能力对成熟型旅游目的地结构演化的作用减弱。
3.2.3旅游服务水平是网络结构演化的内在保障。旅游服务水平对旅游流的影响作用从2011年的0.663变为2019年的0.746,影响力值不断增加。旅游业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属性在2011—2019年没有发生本质改变,高水平的旅游服务有助于提高游客旅游体验感和满意度,影响旅游流的空间分布态势及其集散程度。随着游客对旅游服务品质的要求和优质旅游的需求逐渐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对旅游流的空间演化的影响愈发显著。
3.2.4交通可达性对网络结构演化的驱动作用增强。交通可达性q值由2011年的0.437提高到2019年的0.525,虽影响力值相对偏低,但也表现出较高的影响力,对旅游流空间格局的塑造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总体上,城市间可达性的提高使城市群整体旅游流量得到提升,成绵乐客运专线、成渝、西成及成贵等高铁的建成通车极大地带动了沿线的旅游发展。但可达性差距的缩小对城市群旅游流联系强度极化现象的改善并不显著,城市群旅游流空间分布不均衡仍比较突出。
3.2.5旅游信息化水平是网络结构演化的引导力量。旅游信息化水平对成渝城市群旅游流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影响,影响力值由2011年的0.762提高到2019年的0.813。从城市群整体旅游搜索指数来看,搜索指数日均值总和从2011年的5 431增长至2019年的8 338,城市群整体旅游网络关注度不断提高。从旅游信息化水平的空间格局及演变来看,区域内低水平区域减少,呈现以成都、重庆为核心的东西高、中间低的空间极化特征。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成渝城市群旅游客流空间结构在2011—2019年一直呈现以成都-重庆双核为主导的极化特征。因缺少次级旅游中心城市的支撑和过渡,城市群旅游流网络结构出现“断层”。部分城市旅游流集散能力较弱,尚处于旅游边缘地带,联动发展水平较低。旅游客流分布沿西北—东南方向延伸,旅游重心逐步从地理重心的西北方向向东南方向转移。
(2)成渝城市群旅游流网络结构不断优化,稳定性逐步增强。就旅游流节点而言,各城市的中心性水平和结构洞优势不断提高。成都和重庆的旅游集聚、辐射和控制最强,重庆略低于成都,旅游客流的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并存。就旅游流联系轴线而言,城市间旅游流联系强度和联系范围逐渐扩大,呈现以成都和重庆为核心的星型辐射形态向以成都为核心的轴带发展、以重庆为核心的放射状扩展形态的动态演化趋势,由“一”字型逐渐向“T”字型完善。各城市的第一大旅游流和第二大旅游流主要流入邻近的核心城市,呈核心城市指向性、空间邻近城市指向性及稳定性特征。就旅游流整体网络而言,旅游流网络结构较为松散但联系程度日趋增强,整体空间关联网络格局由东西部紧密向中西部紧密结构演变,东北部仍处于较为稀疏的空间关联状态。
(3)成渝城市群旅游客流网络格局的形成和演化是多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按照影响程度,依次为旅游资源禀赋、旅游信息化水平、旅游服务水平、旅游接待能力和交通可达性。交通可达性的影响力值较低,但影响力逐年增强。现有交通体系滞后,影响了内部客流流动的通达性和便利性。此外,成渝城市群的两个核心城市成都和重庆分属不同的行政地域,受行政壁垒约束,重庆与其他城市之间的旅游流联系相对较弱,一体化发展机制有待建立。
4.2 建议
(1)发挥成都和重庆的双核引领带动作用。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契机,以巴渝文化为纽带,加强成都和重庆的旅游合作。一方面,提高双核辐射力,发挥成都、重庆旅游集散中心和交通枢纽优势,释放旅游辐射潜能,成都向东引导旅游流流向德阳、眉山、资阳、遂宁等城市,重庆加强与邻近的广安、南充、泸州等城市的旅游合作。另一方面,加快次级旅游中心城市发展。乐山、绵阳、宜宾、南充4个城市的旅游流中心性水平相对较高,在承接中心城市旅游客流方面具有优势,资阳、内江、遂宁中间中心性较好、中转能力强,应建设多线连接成渝的高效综合交通网络,提高旅游接待水平。
(2)完善区域交通网络体系,提高内部通达性和流动便利性。一是加快成渝直达高铁建设,成渝遂铁路、成渝高铁的开通促进了成渝之间的旅游流流动,但与途经的遂宁、资阳、内江等城市尚未形成1 h交通圈。应加快建成成渝直达的高铁,并通过城际高铁支线串联中间城市,编织城市群快速交通网络体系。二是加快建设西南地区城际旅游绿色环线。重庆由于行政区划及地理位置限制,在区域内的可达性较低,应加快构建重庆—泸州、重庆—宜宾城际铁路,引导重庆的旅游流向周边城市的快速流动。三是加速实现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在旅游流联系较强的城市之间可增加城际铁路对数,缩短发车间隔时间,合理分散和引导旅游流。
(3)依托特色旅游板块,实现区域联动发展。发挥成都平原、川西北、三峡、渝中等特色旅游区的比较优势,强化分工合作、错位发展,联合打造成渝旅游品牌。加强热点旅游区与边缘区域的合作,通过线路联合开发、设立联合发展基金等形式,共同拓展旅游产业发展空间。依托旅游产业在消费带动、生态效应、产业集聚等方面的优势,加快以旅游产业驱动的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发展进程。依托各市国际友好城市平台,强化川渝国际旅游核心形象营销推广,引导入境旅游流的腹地化、全域化扩散。
(4)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制度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阻碍要素流动、制约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壁垒和区域障碍在成渝地区仍不同程度存在。推出成渝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专项协调推进机制和常态化对接机制,在旅游规划、产业政策、市场准入、监督管理等领域实现互认互助,创建旅游产业跨区域协同治理的样本,打造区域旅游发展共同体。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试验改革,在成渝毗邻地区创建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功能平台,建设成渝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立基本公共服务跨区域流转衔接制度,为旅游人才的跨区域流动和优化配置提供制度保障。深度拓展信息共享、品牌共建、市场互动等领域的区域合作,联合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跨省旅游产品体系,提高协同开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