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孔子学院专门用途汉语教师培养模式初探
2022-03-01叶胤俊
叶胤俊
[摘 要] 对标目前教师与岗位的适配度,通过分析现行培训课程体系,发现目前孔子学院师资培训较为通识化、同质化,师资队伍的适配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特色孔子学院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中医药类专门用途汉语教师岗前、岗中培训体系设计,围绕中医药特色课程内容及MCT考试大纲,将相关中医药知识分设难度等级,如针对医学词汇、话题任务进行分级,中医问诊、疗法、中药配制等中医汉语进行由简到难的培训,岗前培训达到基础水平,岗中进行定期升级培训,培养方式采用70-20-10法则,将短时集中专业知识学习、日常工作学习以及观摩学习相结合,以支持中医药特色孔子学院师资力量专业化的发展。
[关 键 词] 中医孔子学院;专门用途汉语教师;培训分级;70-20-10法则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6-0148-03
“中文+职业教育”是语言和职业相融合的教育。随着孔子学院品牌运营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外合作院校和机构明确孔子学院的发展定位和特色,立足“中文+职业技能”发展新模式,打造及推广特色孔子学院。面对这一发展趋势,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门用途汉语教师队伍是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一、南非西开普大学中医孔子学院中医课程教学现状
2019年11月,南非西开普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揭牌成立,是非洲大陆首家中医特色孔子学院,由浙江师范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与西开普大学合作共建。西开普大学中医孔子学院启动至今,除了在大学和国际学校开设汉语兴趣课,还在中医药专业开设学分课中医术语汉语入门,由两位教师合作上课。中医术语汉语入门每周一次,每次两小时,前1小时由汉语教师讲授汉语基础知识,后1小时由中医专业教师讲授中医术语,用英语授课。由于孔子学院建成时间短,支撑中医专业的课程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中医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汉语为零基础,大四学期学生开始学习汉语,可以说汉语水平与能够理解用汉语讲解中医术语之间有很大的差距。这让中医特色孔子学院的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搭建、教师培养都面临很大的挑战。
西开普大学中医孔子学院目前有管理人员1名、中医专业教师1名、专业汉语教师1名、志愿者教师1名。中医专业教师只负责中医术语课程的专业课部分,不上汉语课。专业汉语教师只负责中医专业学生基础汉语教学,不涉及中医知识领域。由于目前中医专业课程相对较少,特殊时期线下汉语推广的体验课并未开展,人手相对充足。但随着孔子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学任务的展开,专业汉语教师的课时比重会日益增加,届时将很难进行合作教学,专门用途汉语教师的存在将大大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学成效。
二、专门用途汉语教师的特点及要求
专门用途汉语(Chinese for Specific Purposes)是指相对于通用的汉语,用于某一专业领域、固定范围及场合的汉语。专门用途汉语教师(以下简称CSP教师)是复合型人才。首先CSP教师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师,而且是专门用途汉语的教师,除了掌握汉语教学的语言基础、汉语教学法、教学组织和管理、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职业道德和专业发展、教育学、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识外,还应该在相关专业领域有一定的造诣。CSP教师可以由专业汉语教师发展而成,也可以由专业领域教师通过学习掌握汉语教学而成。不论哪种,都要求教师同时掌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相关理论及实操以及所教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因此,对CSP教师的知识结构有特殊的要求。本文着重说明由专业汉语教师发展成为专门用途汉语教师这一群体,以中医药领域为例。
澎湃认为CSP教师的知识结构,指的是CSP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需要拥有的相关知识的结构。中医药领域的CSP教师知识结构,主要由汉语语言文化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中医药专业知识三部分组成,其中汉语语言文化知识和中医药专业知识是教学活动能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而对中医药专业汉语而言,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一)专业性更强
中医药知识对专业汉语教师来说,是其需要重点学习掌握的部分,也是最具难度及挑战的部分。不同于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学习,中医药专业对专业汉语教师来说,难度更大,专业知识和经验积累无法单一靠书面学习获得,需要一定的实际操作。
(二)知识更新动态发展
随着近代中西医结合以及中医自身的发展,在中药量化等方面都不断更新,对CSP教师来说,不仅要掌握中医药业已形成的知识体系,还需要根据业界新的发展,学习掌握新的知识,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储备。
三、专门用途汉语教师的分级培训设计
(一)现阶段汉语教师培训情况
就目前国际中文公派教师及志愿者教师岗前及岗中培训来看,除了国别、国情课程外,并没有专门针对CSP教师进行的专业知识培训课程。
以2019年赴非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岗前培训为例,培训整体框架根据《汉语教师志愿者培训大纲》(2017修订版)以及《关于加强志愿者理想信念与意识形态培训的措施》《关于加强志愿者培训国别针对性的措施》制定培训课程。整体培训期为40天左右,主要涉及“理想信念与志愿精神”“汉语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能力”“赴任指导”等模块,主要涉及课程“理想信念”“教学与课堂管理”“教材与相关资源利用”“教学观摩与实践”“中国国情与文化”“跨文化交际”“中华才艺”“涉外教育”等。培训课程会专门针对学院的专业背景、工作经验和赴任国别和岗位特点进行分班教学,但并不针对专门用途汉语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操。
2020年后,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志愿者教师及公派教师培训均采用线上培训模式进行。除必需的教学理念及方法、教学案例分享等模块外,新增加了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线上课程的教学设计以及微课等新颖的教学方式的教学实践。
以上培训方案,均在优化固有模块的具体课程,对培训对象来说,整体培训还是存在同质化和通识化。一方面特色孔子学院越来越多,对CSP教师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另一方面目前的培训依旧没有进行针对性的CSP教师课程。这使得对特色孔子学院“中文+职业教育”的师资供给链无法给予持续性的“输血”,影响“中文+职业教育”在本土的深入发展。
(二)基于MCT大纲的CSP教师培训分级课程设计
2019年12月召开的国际中文教育大会上,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教授提议成立以支持国际中文教育为主要职能的国际性民间公益教育基金会,得到广泛响应。2020年6月,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注册成立,管理和运作孔子学院品牌。原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已更名为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从2020年6月30日起负责中文教育合作项目。孔子学院转制后,日常管理自主权落实在各中方合作院校。
这一变化,为国际中文教师针对性培训提供了可能。各中方合作院校可以在语合中心统一培训后,根据所在孔子学院的特色课程,为汉语教师开设专业知识课程。
以中医药特色孔子学院为例。2020年《医学汉语水平考试(MCT)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正式发布,大纲由考试介绍、等级标准、话题大纲、任务大纲、医学专业词汇大纲、样卷等内容组成,旨在为教师教学和考生备考提供科学指导。医学汉语水平考试(MCT)一试三级,根据考试得分判定能力等级,从低至高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大纲》针对等级标准进行描述,分为总体描述和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描述,并对教学过程中涉及的教学话题、实操任务都进行了罗列,医学汉语能力总体描述如下:
一级:能够大体理解与医院日常交际场景相关的基本的语言材料。能够就病情进行简单的交流与沟通,能对疾病的基本情况进行简单描述。汉语水平能够基本满足医院实习的要求。医学专业词汇量为400个左右。
二级:能够基本理解与医院日常交际场景相关的较为具体的语言材料。能够就病情进行较为复杂的交流与沟通,能对疾病的主要情况进行较为具体的描述。汉语水平能够总体满足医院实习的要求。医学专业词汇量为800个左右。
三级:能够完全理解与医院日常交际场景相关的绝大部分语言材料。能够就病情进行复杂的交流与沟通,能对疾病的整体情况进行详细描述。汉语水平能够完全满足医院实习的要求。医学专业词汇量为1500个左右。
MCT考试大纲中的内容相对偏向于西医,那么中医问诊、疗法、中药配制等中医汉语词汇、话题和任务可根据此大纲的大致方向进行由简到难的编排。
基于以上三个等级的要求,笔者认为中医药CSP教师专业水平培训大致可以分成相应的三个层级:基础中医药CSP教师培训、中级中医药CSP教师培训、高级中医药CSP教师培训。
1.基础中医药CSP教师培训
这一层级的培训适用于汉语教师岗前培训。教师通过基础MC-CSP课程学习,掌握基本的400个医学词汇量以及相应的中医词汇量,可以根据大纲中的话题和任务,设计和实施教学环节,辅导学生进行基本的场景交流和沟通。汉语教师在取得基础课程合格后可上岗进行CSP教学工作。
2.中级中医药CSP教师培训
这一层级的培训适用于汉语教师岗中培训。培训时间为上岗6个月至1年。教师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能够掌握800个左右的专业词汇,并根据大纲中的话题和任务,设计和实施教学环节,针对此阶段的医学汉语教学,编写相应的教材。
3.高级中医药CSP教师培训
这一层级的培训适用于汉语教师岗中进阶培训。时间在上岗1年至2年期间,由于受国际中文教师任期的限制,建议由1年以上志愿者教师或已在岗2年以上公派汉语教师参加。教师在中级课程的基础上,能够掌握1500个专业词汇,并根据大纲中的话题和任务,熟练设计和优化教学环节,能结合本土学生实际情况,编写教材讲义,组织并指导任务型教学。
(三)中医药CSP教师培训方式
70-20-10学习法则源自Center for Creative Leader-ship(CCL,创新领导力中心)的Morgan McCall、Bob Ei-chinger和Mike Lombardo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历练驱动型发展”(experience-driven development)。在CSP教师培训中,70-20-10法则正与其多样化的培訓方式相契合。
根据70-20-10法则,学习成长和能力提升,70%是来自有挑战性的本职工作任务,20%来自与他人的合作与观察,10%来自正式或虚拟的课堂培训。将中医药CSP教师的培训课程分级后,根据70-20-10法则,培训方式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式。
1.课堂培训为主,集中掌握专业知识(10%集中学习)
中医药CSP教师培训除学习汉语专业知识、教学法及跨文化交际等模块外,根据此前设计的三个层级水平课程,进行集中性的专业知识学习。此学习一般为短期班,可分为线上、线下课程,主要针对专业词汇的掌握、基本医学概念及相关表单数据的解读。可在专业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研讨如何设计和组织相应教学,进行案例分析、微课展示等。
2.充分加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增加观摩见习机会(20%他人合作与观察)
在课堂授课的同时,培训组织方应该加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如果是中医药大学独立承办孔子学院,则可以借助学科资源优势,与附属医院、中医门诊等机构协调进行见习和观摩。如合作办学的两家中方合作院校,应加强校际的联系,一方主要负责中文专业技能培训,一方主要负责医学相关专业技能的培训。
3.岗中教学时间,师徒制传帮带(70%挑战性的本职工作)
中医药CSP教师在通过基础培训阶段并合格后,方可上岗。在岗期间,可与专业教师按照师徒制进行传帮带,在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上起到重要作用。CSP教师结合其深厚的汉语教学功底,可以有效组织中医药专门用途汉语的教学。在传帮带过程中,能最大限度地帮助汉语教师在专业上向CSP教师顺利转型。
四、结语
“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国际化发展新模式的构建正徐徐展开,中文与职业教育取得的成效离不开CSP教师队伍的发展。我们在新形势下,应该关注CSP教师的长线发展,深耕教师培养模式和培训课程体系的开发,共同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汉考国际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医学汉语水平考试(MCT)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严玲.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构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3]澎湃,胡晓妍.专门用途汉语教师的培养模式及自我发展[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09-114.
[4]李泉.论专门用途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2011(3).
[5]白莹莹,韩红.“一带一路”背景下孔子学院专门用途汉语教学现状与分析[J].现代语文,2020(10):98.
[6]徐丽华,包亮.孔子学院师资供给:现状、困境与变革[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6-61.
[7]刘明阳,潘婧妍.汉语教师志愿者选拔与培训模式研究[J].海外华文教育,2018(3):82-87.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