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史教育的思考

2022-03-01赵家瑜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6期
关键词:党史中国共产党大学生

赵家瑜

[摘           要]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否能够得到党史的有效教育,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教育的成效,对此抓住这一党史教育的关键时期对于适应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开展现阶段的高校大学生党史教育问题展开了讨论,并提出一些方法对策。

[关    键   词]  新形势;高校大学生;党史教育;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6-0139-03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数日渐提高,这期间,中国共产党为其自身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的瑰宝。而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在高校教育期间开展党史教育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处于高校学习阶段的青年无论是在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处于相对成熟的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开展党史教育所取得的成果是最为明显的。也只有在这一阶段有效地开展党史教育,才能够使其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加强中共党史教育有助于高校大学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进而引导当代大学生更加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增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现阶段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高校大学生作为未来发展的中间力量,其在思想方面还不是十分坚定,容易被一些消极的情绪影响。再加上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一些偏激的想法,基于这个前提以及现阶段高校大学生的教育理念,我们可以认为在高校开展党史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建设以及个人修养的提升是十分必要的。

一、现阶段高校党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大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态度

当代高校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发展的未来和希望,承载了太多国家以及人民所给予的厚望,他们的思想建设以及个人修养不仅关系到其自身步入社会的发展水平,更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取得长远性发展。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为我国的各项事业发展带来了质的飞跃,这一方面依赖于党的正确领导,另一方面也源于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注入新的血液以及全国人民对其的信赖和支持。然而现阶段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多种信息资源的影响下,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容易被动摇,再加上现阶段的大学生整体数量较多,素质参差不齐,其对学习的欲望也不是十分强烈,这就严重影响了高校大学生对自身责任以及使命的认知。据调查,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对党史的学习态度缺乏积极性,尽管现阶段的高校在开展学科教育工作时已经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科目,可这在促进学生了解党史方面并没有起到明显的作用,许多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取得学分,更有甚者对此门学科完全忽略,这种学习方式对于推进大学生全面了解党史内容是十分不利的。

(二)对学习党史的意义不明确

现阶段在党和国家的共同领导下,高等院校开展党史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这一成果对于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说是不够的。目前许多高校大学生在学习党史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很多学生对于党史的学习还停留在表面层次的理解,这对于高校开展党史教育的意义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更何况这种表面意义的理解也会使大学生轻视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此外,现阶段的大学生主要集中在“95后”,这一代的年轻人所处的环境获取信息更方便,受到的影响也更复杂,再加上处于校园中的学生思想相对单纯,使得其在思想上很容易被动摇,此外,高校对于学生在教育模式方面相较于初高中而言比较自由,学生对于各门课程的学习往往是遵照自主学习的态度,这样的学习理念就会导致各类学生在不同的课程上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进而影响了党史的整体学习水平。另外,专业的师资队伍对于党史教育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现阶段高校对于此类师资力量的补充工作还没有得到全面解决,个别院校在这一方面的师资队伍还存在欠缺,尽管这样的影响并不是十分明显,但对于全面加强高校党史教育工作还是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也就出现了在党史教育方面师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的状况,使得该门课程在讲授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做到深入了解而是停在了表面,进而引发了学生对于学习党史的不够重视以及忽视了学习党史的意义。

(三)高校开展的党史教育课程缺乏针对性

现阶段的大学生获取党史教育主要集中在思想教育课程方面,这就意味着高校在落实党史教育方面针对性不强,这就使得学生在接受党史教育对的实效性以及针对性不足,从而导致高校在教学模式以及师资队伍方面跟不上现阶段的发展水平,使其针对性降低。此外,现阶段的高校大学生受到多元化思想理念的影响,这便为党史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以及挑战。现在的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这些不良因素对于学生的发展以及思想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从而导致高校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意志不坚定,加上自身水平的发展受到限制使得其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认识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无法做到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内涵,从而失去了对党史发展有针对性的理解和认知。

(四)党史教育程度呈现不规范的状态

现阶段,尽管高校在响应国家的各项政策开展党史教育,但实际的做法中却缺乏合理性规划,这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走形式、活动组织重复浪费等,这些做法使得党史教育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此外,在开展党史教育方面,校、系、团委、学生处等不同的组织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彼此之间互不了解、不协商,往往是各做各的,这就使得资源出现了严重的浪费现象,甚至会出现雷同行为。另外,在开展党史教育活动方面多数以走访红色旅游基地为主,形式方面过于单一,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充分表明高校在开展党史教育工作方面缺乏整体的规划。

二、加强党史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充分应用革命基地促进学生学习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既要继承革命先辈的事业,又要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因此,在高校开展党史教育工作已经是新形势下提升高校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只有强化高校大学生在党史方面的教育才能够为国家的发展储备更多的人才。而现阶段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对于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和建设工作正在不断地加强,这为学生更好地获取党史知识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因素。各省市地区或大或小地都有一些革命烈士纪念馆,这里收藏了许多关于本地革命战士的光辉战绩,对此在各地开展革命根据地参观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对党史的了解,也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革命事迹,以此来建立对中国共产党的敬仰以及崇拜之情。

(二)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作为党史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其具体的实施方略会直接影响党史的教育效果,因此在开展党史教育工作方面,应当尽量采用多元化的形式,以提高大学生对党史学习的兴趣。众所周知,党史教育理论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枯燥乏味的,即使大学生已经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但也是因为这一因素会使得大学生对党史的学习从主观上分散注意力。对此,在高校开展党史教育工作方面,教育工作者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阶段的多媒体教学资源,适当结合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进行党史教育,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丰富课堂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以此来保障学生对党史学习的激情。

(三)通过开展知识竞赛等活动推动党史教育

高校作为党史学习的重要阶段,开展相关的知识竞赛对于加强这一方面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大学生精力旺盛,喜欢参与各类挑战,因此将原本枯燥的党史教育调整为知识竞赛等方式可以充分调动高校大学生的参与度以及积极性。党史的学习一方面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另一方面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中,而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各类人才,开展知识竞赛活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党史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该项活动的组织实施方面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党史知识竞赛无论是从知识的广泛性还是参与度方面,相较于课堂上单一的授课模式而言都会更为全面,对此,有效地开展知识竞赛活动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觉悟、提升自身的责任感以及社会使命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甚至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合理利用社会资源

尽管高校是学生学习各类文化的主要场所,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依然存在着一定的资源欠缺现象,这就要求在开展党史教育工作方面高校大学生要合理应用社会资源,以提高自己在党史方面的学习。要充分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在高校学习阶段积极参加社会各类活动,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對党史的认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正在逐步走向辉煌,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截至今天,无论是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还是在人民困难的解决方面,党的每一次正确决定都指引着我国朝着更加繁荣的方向努力,尤其在近年来国家的发展遭受各项挑战,都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无比正确的。因此,在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史教育工作方面,应当充分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合理利用高校党组织以及共青团组织等,结合高校党史教育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开展社会活动,充分做到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此来促进高校大学生能够对我党有更好的认识和觉悟,提升高校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敬仰之情。

(五)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应用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无论是在简化工作流程还是在方便信息获取方面,互联网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党史的教育来说,互联网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手段。对此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以及大学生自身都可以将互联网作为辅助工具,提取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进行党史教育。另外,互联网资源丰富,对于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获取信息方面,互联网的应用更为高效、便捷,极大地缩短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时间,使得学生对于党史的学习更为高效。

三、总结

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需要新鲜血液的不断注入,因此在高校开展党史教育,无论是对强化人民对党的认识还是对推动党的队伍的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高校要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联系当地的红色革命基地,对学生进行党史教育,培养新一代根正苗红、综合素质强硬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赵文.大学生党史学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青年探索,2014(3):77-81.

[2]常江.同“95后”一起构建生活和价值[N].人民日报,2017-01-04(05).

[3]钱敏.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思考[J].世纪桥,2011(17):77-78.

[4]彭锐,卢望平.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J].党史文苑,2009(6):78-80.

[5]王书丽.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中共党史教育的探索与思考: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世纪桥,2018(1):68-70.

[6]陈洁,崔兴旺.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党史、国史教育研究[J].环球市场,2019(7):203.

[7]张孝文,唐永忠,金淑敏.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教育有效性的创新路径探析[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3):34-36.

[8]赵红亮.关于大学生党史教育的时代价值及其实践的思考[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1):95-96.

[9]杨亚凡.对新时期加强高校党史教育的思考:读《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有感[J].无线音乐·教育前沿,2011(7):68-69.

[10]贾军喜.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的途径探析[J].新西部(中旬·理论),2015(6):2.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党史中国共产党大学生
广东各地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发挥地方志作用抓好党史学习教育
纸游党史码上学习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党史篇
党史上的今天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大学生就业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