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视域下的医学生医德教育方法论研究
2022-03-01赖晨
赖晨
[摘 要] 探讨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视域下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方法论,旨在为医德教育提高实效性提供新的思路。
[关 键 词] “致良知”;医德教育;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6-0046-03
医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是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特殊表现。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广大医务工作者要恪守医德医风医道,修医德、行仁术,怀救苦之心、做苍生大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中可以看出,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而且要有高尚的医德、医风、医道。医学生的在校学习,不仅要学会临床知识,而且要学会以德修身,塑造良好的医德品质,这也就凸显了医学生医德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的医学生医德教育正在不断经历变革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方法、完善教育体系,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和研究成果,但在当前的医德医风问题日益严峻的社会背景下,医学生医德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呼唤更合理、更有实效的教育方式。
既然要培养医德,那必定要从“德”的视角来谈教育,而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德”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所以儒家思想对医德教育一定有其适用价值。纵观历代大儒,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致良知”思想是他心学思想的精髓。“良知”这一观念,是确定道德性的根源,至于整个实践历程则体现在“致良知”上。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强调从“吾心之良知”上下功夫的主观内求方法,有别于现在的医德教育由外向内的教育方式,在当前的医疗现实语境下,“致良知”思想仍可以为医学生医德教育提供大量的教育思想资源。
一、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的方法论
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是是非之心,即为对事物进行是非判断的能力,通过判断达到知善、知恶的道德认知。良知还是人的德性的本原,良知是一种天理,人心之本体,即先验的道德本体和道德的根据。而“致良知”就是将良知的感情推致全方位多元化的各种事物之间。“致良知”是向内而求的思想,强调人的良知是通过内在的道德和理性的教化,使人们形成外部道德知识的行为。“致良知”思想强调将人的内心良知与外在行为相联系,完全可以成为当前开展德育工作的合理内核。
既然“致良知”强调的是动态实践的过程,要使良知可以纯然圆满地显现,必定要通过合理的方法来实现,这就是王阳明关于“致良知”的方法论。
(一)立志存养
王阳明说:“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是以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立志是为学的前提和根本,成圣必先立志。關于立志的方法,王阳明认为首先立志要正确,这个正确便是“天理”。立下志向之后,必须坚持依存志向,坚定执行,要做到“居敬”和“存养”。“居敬”是一心一意,“存养”是注重一个天理。“居敬”“存养”就是要坚持“天理”的主导性地位,就是要坚持一个“天理”。
(二)省察改过
慎独内省是儒家强调的一种修身的主要方式,王阳明说:“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存养省察就是反复自省、克己,使心中天理与自身行为始终保持一致。“人能克己,方能成己”在王阳明看来,反省克己、省察自治是体认良知的方法,反省的过程就是悔悟的过程,只有不间断地反省探求、克制欲望,用良知去恶为善,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了思想的真诚无妄、天理的纯洁完满。省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久积累反复打磨的过程,即要经常地反复省察自己。王阳明认为人们在刚开始的时候是无法做到专注的,要通过静坐来平复内心的欲望,修身养性,然后通过悔悟来恢复本心和良知。
(三)事上磨炼
省察时,王阳明强调通过静坐的方式来反思自己,也强调通过行为来磨炼自己,磨炼自身的心性,经历挫折和磨难,发展自己的意志力。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动,动亦定。”在“致良知”的过程中,最终也要回归到实践的重要环节。王阳明还提倡“知行合一”,知行工夫不可离,坚持道德认知基础上的道德实践,道德践履反哺道德认知。王阳明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没有行动则无法真知。“天理”不能只是浮于虚空,应该融入日常庸俗伦常生活中,以良知指导生活实践。
二、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视域下医德教育的方法论
“致良知”思想毫无疑问对医学生医德的养成和教育具有当代价值,利用“致良知”思想体系渗透到医德教育中,使医学生能够发现本心,向内寻求良知的力量,以良知激发医德,涵养医德。
(一)立志明心,医德教育的目标要提升价值共享公约数
王阳明非常重视“立志”,学习要先“立志”,教育也要树立一个正确的志向和目标,无论是医德教育本身还是受教育者都应“立志”,且都要有正确的“志”。医德教育要“立志种德”,通过教育塑造医学生良好的医德品质,医学生要“持志养心”,接受教育后存养良知,坚定医德信念。医德教育体系本身和受教育的医学生在立志之后,都要做到存养坚守,朝着目标和志向不断地革新,追求卓越。
比起专业知识教育,医德教育更为抽象,是一种不需要经过实验、计算和推理的纯粹的道德教育,但也存在理论大于实践、知识多于操练、与实际现实出现分野的风险。医学生在接受了医德教育后要走向现实功利的医疗世界,脱离纯粹的学生生涯后走向了职业生涯,要在职业生涯中实现个体成长和价值。在行医过程中,个人利益和价值都会受到医德良心的审判,这时的医德可以说是医生的职业道德,指导着医生正确处理个人价值和医疗现实的关系。当前社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作为一个问题逐渐凸显,反映到德育领域则是社会正在经历从集体导向价值观向个体导向价值观的道德转变。纯粹的义务型道德教育不再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个人的权益与自我实现日益成为人们行动的重要目标。医学生是医德教育的接受主体,个人价值同样需要被正视、承认和尊重,那就要求对当前医德教育的目标作出相应的调整,不能再单纯地讲求义务性的道德输出。在教育目标的设定中,完全依靠强制性的道德价值灌输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要充分认识到医德教育在传授医德知识、培养医德品质的同时,同样要注意对医学生个体的重视,突出教育的主体性,在注重做出正确职业道德行为的基础上,也要满足个人合理的价值追求。医德教育的“志”和医学生的“志”要有机融合,努力提高德育价值的共享公约数,既能实现德育的功能,又能满足教育主体的合理追求。
(二)事上磨炼,医德教育的课堂要注重道德践履
王阳明非常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知和实践要形成螺旋上升的动态过程,无论是认知还是实践都要循序渐进,符合个体的特征。目前医学院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等课程,都是显性、认知性的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结合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建立符合时代特色的教育内容体系,同时要结合医学生专业教育,结合目前医学生的思想特点,开发更加合理、科学的课程。在基础教学阶段中,通过社会热点问题、医疗敏感问题,结合医德知识促使医学生进行案例剖析和反思;进入临床教学阶段后,可以让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结合伦理原则,进一步感受和思考之前所学的医德知识,帮助学生学会分析、解决医疗活动中出现的伦理道德问题。
知行不能分开,认知教育和实践教育要同时展开,并相互配合和促进。除了第一课堂的赋予认知,也要结合隐性的第二课堂,组织医学生更多地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等第二课堂活动,利用第二课堂的隐性教育功能进行医德教育。医学生不能只在课堂中听课,应该早接触临床、早接触患者。基础教育阶段中,通过医院见习,引导学生参加医疗咨询、健康体检等社会医疗活动,到医院、养老院、孤儿院为患者、老人、儿童提供志愿服务,让学生接触患者、接触临床,增强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认同感;通过“三下乡”活动,利用专业知识,开展送医送药、卫生知识小讲座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亲身感受医德良心的正面价值;开展基层医疗机构调研、走访贫困村镇等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以更多的基层阅历来辅助医德良知的体达;通过开展校园活动,利用医德仁爱情景剧、医德微电影拍摄、观看主流正面的医疗电影等活动,进一步内化医德核心价值。
(三)省察克己,医德教育的阵地要延伸拓展
王阳明非常重视个体省察克己、自我检视和悔悟反思。医德教育应为医学生道德教育和检验道德、反省自我提供场所和平台,通过反思性选择等机制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的目的。在教学方式上,要改变陈旧的理论灌输,采用案例教学方法,重感知轻说教,选择与临床实践联系密切的医德案例,甄选一些医德反面教材,用个体的鲜活事件敲响学生的良知警钟,达到反省的效果,再通过正面教材的引导,避免了单纯的理论说教,也避免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割裂,让学生感受到个体价值的实现可以和社会价值的实现共振,个体可以在医德良知的审判下实现超越,达到自察的效果;采用PBL教学模式,有机结合理论课堂和实践課堂,在理论课堂上人为创设某种道德环境或场景,模拟医院真实情景,学生在课堂上分角色开展情景模拟剧表演,之后再进行角色和立场的互换,互相感受角色不同而导致的行为不同,再按照课堂理论知识进行总结阐述。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阐述理论,再去实践理论,从而促进道德理论的内化和自觉,让学生在模拟道德情境中增加经验性感受和情感体会,从创设的道德情景中对医生职业道德形成思考,从而激起学生内在的道德情感。
医德教育同时应拓展和延伸教育的阵地,在课堂之外另辟疆土,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实习生活中播撒种子,把课堂搬进生活中,把反思省察的场所扩展到活动中。通过开展医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心理拓展训练、体质健康拓展训练等,培养学生稳定的心理素质,锻炼学生乐观的心态,提高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这些都有利于医学生在日后行医中能够稳定地反省探求、克制欲望、抵制诱惑,在不良道德的行为面前能够用良知来进行有效过滤,用积极的态度来存养道德良知;利用课堂、主题班会、联谊活动,找寻现实案例,引导学生模拟进行角色扮演,以开放式的故事结局来观照学生的道德决策,并进行讨论总结,最后由老师点评,达到顿悟自省的效果;动机意志影响行为,医德良知通过影响道德行为动机从而影响道德行为,开发促进动机意志生成的相关规范和约束制度,医学院校可以制定相关的医德规范制度,以规则慎独自省,促进医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还可以通过仪式化的规范教育,通过诵读医学生誓言,举办“医师节”“护士节”活动引导学生道德良知的生成,将誓言内化于心,将仪式感浸润于道德血脉中。
三、结语
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蕴含着极其可贵的道德教育资源,他探测到了人性永恒的难题,“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他注重道德实践,强调道德自觉和道德行为的有机结合,对现代的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对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进行现代化的解构,挖掘其当代价值和时代内涵,并将其精神要义与当代医疗环境、医学生医德教育存在的困境等具体情况有机结合,正确运用该思想的合理成分势在必行,因为它确实能够为我国当代的医学生医德教育开辟新的道路,为医德教育的困境进行开解。依托“致良知”思想,本文从医德教育的目标调整、医德教育的课堂实践、医德教育的阵地延伸等方面着手,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方法,转变外部灌输的传统教学思路,提出自内而外的自觉的医德养成模式,用良知土壤培育医德,旨在提高当代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实效性,希望能够提高从医者的道德素养和医德水平。
参考文献:
[1]新华社评论员.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N].新华每日电讯,2021-03-07(004).
[2]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编辑 栗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