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曾国藩家训思想对当代家风建设的价值

2022-03-01李鑫

科学家 2022年1期
关键词:当代价值家风

摘要:我国受传统儒家思想文化影响,家风文化都一直有所保留,并需要不断发扬光大,但是受到市场经济影响,家风建设越来越得不到重视,现代家长重智育轻德育,家风意识淡薄。每个时代对家风解读不一样但是究其本质都是家族精神的传承,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很多名人大家的家训都值得我们学习,本文就曾国藩的家风教育思想对当代家风建设价值进行浅析。

关键词:曾国藩家训;当代价值;家风;

曾国藩,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文学家。一生受到儒家思想影响深远,道德文章、为官治军可谓卓绝一世,特别是在家庭教育上对后世影响深远。曾国藩在家庭教育思想上今天仍然值得借鉴,包括读书思想、勤俭思想、孝道、为官之道。家风严谨,在家庭教育上对后世影响深远,他以身作则,对子女教育全面而丰富,对当代家风建设有一定的启示。

一、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

曾国藩教育思想涉及广泛,内容丰富,包括道德、树人甚至包括养生等多方面。第一,勤俭持家是良好的家风的表现,他教育子女不要因为家庭富足就骄奢淫逸,只有勤俭持家才能守住爵位和崇高的名望,使家族长久不衰。第二,曾国藩认为要邻里和气、家庭和睦才能门第兴旺,兄弟不和可使家族逐渐走向衰落,家庭和睦是一个家庭稳定的基础[1]。第三,孝悌,受到儒家思想影响的曾国藩十分重视孝道,也是践行一生的道德规范,他时常劝解家人“科举不可尽得,而孝悌不可不得”,古代对于科举十分看重,但是他认为孝悌比科举还重要,可想曾国藩有多重视孝道,如果孝道和功名不能共同得到,就要以孝道为先。第四,饱读诗书,曾国藩提出耕读修身,他认为读书可以开阔视野、启迪心灵、鞭策自己,他习惯每日传写日记,与家人通家书,他将自己读书思想化为家书劝进精学。他认为学习应该是终身的,不单单为科举考试,不要因为博览群书而忽略精学,精学自会成器。

二、曾国藩家训当代价值

现代家庭,人口基数越来越小,家族旁系越来越少,但是不应该影响家风的传承。城市化越来越严重,利益、地位、名利的追求让现代人已经渐渐迷失自我,良好的家风可以让现代人重塑自我,良好的家训必须要得到传承。

(一)勤俭是家庭教育的必修课

勤俭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物质生活丰富的现代,勤俭思想不能被忘记,它应该是一种修身、安家、立业的美德。勤俭节约不是贫困家庭才需要具备的,应该每个家庭每个人都应该勤俭节约。曾国藩在家书中提到“纪鸿想已抵家,在署一年,已沾染贵公子习气否?吾家子侄,人人需以勤俭二字自勉,庶几长保盛美”可见以曾国藩当时的家庭条件也可以不必教育儿女节俭,但是他认为只有节俭才能永保家门兴旺。经历过家庭贫困的父母很容易让儿女不再经历自己所经历,但是新时代节俭不再是节衣缩食,它应该是一种节制,一种自律不应该铺张浪费[2]。国家一直时刻倡导勤俭节约,应该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勤俭成为家庭教育的必修课。

(二)不必忧虑鼓励孩子健康成长

《曾国藩家书》第七篇提到大器晚成,不必忧虑,“四弟、六弟考试又不得志,破难为怀[3]。然大器晚成,堂上不必以此置虑”曾国藩认为年轻人不必太早出人头地,容易得意忘形,成功并非一朝一夕,心中有信念有理想成功只是时间问题,曾国藩自己也是43岁才考上秀才,中间经历很多挫折,但也终达成目标,他认为心理有目标,成功只是时间问题。现代家庭,很多家庭都希望自己家出个“神童”,这可能是信息化时代带来的结果,急于求成。其实年轻人经历风浪、失意和挫折更有利于成长,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树立正确的成长观念,不必强求孩子,如果成功较早应该鞭策孩子不要得意忘形,人生路还很长;如果学习中成绩不理想,要学会寻找原因,如何改进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而不是苛责;如果工作不顺利应该给予支持,精神上肯定孩子,这是家庭能带给孩子就好的力量。每个人成长道路都不同,家庭教育中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庭风格,树立正确价值观,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三)唯有读书可以改变气质

曾国藩在家书中多次提到读书,《唯有读书变化气质》、《好文章须熟读成诵》、《看书要有选择》、《读书要明事理》、《读书要从自己短处下功夫》等在这些家书中他反复从不同角度告诫儿女读书的重要性,曾国藩因为自己博览群书所以他教育儿女读书时才更有说服力。现代家庭中读书的家庭已经很少,更多父母认为是现实不允许,因为每天工作太忙,但是家长应该意识到只有自己以身作则才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读书不是一朝一夕不是大学读完就不用再读书,读书应该是一种习惯,是终身习惯。每个家庭都应该朝着“书香门第”努力,不一定是经济条件更好,但应该是精神生活富足、明理、辨是非、用读书不断补给自己的精神需要[4]。

(四)孝道不可变

不论是百家争鸣还是独尊儒术,中国思想文化里“孝”都不可能被丢弃,中国传统的孝认为一个人只有孝顺自己的父母才能忠君敬主、才能对信任朋友、对爱子女。曾国藩在家书中提到“于孝悌两字上尽一分便是一分学,尽十分便是十分学。今人读书皆为科名起见,于孝悌伦纪之大,反似与书不相关。殊不知书上所载的,作文时所代圣贤说的,无非要明白这个道理。若果事事做得,即笔下说不出何妨!”现代家庭教育中对孝道的教育还是比较薄弱的,例如:不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孙辈对祖辈骄横无礼,更有多起“弑母案”,这些现象都是家庭教育中关于孝的教育的缺失造成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不应该过于严厉,但是应该在树立长辈的形象,过于宠溺只会害了孩子[5]。家庭中应该重视孝道的教育,例如,改变孩子中心论观点,家庭中父母应该是权威,不应该凡事都以孩子为重;父母要以身作则,对待自己父母也要尊敬有加为孩子树立榜样。

结束语: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渊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岁月变迁中,抛去古代守旧封建思想与现代化想结合,仍然具有教育意义。道德教育应该是教育之首,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年青一代人应该学会修身养性,注重自身修养,博览群书。家庭教育中要慢慢找回家风,要有傳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不应该被抛弃。

参考文献:

[1]宝贵贞, 赵哲轩. 民间儒学视阈下曾国藩家训的修养功夫[J]. 大理大学学报, 2019, 4(5):6.

[2]戚卫红. 曾国藩家训思想与教化路径新探[J]. 2021(2016-5):13-17.

[3]李泽昊. 家族兴盛的文化遗传密码——解读曾国藩家训[J]. 兰台世界, 2019(5):3.

[4]辛海娟. 曾国藩家训思想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启示[J]. 2021(2020-5):5-6.

[5]钱敏. 曾国藩家训家教思想的构成与启示[J]. 2021(2018-12):16-18.

李鑫:男1985.10民族:土家籍贯:湖南慈利  学历:学士  职称:讲师  工作方向:党史党建

猜你喜欢

当代价值家风
勤劳是最好的家风
勤劳节俭传家风
家风伴我成长
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当代价值
井冈山精神的当代意义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
幽默好家风(二)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