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军训练营

2022-03-01

垂钓 2022年2期
关键词:鲇鱼钩子鱼钩

理论上说,草莓是可以作为钓饵使用的,因为它富含维生素和糖——这些都是鱼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草鱼对维生素类的物质尤为敏感。由于草莓质地较软,附钩性差,我们可以考虑用草莓汁、草莓泥来开饵,或者将其作为钓饵的添加剂来使用,这样既保留了草莓的营养,又便于抛投。

双铅钓组本身就比较迟钝,且不是用来钓小鱼的,所以用双铅钓法极少出现假信号,一旦有信號,往往都是大鱼所为,而大鱼绝不会频繁制造标相,可能一天仅有几口,或者几天才有一口。因此用双铅钓法时,浮标长时间处于安静状态属于正常现象。

理论上讲,用荤饵都能钓到鲇鱼,荤饵当中尤以动物内脏效果更优,而内脏之中尤以肝、脾的效果更佳。

水生物是野生鲇鱼最主要的食物,所以鱼肉、河蚌肉对鲇鱼的诱惑力也很大,如果能在钓场搞到大鱼的内脏(如大鱼的肠子)就更好了,鱼肠不仅能钓到鲇鱼,钓翘嘴效果也不错。

双钩钓组不是最近才出现的,曾经的传统钓法中就有双钩钓法,加之后来台湾钓法的流行,双钩便成了最常见的钓组形式。

现代钓鱼的核心思路是诱钓结合,双钩双饵做窝、养窝的效果肯定比单钩单饵更好,而且从概率上讲,双钩的中鱼率要比单钩高一倍。有人会问:既然这样,为什么不用三枚以上的钩子呢?因为鱼钩越多越容易相互缠绕,反倒成了麻烦,所以双钩更为理想。不过,双钩只是各种钓组中的一种而已,并非唯一最佳之选,比如用玉米粒钓某些体型较大的鱼时,单钩的效果更好。

首先要看水体深度,若很浅,只有1. 2米左右,则宜钓底,只有在天气闷热的情况下才考虑钓浮。若水深1.5米左右,我建议钓离底——按照我的经验,离底10厘米左右即可。若水深3米左右,我建议先试一试钓半水。如果水深超过3米,我建议从1.5米左右逐渐向下搜索。如果是在水温较低的季节钓草鱼,我建议从下往上搜索。

钓浮的重点是诱鱼,为此我们要持续不断地打窝,窝料总量注定偏大。需要注意的是,如此大量的窝料不可一次性投入,要一点一点不停地打,让诱饵源源不断地从水面下落,效果才好。即使遛鱼也不要忘了补窝,这样草鱼会越聚越多,打出连竿的效果也不是不可能。

用这种方法钓草鱼,鱼群是否被诱来、什么时候被诱来都是不确定的,诱的过程会很枯燥,需要坚持下去。

顾名思义,酒米就是用酒泡过的小米,很多人还会根据自己对窝料和鱼的食性的认知继续添加某些其他物质,如麝香、维生素及各种各样的香料。至于具体加什么、加多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最基础的物质还是酒和小米。

效果会极其糟糕,哪怕在小鱼闹钩极为剧烈的水域,这样做的效果也很糟糕。原因很简单:将面粉加水开成鱼饵后,面团会非常黏,韧性特别好,几乎不雾化,这样的一个名副其实的“死面疙瘩”是很难被目标鱼发现的,连闹钩的小杂鱼都很难发现。

于钓鱼而言,面粉有这样的一种用法:搓好常规的搓饵后,在水里蘸一下,使饵表面沾上水,再把饵团放入干面粉中,使其表面粘上面粉,即可抛投施钓了。这种饵团入水后,其表面的面粉会不紧不慢地脱落,诱鱼效果很不错。

用蚯蚓作饵时,我们也可以粘面粉后再抛投。

鲫鱼和鲤鱼的食性多有重合,因此有时候我们用鲫鱼饵能钓到鲤鱼,用鲤鱼饵同样能钓到鲫鱼。如果单看饵料的入口性,我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的配制方法。如果偏要较真的话,我建议增加少许动物蛋白——前提是了解鱼情,进而有针对性地去添加。若对鱼情不够了解,添加少许虾粉亦可。从做窝、养窝的角度讲,饵料中要含有一些不雾化的颗粒物,比如在钓饵中加入适量酒米,粉饵雾化消失后,酒米仍残留在钓点内继续诱鱼,窝子得以保持下去。

送标和黑标都有假信号,分辨真口和假口归根到底是在纷乱的标相中如何抓口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留意动作比较稳的标相。鲫鱼、鲤鱼等我们常钓的目标鱼的动作普遍没有小杂鱼的动作那么“贼”,它们往往不会制造出那种上蹿下跳的快速标相。

第二,看动作幅度。目标鱼的动作除了比较稳之外,幅度还可能比较大,但是只用大动作来区分真口和假口,失误率有时候也挺高,所以抓过几次大动作却无鱼的话,我建议放弃。

第三,找规律。刚开始钓的时候,所有的标相都不要放过,发现标相就扬竿刺鱼,总会中鱼。随着中鱼次数的增多,我们就能摸索出有效标相的某些特征和规律,进而就能有针对性地抓口。

针对这一提问,有人建议在调钓上做文章,即继续调钝,以过滤掉小杂鱼制造的假信号。对于这种做法,我并不看好,这种做法确实能够减少假信号的出现次数,但是目标鱼制造的轻口标相也难以表达出来,这无疑白白浪费了机会。

调标的作用是使鱼口能够及时准确地通过浮标表达出来,其原理是在浮标的浮力和钓组的重量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再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钓某一个点,这个点有可能跟那个平衡点是重合的,这两个点越接近重合,钓组的灵敏度越高,反之则迟钝。

灵敏未必就是最好的,我们有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目标鱼种的不同特点,主动地、适当地钓钝。有了那个平衡点做参考,不论灵与钝,都是可控的。

这个提问让我首先想到了钩型的问题。请钓友们回想一下,我们摘鱼的时候,鱼钩大多钩在鱼嘴的哪个部位?答案是鱼的嘴圈的边缘,偶尔也会钩在鱼的口腔内部。这能说明鱼吃钩都不深吗?不能。

大家是否发现,鱼钩的钩尖都是向内侧弯曲或倾斜的,这样设计是有道理的。

鱼的口腔之中的肉质往往不够厚实,偶然一次鱼钩钩在鱼的口腔内,尤其是鱼的上颚,摘钩的时候你发现,鱼钩往往只钩住一层皮,远不像钩到嘴圈时那样牢固。鱼的下颚肉质倒是比较厚实,但是刺鱼的时候力量来自斜上方,力的运行轨迹决定了鱼钩很难和鱼的下颚接触。

既然鱼吃得并不浅,那为什么鱼钩总是刺到嘴圈附近呢?我们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摘鱼的时候,鱼钩的钩柄都是外露的。这说明,不管鱼吃钩吃得多深,我们刺鱼的时候,鱼钩因为受到鱼的口腔的束缚,会在鱼的口腔内向嘴圈处做接近直线的运动。又因为钩尖内弯的原因,该过程基本不会钩到鱼,直到钩柄露出鱼嘴——露出的钩柄突然失去了鱼儿口腔的束缚,在我们向上刺鱼的拉力作用下,鱼钩会突然旋转向上运动,于是向内倾斜的钩尖正好钩到鱼嘴圈。

基于上述分析,我认为长柄钩效果稍好一些,比如我们常用的新关东钩、袖钩。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短柄钩就不好用,伊势尼钩就是短柄钩的代表,该钩型非常成熟,中鱼率并不低。短柄钩的设计意在减少鱼吃饵时的障碍感,使吃钩更加顺利。长柄钩和短柄钩各有优劣,我们无需纠结于此。

至于如何选鱼钩,简而言之就是用什么钓法选什么钩、钓什么鱼就用什么钩,比如高频率钓鱼时,用无倒刺的钩子卸鱼更快,更有利于打出高频率;野钓大鱼时,有倒刺的钩子无疑更保险;对付拉力强劲的大鱼则用加强版的鱼钩;钓鲇鱼等“咬死口”的鱼种则用钩柄加长的钩子,以便摘钩;对付吃饵吸力较小的小鱼则用自重较轻的钩子。此外,小鱼的嘴巴本来就小,为了便于摘钩,长柄钩是首选。

猜你喜欢

鲇鱼钩子鱼钩
鲇鱼捕老鼠
不拴钩子的线也能把冰块钓起来吗?
看不到鱼钩的鱼
幸福的一家
云朵被风筝钓走
鲇鱼钓老鼠
精钩子
云朵被风筝钓走
特制鱼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