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只有他,一个人活着

2022-03-01李少威

南风窗 2022年4期
关键词:陆战水门一师

李少威

2022年春节档票房冠军,《长津湖之水门桥》,一个关于牺牲的故事。

第七穿插连,157名战士,向南打到下碣禺里的时候,只剩下78人。水门桥战斗过后,只剩下一个人活着。

在前作《长津湖》中,入朝作战的列车上,通过细致的性格刻画,七连主要人物的形象已经非常鲜明。

伍千里,一个英勇、坚定而睿智的连长。

梅生,沉着、勇毅的指导员。

平河,沉默到略带忧郁的神枪手。

余从戎,热血、身手不凡的火力排排长。

这些就是七连的精英,这个连队的骨干,也是电影里有血有肉的英雄。

《水门桥》讲的就是他们牺牲的故事。这不是前作《长津湖》的续集,而是要两部组合在一起,才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长津湖》里的七连英雄,明显带着导演之一徐克的武侠味道,有点像超级英雄。事实上,真正的志愿军,跟《长津湖》里不太一样。他们与装备强大、补给完善的美军作战,更多地表现为英勇但平凡的牺牲。

因此,《长津湖》格局宏大,但又给人一种细节不够真实的感觉。

原来,它的真实面目藏在后面。看了续作《水门桥》,那些平凡个体的惨烈牺牲故事,你会觉得《长津湖》又显得合理了。

志愿军三炸水门桥,这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实。但是,对于炸桥的过程,中美双方的战史中都没有详细记录,因此,在水门桥是否发生过激烈的战斗,未亲历者不敢轻易下定论。

但这座桥是长津湖战役非常关键的一环,这是毫无疑问的。

1950年11月、1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西线发起了第二次战役,击溃美军第八集团军,其司令员沃克中将,在撤退过程中翻车身亡。

东线,由宋时轮第九兵团发动的长津湖战役,就处在第二次战役期间。

此时的美军,并未吸取第一次战役的教训,仍然依恃强大火力装备和空中优势,长驱大进,试图一举打到鸭绿江边,消灭金日成的朝鲜人民军。好大喜功的“联合国军”统帅麦克阿瑟,最为急不可耐。

东线的美军第十军军长阿尔蒙德,不断催促陆战一师往北进攻。但是,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是个富于实战经验的军官,他忧虑于仓促的前进将会掉入志愿军的陷阱。

事实的确如此。

志愿军其实就是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过程中,人民解放军最擅长的,就是等待时机,以优势兵力包围、分割和歼灭敌人。

而这种时机,主要表现为多路并进的敌军之中,有一路行进过速,从而形成凸出之势。解放军马上就会抓住战机,把主要兵力集中起来,构筑包围圈—也可以说是“陷阱”,将其孤立、歼灭。同时用一部分部队在其援军必经之路上打阻击,一直坚持到被包围的敌军被消灭。

志愿军入朝之后的前三次战役,都表现出明显的解放战争时期的战术思想。

美军骄傲自大,在朝鲜山地上排成一字长蛇阵往北行进,更容易掉入志愿军最擅长的布口袋战术。但是,美军机械化程度很高,发现不对,掉头就跑,志愿军靠两条腿根本就追不上。

因此,围歼能否成功,关键就在于口袋的底部能不能扎紧。

第二次战役中,西线的三十八军死死钉在三所里,目的就是扎紧口袋。长津湖战役也是同理,史密斯的陆战一师调头南下,口袋能不能扎紧,关键就在水门桥。

电影《水门桥》一开始,宋时轮将军表示“一定要把史密斯吃掉”。他深知这一关键,因此亲自下达命令,让七连撤出下碣禺里的战斗,去负责炸桥。

于是就有了銀幕上这一场精彩的战斗。

这个时候,七连已经只剩下一半的人员。

以上一番解释,是为了提醒观众,《水门桥》很精彩,它的商业性远胜于《长津湖》,但千万不要把它当成一部“爽片”来看。

倘若如此,就辜负了创作团队,也对了解那一场战争的意义毫无帮助。

宋时轮将军吃掉史密斯的雄心是无法实现的。

一方面,史密斯比他的上级麦克阿瑟和阿尔蒙德都更加了解战场实际情况,他的向北攻击,一直是高度警惕的,因此也是慢吞吞的。当他了解到志愿军的意图之后,迅速后撤,志愿军很难跟他比速度。

另一方面—这个才是重点:双方装备差距实在太大。

史密斯坚持要在下碣禺里修筑一个简易的机场,目的就是撤退的时候可以用飞机把伤兵运走,从而不拖累行军速度。

当陆战一师撤退到下碣禺里,集中在机场周围一个仅有几平方公里的地域内时,正是志愿军攻击的最佳时机。

但是,预定最迟在12月5日发动的攻击并没有发生,因为第二十六军行进缓慢,无法按时抵达。

此时,如果志愿军有少量炮兵能够以火炮打击这一范围,也会造成对方巨大伤亡,但是,志愿军缺乏火炮迅速机动的能力,只能看着一大群密集的“沙丁鱼”,却无处下口,真的是眼睁睁看着“煮熟的鸭子在眼皮底下飞走”。

电影里,十余架美军飞机遭遇了七连,却只是象征性地用机枪例行扫射之后就离开,因为它们的目标是志愿军的炮营。

让中国军队的炮跟不上来,就能避免陆战一师的大规模伤亡。

读朝鲜战史,会一直被人民子弟兵的英勇无畏所感动,也会常常扼腕叹息:如果我们有与美军相似的装备实力,这场战争何至于打得如此惨烈。

陆战一师作战处长当时就说:“如果中国军队有一定数量的空中力量和后勤保障,陆战队肯定一个也别想活着跑出来。”

后来接替麦克阿瑟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李奇微也说:“要不是我们拥有强大的火力,总能得到近距离空中支援,并且牢牢地控制着制海权,中国人可能早就把我们打垮了。”

电影里,火力排长余从戎指着美军被击毁的直升机说:“这玩意儿是他们的新装备,能直上直下,啥时候咱也能开上自己的,准比他们强。”

后来,中国人深刻认识到军事装备、工业能力的重要性,全国人民勒紧裤带也要研制“两弹一星”,与朝鲜之战的感受有着现实的关联。

历史正是这样,在经验与认知中发展前行。

清末,洋务运动的领导者们认识到中国武器之落后,于是大力发展军事工业,逐步演变为“唯武器论”,一直影响到民国,蒋介石对之执迷不悟。

而正如鲁迅先生的认识一样,当时的中国,问题不在身体,而在于精神。兵无斗志,一触即溃,再精良的装备也毫无用处。

中国共产党人,治好了中国社会精神上的疾病,让中国人知道为什么而战斗,激发了人民子弟兵英勇无畏的精神,国民党军队的美式装备,最后都在解放战争中一一落入人民解放军手中。

但是,当在朝鲜战场面对美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之后,中国人又发现,军事装备和工业能力是如此重要。

说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在电影里,宋时轮将军会亲自下令,让七连负责炸桥。

因为大部队追不上敌军,到达下碣禺里,后勤补给已经无法跟上。七连全名叫作“第七穿插连”,擅长快速行军、迂回包抄、穿插作战,只能让这样的小股部队,来承担全局的关键。

这就意味着,志愿军只能有小股部队可以快速抵达口袋的底部,没有重火力,没有援军,也没有后勤支持,只能孤军作战。

仔细想想,这也是一种无奈的悲涼。

但是中国军队,只要有一个连队能够抵达目的地,占据有利地形,就能阻挡数倍乃至数十倍于己的敌军,这也是朝鲜战场上经常发生的战争奇迹。

就在差不多的时间里,1950年11月30日,西线,第三十八军一一二师三三五团,就用一个连钉死在松骨峰,打退了美军5次进攻,全连最后只剩下7个人。

三三五团和他的团长范天恩一起名垂青史,被一篇著名的通讯所记载—《谁是最可爱的人》。

七连,出发了。

光是到达那里,就已经足够令人吃惊。

漫天飞雪,冰天雪地,行军过程中随时掉进雪湖里去,要靠战友用绳索拖拽才能出来。没有足够的粮食,没有御寒的物料,只能靠意志支持着前进。

这样的事情,在朝鲜战场上实在是太常见了。

在西线,第三十八军一一三师三三八团,就是在朱月清团长率领下,14小时强行军72.5公里,抢占三所里,仅比美军提前5分钟到达,关死了美军南逃的“闸门”。

电影中,七连连长伍千里率部抵达水门桥时,官兵们可以说是已经“不成人形”。然而,此时九连已经在战场上血战多时,眼看不支,七连马不停蹄,马上投入战斗,救援九连。

电影的主要笔墨,就用于描写“三炸水门桥”的小规模惨烈战斗。

水门桥的场景搭建,非常真实,对比一下历史照片,你甚至会以为就是在水门桥拍摄。

没有地形掩护,没有后勤补给,没有增援部队,没有重武器,而且还是极其困难的仰攻,七连的勇士们就这样在呼啸着的风雪中开始了他们的战斗。

拍战争电影,最有表现力的手法经常是英雄主义,突出个人,或者极少数人,用圆满的个人故事来把战争人格化。长津湖战役显然不是好材料,相比之下,黄草岭、松骨峰阻击战,会更适合电影呈现。阻击战地来回拉锯、场景集中,会让其中的主人公形象特别鲜明。

这是从商业的角度所谈的一点感受。在《水门桥》里,这一“商业缺陷”就被完全弥补了。一场持续一个多小时的血战,把英雄们的人格形象立体地塑造了起来。

过程非常精彩,不剧透。事实上也无法剧透,或者说,即便完完整整地剧透,依然不影响人们在影院中被电影所震撼。

从炸桥任务的视角来看,水门桥战斗谈不上胜利。

志愿军那种麻袋捆扎的炸药包,对钢筋混凝土的桥体破坏力有限,历史上,只炸出一个8.8米长的缺口。美国人的工业能力再一次让当时的东方人目瞪口呆,他们用空投的方式,扔下来8套钢制的M2车辙桥组件,修复了桥梁,陆战一师得以从天险中脱逃。

据载,整个长津湖战役,陆战一师死亡718人,失踪192人,负伤3504人,合计战斗减员4418人。非战斗减员数以千计,大部分是冻伤。

而中国第九兵团3个军,仅27军,因“食物和居住设备不足,士兵忍受不住寒冷,这就发生非战斗减员达1万人以上……”

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是什么支撑着人民子弟兵的战斗?

是意志,而意志,来自对国家和人民的爱。

如在朝鲜战争后期,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始终一动不动,支持他的不是对敌人的恨,因为恨会让人疯狂,而是对国家、亲人和身边战友的爱。爱会让人忍受与牺牲。

电影里,七连的子弟兵们,向着祖国的方向列队敬礼,这就是爱。

电影没讲的是,那个在沃克翻车死亡之后,接替了第八集团军司令的位置,然后又接替麦克阿瑟任“联合国军”统帅的李奇微,正是看到了志愿军装备落后与补给能力不足的弱点,发明了“磁性战术”,在后面的时间里让志愿军的战斗更加艰难。志愿者最终胜利,但代价甚巨。

看电影,在致敬先辈的同时,我们心中也应当怀有戒惧:作为一个大国,我们没有落后的资格。

猜你喜欢

陆战水门一师
英雄群像、历史真实与“出圈”营销——多方位解析《长津湖之水门桥》
志愿军六天三炸“水门桥”
陆战群雄,联合出击
过水门
飞机“过水门”仪式
“陆战一哥”99A
几种苹果矮化砧木苗在一师垦区的生长表现
浅析“一师一麦”在学校中的应用与管理
一师四团“十二五”期间畜牧业发展规划与战略
长征中的红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