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庄战役:战术造就的决胜之战
2022-03-01陈光文
陈光文
碾庄战役是解放战争史上三大战役之一——淮海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局部性的碾庄战役甚至决定了淮海战役的结局。那么,碾庄战役中有哪些战略智慧呢?
淮海战役碾庄圩战斗纪念馆的雕塑(摄影/蔡佶熠)
1948年秋,济南战役的胜利已经成为事实,高瞻远瞩的中共中央军委已经开始谋划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下文简称“华东野战军”)南下作战的规划。这次作战的目标有3个:首先集中兵力歼灭国民党军黄百韬兵团(即第7兵团),其次是占领淮安淮阴地区,而后攻占海州和连云港。在战术战法上,中央军委重点提出,灵活运用“围点打援”的兵力部署原则,在战役各阶段均以一半以上兵力担负钳制与打援任务。同时,华东野战军还得一直营造要攻打徐州的假象,掩蔽真正的作战目的,以保证主要突击方向顺利围歼敌军的部署。
华东野战军领导人合影(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而当时的第7兵团并不知道自己已成为华东野战军的主攻目标,再加上国民党军陆军中将李弥带领的侧翼第13兵团的撤退,导致第7军团成了一支孤军。没有侧翼掩护的第7兵团,已陷入孤立状态。就在此刻,第7兵团突然接到了徐州“剿总”的命令,原地等待海上撤退的第44军,并将其划归第7兵团管辖。“剿总”会议后,第7军团又接收了第100军、第44军,这样总兵员已超过了12万人,成为徐州“剿总”序列中最大的兵团。然而其中的4个军和指挥部在强渡京杭大运河时,因为河上只有一座铁桥可供通过,这支近10万人的部队发生混乱,让南下的解放军有了阻截包围的机会。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华东野战军决定集中10个纵队的兵力,对第7兵团实施突击。
碾庄战役是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主要战役,具有首战性质。那么,华东野战军究竟是如何将运动战转为村落阵地攻坚战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到碾庄战役中那些精妙绝伦的战术了。
第7兵团进驻碾庄之前,这一带一直是李弥兵团的防区,他们在这里留下了许多构筑完善的防御工事。特别是碾庄村,在其周围有两条又宽又深的水壕,水壕边还有用来挡水的厚厚的土墙,使这个村庄变得易守难攻。在黄百韬的调度下,第7兵团撤至碾庄一带后,在碾庄迅速筑起了“铜皮铁甲”的堡垒。
当华东野战军攻占曹八集后,第7兵团与徐州“剿总”的陆路联系通道被切断,致使该兵团成为“瓮中之鳖”。华东野战军遵循“先打弱敌、再打强敌、攻其首脑、乱其部署”的作战原则,6个纵队把第7兵团4个军合围在以碾庄镇为中心,南北3千米、东西6千米的区域内,一场大硬仗在所难免了。
重建后的京杭運河大铁桥(摄影/申紫方)
1948年11月11日,华东野战军完成了对第7兵团的包围,且已在追击中消灭了其主力第25军的部分兵力,还在窑湾歼灭了第63军,创造了淮海战役中第一次歼灭国军一个整编军的先河,使第7兵团由5个军缩减为4个军。此时第7兵团如果继续贸然西撤,这个兵团就有可能在运动中被歼灭,于是第7兵团在碾庄固守待援。
黄百韬认为第7兵团所余4个军全部集中在一起,故而防御能力并不使人担心。同时由于部队过于密集,所以华东野战军难以对其采用穿插分割、逐一消灭的传统优势战术。另外,国民党军还能及时呼叫空军进行空袭支援,形势对华东野战军十分不利。
纪念馆中陈列的当年民工用过的手推车,推过粮食、载过炮弹、运过受伤的战士(摄影/蔡佶熠)
在华东野战军进攻迟迟没有取得进展时,指挥部及时发现了问题,经过研究,采用了近迫作业——通过挖掘交通壕曲折接近敌人的阵地,从而大幅减少伤亡,不断缩小包围圈,而且可以发挥华东野战军近战、夜战的优势,同时缩短冲击时间、减弱敌方防御工事对进攻部队的威胁。这种方法作为攻坚战的典型战术之一,效果相当明显,不仅减少了损失,还有效突破敌人坚固防御,胜利的天平进一步向解放军倾斜。
华东野战军还适时提出“集中优势兵力,先攻打黄百韬薄弱的建制部队”,这一战法的目标就是第44军和第100军。与此同时,在华东野战军的优势兵力下,继续加大炮兵的打击力度。经过炮火的覆盖,第7兵团在碾庄的工事基本被毁坏,第44军和第100军迅速被歼灭。之后,第7兵团只剩下25军和64军的残部,防御范围进一步缩小,华东野战军随即下令缩小包围圈,各路部队在严密的炮火支援下从不同方向攻入碾庄。眼看败局已定,黄百韬向徐州“剿总”发出求援电报,随后带着预备队向华东野战军发起冲锋,准备突围。
碾庄圩村落工事图 (摄影/申紫方)
在得知第7兵团被包围并且局势不妙之后,国军统帅部立刻组织进行支援解救,徐州“剿总”司令刘峙下令李弥的第13兵团与邱清泉的第2兵团分左右两路东进,试图解第7兵团之围。但华东野战军兵锋甚锐,并且早已布好口袋阵张网以待。
口袋阵,指军队利用地形而形成的一种阵法,在狭小的地方诱敌深入,等敌军全部进入时,封住入口,像扎紧口袋一样,包围并封死敌军,相当于把敌人装进口袋,故被称为口袋阵。
外国记者航拍的碾庄战役时刻
华东野战军这一战术使这两个兵团因为担心自己被分割消灭而踟蹰不前,直至第7兵团被全歼时,这些精锐部队在十几天时间里距离碾庄仍有20千米之遥——而碾庄到徐州的距离只有不到千米远!
不久后,华东野战军攻进碾庄,第7兵团的主力25军已基本被歼灭,第7兵团司令部也被攻下,在这场战斗中,华东野战军全歼敌军12.5万余人。至此,碾庄战役胜利结束。第7兵团的覆灭使淮海战场的形势发生巨大变化,敌军在这场大决战的一开始就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
淮海战役碾庄圩战斗纪念馆的纪念碑(摄影/蔡佶熠)
作为淮海战役的前哨战,碾庄之战取得胜利,结束了第一阶段的作战任务,为整个淮海战役的全胜奠定了基础,也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责任编辑 / 王佳颖 美术编辑 / 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