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MART原则在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行为中的应用

2022-02-28张力戴榕娟吴群魏萍吴运付怡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出血指数牙线口腔卫生

张力 戴榕娟* 吴群 魏萍 吴运 付怡

作者单位:200052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牙周病是临床常见的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危害身体健康和牙齿的主要口腔疾病[1-2]。牙周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主要以牙龈红肿、发炎、出血为首发症状,易复发。我国牙周病的预防保健及健康教育落后于口腔医学的发展[3]。通过良好的口腔保健行为有利于改善牙周基本情况,但目前国内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行为意识薄弱,依从性比较差[4-6]。SMART 原则是目标管理中一个重要原则。作者采用SMART原则在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中起到良好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至12 月海军特色医学中心牙周病患者200 例。纳入标准:①年龄≥18 岁的初诊患者。②符合《牙周病诊疗指南》[7]制定的诊断标准,牙龈红肿、发炎、出血等症状。③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精神、思维正常,能进行有效沟通。④知情同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8 例,对照组92 例。观察组男60 例,女48 例;年龄22~76(45.67±8.59)岁。对照组男53 例,女39 例;年龄21~78(46.58±12.33)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牙周基本情况及口腔保健行为量表:牙周基本情况量表包含: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牙周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医师根据患者实际口腔牙周情况进行填写。口腔保健行为量表通过选取最基础的每天刷牙次数、每次刷牙持续时间、刷牙方式及合理使用牙线四个指标进行监测观察。(2)治疗方法:两组均进行牙周病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和口腔卫生保健行为指导包括: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口头宣教、视频播放、随访管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SMART 小组成员利用牙齿模型应用SMART 原则对牙周病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口腔保健行为具体指导及宣教。具体如下:①具体的(Specific)清晰、明确的个体目标,直接针对牙周病患者的个体目标——提高口腔保健行为的依从性和主动性,纠正其相关不良口腔卫生习惯,杜绝对口腔卫生认知不足,保持正确的口腔保健方式,从而改善患者的牙周健康问题维持口腔健康。②可测量的(Measurable)通过临床研究和活动的改善来记录——将《牙周患者口腔保健行为量表》分发给患者并指导患者每晚入睡前进行记录。③可实现的(Attainable)通过努力可实现、可达到的目标——正确巴氏刷牙、每天刷牙至少两次,尤其是睡前刷牙、每次刷牙至少3 min、使用牙线、牙间隙刷等,4 个指标进行观察。④相关性的(Relevant)与目标相关的——使用软毛小头牙刷也可以电动牙刷配合刷牙。含氟牙膏、药物牙膏可交替使用,尽量不适用高浓度美白牙膏。⑤时限性的(Time-based)目标应该在现实的时间框架内达到——2 周进行复诊,1 个月内见效,复诊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目标的调整。分别从设立清晰、明确的个体目标,日常良好口腔保健措施的记录,可实现、可达到的具体目标,与目标相关的影响因素,时间限定,这5 个方面循环进行,督导并强化患者对口腔牙周病的重视及正确的口腔保健措施,以此改善口腔健康状况。

表2 干预前后两组口腔卫生情况比较(±s)

表2 干预前后两组口腔卫生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干预前比较,#P<0.01

组别 n 菌斑指数(PLI) 牙周指数(CPI) 牙龈出血指数(GBI) 龈沟出血指数(SBI)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108 2.25±0.59 1.37±0.38#* 2.33±0.42 0.98±0.57#* 2.42±0.65 1.18±0.89#* 2.15±0.82 1.28±0.54#*对照组 92 2.14±0.67 1.64±0.52# 2.42±0.49 1.76±0.83# 2.49±0.52 1.68±0.73# 2.09±0.87 1.59±0.47 #t 值 0.658 2.843 1.056 2.623 0.479 2.896 0.784 2.603 P 值 0.494 0.005 0.292 0.009 0.632 0.004 0.434 0.009

表3 干预前后两组口腔保健行为比较[n(%)]

1.3 观察指标 两组牙周病患者2 周及1 个月复查,医师检查并记录患者牙周基本情况,护士回收患者口腔保健行为指导量表并统计。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患者牙周基本情况 干预后1 个月,两组患者菌斑指数、牙周指数、牙龈出血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牙周基本情况比较[(±s),分]

表1 干预前后两组牙周基本情况比较[(±s),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P 值观察组 108 2.45±0.69 4.56±0.52 <0.01对照组 92 2.55±0.75 4.28±0.54 <0.01 t 值 1.428 2.985 P 值 0.669 0.003

2.2 干预前后患者口腔卫生保健行为比较 干预后1 个月,两组患者口腔保健行为均有提升,观察组每日刷牙次数>3 次由7.41%升至86.11%,每次刷牙持续时间>3 min 由22.22%升至87.04%,竖刷由51.85%升至95.37%,合理使用牙线率由43.52 升至93.52%;对照组每日刷牙次数>3 次由10.87%升至28.26%,每次刷牙持续时间>3 min 由22.83%升至50%,竖刷由53.26%升至79.35%,合理使用牙线率由40.22%升至69.5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本资料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菌斑指数、牙周指数、牙龈出血指数、龈沟出血指数优于对照组,与KAKUDATE 等[8]研究结果相似。使用SMART 原则在患者口腔保健宣教中有利于患者牙周基本情况的改善,进一步促进身心的健康。良好的口腔保健行为能够改善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巩固疗效,预防牙周病的复发[9]。干预后,两组每天刷牙次数、每次刷牙持续时间>3 min、竖式刷牙方式、合理使用牙线均较干预前明显提升,观察组各项数据提升幅度优于对照组(P<0.01)。SMART 原则在明确具体目标的同时,给出了明确的可实现、可达到的行为目标,在努力实现行为目标的限定时间内可以充分完成既定具体目标。

口腔门诊医护人员不仅面临繁重的诊治工作,还承担患者的口腔健康宣教,常规的口腔健康宣教以患者被动接受为主,缺乏自主性、目标性[10]。而SMART 原则的应用,目标明确,方式方法简单,收效显著,可以让患者积极主动参与自身口腔保健工作,根据制定的方案按既定计划及目标进行自身牙周基本情况维护和管理,有利于改善和保持牙周健康。综上所述,SMART 原则在牙周病患者的口腔保健中体现了优越性,不仅改善患者的牙周基本情况,也充分提升患者口腔保健行为的依从性和主动性。可以有效促使牙周病患者进行良好的口腔保健行为,改善患者的牙周健康问题。

猜你喜欢

出血指数牙线口腔卫生
环保便携的牙线笔
美日荷三国口腔卫生士发展现状及对我国护理的启示
口腔卫生师
牙线和水牙线配合,清洁更彻底
YAG激光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疗效分析
如何正确地使用牙线
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探讨
968名老年人可摘局部义齿戴用及口腔卫生情况调查
社区口腔健康教育对居民口腔卫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