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强国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实现路径

2022-02-28施永丰

鄂州大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强国培育大学生

施永丰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学生工作处,江苏南通 226007)

青年一代是国家的未来,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是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对文化强国战略指导思想的具体实践。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保障,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及感召力,能够有力地促进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

一、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一)文化自信能有效推动文化强国的建设

文化自信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价值观念。文化自信是人们对一种文化形态所抱有的态度,也是对文化的主动选择,这种选择态度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人们的价值观念,反映人们对其自身所处文化环境的判断与认知。文化自信作为一种积极的价值观念,同时也是人们对于所处文化环境的心理认可,是一个文化群体心理高度成熟的重要体现。[1]在当今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下,文化自信的培养有助于文化强国的建设,更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塑造,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呈多元化趋势发展,同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念更是多种多样,各地区之间存在着巨大文化差异,甚至出现文化冲突的问题。而通过全面培养人们的文化自信,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只有全国各族人民的价值取向相同且拥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加快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二)文化强国能全面提高文化自信

现阶段,我国在文化强国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国民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程度更是上升到新高度。文化强国建设的大力开展为我国文化自信水平提升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与发展空间。首先,建立健全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文化强国建设的主要内容。在此过程中我国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而文化产业的繁荣能为人们不断打造出优质的文化产品,从而充分调动人们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实现内部良性循环。[2]其次,文化强国建设旨在通过不断革新文化产出方式、改革文化生产力的方式来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凝聚力,并在文化意识层面掌握绝对主动权。随着人们文化意识的改变,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也得到相应提高,而文化认同感是文化自信产生的基础及逻辑起点,只有具备高度的文化认同感,才能有效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心。所以,文化强国建设能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程度。

(三)二者结合推动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二者的共同目标,也是二者的实践基础。由于国际环境日渐复杂,多元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不断加剧,只有全面推行文化强国建设、不断提高国民的文化自信程度,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提供重要的发展机遇,同时又为二者带来许多挑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环境内,二者将不断探索创新,最终形成良性互动局面。

二、文化强国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主要问题

(一)培育内容不完善

目前,各高校对于文化教育课程的建设明显不足,文化教育课程都是国家强制要求开设的,且课程内容老套,严重缺乏自我创新。各高校在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建设上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导致许多大学对于文化类课程失去兴趣,使许多大学生失去文化自信意识。现阶段我国各高校对于文化自信的培育内容仅限于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教育,缺乏对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挖掘,这种残缺的文化自信教学内容仅能够使大学生对文化自信有一个初步认知,无法形成全面的系统性理解。

(二)各部门协调性不足

虽然各高校承担着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主要责任与义务,但仅凭学校一己之力是无法完成培育目标的,它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推动。社会各界不清楚各自的培育责任,常常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这反映人们普遍对文化自信培养的认知不足,只有社会各界共同承担起培育责任才会使文化自信教育更加完善,达到预期效果。首先,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功能,积极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同时要适当增加文化教育类课程,加大文化自信的培养力度。其次,社会各界应积极开展公共文化建设,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教育作用,为学生打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最后,家庭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也要积极发挥自身作用,提高自身文化意识、加强文化自信,为学生树立正确榜样。[3]

(三)培育方式老旧

现阶段我国各高校的文化培育方式以灌输相关理论知识为主,教学内容老旧,课堂氛围沉闷,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大部分学生对文化课程失去兴趣。枯燥、死板的培育方式已无法对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刻板的理论灌输培育方式会使大学生从心里生出对文化培育课程的抵触情绪,导致文化自信培育无法顺利开展。传统的文化自信教学方式已无法适应当今大学生的发展需要,各高校应及时更新培育理念,创新文化自信培育方法,以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水平。

三、文化强国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策略

(一)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开设文化素质课程

目前,我国高校的文化课程设置普遍不够完善,也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高校要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及学生实际情况来优化课程体系,积极开设多种多样的文化素质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高校要在原有文化素质课程基础上增加相关文化教育课程,进行阶段性考核,把考核结果纳入综合评价体系中,提高大学生对文化课程的重视程度,增强他们学习中华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从而达到提升其文化自信的目的。

(二)整合培育队伍,加强师资建设

各高校要结合各方力量,全面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培育工作。除学校外,党政干部及共青团干部也要担负起培养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责任。首先,教学人员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将文化自信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来。其次,各机关党政干部要充分关注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教育工作,并与各高校展开深入合作,与学校共同制定文化自信教学方针,同时要发挥政府部门的强大号召力及影响力。最后,各共青团干部应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组织相关宣传活动,与各高校大学生一起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知识,带领大学生发愤图强,为大学生树立起良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

各高校在进行文化自信培养的过程中,不可忽略网络的力量,应充分利用当今高度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及多种多样的网络信息平台来进行文化自信教学实践活动。高校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文化自信培育工作。首先,目前我国已推出多款文化、政治教育软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学习强国”“国家数字图书馆”,高校应引导大学生积极关注“学习强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等相关文化教育软件,这些平台上有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及思政教育资源,同时对于各种指导精神、价值理念的解读也十分透彻,大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选择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既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又强化文化自信的培养。其次,由于当代大学生出生在和平年代,在和谐社会之中成长起来,所以他们普遍对我国革命文化了解不够深入,高校应充分发挥红色教育资源的作用。例如,各高校可借助各种网络信息平台,如微信、QQ 等,将抗战文化资源上传至相关网络平台,引导学生进行查阅学习,使学生提升民族自豪感,进而增强其文化自信心。

在当今社会全球化发展趋势下,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交融日益频繁,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多元价值观相互竞争、融合,这使得我国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受到极大冲击,一些优秀传统文化逐渐流失和消亡。青年大学生是国之未来,肩负着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必须积极引导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自觉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强国培育大学生
茅以升 立强国之志 建强国这桥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学习强国”礼赞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秦晋争霸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大学生之歌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