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问题与对策
2022-02-28夏超燕温州中源立德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文/夏超燕(温州中源立德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内部控制的实施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综合运行管理能力,现阶段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已经获得了社会各界及各种企业的普遍认可。但内部控制要想有效发挥自身价值,合理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未来企业如何应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处理内部控制存在的风险,是现阶段必须高度重视的核心发展问题。因此,合理地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既直接关系到企业现阶段的运营情况,对未来的长久发展也有着导向作用。本文将以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作为中心点,先讨论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再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通过一系列的商讨与实践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期确保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能够有效落实,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稳定的保障力。
一、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概念阐述
内部控制评价是指企业内部管理部门对自身内部控制实施的合理性进行系统化有效评价,在通过商讨之后得出评价的结论,这也是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的再控制,确保企业内部各部门业务能够有效处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内部控制的工作效率。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强化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合理性,全员也要加强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建设意识,以此来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流程[1]。
二、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原则
就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来说,其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促进企业高水平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两者应合作共赢、相互依存。
现阶段影响内部控制工作的主要因素有:内部审计、管理人员专业水平、风险治理能力等,而要确保其可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就要对内部控制评价的合理性进行重构,因此,要从多方面共同评价内部控制工作。其一是要确保评价体系的全面性,在进行内部控制评价时应涉及企业运营的各方面各要素,务必要对企业现阶段的经营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及早发现内部运营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进而有利于制定对策去针对性治理[2]。其次是要确保评价体系的实效性,在评价指标设计过程中,设立的评价指标应以企业现阶段运营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使评价体系能够更加符合企业运营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再次是要确保高性价比,内部控制工作会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还会消耗企业大量的资金,因此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评价指标的设立上还应确保其可以发挥高性价比作用。最后是要确保评价体系的抗风险性,企业的内部控制在其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制定的评价指标体系更多是为了企业能够得到更加完善的管理,能够有效解决相关潜在运营风险,因此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建设务必要在风险应对机制上加大建设力度。
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欠缺良好的控制环境,人员内部控制意识不足
我国有很多企业都拥有自身特定的内部控制体系,但更多的只是关注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却忽略了内部控制的工作环境,这就导致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进程难以有效推进。首先,企业内部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的管理人员未落实好相关监管工作,对相关专业方面的知识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工作过程中屡屡出错,进而导致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其次,企业内部并未加强自身文化建设,企业的文化建设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企业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文化建设和相关环境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进而使得企业内部控制氛围不够浓厚,自然不利于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顺利落实。此外,我国还有很多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缺乏对内部控制应有的认识和必要的专业素质,又或者是过分追求短期效益而忽略长久的战略目标,还有因自身思想认知问题觉得内部控制无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认为其是面子工程,因此,很多企业并未加大人力、资金等资源的投入进行内部控制建设,进而导致内部控制无法在企业中发挥作用,相关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自然也就无法有效推进。
(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缺乏控制评价标准
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监督管理制度都不够完善,即使很多企业在很早就已完善相关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但其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建立并未结合企业自身发展实际,对相关影响内部控制工作和评价体系的关键因素没有进行深入分析,也并未对相关政策进行深度解读,最终导致监督管理工作难以有效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缺乏合理性,缺乏一定的控制评价标准,自然也无法在有效时间内找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中的潜在风险,进而导致企业内部控制无法有效发挥风险防范治理等作用。此外,有些企业管理人员在对相关人员岗位分配的工作上存在很多不合理,未对员工进行全面系统化的分析就落实相关岗位分配,并且欠缺明确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也并未进行优化,使得各部门的岗位工作权力难以有效发挥,最终导致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普遍不高,同时也不利于财务问题的顺利解决,对相关问题也难以进行优化处理,再加上员工之间互相推诿责任,将内部控制工作的作用彻底扼杀在了制度不完善上。因此,企业现阶段应加快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再进一步规范控制评价体系。
(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目标不合理,内部控制发展不平衡
内部控制评价目标选取的合理性决定着内部控制工作落实的有效性,然而当前很多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评价目标选取时不注重实效性和稳定性等原则。例如,某企业在制定控制评价目标时并未将战略目标作为控制目标的参考依据,就开始进行内部控制,自然无法有序地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在进行评价规则选取中对内部工作环境、未来经营风险评价、经营管理的控制、信息的流通以及各部门间相互监督方面并未有一个全面深入系统化的分析,致使选取的评价目标难以应用在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中,也无法正确发挥出内部控制的作用,最终使得内部控制发展不平衡[3]。
(四)内部控制评价执行不足,信息化建设不完善
现阶段有很多企业内部缺乏审计监督部门,已有的内控审计工作由于管理人员的执行力不高,导致其无法发挥自身应有的监管作用。并且企业内部也未成立专门的监督和内部控制审计部门,使得内部控制工作是各部门进行自我监督,这自然无法提高内部控制的工作效率,并且上缺乏问责机制导致相关控制评价问题也无法进行责任追究,不益于后期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进行。有些企业监管部门的岗位职责分配也不够明确,其只负责财务数据和资金管理等方面的监管,监管范围的片面性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企业缺乏有效管理。此外,还有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信息系统使用率不高,使得企业缺乏运用信息系统来进行内部控制的智能化评价操作,部分员工的综合能力不够也导致信息化系统难以充分发挥应有作用,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也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有的企业即使已建立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但由于系统不完善而导致信息传递和信息共享不及时,同样无法促进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的进行。
四、应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提高全员内部控制意识
对于企业来说,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顺利落实最重要的是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而要营造全面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应从多角度出发。首先,要从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出发,完善并优化内部组织结构,改进内部管理体系,成立相关管理工作委员会。其次,还要加强内部相关管理制度建设,例如企业应完善资金管理制度、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建设等,在制度上为环境的构建提供有力保障,还要加强监督管理力度与绩效考核,进一步促进内部控制工作的落实,提高内部控制工作的执行力。再次,还要加强全员对内部控制工作的意识,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更要高度重视内部控制管理思想建设,应以企业的长远战略目标为核心,加大自身对内部控制的学习,发挥自身的领导模范作用,有效引导员工深刻认识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作用,员工通过对内部控制的学习也有利于后期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顺利和合理化推进,也能为其评价指标的设定提供现实依据。对于企业来说,在现阶段务必要以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为出发点,要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及相关规章制度的建设。例如,某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前期,在对相关评价指标进行设定时就充分地发挥了合理性的作用,究其原因更多的还是企业内部控制有一个完善而全面的工作环境,内部控制相关制度也都完善,全员也都加大了对内部控制思想的认识,进而极大地促进了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落实。
(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优化内部控制评价原则
企业自身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要想充分发挥,就应在完善内控体系的基础上优化控制评价原则。首先,企业管理人员务必要加快建设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全面系统化地进行多角度考虑,以推动自身内部控制的高效落实,相关管理人员还应十分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多方面地结合企业各部门各业务的发展情况,实现对内部各部门的财务管理、年度预算、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全面总体控制,从而制订合理化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并且进一步强化制度的规范性,确保内部控制体系能够被有效运用,并且是以企业的长远目标为基础。其次,为更好地落实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企业的管理人员还必须严格对其实施监督管理,协调各部门间的交流沟通,进而提升内部控制工作人员之间的联系度,并还要成立独立的监督部门,以保证内部控制工作的执行力和可靠性。再次,规范并优化内部控制评价原则,在进行相关评价原则的优化之前可以先对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大致的了解,企业可以采用抽样调查法或调查问卷法,在进行相关调查时对各方面的情况、人员都要进行深入了解,同时还要确保其合理性[4]。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就应多角度对企业各方面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企业可以从内部控制环境建设、内部控制监督管理、绩效考核、内部控制可行性等方面进行控制评价体系的建设,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去理解各项评价指标的合理性,进而确保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合理性。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在大的评价指标下设定小指标,如在内部环境建设下设定企业文化创新、提高内部控制思想建设等,在内部控制执行的同时设立绩效考核、监督治理等小指标,企业通过对大指标下设定的小指标进行评价,可以生成一个相对合理的结论,最后再将这些结论进行汇总整理,得到一个最终的有效的结果,该结果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内部控制评价的基本标准。
(三)合理化制定内部控制评价目标,促进战略目标实现
对于企业来说,合理控制评价目标的设定可以通过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来完成,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企业未来进入深层次的管理也同样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评价目标时,务必要遵守评价体系基本原则,要坚守目标选取的全面性、有效性、低成本、动态性和稳定性等,并且制定的目标必须是建立在企业制定的长久战略目标上。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进行相关评价目标的设定,这两种方法都能够将大量的、复杂的评价因素或对象具象化,进而有利于决策人员对其进行针对性和合理化的应用,能够极大提高控制评价的效果。同时,企业还要加强对内部经营环境、相关控制风险、信息流通等环节的深入分析,将其作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并紧密与评价目标进行联系[5]。此外,在进行评价目标选择时,还要确保其能够反映出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例如信息的真实完整性和合规性、资产的完整稳定性、内部控制运行的效率、信息传递的可靠性以及战略决策的准确性,等等,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评价目标的全面性并反映出其目标制定是以结果为导向。
(四)完善内部监督审计机制,加强控制评价的信息化建设
要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合理性,最重要的就是要完善内部监督审计机制,把信息化手段应用于内部控制评价,提高评价的公平性。首先,成立监督审计部门,内部的管理人员要对相关内部控制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并采取相关监管措施,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中还应设立评价考核机制,定期考核与随机考核相结合。同时还要设定评价的标准,有利于各部门在日常的监督过程中能够顺利发掘存在的问题,进而降低一定的潜在风险。其次,还应将考评机制和监督机制联合起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将相关的评价理念落实到各部门,进一步落实好内部控制的要求,确保全员对控制评价的有效实施并进行自我监督。再次,还应利用信息化手段对相关控制评价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和集中化整理,能够有效提高内部控制工作效率并能节省一定的人力成本。同时还要不定时地对员工进行专业化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信息运用能力,在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落实内部控制的评价工作[6]。
五、结束语
总之,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完善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内部控制的正常发挥,进而也会对企业的平稳发展产生影响,因此企业要完善控制评价体系,提高全员对内部控制及其评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建立并完善内部组织结构,确保内部控制能够实现层级传播,企业在设定控制评价目标时务必要遵循相关原则和合理性标准,切记不能脱离现实来进行目标设定,此外还应完善相关监督机制和考核机制,进而提高员工的执行力,推动内部控制工作的落实,助力企业获得长久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