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财务管理在民营企业中的有效应用
2022-02-28陈柳燕特能传热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文/陈柳燕(特能传热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民营企业作为经济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刺激消费、增加就业率、规范市场秩序。信息化财务管理作为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求管理层以及财务主管部门能够结合企业经营发展现状以及行业趋势,制定更多元的信息化财务管理体系。利用相应的信息化软件和平台,对企业内的资金、资源、业务状况以及财务结构进行系统的调整和升级,并确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建设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增强信息化财务管理体系的应用效率,为促进民营企业的持续升级保驾护航。
一、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一)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表现,也是企业落实内部控制工作的核心。具体是指企业管理层及财务部门根据企业自身经营特点以及市场反馈信息,编制科学有效的财务预算报告,并将这些报告分发给各业务部门,一方面提高业财融合的效率,另一方面起到更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提高资金资源的利用效率,使民营企业能够在有限的资本支持下,创造更多的收益价值。
(二)积极筹资管理
民营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再加上起步晚,发展效益不充分,在面临大额投资的时候,往往会由于资金周转不灵或资金不足,陷入较大的经营危机,影响企业的发展布局。而科学有效的财务筹资策略,能够帮助企业渡过投资难关。例如全面拓展民营企业的资金筹措通道,与外界经济主体或金融机构开展动态合作,签署条理分明的筹资合同,盘活企业内的投资资金存量等。但是积极型的筹资策略往往伴随着相对较大的筹资风险,需要民营企业的领导层以及财务部门能够结合投资项目的效益和风险点,落实更科学且动态的筹资规划报告。
(三)投资组合管理
对于民营企来讲,投资指的是企业以股票、资产实物和货币资金等方式,将企业拥有的资金用于其他组织或单位的经济活动。但是由于民营企业规模小,经营范围相对狭窄,内部拥有的资金存量不足,在开展投资之前可以针对待投资项目的效益情况,设置多元的组合投资方案。例如将货币资金投资和购买股票投资等方法融合在一起,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民营企业投资资金不足的困境,同时也有利于规避投资风险,确保投资资金能够在规定时间内有效回笼,提高企业的发展效益。
二、信息化技术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优势
(一)信息化技术的特点
首先,信息化技术具有即时性的特征。信息化技术是指利用互联网等开展数据搜集、信息提取的一种多元技术类型。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将信息化技术和信息化软件应用于企业的财务处理工作中,不仅能够有效帮助企业及时更新财务资料,在第一时间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节省了以往财务会计数据信息收集和获取的时间。再加上利用信息化技术的即时性,民营企业的财务人员也能有效了解竞争企业的各类发展要素,掌握行业进步动态和政策走向等,可以确保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具有即时性的特征,实现信息技术的多向融合。
其次,信息化技术具有高效性的特征。大数据系统、人工智能系统以及计算机技术高效的处理装置,可以获取并存储海量的数据信息,财务人员将获取到的财会信息进行统一的归纳整理和统筹核算,有利于建设高效且简洁的财务数据计算程序,每天为各业务部门提供业务对接所需要的一切财务数据信息,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化技术应用的高效性,避免传统人力传输数据过程中存在的失误问题。民营企业在落实财务管理工作的时候,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解放了传统财务和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降低了相关岗位的人力资源培训和引进支出成本[1]。
(二)信息化技术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优势
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现代化民营企业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也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和布局。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和人力处理方式已经很难满足企业当前的财务信息化要求,需要民营企业管理层以及财务主管部门能够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构建适合企业财务处理工作的网络体系和高端程序,组建更加包容且开放的企业信息系统。而且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企业的业务工作和财务工作能在统一的平台中协同进行,有利于全面提高企业业财融合发展机制的建设效率。例如财务人员定期将预算报告和预算审核结果传输给业务人员,便于业务人员控制作业成本、提高警惕性。业务人员在签合同之前,将合作方的基础信息传输到财务平台中,财务人员能够在线探查合作方的信誉情况以及历史业务成交情况等,发现问题能够及时止损,降低了民营企业的合同风险和合作风险。
与此同时,信息化技术中的远程监控机制应用于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当中,可以对管理层、业务人员以及财务人员的基本工作流程以及工作行为进行在线监督和远程监控,起到强有力的警示约束和鼓励作用。例如民营企业的管理层在制定投资计划之前,先了解业务部门近一段时间的经济往来情况以及业务成交量等,然后汇总企业当前季度的投资资金回笼情况,将这些信息统筹在一起由财务人员生成更明确的财务报告,供管理层决策,有利于提高各方主体的配合效率,并且在互相监督和远程操控的工作中,及时规避业务往来和投资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三、财务管理中的信息技术
(一)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最重要任务,指的是财务人员在网络系统中搜集海量的财务信息和会计数据,从中提取有价值的内容,做好财务分析的工作,然后出具科学有效的财务报告,评估企业当前一段时间的资金管理水平、经营水平以及财务现状等,以帮助管理层判断企业当前经营的状态,及时改善财务管理的工作方向,以提高科学决策的效率。信息化的财务分析工作,对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要对以往发生过的经济活动和财务往来行为进行评价,同时也要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企业即将开展的财务活动进行预测与判断[2]。
在分析以往财务活动的时候,要求财务人员能够结合财务系统中的各类模块数据,对当前一段时间的资金存储情况、交易往来情况、业务活动状况以及投资现状等进行系统的考察,寻找其中的规律,然后总结一个动态平衡点,对即将要开展的业务活动或投资项目进行资金成本与销售额方面的预测。在预测时,财务人员需要采集市场动态需求信息和线上线下合同订单等数据,以此为平衡点预测成本,并根据当前的生产员工安排情况、产品生产计划情况以及库存信息等,预测企业接下来生产所需的全部费用和物料。每执行一套程序,信息化财务管理软件都能够生成相应的动态图表或折线图,反映预测的实际资金和物料数额,如果发现这些数据与以往实际发生的数据误差相对较大,需要财务人员推翻计划,开启新一轮的预算工作,编制科学财务预算报告,为管理层的有效决策提供动态的理论依据。
(二)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就企业发生或即将发生的全部成本进行动态的监管和有机的统筹。一般情况下,民营企业的成本管理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要对利润会计、订单数据、成本计算结果以及成本中心会计信息等进行系统的监管,然后应用大数据平台,对企业经济往来活动中发生过的物流信息、业务分摊信息和成本核算信息进行搜集和利用,从而制定更具有时效性且动态的成本管理目标。
信息化的成本管理工作可以自动生成标准成本与民营企业实际支出成本及二者大小之间的差距,甚至还会自动提示差距过大的原因,帮助财务人员校验以往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对待投资项目的成本预期进行规划和考查。以中小型生产制造型企业为例,财务人员在开展成本管理工作之前,需要就企业当前一段时间的产品生产计划、生产结果以及销售结果等进行全面的统筹,了解成本支出情况以及最终的收益结果等,以此为依据,制定更科学的成本控制目标。将该目标落实到产品生命周期和供应链成本管理体系当中,渗透到制造、研发、市场、管理、人力等各个领域,全面提高企业成本管理的效率,确保会计核算结果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3]。
(三)资金管理
通常情况下,民营企业的资金管理由三部分构成,贷款管理、资金管理和现金流量管理。其中贷款管理要求财务人员能够应用信息化技术,对企业当前的贷款信息进行细致的监控,主要目标是降低企业资金风险,控制资本走向。现金流量管理主要目的是保证企业内部拥有数量充足的流动性资金,一方面及时与银行进行自动对账,提高信誉;另一方面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偿还到期债务,或应用于短期投资。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财务人员落实资金管理,不需要亲自到合作企业或银行进行业务对接,只需通过线上信息交流和数据核实便能够生成在线的管理报告,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能为民营企业的战略布局提供科学预测。
信息化的资金管理,要求财务人员能够根据企业即将开展的投资决策计划和业务往来情况,制定适合的资金使用规划。例如结合资金的投入方向,判断可能会发生的风险和预期收益等,使投资结构和资金使用结构更加科学和合理。而且信息化的资金管理还能帮助财务人员及时了解企业贷款资金和现金之间的比例,如果现金流量不足,可以通过调节固定资产结构、降低贷款存量等,盘活民营企业内的现金存量。
四、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应用
(一)提高企业上下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整体认知
民营企业虽然规模相对较小,而且内部的资金存量不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想要站稳脚跟,要求管理层能够充分发挥领导和带头作用。
首先要认识到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重要性,更新观念,对资金管理、财务管理以及贷款管理等内容进行全程的监控,主动学习并了解国家颁布的与民营企业建设相关的法律政策,使信息化的财务管理系统能够覆盖到各层级当中,甚至建立信息化的业财融合发展机制,实现相互合作和有序监督[4]。
其次,民营企业的财务人员以及基层业务人员也应该认识到信息化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一方面要求财务人员能够应用大数据系统和相应的财务管理软件,对与企业发展相关的财务数据和会计信息进行系统的搜集、存储和计算,生成动态的财务核算报告和预算编制计划表,为管理层的科学决策以及业务部门开展工作提供系统的财务信息支持。另一方面,业务部门也应该将合作信息、业务往来信息以及项目对接信息等第一时间上传到财务系统当中,由财务人员审核监控,发现问题能够及时整改、终止合作,为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供保障。
(二)建立更完善的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
民营企业要加大经济投入力度,建立科学统一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科技、人工智能网络体系以及大数据机制等,对民营企业的资产财务数据进行动态的存储、处理、加工、传送和收集。财务人员作为应用该系统的主体,需要结合企业发展实际,统一线上会计核算方式、数据接口模型、软件规格等,实现报表编制方式和会计科目归类形式的统一,确保财务信息数据的及时共享。而且在该系统中,还需要完善相应的模块,包括预算管理模块、投资管理模块、财务数据分析模块、成本管理模块等,对各类业务内容进行集中分析和财务数据监管,及时发现风险,财务系统也会自动发出异常提醒,全面提高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的应用效率。
例如,某药业公司在落实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增加了经济投入力度,开发了集医药、医疗器械销售、生产、研发于一体的线上财务管控平台,而且该平台中,企业内的进口新药部、医疗器械部、物流部、售后服务部、销售部、市场部和开发部分别管辖不同的业务数据和财务对接信息,财务人员每天仅审核各部门提交的财务申请和计划表等,全面增强了工作的流畅度,而且也为部门间的互相监督和有序配合提供了基础[5]。
(三)制定科学且完整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要完善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岗位控制工作,领导层在成立财务部门或组建财务小组的时候,必须要把信息化纳入统筹考虑中,增加系统维护岗位、凭证审核岗位以及软硬件维护岗位等。
财务部门每一个岗位的员工都需要各司其职,在相互监督和制约的情况下,一方面维护信息化财务系统的运行效率,另一方面为提高财务管理成效提供人才保障。
其次,民营企业要强化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安全措施,因为民营企业在落实财务管理工作的时候,大部分数据的审核和业务的推算都要在线上进行。而网络系统中充斥着虚假信息和错误消息,需要财务人员能够构建更完善的财务数据处理环境,并且申请信息化安保人员的介入,使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更安全、更协调,提高财务数据审核结果以及财务报告编制方案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五、结语
信息化财务管理在民营企业中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优化投资结构,盘活内部资金存量,同时也有利于为民营企业管理层的科学决策提供系统的依据。在实践中,要求民营企业管理层及财务主管部门能够建立更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提高企业上下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认知,并且完善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全面增强民营企业的经营实力和外部竞争优势,为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