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生产学》专思融合的教学研究
——以动物育种为例
2022-02-28陈一凡马瑞娜王德贺郝二英
陈一凡,马瑞娜,张 薇,王德贺,石 雷,郝二英,陈 辉
(河北农业大学 071000)
《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指出: “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1]。为深入贯彻落实“育才先育人、育人先育德”精神,加强全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转型,充分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2-3],不仅仅在思政课程中育人,而是充分发挥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学院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促进“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4]。这就要求全体高校教师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模范作用,转变观念,增强课程思政意识,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元素,不断扩大思政教育资源,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将其融入教学过程。在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全面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融渗透[5],最终“润物细无声”地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为我国培育高素质复合应用型农科人才奠定基础。新时代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全方位育人、立德树人的总方针,全面提高学生明事理、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6]。思政教育对于培育高素质复合应用型农科人才意义重大,课程思政建设刻不容缓。
本文将以《禽生产学》的第四章——动物育种为例,深度挖掘蕴含在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为进一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的专思融合教学建设提供有效思路。
1 教学背景
新农科视野下,农林高校应培养研究生“爱农、知农、强农、兴农”价值观,这就离不开课程思政,同时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力[8]。《禽生产学》课程是阐述现代家禽生产条件下的实际生产技术、基础理论、管理方法的一门专业课程,包括家禽的生物学特性、品种和育种、人工孵化、蛋鸡生产、肉鸡生产、水禽生产等内容。根据动物科学专业的建设需求和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结合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优化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其科学性、实用性及先进性,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的同时,将课程思政的典型案例和思政元素渗透融合于课程核心内容。为贯彻习总书记所指出的“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总方针,高校教师应该充分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的思想政治修养提升,巧妙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让课程更加生动鲜活、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其中“动物育种”一章是《禽生产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核心章节,在学习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家国情怀、哲学道理等思政元素,始终秉承“专思齐抓”,达到“专业知识+思想政治”双层教学目的。
2 教学目标
以新农科背景下复合应用型畜牧人才培养方案为立足点,基于学情分析和痛点问题分析,本章节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阐述出家禽育种原理的四大核心要素。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辨析四大要素之间的联系;能够结合成功案例,逆向思维分析品种的育种目标设计及对应用到的育种原理。
素质目标:学生能够结合社会需求,构建新品种设计思路,树立育民族鸡种,创世界品牌之志。
3 教学重难点
重点:育种原理—加性效应与非加性效应的实质与应用;纯系—纯系继代闭锁选育与杂交利用。
难点:如何通过纯系选育和杂交实现制种和育种。
4 教学过程
4.1 “品种搜集”感悟家国情怀
由教师布置课前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整理我国现有的家禽品种,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展示。课堂开始时各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教师以引导为主,讲授作辅,使得学生们思路更加清晰明了,也让学生系统形象的了解我国目前的家禽品种,其中包括数十种高产蛋鸡品种、地方特色蛋鸡品种、肉鸡品种、兼用型品种,繁多的家禽种类让学生体会祖国的地大物博,品种资源的丰富。我国的丰富的畜禽品种资源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正是由于无数农学学者前仆后继,呕心沥血,投身于畜禽品种的培育、动物品种资源的保存、品种遗传资源的利用,才使得中国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畜牧业大国,我们农学学子应该以他们为榜样,正确理解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对优良的品种努力传承,有缺陷的品种通过杂交育种技术不断提高改良其性状,为国家畜牧产业带来创新动力。此外,团队品种搜集和沟通交流过程中,也加强了同学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4.2 “Jigsaw拼图法”锻炼辩证思维
育种原理的四大板块比作汽车的四大模块。第一核心要素育种目标,对应汽车导航地图,决定了我们的目的地,保证少走弯路,不偏航。第二板块育种值对应汽车的核心部分发动机。第三个板块高强度选择,对应汽车提速器。高强度选择方法除了传统依据个体选择,家系选择、合并选择外,近几年基因组选择等分子手段应用加速了育种速度。第四板块类似汽车预警系统,对应平衡育种。如果过于强调某一性状,则与之负相关的性状会获得不利的间接选择反应,因此在育种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生物体的性状关联性,保持性状间的综合平衡关系,就像我们开车在兼顾速度的情况下考虑安全性。育种原理四大核心要素密不可分,缺一不可,不能孤立看问题,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
通过Jigsaw拼图法,以沃德188肉鸡为案例,借助逆向思维分析其应用到的育种原理:小组成员每人有不同颜色,分别代表不同角色。红色:育种目标;橙色:遗传效应;紫色:常规选择方法;蓝色:分子育种方法;绿色:性状间平衡,每组讨论完毕后,相同颜色的学生组成“专家组”,继续进行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后回到原位置。借助Jigsaw“拼图”法可以使“专家组”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交流更加有针对性,效率更高。强化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思路交换和团队协作,促进学生从多维角度思考问题,辩证看待问题。此部分用到的育种原理同样是四大核心要素;确定合理育种目标,充分利用加性和非加性效应,保持高强度选择,兼顾性状间平衡。在沃德188肉鸡培育过程中,如果动物体重增长速度过快,就会影响其繁殖性能,例如公鸡精液品质下降,母鸡繁殖能力降低等,这启发同学们要运用辩证法看待事物的优缺点。
4.3 “项目式教学”提升综合能力
在线上学生学习动物育种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并进行讨论后。线下课堂教师梳理学生的具体疑惑点,进行深入分析和解决。最后会立足于产教、科教和专创,进行项目实战演练。教师发布项目大方向: “根据动物育种原理与程序的基础知识,精准定位市场需求,拟定一种家禽新品种,创新设计符合实际育种程序的育种方案”,团队进行方案设计,以ppt的形式演讲汇报。在进行设计之前,教师会引导学生一些基本考虑因素:①明确该品种的用途,观赏鸡、蛋鸡、肉用鸡等等;②要确定新品种的亮点;明确新品种的定位和主要消费人群,例如外观优美,毛色鲜艳,观赏性强;性状优良,生产性能好,料蛋比、料肉比低,饲粮转化率高;免疫水平高,抗病力强;适应环境能力强,可以在恶劣环境中生存;具有地方特色,特殊羽毛或特定壳色;肉质鲜嫩,蛋品质优良,营养价值高等。③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育种方案,包括祖代品种,父本、母本性状、培育流程,传代次数,确定筛选和淘汰的标准等。每个团队展开“头脑风暴”各抒己见,探究合作解决问题,然后分工合作,最终在课堂上由小组代表汇报成果,其他小组和老师进行点评。
小组代表展示结果完毕后,其余小组随机抽取角色牌进行角色扮演,分别从消费者、养殖者、政府官员和科学家的角度对新培育的家禽品种进行评价,角色扮演式教学的目的是避免思维混杂,按照角色设定在规定时间内只按照一种模式思考,站在某一特定群体的角度思考问题,例如消费者会更注重家禽新品种的食用价值、食品安全和商品价格,养殖者则更关注养殖经济效益,饲料转化率,死淘率等,“项目式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小组展示成果后扮演不同角色的小组同学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改进意见,提问完毕进行总结后,同学们会发现思路更加开阔,分析问题的角度更加多元化,提升辩证分析问题能力。同时,促进团队协作、合作共赢意识。此外,育种工作的实践激发学生强农兴农等家国情怀。
4.4 “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堂上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课程中设置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在授课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教师课堂授课、学生参与研讨、学生专题汇报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增加了师生互动频率,有助于教师动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建立完善了多元评价系统,在教学考核中从多个角度采取多种方式,不局限于对课内授课内容的掌握程度,更注重学习的过程,提高平时考核的比例,结合课堂表现、专题项目和期末考试等综合考核方式,充分体现教学效果;其中项目考核通过分小组收集资料,课前自学,进行总结归纳,以PPT、微视频、调查报告、设计方案等形式进行汇报,最后通过学习通平台,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自我评价、组内评价、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提出优、缺点最终由师进行点评和总结,从多维角度见证学生的成长。教师应把课程思政工作以“云课堂”形式推向纵深,通过学习通、大学生MOOC课程平台等各种途径和方式补充课程教学内容,并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们的专业视野。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我学习成果、上交的作业可共享到教学平台,让所有学生都能够相互看到彼此的作品,不仅能够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还能够互相评价,讨论交流。
5 结语
“育才先育人、育人先育德”,本文紧密围绕《禽生产学》第四章动物育种,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思政元素,教师采用一系列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打破了传统课堂中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两层皮”现象,达到了从专业层面和素质层面双重育人的效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哲学道理等思政元素与《禽生产学》课程中的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元化教学资源,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培养出一代又一代高素质复合应用型畜牧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