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病因及防治

2022-02-28张海云

四川畜牧兽医 2022年12期
关键词:病鸡脂肪肝蛋鸡

张海云

(山东省临沭县临沭镇畜牧兽医站,山东 临沭 276700)

1 发病原因

1.1 遗传因素 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生与蛋鸡品种有关。常见蛋鸡品种,如海兰褐和白来杭等在产蛋期间发生脂肪肝综合征的概率高于其他品种的产蛋鸡。这主要是因不同的蛋鸡品种肝脏组织中的脂肪含量有高低之分,有的品种的蛋鸡肝脏中脂肪含量较高,从而导致发病率升高。

1.2 营养因素 饲喂高能量和低蛋白的饲料易使产蛋鸡发生脂肪肝综合征。日粮能量水平不断升高会导致多余的能量物质转化为脂肪,脂肪类物质不能及时转运出肝外,最终导致本病发生。

蛋鸡饲料中的钙和磷含量不足时,不仅会使鸡蛋的品质下降,还会影响蛋鸡体内能量物质的代谢,导致这些物质在蛋鸡体内沉积,从而引起本病。一些维生素,如VB12、VC、VE等缺乏时,可造成脂蛋白合成障碍,导致脂肪在肝脏中沉积。

谷物类饲料含有较多的多聚糖,对脂肪肝综合征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使用燕麦替代大豆和玉米搭配,组建蛋鸡日粮,能够降低肝脏内的脂肪含量。

1.3 应激因素 蛋鸡处于应激状态,可导致脂肪代谢出现紊乱。常见的应激因素有高温、强光、停电,各种惊吓,接种疫苗,捕捉等。在高温的影响下,蛋鸡体内的脂类出现过氧化状态,肝脏中的自由基含量也呈现上升趋势,造成肝脏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从而引发脂肪肝综合征。

1.4 激素因素 蛋鸡产蛋期肝脏中的脂肪合成开始增多,血液中所含有的雌激素水平也在不断上升,这种激素水平的上升会对肝脏脂肪合成起促进作用,使得脂肪在肝脏中的含量不断升高,从而导致本病发病率升高。

雌激素水平与蛋鸡的产蛋性能相关,决定着产蛋性能的高低。高产鸡雌激素水平高,发生本病的可能性升高。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水平也和本病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1.5 管理因素 不断增加饲养密度会导致鸡的活动空间变小,运动量减少,产蛋鸡运动量变少后,脂肪消耗量也在减少,这就导致脂肪沉积,从而诱发脂肪肝综合征。

1.6 霉菌毒素中毒 霉变饲料中含有黄曲霉菌、玉米赤霉烯酮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导致脂肪在蛋鸡肝脏内大量沉积而形成脂肪肝综合征。饲料中出现黄曲霉菌时,可导致蛋鸡肝脏出现黄染、肿大和质脆等情况,使肝脏内的脂肪含量随之增加,这也是潮湿多雨的地方蛋鸡发病率上升的原因。

1.7 药物和毒物因素 一些药物和毒素类物质能够损伤鸡的肝脏而引起脂肪肝。这类药物有四环素类、蓖麻碱等,常见的毒物为重金属类物质,菜籽饼中含有的毒素等,通常饲料中的菜籽饼含量超过20%就容易引起中毒而导致蛋鸡出现脂肪肝,且常常是中度或重度的脂肪肝。

2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病鸡多表现为体重上升,可比正常鸡的体重升高约25%甚至更高,这种病鸡发生应激时,会突然出现发病症状,并在较短的时间内死亡。

病鸡表现为精神不振,匍匐于地,鸡冠和肉髯不同程度发绀,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部位逐渐变为黄色,并渐进性萎缩。蛋鸡产蛋量明显减少,减少到原来的一半甚至1/3,有的还会出现停产。鸡发病后采食量有所下降,严重病鸡排水样粪便,且粪便呈黄绿色。病程后期病鸡表现为嗜睡,不能站立,体温下降,这样的病鸡通常在数小时后死亡,临死前其头颈不断弯向背部,最终侧卧倒地而亡。

3 病理变化

病死鸡偏肥胖,切开表皮可见大量的皮下脂肪,腹腔内也有大量的脂肪沉积,肝脏明显肿大、易脆,颜色变淡,呈土黄色或淡褐色,表面有很多出血点和瘀血点,有的肝脏外包膜破裂。切开肝脏,有大量的水样内容物流出。病鸡的腺胃肿大,肌胃的黏膜下层有大量溃疡灶,肠道不同程度病变,小肠黏膜增厚,肠腔充盈。病死鸡的输卵管内常见完整的鸡蛋未产出。

4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及病史调查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还需进行实验室检查。可采取病死鸡心脏、肝脏等划线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和鲜血琼脂培养基,37 ℃培养24 h 后进行观察,如果没有病原菌生长,可以判定发病不是细菌感染引起的。

病鸡肝脏组织制成切片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见肝脏细胞明显肿大,且排列紊乱,细胞浆中的细胞核呈空泡样,视野中还见大量的肝细胞坏死。有的可见整个肝小叶均有脂肪弥漫,其正常结构不清晰,出现与脂肪类似的结构,大量的肝细胞出现坏死。据此可以确诊本病。

5 治疗

蛋鸡一旦发生本病,应及时对饲料配方做出调整,尤其是能量物质含量不能过高,应保证蛋白性物质含量充足,甚至可适当提高蛋白质性物质的含量,以便更快地清理肝脏内的脂肪,通常蛋白性饲料提升约1%~2%。

5.1 西医治疗 可在病鸡饲料中添加100 g的氯化胆碱,900 g 的肌醇、12 mg 的VB12以及1 000 单位的VE等,持续用药15 d,以后换用500 g的氯化胆碱、63 g硫酸铜、550 g蛋氨酸、3 g VB12以及500单位的VE,再次用药15 d。

5.2 中医治疗 应用茵陈、板蓝根及其他添加剂制成的药物具有清热解毒和利胆保肝的功效,能对本病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还可应用茯苓、白术、党参、苍术各25 g,泽泻、茵陈、芍药各35 g,当归、川芎和决明子各20 g混合煎汁拌料,每天饲喂一次,持续饲喂一周,如果疗效不够理想,可停药2 d 后再用药一周。当归和芍药同时使用可以补肝血,还具有活血的功效,茯苓、川芎和决明子共用具有健脾胃和疏肝理气的功效,茵陈和泽泻具有渗利湿浊的功效,白术的功效为健脾燥湿,其与泽泻等药物混合使用可调理肝脾。

6 预防

饲料各种营养成分合理搭配,容易引起本病的能量物质的比例要适当,饲料中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要经常进行检测,以便及时调整。要关注饲料的品质,尤其是潮湿多雨的季节,一旦饲料发霉变质要及时更换。要留意鸡的体重,一旦鸡的体重超过同品种、同日龄鸡的标准体重,应当限制饲喂,避免过肥。适当调整饲养密度,给鸡群一定的活动空间。避免发生应激,可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

猜你喜欢

病鸡脂肪肝蛋鸡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脂肪肝 不简单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蛋鸡得了疲劳症咋办
养好蛋鸡的几点建议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