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壮族人民养生习俗中探析壮民体质

2022-02-28曾芳芳李凯风刘红娟向美英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11期
关键词:壮医壮族调理

曾芳芳,李凯风,刘红娟,向美英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530000;2.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广西 南宁 530200)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壮族源于先秦、秦汉时期汉族史籍所记载的居住于我国岭南地区的“西瓯”“骆越”等,是古代百越族的一支,主要分布于广西、云南、广东和贵州等地,尤以聚居广西居多。壮族人民与疾病斗争的长期实践,以及广西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壮医药,创造了壮医独特的养生保健方法。这种养生保健方法是民族医药的瑰宝[1-2]。

壮医理论基本特征是“阴阳为本”“三气同步”“三道二路”。壮医认为,人生病是因受到痧、瘴、蛊、毒、风、湿等外毒的侵犯,导致人体三道两路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壮医养生主要以阴阳为本、三气同步理论为指导,通过调理人体三道两路的协调制化,达到天地人三气同步。壮医药是壮族及其先辈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防病治病及养生保健体系。壮医药是壮族传统文化的总结,也是壮医药与壮族各类文化融合、联系、渗透形成的产物[3-4]。壮族聚居地的环境、气候特殊,其特有的民族文化、民俗等,造就了其特殊的治病防病民俗流传于壮族民间。壮医养生方法对现代人的健康调理有较大指导作用。壮医养生法则可归纳为顺应自然、形神共养、调摄饮食、解毒补虚、节欲葆精等[5],壮医养生实践体现于饮食养生法、民俗养生法、经筋保健按摩法、足部按摩养生法、运动养生保健法等方面[6]。壮医三气同步理论表明,人是天地二气的产物,人与天、地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天在上主降,地在下主升,人在中间主和,方能三步同气,生生不息。壮医认为,养生需顺应天地阴阳变化规律,需尊重、保护、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达到阴阳平衡、气血和调、内外和谐的健康状态。李凯风[7]结合壮医基础理论、临床研究,以及壮族地区的气候、环境、饮食特点,将壮医体质分为:火路质(火型体)、谷道质(湿热型体质)、龙路质(寒型体质)、水道质(虚热型体质)、气道质(气虚型体质)、同步质(平和型体质)六大类型。本研究基于壮民养生法探析壮民体质,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壮医体质学说提供参考。

1 饮食养生,调谷道

谷道质人群多肥胖,腹部肥满松软,皮肤油脂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大便黏滞,小便短赤;甲色暗,甲床增厚、凹凸不平;睛脉络边缘浸润浑浊,界限不清。常见临床表现有呕吐、纳呆、腹泻、腹胀等。对于谷道质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首选饮食调理,壮民在此方面经验较为丰富。

壮族人民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因地处亚热带,常年湿润多雨,谷类、果类品种繁多。壮民日常饮食基本以稻米、玉米为主食,红薯、豆类为辅食,并搭配瓜果蔬菜如紫苏、南瓜等,饮食清淡,营养均衡,无厚重之味,有益于身体健康,延年益寿[8]。《汉书·郦食其传》言:“民以食为天。”五谷察天地之气以生长,赖天地之气以收藏,得天地之气以滋养人体[9]。在养生保健上,壮族人民偏爱食疗,对糯米喜爱程度较高,糯米,甘、温,壮医学认为其有温补强壮、健脾调胃、补益中气的功效。壮族很多特色食物以糯米为原材料加工而成,如五色糯米饭即是用枫叶、红兰、乌柏树叶、黄姜、密蒙花或紫番藤等的汁,将糯米染成五种不同颜色,取五色补五脏之寓意,壮族民间认为其具有消积、祛寒、助消化、防病除邪的作用。糯米又有白、黑、红之分,各有讲究,白对脾肺,黑对肾,红对心,均具有补益功效。将养生之道渗透于日常饮食中,足见壮民饮食养生之特色。糯米酒是壮族人民喜爱的“饮品”之一,糯米酒是一种主要用糯米制作而成的酒类,壮医认为,糯米酒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利湿、活血化瘀的功效。壮族人民还会食用谷物、豆类加工成的糕点、药膳,以对人体起到健脾胃、益肾气的作用[10]。

对于谷道质人群,壮医十分重视调理肺、脾、肾三脏的平衡,饮食不局限于充饥,重在恢复精微物质的营养能力。壮民通过调摄谷道、平衡饮食来延年益寿,壮医认为“谷道”是食物消化吸收和精微输布的重要通道,通过饮食促进“谷道”通畅,可维持人体中气,使身体处于“中和”状态,阴阳调和,脏腑平衡,人体处于“和”[11]。

2 壮药外用,宣气道

气道质人群形体多瘦弱,神疲面白,易乏力,少气懒言;性格内向不稳定,胆小敏感多疑,做事不爱冒险;食少不化,或喜食甜食;大便正常或便秘,但不干结,或大便不成形,便后仍有便意;小便正常或偏多;甲色淡红或苍白,软而不坚或有细小竖条纹路;白睛脉络细小、浅淡、色暗。气道质人群常见临床症状有咳嗽、咳痰、咳血、鼻塞、流涕、胸闷气喘或胀闷不适等。临床可通过以下方法调理气道质人群体质。

壮族生活于亚热带气候,每年雨季来临(端午)之际,即疫疠流行之时。是时,气候潮湿炎热,每家每户均将自采的草药、香药扎成药把挂置于门旁或房中,以避秽驱瘴。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云:“端午日,用菖蒲、艾子插于门旁,以攘不详,亦古者艾虎蒲剑之遗意。”菖蒲祛暑利湿,能祛疫疠、防温疫。现代研究表明,菖蒲、艾叶含有大量挥发油[12-13],其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消毒的作用,且可杀灭空气中的病源微生物。壮民认为,五月雨水较多,湿毒易侵袭腠理,端午之际,取饱吸百药之气、茎肥叶茂的草药熏洗,不仅可以预防疾病发生,还可去除湿毒、调理体质,亦可减少一年之中生病次数。在此基础上,壮民发明了洗鼻的方法,即煎取某些草药液吸入洗鼻,或蒸煮草药化为气雾,吸入以预防时疫疾病。该方法,古时称为“鼻饮”,最早见载于汉代的《异物志》,其曰:“乌浒,南蛮之别名,巢居鼻饮。”此后,历代颇多文献对其亦有所记述,北齐《魏书》曰:“僚者,其口嚼食并鼻饮。”现代研究表明,在清水中加入消炎杀菌作用的药物,例如盐、姜汁等,然后将其慢慢流入鼻中,可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14]。

通过以上药物养生法可看出,药物养生法主要在于通“气道”,通过疏通腠理、宣通口鼻,使气道通畅,营卫调和,达到驱邪、祛毒,调节机体龙路、火路及气机,以防病治病。该类方法适用于调理气道质(气虚型体质)人群。

3 善用药膳,利水道

水道质人群形体偏瘦,手足心热;性情急躁,外向好动;口燥咽干,喜冷饮;甲壁薄而脆,甲色鲜红,月痕多。水道质人群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口渴、口臭、盗汗潮热、汗出不畅、浮肿等。

广西处于亚热带地区,天气炎热,居民在饮食上常食用羊肉、韭菜、辣椒、葵花籽等温燥食物,易引起“上火”,脾气暴躁,因而壮民在炎热的季节中热衷于饮“凉茶”。过多偏食温燥之物或寒凉之茶,易导致阴阳失调,在壮族地区则易导致虚热体质(水道质)。因此,壮民取材当地特有的壮药与食物,组合成药膳,既可保健又可治病。例如灯心草苦瓜汤、冬瓜鲤鱼汤、茅根饭豆汤、四金汤、土人参通水方等。这些药膳养身汤有利水道、通水路之功。水道质人群宜多食瘦猪肉、鸭肉、绿豆、冬瓜等甘凉滋润之品。水道质人群可根据年龄和性别适当参加运动,如散步、打球等,老年人可适当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以通调水道、疏利气血。运动具有祛病强身的直接效果,尤其对腰、膝、肩、肘等处肌肉的锻炼,效果更为明显。

4 运动保健,通两路

龙路质人群形寒喜暖,唇淡口不渴,四肢不温,精神不振;大便多溏,小便清长;甲色青或黑,月痕暴露少;白睛脉络细、散,靠近眼球边缘。常见临床表现为头晕、畏寒肢冷、大便溏薄、小便清长等。火路质人群喜冷怕热,面赤时烦,声高气粗;口渴喜冷饮,胃纳甚佳;大便干,小便黄。常见临床表现有喜冷饮、脸色红赤、口渴舌燥、易烦躁、小便短赤、常便秘、舌红、苔黄燥少津、脉数等。壮民通过运动保健的方法调理两路,从而保持身体健康,道路通畅。

壮族先民长期赤足农耕劳作,双足乏累易抽搐,为缓解此种不适,则用温热水泡脚,认为这样具有解除疲劳、安眠的作用,这亦成为足部按摩的基础。浴足是壮医冶疗疾病和保健的常用方法,历史悠久。浴足是把草药加水煮热,过滤,待温度适宜时,用以洗足或泡足。壮医认为,脚底不同部位对应人体不同脏器,双足是链接人与地的通道。因此,浴足具有通龙路、火路气机,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消肿祛瘀,杀虫止痒等功效,使皮肤受热均匀,腠理疏通,血管扩张,气血流畅,从而达到治病目的。拉筋是流行于壮民日常生活的保健活动之一,壮医认为:“筋壮者强,筋舒者长,筋劲者刚,筋和者康。”通过拉伸、敲打等方式对人体筋结部位进行松解,达到松筋理筋的效果,与现代瑜伽有异曲同工之妙。壮医筋经疗法即在此基础上发展、优化而来。广西宁明花山崖壁画是壮族人民珍贵的文化瑰宝,壁画上的舞蹈造型清晰地表明了壮族先民擅长气功导引、喜爱舞蹈的生活习俗。壮民讲究动静结合,动则不衰,动静相宜。动静相宜、劳逸适度是生命存在的状态,也是身体三道两路保持通畅的重要因素之一。动静结合使“两路”通畅,人体气血调和、内外和谐,维持人体阴阳平衡的和谐状态,则可养生防病。运动劳作之余注意休息静养,动静合乎于度,常节有余,不偏不倚;时常活动筋骨,通“龙路”,可均衡气血,强健体魄。这与壮医“动则不衰,动静相宜”的养生原则一致。壮医认为,龙路是血液通道,火路是“信息通道”,龙路、火路是维持人体生机和反映疾病动态的两条通路[15],通过足浴、拉筋的方式疏通龙路、火路,可使身体两路通畅。常通“龙路”,有均衡气血,强健体魄的作用,可以保持精气神平衡,身跻上寿。以运动按摩法疏通人体龙路、火路,适用于调理火路质、龙路质人群,通过疏通两路,可达调和气血、除寒之效。

5 结语

壮族地区的饮食习惯是影响其体质类型的重要因素,壮民平素好酒,加之气候炎热,使人体阳气发越于外,易形成湿热偏盛的体质特点。壮民通过吃五谷杂粮、足浴、气功锻炼的方式疏通人体三道两路,以达健脾祛湿之效。壮族先民居住于独特的干栏建筑中,以二层式居多,亦有三层式,离地而居的干栏建筑,通风透气、采光好,还可有效防瘴除湿且减少虫兽伤害,体现了壮民顺应地理气候而居的意识,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生态共生的特点[16]。创造这种居住形制的建筑是因广西瘴雾弥漫,毒蛇野兽出没,瘴疠横生,该形制的建筑可有效预防瘴气、瘟痧、湿毒、疫疠等疾病发生。结合广西气候特点、壮民居住建筑形制及养身保健方式,可知壮民体质以湿、热为主。《广西通志》记载:“李侍制曰:春夏雨淫,一岁之间,蒸湿恒多,衣服皆生白醭,人多中湿,肢体重倦,成脚气等疾”,说明壮民湿疾成病,这与唐汉庆等[17]的壮族群众体质调查研究结果一致。壮族地区较为重要的致病之毒是湿毒,壮医中的“毒”由壮医理论奠基人黄汉儒教授提出,毒是以对人体是否伤害致病为依据和标志[9]。结合壮族地区的环境、气候、饮食、病因等多种因素,可总结出壮民以湿热体质居多,亦即壮医体质的谷道质。壮医调理谷道质人群方法较多,内治法如上吐下泻汤、十大功劳汤等;饮食疗法如白术猪肚粥、羊骨山药良姜粥等;外治法如敷贴疗法、熨烫疗法、壮医挑针疗法、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等;运动疗法如扁担舞、蚂蟥舞、绣球舞等。通过以上壮民饮食、药膳、运动的养生方法,可知饮食习惯、气候、地域等因素与壮民体质息息相关。这种养生方法体现了壮民“治未病”的思想,也体现了壮族人民三气同步、天人合一的养生理念。

猜你喜欢

壮医壮族调理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流翔高钙系列肥 我能土壤调理剂
调理聚合物组合在洗发水中的应用
秋季蛋鸡 抓好调理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壮医敷贴疗法文献记载及应用概况
壮医对腰肌劳损的认识的评述
壮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