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中地区主要中药材种植现状调查与思考

2022-02-28王莹洁张建平张雅秋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2期
关键词:汉中天麻中药材

王莹洁 张建平 丁 文 张雅秋 黄 辉

(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陕西汉中 723000)

汉中北界秦岭主脊,南界大巴山主脊,地区范围内地下水量充盈,水质良好,年平均降雨量859 mm,空气湿度大,年均气温在14.2~14.6℃,是南北气候的分界带,境内物种丰富,植被覆盖率高,被誉为“天然药库”[1]。 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成为秦药及全国中药材的传统主产区之一,也是历史上汉江流域中药材的重要集散地。 被誉为“汉八味”的天麻、杜仲、山茱萸、厚朴、银杏、元胡、附子、西洋参等,种植规模和产量在全国均有较大影响力,其中元胡、天麻、附子等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70%、50%、65%。

中药材作为汉中市宝贵的医药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为了更好地了解汉中中药材产业, 为产业提供更好的技术服务,解决生产中实际面临的问题,对汉中地区主要中药材种植情况开展调查, 以期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一定作用。

1 研究方法

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汉中地区的南郑、城固、略阳等11 个县区进行了走访调查主要对本地区药材种类、种植区域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包括药材种植大户、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

2 调查时间

本次调查开展时间为2020 年1~12 月。

3 结果与分析

收集的中药材数据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分类整理,并采用Excel 软件统计进行分析。

3.1 汉中地区各县区药材种植情况

从汉中地区中药材的调查结果来看,2020 年全市药材植面积约153 万亩,产量33.44 万t,产值可达78.8 亿元。 从总体来说,在全市10 县1 区均有分布,其中西乡品种最多,略阳面积最大。 1978 年“天麻之父” 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所徐锦堂教授在宁强突破天麻“有性繁殖”的难题[3],实现了天麻大面积稳产高产; 近年来略阳菌种生产和人工种籽繁殖培育规模更是全国闻名。 随着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本地区已先后获得“汉中元胡”“略阳天麻”“佛坪山茱萸”等5 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全市中药加工生产企业19 家,其中上规模企业15 个,获得GMP 认证企业8 家,共拥有中成药品生产批准文号126 个、保健食品生产文号208 个,产值过亿企业6 家、过10 亿企业2 家, 全市中药产业实现生产总值超过100 亿元[4],中医药企业总产值达60.87 亿元。 其中,汉王药业生产的“舒胆片”“强力定眩片”被列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强力定眩片”单品年销售额达6 亿元;汉中天然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 “新三板”,已逐步形成以保健品、饮片、微粉、休闲食品于一体的产量开发体系。

近年来,随着产业的发展,药农种植的积极性较高,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呈现递增的趋势,药材收购价格除个别年份受上一年价格影响有所波动外,基本趋于平稳。本次调查中各县区药材种植面积见图1。

图1 汉中市各县区药材种植面积

3.2 汉中地区药材主要种植情况

本地区药材主要种植品种达35 种,其中万亩以上药材种植品种有杜仲、厚朴、银杏、元胡、柴胡、天麻等15 种,隶属14 科、15 属。种植品种及面积、产量见表1。

3.2 汉中地区药材种植区域分布

结合本地区地貌, 药材大多种植在海拔400~1 000 m 的丘陵地区,其中丘陵地区88.07 万亩、平川地区38.98 万亩、山区22.08 万亩。 丘陵县区的南郑、略阳、西乡以种植杜仲、猪苓、银杏等为主,而平川县区的城固、洋县、汉台多以种植元胡、天麻、厚朴为主。 汉中地区药材种植区域分布见图2。

3.3 汉中地区药材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品种繁杂,缺乏主要品种 除15 种万亩以上品种外,仍有20 余种品种零星种植,品种布局过于分散,不成规模,难以树立本地特色,标准化程度低,能形成主导产业的品种较少,因此难以形成大品牌,不具备知名度,在市场上缺乏有效竞争力。

3.3.2 标准化程度低, 种植水平落后 大多数种植户仍采用大田种植模式,种植效益不高且品质低,在田间管理及采收过程中存在人工成本,费时费力。 除城固县周边县区形成区域优势外, 其他地区还处于分散种植, 同时山地及林下资源还未充分利用, 造成适生区的资源浪费。 其次, 除元胡、 天麻等种植技术比较成熟外, 其他药材的种植还处于起步阶段, 银杏、 黄精等药材多数以小规模、 散户种植为主,集中连片的种植较少,种植水平不高,缺乏相应的种植管理技术及人才, 也是导致药材种植生产力低下的因素。

3.3.3 种质退化,药材质量参差不齐 以元胡为例,自1972 年引种以来,农户基本维持自行留种的自然状态, 导致品种退化严重,减产、病害问题时有发生,产品品质低, 有效成分含量不稳定, 也直接影响了药材及其相关产品的品质与临床疗效。 究其原因是种植户考虑生产成本问题, 多次采用自己的种子重复栽种,结果越种产量越低、品质越差。 生产过程中提纯复壮较少,优良品种的选育更是凤毛麟角,种植资源亟待提升。

3.3.4 品牌意识薄弱,缺乏市场竞争力 按照《中国药典》2010 年颁布的标准,本地区生产的元胡含有的延胡索乙素(C21H25O4N)含量达0.104%,远高于药典规定的0.050%, 而大黄根茎含蒽醌衍生物总量为2.9%~3.5%,游离蒽醌达到0.45%,高于药典标准的40%和125%。由于汉中地区药材品质高,大量客商纷纷前来收购,但由于缺乏品牌意识,致使种植户只能获得最初级的利益, 未能将产品的更高价值和更长的产业链凸显和延伸出来。

4 下一步发展思路及建议

伴随着目前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中医药搭乘这座“快车道”飞速发展,汉中凭借具有先天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加之政府的正确引导,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农民脱贫增收的重要渠道, 在发展思路上建议采用生态种植模式加品牌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着力打造高产量、高品质的绿色产品,必将促进本地区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4.1 充分认识,加强政府引导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 中医药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中药材的种植备受关注,省委、陕西省政府已将中药材作为特色产业,纳入“十四五规划”,在资金投入及政策方面给予一定支持, 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增强农民的种植热情,把中药材种植作为农业增产、 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进一步整合资源,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便利。

4.2 强化宣传,推动品牌化建设

着力打造道地药材品牌化, 进一步扩大 “汉八味”影响范围,提高产品竞争力,优化产业价值,建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加快建立药材市场集散地。 同时要充分利用国家地理标志的品牌效应, 鼓励更多的当地企业给产品添加 “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打造出属于汉中本地的特色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

4.3 提高品质,推广生态种植

汉中地区以农业经济发展为主体, 但本地区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坝区大多种植水稻、油菜等粮油作物,因此在难利用的耕地上,可大力推广林下种植、仿野生栽培、山地种植等生态种植模式,减少田间杂草,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保障道地药材的品质和可持续发展上意义重大。

4.4 依托基地,引导规范化种植

依托药材标准化种植和种苗基地,以“汉八味”为主体,集中品种布局,培育适宜当地的种苗,制定技术标准,统一技术规程,引导鼓励企业、种植户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要求,发展规范化种植,标准化的采收、加工、储藏等,建立一批稳定的良种繁育基地, 鼓励科研机构及企业开展种质资源提升工作,切实提高汉中地区中药材的品质,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汉中天麻中药材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汉中石门十三品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汉中为王(二)
汉中为王(一)
天麻蜂蜜膏,头痛失眠都能用
天麻蜂蜜膏,头痛失眠都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