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篇”提要·“关联”综合: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指导与答题实践

2022-02-28涂韶华

新校园 2022年2期
关键词:连续性高标准农田

涂韶华

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命题角度主要是文章的重要概念、关键语句、内容、结构、主题等文体本体知识,符合新课程标准“以综合考查作为命题导向”的要求以及《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凸显对复合能力的要求”准则。因此,笔者结合高考非连续性文本试题特征,以期构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与答题体系:“分篇”提要·“关联”综合。

一、“分篇”提要

非连续性文本由多则材料或多样材料文本形式呈现出“碎片化”特点,这就要求考生要重视各篇材料提要式阅读,同时,也要重视由各个部分构成的非连续文本材料的整体阅读。

1. 浏览出处,辨明文体信息

非连续文本是以间断性文本内容组成的一组综合性阅读文本,可以是图文结合方式呈现的多则材料,也可以是不同内容的文本材料组合,话题鲜活,信息量大,概括性强。因此,阅读时首先要做到浏览材料文本的出处,观察各个文本材料的文体特征,从而初步判断材料阐述的话题、对象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立场和创作意图等。

2. 精读材料,概括材料要点

精读材料是做好非连续文本阅读的基本功。多则非连续性文本一般选自新闻或调查报告,理解的难度相对不大,但要注意各个文本间材料信息跳跃性大的特点,迅速锁定关键信,抽取每个文本材料的中心观点句或关键语句(句首句、句尾句、总领句、总结句等),最后将其连缀一起,概括每则材料文意,进而综合把握材料的要点。

3. 比较阅读,把握内在逻辑

非连续文本的形态不同,性质各异,角度不同,阅读时需要比较各则材料的异同点,在提取材料中重要信息的基础上,将多个材料的内容梳理之后,再重新组合,然后进行归纳、比较、综合等加工处理,分析多个文本材料信息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判断命题的意图,整合得出有效结论。

二、“关联”综合

高考非连续性文本命题重点考查对材料概念的理解,筛选并整合材料信息及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分析与评价,以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等。答题时,必须做到关联各个文本进行综合分析。

1. 以问促读

阅读非连续文本一般要有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可以根据命题题干去发现问题所在。我们可以先阅读题目,初步对非连续性的几个文本的主题或内容做出大致方向的判断,然后根据客观题选项信息或主观题问题细读文本,这也是高考评价体系对考生知识能力获取群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信息搜索能力、信息整理能力。因为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问题的设置必定是建立在对文本的准确把握之上的,所以借助“问题”进行非连续文本阅读,可以促进我们在短时间内把握文本的内容与主题,这是做好非连续文本阅读的第一步。

2. 以图证文

“以图证文”就是通过解读图表信息去证明相关题干表述的内容是否一致,这里的“文”是指选项文字表述的内容。对图表的识读、判断、分析是理解内容、意义整合、图文信息的转换的关键所在:“图”的标题可以呈现图表信息的大致内容,图表数据信息可以确定相关对象的数据或趋势信息以及图表信息的内在联系。试题中的“文”一般是对“图”信息的判定,“图”又是对“文”的意义进行直观表述。明白这一点,解答时可以通过整体浏览题干,从图中寻找或核对信息,从各类图表中分析对象发展变化规律。所以在答题过程中一定要把“图”和“文”当作整体来看待,做到“以图证文”。

3. 以文解题

“以文解题”就是在通读文本材料,整体把握不同文本内容及其行文结构方式和特点的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这正是高考评价体系对“概括归纳能力”“演绎推理能力”“信息整理能力”等的考查要求。具体来讲,就是依据题干指向,或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或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或归纳个文本的形式结构、文体特征、表达技巧等关键信息,紧扣题干作答。

三、实例分析

【阅读实践】

以2021年全国乙卷为例(文本略)。

1. 浏览出处,辨明文体信息

本题“非述续性文本”的每则材料,均选自新闻报道并在材料底部有出处,出处中的“标题”是对每则新闻报道内容的概括或评价,所以读文时先看“出处”利于快速把握材料大意。

第一则材料摘编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一文,从出处上可明确看出表述的对象是中国“粮食安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突出了本文作为官方文件的权威性和正式性,“白皮书”则强调了本文的文体特征。

第二则材料摘编自张正瑜等《山东临朐 立足山区实际 科学谋划建设高标准农田》一文,从出处上看是学者的调研报告,内容回应了上文“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等重要内容。

第三则材料摘编自李慧《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一文。该文刊登于2020年12月24日《光明日报》,说明是我国主流媒体对“粮食安全”战略意义方面的评论或观点。

2. 精读材料,概括材料要点

材料一

(1)抓关键句

第1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表明“粮食安全”在我国建设中的重要性地位。“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一方面说明我国对“粮食安全”重视,另一方面确定我国“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第2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这一表述进一步补充我国“粮食安全”的另一背景。

图表信息:(1)1996—2003年我國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及总量呈递减趋势,2004—2018年总体上呈现递增的发展趋势;(2)2017年我国粮食单位产量水平与世界相比,稻谷、小麦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玉米则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要点概括

介绍我国粮食生产的具体情况及其国家发展现实意义。

材料二

(1)抓关键句

第1段:“山东省临朐县是一个有着90多万人口和近90万亩耕地的山区农业大县”,说明山东省临朐县作为农业大县的人口数量和耕地情况。“临朐县山区丘陵面积较大,而且地形错综复杂,……交通极其不便”,说明“临朐县山区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近年来,临朐县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时,……为粮食稳产增产夯实了基础”,介绍“临朐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具体情况及意义;“中低产田3.73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2万亩”为具体的成果。

(2)要点概括

介绍我国山东省临朐县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的成效。

材料三

(1)抓关键句

“近几年,……全村6个村小组前前后后共修建了逾11公里的水泥路,……建成了3.2公里高标准农田沟渠”,阐明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长埠镇江下村村容村貌“翻天覆地的变化”;“‘斗笠田随处可见”,暗示该村推行“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客观原因;“逐步提高智能作业的精准度和覆盖率”,是该村“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5%,亩均粮食产量提高100公斤”的直接原因。“高标准农田已成为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实现贫困群众稳步脱贫的有力引擎”阐明“高标准农田”的意义。

(2)要点概括

介绍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长埠镇江下村“高标准农田”的具体情况及其深远的国家战略意义。

3. 比较阅读,把握内在逻辑

材料一主要通过文字和图表等形式,阐明我国粮食安全取得的成就;材料二和材料三主要通过两个具体的实例,介绍我国采取高标准农田建设具体情况及其国家战略意义。

【答题实践】

4.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表述见[解题过程])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表述见[解题过程])

[解题过程]

6. 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临朐县山区与安义县江下村有哪些相同的经验,请概括说明。

[解题过程]

题目要求分析临朐县和江下村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有哪些相同的经验。材料二临朐县的特点是交通不便、农田数量较少、农田基础设施落后等。同时,临朐县制定了相应的措施,推动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材料三中江下村的特点是“土地贫瘠”,“产量较低的‘斗笠田随处可见”,種植作物比较单一,“斗笠田”产量低。他们的做法有“修建水泥路”“清淤处理水塘,修建高标准农田沟渠”“引进种粮大户盘活荒地”“粮食耕、种、管、收实施全程机械化”等,可见江下村也是针对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增产措施:注重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等。这个结论也就是该题答题要点。

总之,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命题材料多为新闻、调查报告、科普类专著、学术论文以及相关的图表等,对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等有不同程度的考查。在备考过程中,我们可以构建“分篇”提要·“关联”综合模式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与答题体系。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

责任编辑:王 燕

猜你喜欢

连续性高标准农田
重庆今年将新建226万亩高标准农田
山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获批复
非连续性文本之图文转化题阅读摭谈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2022年我省将建成5000万亩高标准农田
浅谈连续函数的四则运算的连续性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汪岗镇三万亩农田改造工程启动
黑板像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