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钟声穿越旧时光——青岛六大钟楼起底
2022-02-28贺中徐帅
贺中 徐帅
一座座钟楼,历经风云际会、时代更迭,攒了多少风风雨雨的故事,想说给你听。你听,那钟声于空中回荡,似有魔力,带我们穿越到旧时光……
圣保罗教堂风景线
在青岛观象山北麓,观象二路1号,伫立着一座火红色童话般的“古堡”,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观象二路基督教堂”。它建于上世纪30年代末,是青岛最经典的红砖清水墙建筑之一,这座四四方方的钟楼更成为大小鲍岛一带仰头可见的参照物。
1938年—1940年,教堂由美国信义会建造,俄国建筑师尤力甫设计,立面为红砖清水墙,建筑面积1482平方米,内部可容纳300余人做礼拜,拥有方形钟楼,沿内部60级台阶可达钟楼。建筑式样为罗马式,敦厚、雄壮。钟楼高24米,成为附近多条道路的对景。
据介绍,青岛圣保罗堂是宗教改革后的新教(基督教)的路德教的一派。原名信义会,在中国是一个较大的教派。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后,德国基督教信义会(亦称路德会)派传教士昆祚来青岛布道,并任德国胶澳总督的顾问。在青岛,信义会建教堂、办学校、开医院,还拥有一处公墓。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经济衰退,德国信义会也陷入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其远在青岛教会的资金投入。美国信义会在1925年仅以2万美元收购了德国信义会在青岛的教会资产,名为鲁东信义会。青岛信义会教堂原在胶州路、易州路口,规模很小,1938年于青岛观象山路购地兴建一座新的教堂,1941年2月建成,命名为圣保罗堂。
曾经的圣保罗教堂与东边的“波螺油子”互为映衬,这一高一低之间的落差,衬托出青岛错落有致的丘陵地貌。只可惜,随着波螺油子的消失,这里只剩下圣保罗教堂的身影。
如今的圣保罗教堂是青岛的著名景点,红色罗马式造型,古朴雅致,似乎与周边川流不息的胶宁高架桥格格不入。
当你听到古老的钟声与快速路上飞驰而过的汽车声交织在一起时,恍惚间有种时空交叠的错觉。这种古老信仰与现代生活的交汇,已经成为这座城市最独特的景观。
圣保罗教堂的命途也可谓多舛,曾一度受到冲击,尤其是失而复得的大钟,令人唏嘘。
教堂内有一口大钟,据了解该钟是当年由美国舰队从美国运到青岛的,美国基督徒共送给了青岛四口钟,这是最大的一口,铸造于1888年,重量600多斤,由特种合金铸造,是国外基督徒支持中国基督教发展的友好见证。
20世纪70年代,圣保罗堂的大钟被当成废品以20块钱的价格卖给了废旧物资回收公司。20世纪90年代,青岛开始对教堂进行全面修葺,惟一遗憾的是缺少那口大钟。为此,青岛基督徒李灵明苦苦寻找了近二十年。青岛市区的几座教堂,在当初建设的时候都有钟楼,全都是从国外运来的钟。
2008年春天,青岛基督教徒李灵明经过二十多年的找寻后,来到山东聊城,竟意外听说这口钟就保存在原聊城双力集团内……2009年,失踪近半个世纪的原装大钟终于回到了圣保罗教堂的怀抱,挂上了钟楼,为这座沉寂了多年的古老建筑注入了生机和灵魂。
胶澳总督府旧址的鸣响
在青岛老城区观海山南麓的坡地上,伫立着一座壮观宏伟的建筑,浓郁的古典主义的气息从红色的筒瓦、仿孟莎式的屋顶和砌筑的花岗岩中散发出来,门前长长的阶梯,营造出仰望的视角,给人以庄重、威严之感。
百年前,整个城市行政中心围绕着这里展开——德国胶澳总督府,正前方是开阔的广场,六条放射形道路在广场交汇,烘托出总督府的中心位置。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那里是青岛市政府办公地,如今是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机关办公地。
这幢建于1904—1905年的欧洲古典主义风格的大型公共建筑,是德租时期青岛地区的政治与权力中心。大楼背靠观海山,面朝青岛湾,位于威廉大街(今青岛路)、棣德利街(今沂水路)和霍恩洛厄街(今德县路)交会的“T”字形路口北侧。
1904年7月,总督府大楼正式开工建造,建筑师为玛律克(F.W.Mahlke)。由广包(西米特)公司负责建造,工程由中国工人利用传统工艺承建,工艺精湛;建造期从1904年5月至1906年4月。
胶澳总督府大楼整体呈砖石钢木混构,主体沿中轴线对称,立面使用优质花岗岩细方石砌筑,建筑的四角与中间突出,内设两层开放式的外券廊,两侧各有四根爱奥尼柱式方形石柱。大楼屋顶为仿孟莎式、上覆红色筒瓦,并设兼有避雷作用的精美铁艺护栏。
整幢大楼分四层,主入口设在二层,外有花岗石台阶和弧形汽车坡道,进门是一座被建筑师玛律克赞叹为其平生从未见过的两层式凸出圆拱顶大型门厅。大楼的一层与四层均为较小的辅助性房间,总督的办公室和办事机构都在二、三层南向的房间,室内宽敞高大,采光效果极好,具有鲜明的德国建筑特点。
在胶澳商埠时期,总督府的屋顶上曾增加一座机械钟,后来由于年久失修、许多零部件缺失,原先的钟表无法继续使用。后来临时换上了由青岛手表厂制造的罗马数字的电子钟表。
直到2017年6月30日,德國钟表厂商比特纳一行来到这座大楼前,将一块按照钟表原样复原的巨大的阿拉伯数字钟表,重新安装了上去。百年老楼重新配上了“百年老钟”,清脆的钟声再次回荡在城市的上空。
据介绍,新表盘直径为1.05米,是在原有框架、零件的基础上改造而来,阿拉伯数字,表盘、内部机械都全部恢复原样。在机械的内部结构上,德国的工程师都用纯手工的方式来生产原先缺失的零部件。
德国钟表厂商比特纳介绍说:“这个钟表大概是在上个世纪初生产的,但在那个时候德国有很多钟表制造商,我也没法十分确定到底是谁造的这个钟表,所以对我们来讲,实际上这个钟表的重构是属于再创造的一个过程。我们需要根据现存的零件重新制作新的部件,然后让新的部件能够和原有的部件相互之间能运作起来,能够形成一个钟表的完整系统。”
“钟表换新后可用200年!”这座见证过青岛成长与蜕变的钟表楼,重新发出了鸣响,继续延续着它的使命。
圣弥厄尔教堂钟声洪亮
青岛圣弥厄尔教堂始是由在德国的天主教神甫阿尔弗莱德?弗莱波尔设计,圣言会克莱曼神甫把这份图纸从德国寄到青岛。建造施工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为监理。1932年开始建造,1934年10月竣工。
这座新罗马式建筑风格的教堂,当时由于资金的问题,主体建筑与原设计变化不大,但两座塔楼的外型被简化了,而且原设计的两座四面时钟至今也没有安装。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圣弥厄尔教堂一直是青岛的最高建筑,而这主要得益于双钟楼的设计。教堂的钟楼高56米,顶端还有4.5米高的十字架,塔内共悬有四口大钟,一旦钟乐鸣奏,洪亮悠远的钟声可传至数里之外。教堂占地面积1148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6301.54平方米。教堂以花崗岩和钢筋混凝土砌筑,表面雕以简洁优美的纹样。窗户为半圆拱形,线条流畅,显得庄重而朴素。大门上方设巨大玫瑰窗,两侧各耸立一座钟楼。
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圣弥厄尔大教堂钟楼最初报时的功能已减退,但悠悠的钟声,仍是这座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
如今的天主教堂,仍保留着建成时的原貌,表面简洁优美的纹样,庄严而美好,勾勒出这座城市的浪漫岁月。一年四季,这里总少不了牵手漾开幸福笑脸的新人和前来虔诚膜拜的教民。
走进教堂,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高18米,可容千人的宽敞明亮的大厅,窗户为线条流畅的半圆拱形,色彩斑斓的玻璃花窗透射出柔和的光线。顶棚悬有七只铜制大吊灯,配之穹顶的圣像壁画,一切仿佛电影里的精致画面,庄严而肃穆。
教堂装饰系采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形式,堪称庄严美观。可容纳教徒千人,是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同时也是建筑艺术的杰作。
80多年来,圣弥厄尔大教堂一直遥望着胶州湾的潮涨潮落,见证着青岛的沧桑巨变。
胶澳警察公署旧址的秘密
胶澳警察公署旧址建成于1905年,曾被称为“青岛巡捕局”,北洋时代又叫作“胶澳警察局”,今天是青岛市公安局办公场所。大楼为新文艺复兴式的教堂建筑风格,116年过去,它不仅功能延续至今,建筑外观也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貌。红砖镶套与米黄色墙面,点缀其间的是凸起的山花墙和一座高耸的钟塔楼。
整个建筑具有浪漫主义的西欧城市街景的格调,从空中俯瞰呈“L”型,最高建筑为6层塔楼,顶部四面嵌有钟表,表盘有时针、分针走动,南面钟表上边立有旗杆。2006年6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主入口设在东南角,主体二层,高16.5米,砖木钢混合结构。立面为东高西低不对称设计手法,构图中心为东南角的方形六层塔楼,高30米,可供瞭望之用。塔楼四角镶砌红砖角饰,上端结合屋脊四面起复曲尖顶式小山墙,并附以外露砖砌花纹作为装饰,上覆方尖盔状红瓦塔顶,底部配以粗石勒脚。其他则采用斜坡大屋面式样,高陡多变,覆以红筒瓦,其中东南部外突,上为塔状尖山。立面多处以清水砖外砌成不均等方格状的形式,为仿“半木构”的装饰风格。
门窗周围使用浮雕红砖镶边与米黄色墙面对比的设计效果,给人以轻松明快的印象。其室内房间高约4米,走廊以各色马赛克拼图铺地,花岗岩楼梯,配木雕花栏杆。
红色的陶瓦,米黄色的墙面,浅褐色的蘑菇石台基加上周围环境的绿树,在明媚阳光的照耀下,这里显得极其雅致秀丽。
警察公署大楼由政府建筑师斯托塞尔设计,工程总投资逾7.5万金马克。斯托塞尔还设计了总督府屠宰场。对这座“楼内设青岛地方法庭、警察公署和一所监狱”的建筑,1913年法兰克福出版的一本书中曾这样描述:警察公署大楼属新纽伦堡派风格,其塔楼与山墙气势宏伟。作者德国工业联合会的董事阿尔丰斯?派克韦特说,“它与东洋停车场所构成的画面,使人联想起家乡的市政厅”。
大楼内除警察署外还设有地方法庭、监狱,警察公署所在的八边形地块的北面上还有欧洲警察和华人警察住宅楼各一幢,在公署大楼的南面还为局长魏尔策尔建造了官邸。1906年,又在已经坍塌的海滩营房增设一座华人看守所。
随着警务治安事宜的增加,也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空间。因此,1909年,在靠近不来梅大街路口又建成了一座办公楼,它的一部分还作为骑警宿舍和一所监狱被使用。
青岛文史专家李明曾考证,在1898年和1899年,除了各地段的日常事务外,警察们主要进行了建筑和卫生方面的治安工作。1899年的一份官方报告说,班疹伤寒的出现使警察们大大忙碌了一阵子,在控制与制止传染性疾病的关键时刻,政府“又向警察局援派了一批富有牺牲精神的军队下级军官和士兵”。
当历史的硝烟远去,这座建筑延续着本来的功能,于青岛湾畔镇守着一城安宁。
福音堂传出钟声与琴声
江苏路15号的小山丘上,青岛福音堂静立着。该教堂于1910年10月23日建成,又称青岛福音堂、总督教堂、德国教堂、国际礼拜堂等。已故文史专家鲁海曾说,基督教在青岛鼎盛时期有30多个派别,其中以和士谦和昆祚为代表的鲁德教会,又称柏林福音传教会,在1908到1910年主持修建了这座基督教堂。
这是一座典型的德国古堡式建筑,礼堂宽敞明亮,可容千人之众。18米高的大厅两侧分为楼上楼下两层,装饰十分精美典雅,置身其中给人以神圣之感,不愧是完美的基督教建筑艺术的佳作。在院内建有二层楼房两幢。一幢是该堂的附堂,一幢是傳教士的住宅。
教堂前广场平坦宽阔,四周绿树成荫,周围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各种西式建筑,更加衬托出教堂建筑的宏伟。每当晨曦初照,远山近树、绿顶黄墙在晓雾中时隐时现,此情此景,不由令人疑为身处异域。
沿着岩丘的窄阶拾级而上,教堂坚固厚重的墙壁、半圆拱形花岗岩窗框、陡斜的红色屋顶以及绿色尖顶的钟楼便清晰地展现在眼前。用厚重的花岗岩垒砌的墙基凝重粗犷,使整个教堂的轮廓显得清晰简洁,给人一种宗教建筑特有的美感。
塔楼三面装有时钟,周日教堂钟声四处可闻,分秒不停地送走城市的时光,悠扬的钟声穿越空间,弥漫在红瓦绿树的城区中。教堂的钟楼内部共有“一大两小”三口钟,全都是1908年安装的原有设备,至今已有百余年,至今依然保存良好,运转正常。钟楼已对游客开放,可以登钟楼内部参观大钟的机械结构。
鲁海在《老楼故事》中记载,教堂“建筑面积1297.51平方米,单钟楼高达36.47米,是青岛五大钟楼之一。”“大钟楼顶部魏绿色铜片,大堂顶部为红色筒瓦,外墙底部为蘑菇石砌成。教堂内部宽大,可容1000多人做礼拜。初期时是总督府外的第三座单体建筑。”
关于教堂的历史,《塔楼上的青岛》一书中记载,教会从1907年6月开始向东亚的西方建筑师征集方案,最后建筑师罗克格的设计方案脱颖而出,他将建筑的要求与地形条件成功结合起来。但钟楼的设计理想与实际施工方案还是有一定的差异。因为罗克格设计的塔楼风格过于前卫新潮,是教会保守的审美角度所不能接受的。因此他们又委托获得设计竞赛第三名的里希特和哈克梅斯特重新设计了塔楼和教堂的南立面局部。
福音堂建成后,由柏林福音传教会(信义会)教区监督和士谦(C.J.Voskamp)主持教务。1914年日本侵占青岛后,该堂自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籍传教士回国,该堂由在青岛的美国差会接管,供在青岛的外国信徒适用,又称国际礼拜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1年以前该堂由青岛同善会德籍牧师主持,1942年至1945年由圣公会使用,德国信徒和美国信徒分别在上午和晚上在这里聚会。
由于除了做礼拜等宗教活动,福音堂平时十分幽静,少有人去,尤其是钟表楼,十分隐蔽,所以那里就成为了地下活动的绝佳选地。鲁海说,20世纪30年代青岛的“左联”曾经在钟表楼里进行小组活动,学习马列主义著作,朗诵诗歌。当时的主要成员有于黑丁、周世超、杜宇等,成立了“汽笛文艺社”,创办了地下刊物《汽笛》。
另外,1947年冬成立的青年文艺研究会(简称“青文会”)也将福音堂的钟表楼列入活动地点之一。“青文会”是地下党的外围组织,主要是团结、教育青年文艺工作者,鲁海、吕寰、沈承宽、赵鹏都是当时的成员。当时15岁的鲁海就读于青岛礼贤中学(今九中),鲁海和周围的几所中学里,包括承德中学(今十一中)、文德女中(今八中)等,十几个爱好文艺、有进步思想的学生一拍即合,在还是“国统区”的青岛成立了青年文艺研究会。“基督教堂的钟表楼是我们的活动地点之一,我们每个周活动一次,一般在晚上,在一起学习党的文件,学习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座》,也学习《大众哲学》、《辩证法》什么的。我们当时组织学生运动,支持老师罢教,解放前夕主要是护校、发传单,传单上印着‘三大纪律、八大注意什么的。”
著名作家沈从文曾经“一个人走到青岛那个高地的教堂门前,坐在石阶上看云、看海、看教堂石墙上的薛萝。耳听到附近一个什么人家一阵钢琴的声音……”
鲁海说,福音堂里曾经还有一台很大的管风琴,有2400多个音调,能弹奏出乐队的效果。在2010年教堂建成百年庆典之前,一架德国制造的管风琴运到了这里,与三四十年前消失的管风琴一模一样的悠扬琴声,又飘荡在百年大厅里。琴声让当年的沈从文心境悠远。百年后响起的新琴声,也让江苏路基督教堂从现代生活中一下子“穿越”到了当年。
如今,福音堂的宗教活动非常活跃,每逢星期日,虔诚的基督教徒们纷纷来教堂聚会,伴着悠扬的钟声和优美的赞美诗,默默祈祷,聆听牧师宣讲福音。
远观福音堂,醒目的红色屋顶以及绿色尖顶的钟楼,给人一种异国建筑特有的美感。福音堂凭借它的神秘与庄重吸引着各方来客。那从记忆深处传来的钟声,分秒不差地记录着这座城市的时间刻度。
青岛火车站:消失的“老钟表楼”
1904年6月1日,一记尖锐的火车汽笛声,划破了胶澳青岛的宁静:一条从青岛通往山东省会济南府的铁路正式通车,这就是胶济铁路——山东第一条铁路,也是中国最早的铁路之一。青岛火车站是胶济铁路的第一站,一百多年来,输送了无数人的梦想,它见证着人流的涌动、车水马龙的穿梭,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深厚记忆。
在1898年9月发布的饱受争议的城市规划里,青岛火车站曾计划设立在栈桥后岸一带。1899年經修改后的规划,火车站站房则向西移动到了现在的地点。
青岛火车站的修建起始于1900年,1901年修建完竣,由德国人魏尔勒和格德尔茨设计,由钟楼、候车厅和行李房三部分组成,北联一层办公用房,砖木钢混合结构,建筑具有德国文艺复兴建筑风格。车站候车大厅以高大的装饰山墙和三个大型券门突出面向市区的主入口,楼南角耸起一座造型优美的尖塔钟楼,正居于广西路和兰山路的轴线上,成为街道的对景。
建筑双坡陡峭屋顶,钟塔的基座、窗边、门边及山墙和塔顶的装饰都用花岗石砌筑,是仿半木构式样的公共建筑。屋面覆以中式黄绿杂色琉璃瓦。
候车大厅南侧是一座高约30米的钟表楼,钟表从德国本土运来,到1992年7月火车站广场改造时,已运转了近百年。它后来被青岛手表厂制造的钟表所代替,并进入博物馆收藏。第三次更换钟表来自烟台钟表研究所。
1991年,青岛火车站在原址重新改造扩建,当年的老站房被拆除,不仅在原火车站北侧新修建了大型二层候车大楼,并且将新钟楼的高度增高了3米。新青岛站整体呈U字形,其三个站房均保持原车站红瓦黄墙的欧式风格,如老钟表楼和候车室,每个站房上均以隶书体写上了红色的“青岛”二字。西站房的装修风格与东站房的不相同,如其迎客广厅的屋顶不是列车车厢的形状,而是有六个圆形吊顶的平屋顶。
青岛站为一座地面铁路车站,由地上三层和地下两层共五层楼组成。
2020年10月30日,青岛火车站站前地块“青岛湾项目”拆迁工作实施启动,以实现火车站前滨海广场“出站即观海”的观景效果。截至目前,青岛湾广场所涉及到的第三座高楼——华联商厦已正式拆除完毕。
虽然严格意义上,增高后的火车站塔楼已经不再是原来的老钟楼,但它百年来为无数旅客和过往行人带来的方便,仍是许多青岛人心中难以磨灭的地理坐标。
百年来,青岛的老钟楼沐风栉雨,见证着岛城的历史变迁,记录着青岛人的奋斗与骄傲,承载着城市的记忆。如果有时间不妨去老城区走走,领略钟楼的别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