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逆力视角下初中生沉迷手机行为的原因探究及干预策略
2022-02-28王潇曼
王潇曼
摘要:目前,初中生沉迷手机行为较为普遍,该行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亲子关系、身心健康及学业发展。从家庭、学校、个人和同伴四个方面分析了初中生沉迷手机的原因,并从抗逆力视角提出了干預策略:创设温暖氛围,改善外部支持因素;培养成长型思维,提升内在优势因素;分享经验方法,增强自我效能因素。只有多措并举,增加保护因素,提升抗逆力,建立坚固的心理防线,才能帮助初中生有效预防和应对手机沉迷。
关键词:初中生;手机沉迷;抗逆力;“3I”结构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2)06-0064-04
一、问题提出
作为一线心理教师,我发现现在的初中生越来越沉迷手机。家长们经常来电或在微信中表达对孩子过度使用手机的担忧,询问如何应对该状况。有的家长反映孩子以搜寻题目为借口,写作业时把手机放在旁边,时不时浏览网页或与朋友通过微信、QQ聊天;有的家长反映孩子晚上偷偷用手机看小说、玩游戏,家长把手机收走后,孩子晚上趁父母熟睡,溜进卧室偷偷取走手机;有的家长反映孩子要求把手机作为学习进步的奖励,手机拿到后回到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玩,作业随意糊弄;还有的家长反映孩子以手机使用作为要挟,一天不让玩手机就不来上学。
我有次在周末参加了一场婚宴,目睹过亲戚家在读初中的孩子全程拿着手机低头观看,对周围的人事物毫无兴趣。过度使用手机,其危害不言自明:引发亲子矛盾,影响亲子关系;睡眠时间不充足,白天昏昏欲睡,影响身体健康及听课效率;分散学习精力,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更为让人担忧的是,若长期过度使用手机,大脑前额叶会受损,而前额叶是大脑的高级指挥官,发挥着记忆、判断、分析、逻辑推理、计划等一系列认知功能。
不可否认,智能化的今天,当今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对手机有较强的依赖性。日益更新的学校教育手段、丰富便捷的信息资源及开放互动的社交氛围,让初中生更有理由、更有需求接触到手机。但手机是把双刃剑,越来越多的初中生因沉迷手机不能自拔而影响身心健康及学业发展。初中生为何如此迷恋手机?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一状况,让初中生做到合理使用手机?
二、初中生沉迷手机的原因
初中生沉迷手机,其背后的原因不是单一的,多种因素相互影响才导致了这一结果。
(一)家庭因素
当今家庭中,绝大多数父母为双职工,在竞争压力较大、生活节奏较快的社会背景下,很多父母下班回到家身心俱疲,很难再有充足的精力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与孩子缺乏沟通;再加上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抗拒与父母的亲密交谈,便利用在家里的碎片时间使用手机聊天、娱乐,久而久之,可能就会迷恋上手机。另外,越来越多的父母自身也是“低头族”,回到家手指滑不停,孩子沉迷手机也是对家长的模仿。
有研究表明,家庭成员间冷漠、疏离,家庭冲突较多,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的孩子更容易沉迷于手机,手机成为他们的安全基地,用以躲避家庭中的不安及压抑。
(二)学校因素
随着年级的升高,所学科目增多,学习任务日益繁重,很多学生感觉学业压力较大,难以调整、适应;再加上部分教师在考核的压力下偏爱、照顾成绩较好的学生,在同伴交往中学生自发也以学业成绩为导向,使成绩差的学生受到忽视甚至调侃,得不到认可和肯定,存在感较低,有较强的挫败感。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爱和尊重的需要,这也是人的生存性需要。这部分学生的心理需求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满足,便逃到手机中寻找、获取情感慰藉。
(三)个人因素
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本身就有沉迷手机的易感性。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追求新鲜刺激和感官享受,而手机网络中的信息唾手可得,使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极大满足。
另外,初中生情绪调节能力不足,应对困难、挑战的经验欠缺。在父母高期待严监管、学习负担重、学业压力大的情况下,或者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挫折和打击时,他们往往会产生难过、悲伤、痛苦的负面情绪,在趋利避害天性的驱使下,部分学生便借助手机带来的短暂欢愉来对抗和消解现实中的压力。
(四)同伴因素
每个人都希望归属于某个群体,为了和同伴有共同的话题,更好地融入同伴群体,有些初中生刻意使用手机去玩游戏、去看短视频,寻找和同伴群体的共同谈资,以免被群体排斥在外。
三、抗逆力的相关概念
作为最早的一代“数字原住民”,教育手段的更新,线上教育的趋势,使学生不可避免要使用手机。初中生正值叛逆期,父母强行没收手机或禁止使用手机,往往会激化亲子矛盾,引发亲子冲突。进入学校后,孩子可能会与周围同学缺乏谈资,没有共同语言,影响人际关系,缺少归属感。因此,我们要正确看待孩子对手机的使用,而不是“谈手机色变”,把手机视为“洪水猛兽”。手机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其丰富多彩的娱乐渠道可以让孩子在完成繁重的学业任务后放松身心,使用手机也的确给他们提供了一种探索自身和认识世界的途径;但另一方面,过度使用、沉迷手机,则损害身心健康,影响学业发展。
很多家长为了防止孩子沉迷手机,绞尽脑汁采取各种措施,有的家长会借助如“远离手机”“不做手机控”“防沉迷应用锁”等一些APP限制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有的家长会强行关闭WIFI;有的家长替孩子保管手机,在约定时间再拿出给孩子使用;也有的家长和孩子共同签署了“手机使用公约”。此类方法本质上是“堵”,即强行制止孩子玩手机的行为,治标不治本,效果不能持久。要从本质上解决孩子沉迷手机的行为,要针对背后的原因“对症下药”。
孩子沉迷手机的原因复杂且相互影响,沉迷手机背后是孩子寻找慰藉、减轻压力、获得价值感和归属感的心理诉求。在对初中生的咨询中我了解到,当他们功课太多太难想逃避时;或人际关系不佳,觉得无人理解而孤单、难过时;或因爸妈唠叨、争吵而压抑、烦躁时,往往容易沉迷于手机。可见,防止孩子沉迷手机,要回溯到如何帮助孩子面对、解决生活中的压力、困难或挑战,而不是秉持“鸵鸟心态”,将手机当作盾牌去逃避。 换言之,预防或应对初中生沉迷手机,要把功夫用在平时——帮助他们提升抗逆力。
抗逆力,也被译为“心理弹性”或“复原力”,原意是弹力、弹性的意思,即某物质能在弯曲、伸展或收缩后恢复原先的形状或位置的物理性能。引申到心理学上,是指一个人处于困难、挫折、失败等逆境时的心理协调和适应能力,即一个人遭受挫折后,能够忍受和摆脱挫折的打击,在逆境中保持健康、正常的心理和行为能力。更为学术化的说法是:抗逆力作为优势视角(该视角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不关注问题和病理,更关注人的力量和优势资源)的理论内核,使个人面对逆境时能够理性地做出建设性、正向的选择。抗逆力是个人的一种资源、财产和品质,能够引领个体在身处不如意的环境下懂得如何处理不利的条件,或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产生希望感;或尝试用正面的措施应对,从而产生积极的结果。同时,抗逆力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并且不断增强。抗逆力高的人能够以健康的态度去面对逆境。
国内学者田国秀将抗逆力的概念进一步完善,提出了抗逆力的构成要素,可总结为“3I”结构,即外部支持因素(I have)、内在优势因素(I am)及自我效能因素(I can)三个部分。外部支持因素是指生活环境中能帮助个体抵御风险、增强能力的有效资源,包括良好的社会关系、充满关怀和支持的社会环境等;内部优势因素是指个体具有的一些特质,如看待问题时的乐观的态度、较高的不确定性容忍度、思维的弹性和灵活度等;效能因素是指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以及目标管理、情绪调节能力等。
四、抗逆力视角下的干预措施
以抗逆力“3I”结构为支撑依据,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举措,帮助初中生增强抗逆力,预防和应对手机沉迷。
(一)创设温暖氛围,改善外部支持因素
家庭是个体抗逆力建构中重要的外在保护因素,是初中生所接触到的第一个社会化场所,家庭对个体的发展和重塑具有重要作用。父母首先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和关注,不将成绩、分数作为爱的条件,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怀、被需要的,当他们在现实中得到了足够的关怀和爱,就不会通过手机去寻找刺激、满足需要。其次,父母应该与孩子平等地沟通交流,拓宽情感互动的渠道,让他们与家庭建立有效的联结;创设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家庭成为孩子的安全基地,当他们遇到困难、挫折时,会想到向父母求助、敢于向父母求助。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多交流共同兴趣,讨论有益的话题,自身做到合理使用手机,不被手机绑架。再次,父母要对孩子报以合理期望,避免将自身的焦虑传递给孩子。最后,父母间若有冲突、矛盾,要学会“圈”起来处理,避免将孩子拉扯入夫妻问题中。
在学校中,教师应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有些教师试图激起学生的内疚感和耻辱感以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便在公开场合故意严厉批评学生,但实际上对于青春期的学生,这种行为容易引发其对抗情绪,导致他们破罐子破摔。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打败问题,而不是和问题一起打败学生。另外,对于成绩波动较大或成绩长期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了解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困难,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从学习心态、学习方法和时间管理等方面提供建议。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好班级舆论氛围,让学生不追问别人的成绩,不炫耀自己的成绩,不嘲讽低分同学,避免一些性格敏感学生的挫败情绪被激起,造成心理伤害。
(二)培养成长型思维,提升内在优势因素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教授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在著作《终身成长》中提出了两种心智模式:固定型思維和成长型思维,被公认为近几十年里较有影响力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之一。
拥有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能力无法改变,他们关注的是如何通过事情的结果向别人证明自己,更关心的是别人如何评价自己,不愿意去做任何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面对挑战,他们视而不见,避之不及;对于失败和错误,他们更倾向于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自己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所以,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能否获得成长。面对挑战,他们沉着应对,不怕犯错和难堪,并且知道如何从失败和错误中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失败与错误是一次次学习机会,是成功路上的一个个垫脚石,不断推动自己迈向成功。
成长型思维能使孩子拥抱学习和成长,拥有面对挫折的良好适应能力,抗逆力更强。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
1.引导学生积极面对失败
固定型思维的人很容易在遭遇挫折后产生挫败感,容易放弃和回避;而成长型思维的人总是越挫越勇。我们应该告诉学生挑战失败是常有之事,应从失败中去汲取经验。当学生参加一些重要比赛失利时,教师或父母可能会说“你已经很努力了,结果不重要”这种话来安慰孩子,这样说确实也没错,但若想要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在安慰之后,我们还需要告诉他有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可以在哪些方面继续努力。
2.抓住小事培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
生活中的每件小事中都隐藏着培养学生成长型思维的契机,例如,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难题的时候,教师和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去思考“我忽略了什么吗?我至少可以做到哪一步”,来促进他们深入思考。当考试成绩不理想,学生抱怨“我就是笨、就是学不会”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换一种思维方式,如“我现在还学得不好”,“那些之前和我水平差不多的同学,他们是怎么学的?”
(三)分享经验方法,增强自我效能
初中生阅历尚浅,在成年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对他们而言有时就意味着挑战或不知如何面对的困境,例如寝室里的人际关系、同学间不经意的玩笑、上课被教师批评等。学生在我们面前表达出某些困惑,我们应该站在他们的角度上,以同理之心觉察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一起思考应对的举措。有很多教师或家长在听到孩子诉说某些烦恼后,会泛泛地安慰一下如“你告诉老师呀”或“你要学着自己调节,不要放在心上”。这种抽象、模糊的表达对青少年没有实际帮助,因为它没有提供解决困惑的着力点。
班主任可以借助班会课,分享时间管理、人际交往、目标设定或调整情绪等的技巧和方法。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组织分享,或挑选在某一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代表分享,让学生有机会学习、观摩、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方法,增加自身应对问题的策略储备。身为家长,在孩子求助或平时聊天中,可以分享自己以往遇到类似问题时一些经验,提供具体的方法、建议,让孩子参考。
五、总结
初中生沉迷手机行为虽较为普遍,但这不是一种永久、固化的行为,沉迷手机的学生也不是一个有问题的人,只是在面临阶段性发展问题时,出现了非常规的抗逆力表现。预防、应对手机沉迷,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提升学生的抗逆力,帮他们建起坚固的心理防线。
参考文献
[1]田国秀. 抗逆力研究——运用于学校与青少年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杨银芳,贾丽娜.中学生手机戒断与极端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干预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2):4-7.
[3]申曦.孤独感与智能手机过度使用的关系:动机的中介作用[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8,6(6):352-357.
编辑/于 洪 终校/石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