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史资源在师德建设中的价值探析

2022-02-28庄向群

科教新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师德师风建设

庄向群

【关键词】党史資源;师德师风建设;铸魂赋能

人民教师担负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行走在教师职业之路,必须负重前行、不辱使命,必须有一种强大的动力支撑。为了给教师职业持续的发展动力,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师德建设工作中,我们发现:生动丰富的百年党史正是教师职业铸魂赋能的力量之源。

一、以百年党史坚定教师职业信念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信念是辉煌的光,照遍周围也引导着人自身,信仰是人生的动力”。传承人类文明的教师更要有这种光去照亮学生、成就自己。磅礴厚重的党史中有着鲜活生动的信念教育资源。因此,从党史中精选部分坚定信念的史料融入教师的师德学习中,开展党史故事宣讲、红色经典诵读、《觉醒年代》观影等形式的党史学习活动,让新时代的年轻教师真切感到坚定的理想信念力量无穷大,促其自觉树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职业信念。

二、以百年党史树立教师职业理想

人没有理想就会迷茫,担负立德树人使命的人民教师必须有崇高的职业理想。生动感人的党史故事,《长征》《叛逆者》等红色题材的影视作品、厚重的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党史资源,都有力展现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党和红军就是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一次次绝境重生,愈挫愈勇,最后取得了胜利,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学习者沉浸其中,自然地被伟大理想的能量驱动,思考并明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教育之问,从而树立了“当人民大先生”的崇高职业理想。

崇高的职业理想让教师不会安心只当个教书匠谋生,更不会在面对困难时退缩不前,走向平庸。而会自信教育工作是崇高有意义的事业,唤起内心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及对事业的潜心与忠诚,在平凡工作中充满激情,实现自我超越。终身追求自己向往的教育理想,成就美好的教育人生。

三、以百年大党的精神谱系铸就教师职业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中国共产党在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征程中构成的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党能够“在苦难中铸就辉煌,在奋斗中创造奇迹,在挫折中重新奋起,在绝境中浴火重生”的强大力量。这部精神谱系也是教师的职业精神培养的营养源,通过开展“红色故事会”、“童心向党”经典诵读、歌咏活动、“奏响新时代礼赞一百年”音乐会等红色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帮助教师自觉铸就敬业、奉献、创新、担当的职业精神,有了这种职业精神,教书育人的校园就有了向上的力量,充满朝气与活力。

四、以百年党史激发教师职业品质

现代化教育事业需要有创新品质的教师去培育创新人才。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因此,将党的创新理论引入到教师职业品质的培养中,让教师在百年辉煌历程中汲取教育创新的动力,为党为国培养创新人才。具备创新品质的教师,会主动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研究,迸发教育智慧,创造教育精彩。并能使其从困境中寻求变革,从中获得不竭的精神动力,远离职业倦怠。特别是教师能从创新中收获并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特色,成就美好的教育人生。

综上所述,充分利用百年党史中的丰富资源,为教师职业铸魂赋能,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成就教育事业的强有力途径。

猜你喜欢

师德师风建设
新常态下医学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如何加强高等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
基于师德核心要素的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基于师德核心要素的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基于师德核心要素的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浅谈小学管理中师德师风建设探究
以人为本,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高育人成效
浅谈师德师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