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数字金融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2-02-28陈璐
陈璐
数字经济时代,商业银行普遍面临着来自技术颠覆和业态变革的多重挑战。在多方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如何精准切入区域发展战略、生动刻画生态场景、深刻挖掘产业数据价值、创新使用前沿技术,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在数字金融赛道上谋求“弯道超车”“换道超车”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作为新时代下数字金融的重要形态之一,产业数字金融站位在统筹产业链和生态链的高度,从全局视野出发深挖数字价值、服务实体经济。本文围绕商业银行产业数字金融业务实践,对产业数字金融的业务模式进行剖析,以期为产业数字金融在行业内的落地推广提供借鉴。
数字经济时代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破解之道
数字经济时代下,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商业银行面临四大挑战:一是如何深度挖掘并充分运用生态数据和新兴数字技术,二是如何有效切入到区域经济发展之中,三是如何将金融数字化与产业数字化进行有效融合,四是如何抵御市场在多方竞争环境下产生的挤压。
产业数字金融业务模式积极落实“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关于产业链供应链与创新链三链融合的要求,为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商业银行发展产业数字金融的新模式,能够改变原本以单点方式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传统服务模式,更多地面向整个产业链条、整个生态环境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在产业数字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以服务产业链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为目标,面向产业生态需求,基于产业链积累的数据,提供嵌入生产经营全流程各环节的金融服务,不仅能满足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融资的缺口,还能提供支付结算、现金管理、投资银行、理财等一揽子金融产品与服务。
产业数字金融业务具备线上化、移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特征,能够带来以下价值。
提升业务效率。尤其是客户办理业务的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比如商业银行可利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建立风控模型和规则,支持自动化授信审批,在提高审批效率的同时,降低人为操作的不确定性。
有助于实现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融合。商业银行通过为供应链核心客户及其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更好地润滑了供应链、产业链,使上下游客户黏性得到增强;通过服务产业生态,有助于提高产业生态的发展质量,进而提升产业生态中的企业发展质量。
较好地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商业银行通过在产业链中全面获取信息流,在已有的大数据应用基础上,进一步补充整个产业链的交易数据和生态数据,能有效识别小微企业作为借债主体的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缓解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不敢贷、不愿贷的难题,提高小微企业的金融可获得性。
商业银行产业数字金融的业务模式选择
基于不同类型的产业生态场景特征,商业银行可分类施策,实施不同类型的产业数字金融业务模式。具体来看,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类模式。
第一类是核心企业类。核心企业有着稳定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并与上下游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相互依赖和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商业银行可以围绕核心企业,根据交易和数据积累情况,向其上下游延展,为核心企业及其上游供应商、下游销售商提供信贷融资、支付结算、现金管理、投资银行等金融服务,并进一步延展至产业链两端。
第二类是产业直通类。在垂直领域B端和G端的产业直通平台上,有着大量活跃的中小微企业,需要商业银行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如在政府采购平台上有很多上游供应商,在此类商品交易平台上有大量中小微企业。基于中小微企业聚集的产业直通平台上真实的交易场景,银行可提供数字化、定制化产品服务。
第三类是产业园区类。产业园区是企业聚集地,往往以某一类或几类产业为主,比如汽车产业、数字产业等。产业园区中的收税、收费等公共管理功能以及企业在生态场景下的业务发展,均需要银行提供全方位的线上化、嵌入式数字金融服务。
商业银行产业数字金融的发展思路建议
产业数字金融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新领域。商业银行要想发展好产业数字金融这一新模式,就必须探索运用新思维,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能力、新平台、新机制等,为可持续的创新和落地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打造数字化授信及风控能力。商业银行应围绕产业生态和产业上下游客户的数字化、智能化授信评估和风险监控,探索运用个人征信及企业征信等金融信用数据,工商、公安、司法、税务、发票、社保、交通等行为数据以及与产业链交易数据,引入宏观因子、行业及周期性因子,构建数字化授信模型及数字化风控模型体系,实现从传统业务模式下的专家型线下授信、风控向产业数字金融业务模式下的数字化授信、风控技术转变,形成客户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能力,确保产业数字金融业务风险可控。
构建产业数字金融数字平台。商业银行应发挥科技赋能优势,打造智能、高效、敏捷的可支撑产业数字金融全流程数字化的系统平台,支撑数据获取、场景接入、准入筛查、授信审批、事中监控、风险预警、贷后处置等环节的业务处理,构建服务产业生态的场景化多维工具箱,帮助企业客户实现生产经营活动全流程数字化,为金融服务全流程数字化提供生态基础。同时,发力推进数字技术应用探索,加强对5G、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研究,充分利用技术创新增强对围绕垂直行业的企业间交易数据、企业内生产数据等开展业务、产品、风控及服务创新的保障支持。
创设面向产业链的数字产品。商业银行应从数字化程度较高的产业生态场景入手,沿着“找数据、选数据、用数据”的思路,与头部优质的核心企业、产业互联网平台或产业园区,共同打造与产业链交易契合的产业数字金融产品,为生态场景内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数字金融服务。例如,针对产业链生态内各类客户生产经营中的融资需求,商业银行可通过“数据+算法+模型+规则”,推出数字保理、订单融资、数字仓单等标准化的数字融资类产品,为客户提供“e秒授信、e秒放款、e秒支付”的快速融资服务。针对客户在交易流、商贸流中产生的资金结算、财务管理等需求,商业银行可研究创设可覆盖收单、支付、归集、分账等现金管理功能的标准化結算类产品,在满足客户经营管理需求的同时,提升对客户资金用途的追踪能力,确保验证贸易背景真实性,切实做到了解客户信息、掌握资金流向和防范金融风险。
搭建支持敏捷创新的机制体系。商业银行可在总行层面探索成立面向产业数字金融业务创新的专业委员会,以强化在总行层面对产业数字金融创新的组织推动和决策部署。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扁平化的敏捷项目团队,提高产业数字金融创新的落地实施效率。构建和运用金融科技创新准备金机制、不良资产快速核销机制等创新容错缓释机制,针对创新过程中出现的不良资产支持快速核销,鼓励员工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创新。探索设立数字金融创新奖金,加大对业务和技术人员的充分激励,形成争相创新的良好氛围。通过对商业银行组织机制的优化调整,为产业数字金融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结语
作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全新模式,产业数字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已焕发出强大生机。基于数字技术在产业环境下的创新应用,将对核心企业的依赖转化为对数字资产的依托和合理利用,并通过创设数字信用和数字担保,探索构建新的业务模式。未来,商业银行可进一步聚焦数字授信与数字智能风控技术的深化应用,针对特色行业和重点业态,以数字金融为核心驱动,助力实体产业蓬勃发展。
(作者系华夏银行产业数字金融部总经理)
责任编辑:孙 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