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双新”背景下“一核三化多元”育人工程

2022-02-27曹化宗王乐举山东省安丘市第二中学

教育家 2022年49期
关键词:双新小家庭激情

曹化宗 王乐举 | 山东省安丘市第二中学

作为一所高中学校,面对新高考,在落实普通高中新教材、新课程“双新”工作的背景下,如何做好立德树人,让学习真正发生?如何才能实现师生的同频成长?围绕这些实际问题,山东省安丘市第二中学(以下简称“安丘二中”)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精心构建了“一核三化多元机制”育人工程,着眼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着力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在提升育人品质的同时,营造有助于师生共同发展的教育生态。

一个核心:以激情教育打造学生精神特区

安丘二中的校园里,每到大课间,总会响起嘹亮的口号声,让人瞬间激情满满。在老师的带领下,各班旗手手握班旗引领在前,学生们则以整齐划一的步伐、铿锵有力的呐喊,展现着学校激情教育的魅力,同时也为自己构建起“激励自我、敢于拼搏”的精神特区。

学校将“激情”作为核心教育理念,着力打破沉闷的学习方式,通过激情德育、激情课堂、激情活动等,打造涵盖生命健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习惯养成教育、感恩孝亲教育多个版块,及与学科教学密切相连的多元课程体系,帮助学生点燃心中激情,实现主动成长。

课堂上,师生精神饱满、互动频繁,学生全神贯注、踊跃发言。课外活动时,操场上、体育馆、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年级会议室等多个场所,活跃着各种学生社团,校园里一片沸腾。

激情成就梦想,奋斗诠释人生。开展激情教育活动,为的不仅是激发学生的青春活力,还要帮助他们积蓄饱满的学习热情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将生命的激情注入成长的灵魂,让激情校园成为4600多名学子的精神特区,使其受益终身。

“三化”育人:以“小家庭”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辛有功是学校高二(24)班的班主任,从上学期开始,他成了班里50名学生的“家长”。在这个“小家庭”里,作为“家长”的他,不仅要关注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还要从思想状态、人际交往等多个方面对他们进行持续的了解和帮助,以为人父母之心关心呵护“小家庭成员”,使得“小家庭”其乐融融,孩子们快乐成长。

如今,像这样的“小家庭”,在安丘二中普遍存在着。这是学校实施“小家庭育人导师制”后师生关系呈现出的新样态。

实现育人精细化。学校根据学生的学科能力、心理健康、性格特点等因素,创建了学科教师和班主任为“家长”导师、学生为家庭成员的“小家庭”。“家长”导师全方位地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学生成长提供最贴心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并对每一个学生进行精准分析、精细管理。

实现育人数据化。以“小家庭”为单位,学校帮助每一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用数据记录每个学生的成长足迹,旨在改变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总结性考试评价方式,以激励性评价为核心,全面了解学生,关注个别差异,科学把握学生的成长需求。

实现育人全员化。学校立足学科学术内涵和传承脉络,充分依托课程思政载体,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挖掘课程体系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着力打造“育人与育才相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课程思政体系,将育人元素有机融入教学体系,从“思政课程”主渠道育人向“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转变,从而实现“人人都是思政教师、人人都是育人导师”的工作格局。

“小家庭育人导师制”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角度,构建起全方位关注学生发展的育人体系,使学校育人工作更加精细化、数据化、全员化。

多元管理:以成长服务助力师生同频发展

王海涛是安丘二中的一名高二学生。刚来学校时,他特别不适应,甚至动过转学的念头。自从参与了学校学生发展中心开展的“学业与职业发展”“心理与体质健康”“生活与交往能力”一系列课程,他的状态有了明显变化,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对未来发展也有了更为准确的定位。在与同学的交往中,他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现在他能够在努力学习的同时积极为集体服务,成了阳光少年的典型,在多个方面成为整个年级的优秀标杆。

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年轻教师,王芳一入校就参加了学校的“青蓝工程”,积极拜师学艺。在学校学术委员会教师的带领下,她努力提升课堂效率,踊跃参加青年教师课堂创新大赛,坚持参加集体备课和听评课活动,以最快的速度提升业务能力。一年来,经过持续不断的实践、总结、反思、探索,已成为备课组的骨干力量。

师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多元管理机制的高效运行。为适应新教材、新课程的要求,学校从顶层做好科学规划,创新机制,帮助教师和学生同向、同频成长。

其一,学校创新性构建了集“管理、评价、服务”于一体的学生成长机制。创新学生管理模式,遵循“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学生管理中心和学生会的职能,引领学生走向自育自学的生命境界;健全评价激励体系,以每周每月每期循环式、立体式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成立学生发展中心,在“学业与职业发展”“心理与体质健康”“生活与交往能力”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一对一全方位培养,切实保障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发展。

其二,学校构建了集“校本教研、自学共学、专业引领”于一体的教师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教务处和备课组长的作用,以激情课堂为目标,大力推进课堂改革;以激发兴趣、优化流程、培养能力、指导学法为基本路径,紧紧围绕高考评价体系和新课标,用情境教学贯穿课堂,开展名师讲堂、课堂创新大赛和听评课活动,同步推进学科常态课与展示课研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与名校、高校加强交流,开阔教师视野,提高教师业务水平;落实“靶向教研”,改进集体备课,精研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点评、反思的过程管理,强化课例研究,打磨细节,在实践中反复论证,形成实用的教学评模式一致的课程建构,并在全校范围内推广。

其三,学校还构建了集“精细化、网格化、问题清单式”于一体的项目管理机制。深化落实项目化管理,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各项工作有计划、有预案、有规章,责任到人,强化结果评价。教学管理精细化,全面实现年级和科室各项工作的流程化、细节化,责任更明确,教学管理更流畅,工作效率更高。制定项目化、网格化、量化管理监督评价机制,深入开展问题清单式工作法,使教育教学问题实现堂堂清、日日清,确保任务落实有效。

今后,学校将继续立足师生生命本体,着眼于每一个人的未来发展,围绕新教材、新课程的实施要求,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转变育人方式,以更科学、更高效的工作模式,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综合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双新小家庭激情
“小家庭年夜饭”吃出别样“年味”
“双新”视阈下福州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实施情况及思考
“双新”背景下初中信息科技新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小家庭年夜饭”在上海走俏
我们的激情瞬间
户外激情
激情从未止步
论“小家庭”时代的家风建设
消磨不了他胸中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