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管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2022-02-27宋灵云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24期
关键词:创口舒适度伤口

宋灵云

(扬州洪泉医院伤口护理门诊,江苏 扬州 225200)

慢性伤口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创伤。糖尿病足溃疡、压力性溃疡等创伤均属于慢性伤口的范畴[1]。患者在出现慢性伤口后,创口位置在正常情况下很难自行愈合,如果不予以足够的治疗和干预很容易造成创口感染等情况,进而导致各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侵袭,甚至造成全身性感染,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上需要及时对此病患者予以护理干预[2]。而形成慢性伤口的因素相对复杂,创口长期不能自行愈合,导致很多患者对其形成一定的忽视态度。健康教育以及风险管理是现代护理工作中应用十分普遍的护理方式,在慢性伤口的护理中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意义[3]。本文将选择我院的166 例慢性伤口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风险管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20 年11 月至2021 年11 月期间我院伤口护理门诊收治的慢性伤口病例中选取166 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83 例。研究组:男女比例为46 :37 ;年龄范围为23 ~72 岁,年龄平均值为(47.45±24.31)岁;病程范围为1 ~6 个月,病程平均值为(3.41±2.27)个月。常规组:男女比例为48 :35 ;年龄范围为23 ~72 岁,年龄平均值为(47.38±24.21)岁;病程范围为1 ~6 个月,病程平均值为(3.45±2.19)个月。两组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患者均同意参与本研究,且研究已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病例纳入标准:年龄>18 岁;确诊为慢性伤口;基本信息资料完整;已签署知情协议。病例排除标准:基本信息资料不完整;合并精神障碍,无法与他人进行正常的沟通;未完成相关随访工作。

1.2 方法

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是:1)及时为患者进行换药处理,定期观察患者的创口情况。2)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抚,避免患者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3)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我保护,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依从性和重视程度,避免创口出现感染。研究组给予风险管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护理,方法是:1)健康教育:(1)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全面的临床检测,掌握患者血糖、血脂等相关指标,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慢性伤口宣教计划。(2)将慢性伤口的换药方式、换药时间以及日常干预内容制作为宣传册或者视频,对患者及家属对宣教知识的接受能力以及受教育水平进行分析,进而选择合理的宣教方式和宣教速度。(3)根据宣教计划展开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定期换药,在换药过程中需要及时观察创口的状态,包括创口是否有出血、化脓、血肿等。指导患者在每次换药过程中观察并记录创口大小,判断慢性伤口的愈合速度。(4)在健康宣教的过程中,需要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调整饮食结构以及运动等行为。饮食方面需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食物对创口愈合造成负面影响。在运动方面需要合理控制运动强度和运动方式,避免对创口造成拉伸和撕裂,加重创伤。2)风险管理:(1)设置风险管理小组。选择具有丰富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加入小组,对护理人员展开相应的培训工作,告知护理人员慢性伤口的护理要点以及相关风险管理技巧。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方可开展护理工作。(2)出血风险管理。在护理时需要根据患者慢性伤口的不同进行具体的风险管理,例如对于糖尿病造成的慢性创口,伤口不易愈合并经常出现出血症状。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创口位置进行评估,制定换药频率以及包扎方式,促进创口尽快结痂,减少患者伤口出血次数。(3)感染风险管理。在患者出现慢性伤口后,需要及时为其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干预。可以选择口服抗生素药物或者在创口位置涂抹抗生素软膏等方式降低患者的感染风险。

1.3 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 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共4 项,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2)自我管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 评价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价指标共4 项,分数越高表示自我管理能力越强。3)舒适度:采用舒适状况量表(GCQ)评价患者的舒适度,评价指标共4 项,分数越高表示舒适度越高。4)心理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数越高表示心理状态越差。5)不良事件:观察患者创口感染、出血、糜烂、水肿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22.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分,± s)

表1 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分,± s)

组别 时间段 社会功能 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 精神状态研究组(n=83) 护理前 58.39±7.58 65.45±8.65 66.64±7.64 67.02±9.41护理后 69.45±2.14 78.08±3.48 75.45±4.02 77.36±3.47常规组(n=83) 护理前 58.47±7.47 65.41±8.61 66.58±7.58 67.07±9.52护理后 68.05±3.24 76.59±4.82 73.61±5.27 75.91±4.69 t 值/P 值(研究组护理前后) 12.793/0.000 12.341/0.000 9.297/0.000 9.392/0.000 t 值/P 值(常规组护理前后) 10.719/0.000 10.322/0.000 6.937/0.000 7.588/0.000 t 值/P 值(组间护理后) 3.284/0.001 2.283/0.023 2.529/0.012 2.264/0.024

2.2 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的各项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分,± s)

表2 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分,± s)

组别 时间段 健康知识 自我责任感 自我概念 自我护理技能研究组(n=83) 护理前 45.57±2.42 15.59±3.54 21.45±3.53 38.23±3.51护理后 62.44±1.27 21.45±1.89 27.52±1.57 45.58±1.11常规组(n=83) 护理前 45.51±2.44 15.62±3.47 21.57±3.49 38.36±3.47护理后 61.68±2.02 20.58±2.54 26.74±2.31 44.92±1.58 t 值/P 值(研究组护理前后) 56.236/0.000 13.303/0.000 14.313/0.000 18.189/0.000 t 值/P 值(常规组护理前后) 46.506/0.000 10.508/0.000 11.254/0.000 15.674/0.000 t 值/P 值(组间护理后) 2.901/0.004 2.503/0.013 2.544/0.011 3.114/0.002

2.3 患者舒适度的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的各项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患者的舒适度评分(分,± s)

表3 患者的舒适度评分(分,± s)

生理舒适 环境舒适 社会舒适组别 时间段 心理舒适研究组(n=83) 护理前 22.12±2.48 20.41±2.36 17.54±3.45 20.14±3.67护理后 28.45±1.24 27.54±1.02 20.74±1.32 25.47±1.58常规组(n=83) 护理前 22.14±2.51 20.38±2.45 17.52±3.58 20.21±3.45护理后 27.81±1.87 26.97±1.56 19.95±1.84 24.84±2.01 t 值/P 值(研究组护理前后) 20.798/0.000 25.265/0.000 7.892/0.000 12.152/0.000 t 值/P 值(常规组护理前后) 16.503/0.000 20.670/0.000 5.500/0.000 10.564/0.000 t 值/P 值(组间护理后) 2.598/0.010 2.786/0.006 3.178/0.001 2.245/0.026

2.4 患者心理状态的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的SAS 评分、SDS 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 <0.05)。见表4。

表4 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分,± s)

表4 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分,± s)

组别 时间段 SAS 评分 SDS 评分研究组(n=83) 护理前 74.58±9.64 70.65±8.35护理后 35.55±3.12 32.41±2.47常规组(n=83) 护理前 74.62±9.57 70.57±8.54护理后 37.02±4.23 33.85±3.36 t 值/P 值(研究组护理前后) 35.093/0.000 40.008/0.000 t 值/P 值(常规组护理前后) 32.738/0.000 36.452/0.000 t 值/P 值(组间护理后) 2.547/0.011 3.145/0.002

2.5 患者不良事件的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中有2 例(2.41%)患者出现不良事件,常规组中有9 例(10.84%)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研究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χ²=4.770,P=0.028)。

3 讨论

慢性伤口在临床上较为常见[4]。临床研究显示,慢性伤口主要包括糖尿病性溃疡、动脉性溃疡、静脉性溃疡、创伤性溃疡、压力性溃疡等几种类型[5]。导致患者出现慢性伤口的因素相对复杂,例如血管功能障碍、全身性疾病、慢性疾病、感染等因素都会对创口的愈合造成影响[6]。而由于慢性伤口无法自主愈合,其出现感染等不良事件的风险较高,因此需要予以全面的护理和干预[7]。在当前的相关护理工作中,主要是对患者予以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在日常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但是单纯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并不理想。风险管理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护理模式,是根据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风险事件进行评估,对于可能发生的风险做好预防处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8-10]。通过健康教育以及风险管理能够更好地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防护工作,减少对创口造成的二次伤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显示:护理后,研究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李孟玲等[11]在针对100 例慢性伤口患者进行的研究中发现,对慢性伤口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够更好地提高护理水平,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这与本研究一致。有研究指出,通过健康教育以及风险管理能够指导患者更好地进行锻炼,使患者能够掌握自我护理的正确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及时更换药物,避免创口感染[12]。本研究显示:护理后,研究组的各项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有研究指出,在相关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护理讲解,告知其日常生活中自我防护的正确方法,可避免其创口出现血肿、溃烂等情况,减轻其不适感和疼痛感[13]。本研究显示:护理后,研究组的各项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说明在进行健康宣教以及风险管理后,患者能够更加注重自我保护工作,其舒适度得到明显提升。有研究指出,在相关护理过程中,应对患者的创口状态进行评估,并指导患者对创口进行观察,让患者能够掌握自身慢性伤口的愈合速度,进而使其能够了解自己创口的状态,安抚其紧张、不安等负面情绪[14-15]。本研究显示:护理后,研究组的SAS 评分、SDS 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有研究指出,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创口感染、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16]。本研究显示:护理后,研究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在为慢性伤口患者展开护理的过程中,运用风险管理联合健康教育进行干预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和舒适度,并可降低其出现不良事件的风险。

猜你喜欢

创口舒适度伤口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会痒?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比缝合更好的创口封闭方法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心灵创口贴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改良型创口贴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小伤口都能用创口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