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S呼吸康复治疗在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2022-02-27黄彩云严彩玲陈彩文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24期
关键词:肺活量中重度呼气

黄彩云,古 辉,彭 昌,严彩玲,陈彩文

(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广东 佛山 5285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病理基础,经逐步发展可造成气流受限、肺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的明显障碍,从而可导致机体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1]。如何改善COPD 患者的肺功能已成为医护人员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2018 年COPD 全球倡议指出,中重度COPD 患者在呼吸功能锻炼中的获益最大[2]。常规呼吸康复训练对COPD 稳定期患者效果明显,但是对于中重度COPD 患者的治疗效果仍然有限[3]。近年来临床工作者尝试将4S(simple,safe,satisfy,save)呼吸康复法应用于肺部疾病的康复护理中,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4]。本次研究从2022 年1 月至2022 年4 月我院收治的中重度COPD患者中择取80 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在COPD 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4S 呼吸康复治疗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22 年1 月至2022 年4 月我院收治的中重度COPD 患者中择取80 例,以护理方式的不同为依据分为常规处理组和4S 呼吸康复组,每组40 例。常规处理组:男女比例22:18 ;年龄63 ~72 岁,平均年龄(68.26±2.02)岁。4S 呼吸康复组:男女比例23:17;年龄62 ~71 岁,平均年龄(68.33±2.10)岁。两组的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纳入标准:1)符合《COPD 诊治指南》[5]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肺功能分级在Ⅱ~Ⅲ级稳定期;2)年龄≤75 岁;3)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病例排除标准:合并肝肾功能严重障碍。

1.2 方法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期间,遵医嘱为常规处理组实施常规内科治疗,包括吸氧、抗感染、支气管扩张、祛痰、营养支持等。在此基础上为4S 呼吸康复组增加4S 呼吸康复治疗,具体方法如下:1)建立通风对流的呼吸康复环境,确保病房保持良好的通风对流。2)进行呼吸、咳嗽、排痰和打喷嚏的训练;呼吸肌肉训练可以采用呼吸训练器,根据患者吸气和呼气肌力调节呼吸训练器的阻力大小,每天做2 ~3次,每次至少50 下;注意每做5 次呼吸阀锻炼后,需主动进行有效咳嗽、咯痰。3)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训练:指导腹式呼吸,呼气中使嘴唇缩拢,用力收缩腹肌,使腹壁向下方凹陷,再从嘴巴处呼出,用鼻子吸气;吸气中放松腹肌,使腹部膨胀,切勿使胸部膨胀;每分钟呼吸10 次,每次训练10 min,每天训练3 次。待熟练后,适当增加练习次数及时间。4)鼓腹吸鼻耸肩锻炼:鼻快速吸气使腹部隆起,维持2 s 后经口呼出;重复鼓起腹部,维持姿势的同时吸鼻、耸肩,维持3 s,呼气时向后向下开肩,延展脊柱。5)全身运动:在床上做包括空中踩车、拱桥运动和拉伸起坐的郑氏卧位康复操;以上每个动作锻炼10 ~15 次,训练10 ~15 min,每天2 次,持续4 周。

1.3 临床观察指标

1)肺功能:用Cosmed 肺功能仪测定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呼气流量峰值、肺活量。2)呼吸困难分级:采用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RC) 制定的呼吸困难量表[6]进行评价,分为1 ~5 级,等级越高说明呼吸困难越严重。3)满意度:通过自行设计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定,评分为百分制,很满意:得分在90 分以上;满意:得分75 ~90 分;基本满意:得分60 ~74 分;不满意:得分在60 分以下;总满意度为很满意率和满意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 例(%)]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功能指标分析

护理前两组的各项肺功能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呼气流量峰值以及肺活量均提高,且4S 呼吸康复组高于常规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肺功能指标分析(± s)

表1 肺功能指标分析(± s)

组别 第一秒用力呼气量(L) 用力肺活量(L)护理前 护理后 t 值/P 值 护理前 护理后 t 值/P 值常规处理组(n=40) 0.97±0.23 1.23±0.30 4.350/0.000 1.60±0.30 1.95±0.35 4.802/0.000 4S 呼吸康复组(n=40) 0.99±0.24 1.50±0.33 7.905/0.000 1.61±0.28 2.25±0.36 8.875/0.000 t 值 0.381 3.829 0.154 3.779 P 值 0.352 0.000 0.439 0.000续表1组别 呼气流量峰值(L/min) 肺活量(L)护理前 护理后 t 值/P 值 护理前 护理后 t 值/P 值常规处理组(n=40) 66.28±10.44 83.59±12.75 6.644/0.000 1.85±0.26 1.99±0.33 2.108/0.019 4S 呼吸康复组(n=40)67.02±10.55 95.83±13.58 10.596/0.000 1.86±0.33 2.98±0.40 13.660/0.000 t 值 0.315 4.156 0.151 12.075 P 值 0.377 0.000 0.440 0.000

2.2 呼吸困难等级分析

护理前两组的呼吸困难等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呼吸困难等级均降低,且4S 呼吸康复组低于常规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呼吸困难等级分析(级,± s)

表2 呼吸困难等级分析(级,± s)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 t 值/P 值常规处理组(n=40) 3.23±1.52 2.58±1.44 1.963/0.027 4S 呼吸康复组(n=40)3.33±1.67 1.69±1.47 4.662/0.000 t 值 0.280 2.735 P 值 0.390 0.004

2.3 满意度分析

4S 呼吸康复组的总满意度高于常规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满意度分析[例(%)]

3 讨论

气道疾病是常见病,据调查发现我国COPD 发病率高达到13.4%,而COPD 患者的症状是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因呼吸困难而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属照顾,同时耗费大量的社会资源[7]。GOLD 等关于COPD 的诊治共识中指出,呼吸康复治疗在治疗COPD 中的价值和地位等同于药物治疗[8]。通过非药物的康复方法同样能达到改善症状、提高运动耐力、降低急性加重频率和住院率等目标[9]。呼吸康复治疗在国内的开展较晚,近20 年才正式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开展,目前国内只有在北上广为数不多的三级甲等医院中有开展呼吸康复治疗,且并未系统化,全国大部分医院对呼吸康复治疗仍非常陌生[10]。

本研究中,实施4S 呼吸康复治疗的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常规处理组,呼吸困难等级明显降低,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处理组,说明4S 呼吸康复治疗的实施可以取得显著效果,对患者肺功能改善有积极作用,可以有效减轻呼吸困难现象,这也使得患者更加满意护理服务。呼吸康复的4S 原则内容如下:Simple(简单):提供给患者的呼吸康复方法越简单越好,以患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实施为目标;Satisfy(满意):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都对所实施的呼吸康复治疗方法满意;Safe(安全):通过指导,患者能够自己实施呼吸康复,且呼吸康复过程是安全的,不需要家属和医护人员监护;Save(节约费用):所采纳的呼吸康复治疗能帮助患者减少医疗费用、减少医保的开支,最大限度地节约人力、物力等社会医疗资源[11]。4S 呼吸康复的内容包括全身运动康复、呼吸肌肉锻炼、咳嗽能力的锻炼、气道分泌物的清除、疾病加重诱因的预防、营养康复和心理康复等多个方面。有研究指出,4S 呼吸康复通过呼吸康复技术能让患者满意、医护满意,能够帮助患者减少医疗费用、减少医保的开支,最大限度地节约人力、物力等社会医疗资源。

本研究中在4S 呼吸康复治疗中应用了“郑氏卧位康复操”,其具有简单、安全、有效的特点,且不受时间、空间的影响,无需特殊的仪器设备,节约了大量医疗资源[12]。国内外的康复操多种多样,包括呼吸体操、太极拳、健身气功八段锦、六字诀呼吸操等,其中康复操的某些动作并非都是有针对性地锻炼相应的呼吸肌和四肢肌群,而且不够简易实用。郑氏卧位康复操由本团队独创,运用呼吸力学及电生理学检测的方法,对康复操动作进行优化整合,总结出一套能够包括四肢肌肉、腹部肌肉、腰背部肌肉、呼吸肌肉锻炼的简易实用的康复方法。包括空中踩车、拉伸起坐、拱桥运动等。为危重症、长期卧床的患者提供了简单、安全、有效的运动康复方法,且不受时间、空间的影响,无需特殊的仪器设备,节约了大量医疗资源。

综上所述,在中重度COPD 患者临床护理中,4S呼吸康复治疗的实施可以改善肺功能,减轻呼吸困难程度,使患者满意度提高,临床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肺活量中重度呼气
制作简易肺活量袋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探讨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
肺活量的故事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中重度颈脊髓压迫患者术前术后MRI研究
Ustekinuma b 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