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规划视域下的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建设
2022-02-27康铭浩
沈 骑,康铭浩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092)
一、引 言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建设是语言研究服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领域。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健全国家安全体系,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将国家应急管理体系视为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首次提出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4类,每一类都与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应对地震、矿难,还是群体性食物中毒或恐怖袭击,其中涉及的紧急救援、信息发布、谣言防控、心理安抚等工作都需要强大的语言能力作为支撑,加之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的 “时间紧、影响广、预测难” 等特点,对于国家开展应急语言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多。面向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语言能力理应成为国家应急管理机制中的一项基础工程。2022年4月,由29家高校、企业、协会组织等联合发起成立了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形成了助力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①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在京成立,见教育部网,2022-04-28.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202204/t20220428_623075.html.,这表明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建设已经引起国家高度重视,相关理论与应用研究亟待提速。
从世界范围看,应急语言研究起步较早,注重实践操作,已成为应急管理和危机应对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相关研究分为4类:一是语言的规范性和实用性问题,如公共卫生领域的病毒和疾病的命名规则[1];应急情况下的平易语言警报等[2]。二是语言的应急翻译问题,关注翻译在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紧急救援、灾害预防管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3-5]三是语言服务的技术问题,涉及语音翻译技术[6]、语音应答技术[7]、情绪分析处理技术[8]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运用。四是危机沟通与话语传播研究,主要围绕推特等社交媒体和新闻媒体话语的作用与管理。[9-12]国外研究视角多样,且研究问题注重实际,值得借鉴。
相对而言,中国应急语言能力建设刚刚起步,目前国家应急语言研究主要分为3类:一是理论建构研究。这类研究主要涉及应急语言能力的概念界定[13-16],应急语言服务研究领域的划分[17]11以及对应急语言能力建设的维度、目标体系和能力分析模型的构建[18]、对国内应急语言研究的回顾与展望[19]等。二是国际比较研究。一些学者介绍美国、日本等国家在应急语言服务与能力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20-23],系统梳理国外应急语言研究的主要路径和方法[24]。三是策略研究探索。学界注重探索提高国家应急语言服务质量与能力的有效路径。[25-32]上述研究为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我们也注意到,现有研究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缺乏合适的理论与实践相衔接的学科视角。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建设本质上是一种带有战略特征的语言规划行为,体现国家意志,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基本内容与规划目标。我们认为在加强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建设的过程中,亟待从语言规划理论视角入手,厘清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建设的语言规划观,明确和界定其基本内容和战略目标,为推动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二、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建设的语言规划观
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建设首先需要明确其语言规划观,即作为一项特殊性质语言规划的价值定位。语言规划价值定位是指在语言规划过程中,对语言价值本质的根本认识,价值定位是语言规划的核心与驱动要素,决定着语言规划的成败。近四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问题都很关注②参见李宇明《中国语言资源的理念与实践》,见《语言战略研究》2019第3期;李宇明、王春辉《论语言的功能分类》,见《当代语言学》2019年第1期.Ruiz R, “Orientations in language planning” ,NABE Journal,1984(2).Ruiz R,Reorienting Language-as-resource.In J.Petrovic(ed).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on Bilingual Education,Information Age,2010.,先后提出了语言规划中的 “语言工具观” “语言权利观” 和 “语言资源观” 3种不同的价值定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建设中语言观的明显差异。
(一)语言工具观
语言规划中的语言工具观,是将语言看成一种获取社会资源的工具,通过语言规划实现和发挥语言的实际使用功能,解决语言交际与沟通问题。基于语言工具观,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建设主要解决应急管理中的语言交流障碍、应急资讯传播与危机沟通等现实问题,凸显出应急语言服务中的语言工具观价值取向。但是,语言工具观存在 “重应急,轻能力;重通用,轻特需” 的现实问题。一方面,在应急事件发生时,有关部门对应急语言服务重在其现时急用性,对应急语言供给的来源与语言水平无法提出具体的要求。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应急语言服务的质量与能力要求没有客观标准。因此,语言工具观主导下的应急语言服务强调急用,忽视应急语言能力的培育机制与评价标准建设。另一方面,在语言工具观主导下,应急语言服务在语言选择过程中,倾向于以国家通用语言或是国际通用语言服务为主,用来满足主流人群的基本语言需求,无法充分满足少数人群的多语种服务的需求,因此无法提供精准化语言服务。总体而言,语言工具观并不能解决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在语种和质量等多方面的需求。
(二)语言权利观
语言规划的权利观是全球化语境下各国社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末开始,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不同族群的人际流动。在多元社会文化思潮推动下,语言规划关注占人口少数的多语群体的语言权利,聚焦多语社会语言生活中的主体核心——人,即将语言视为人人享有的一种基本权利。在国家应急语言服务中,语言权利观通过有组织的系统规划活动,将现实世界中的语言多样性概念化为应急信息传播问题,尊重和保护母语权利,避免语言歧视,以及通过语言服务保障母语行使知情权和表达权。在我国应急语言服务中,各级政府始终坚持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的理念,重视多语权利保障问题。2020年以来,中国语言学人通过组成的 “战疫语言服务团” 研制《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疫情防控外语通》等多个应急语言产品[28],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不同人群语言权利的关注与维护。此外,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语言表达及信息传递[33]、听障人群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沟通需求[34]、来华外国人的信息获取等都是这一领域的现实问题。语言权利观凸显对少数群体语言利益的维护,事关公民的基本权利,这不仅仅局限于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建设,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民本思维,关乎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语言权利观在注重语言服务公平性的同时,对语言服务的效率与投入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客观上任何国家与政府都无法为所有语言或是方言提供应急语言服务。国内现有研究都强调国家加强投入的迫切性,但均需要考虑政府财政投入的极限问题与效益问题。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国家会更倾向于将有限资源优先投入到更为紧要的领域之中,比如改善医疗条件,加强公共卫生教育。应急语言服务规划需要有准确的城市语言人口调查与语言经济学数据支撑,应急语言服务如果一味盲目地增加政府和市场资源投入,将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 “难以承受之重” 的压力。因此,语言学界与其强调国家增加对应急语言服务的投入,不如开展细致深入的调查,明确不同地区的具体语言需求,制定相应应急语言服务的科学规划,充分考虑到国家投入的效率与效果。
(三)语言资源观
语言规划的资源观不仅凸显语言的工具性取向,同时提倡语言作为人类智识、文化、政治、社会和权利等多种价值,充分尊重不同语言的多种价值,倡导以一种人本生态主义理念来应对和解决各类语言问题。[35-36]语言资源观从多语主义视角将不同语言视为社会公共产品和生态资源,提出构建多语资源和谐共存的空间。
基于语言资源观,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建设将语言视为一种重要资源,尊重各种语言及其使用群体,致力于保护语言多样性,包括但不局限于语言的工具性价值,更多体现的是语言的资源性价值。语言的资源性价值首先体现在其公共产品属性。在国家应急能力建设中,语言不完全是一种工具,而更应被定位为一种具有基础设施属性的公共产品。这就好比是市政设施建设中,布置在道路两侧的路灯一样,看似不起眼,但不可或缺。因此,语言资源观要求确保语言作为公共产品的安全性,保障语言资源这一基础设施建设。这体现了现代国家的公共社会和政策层面的底线思维。
其次,语言资源观需要考虑到语言在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的外在资源价值,例如,结合不同领域或是地区实际应急需要,增加应急语言服务的语种,如面向 “一带一路” 建设,增加非通用语种服务;或是针对民族地区提供少数民族应急语言服务;再或是面向从公共服务到医务、司法或是安全等特殊领域的应急语言需求,开展多语规划服务等等。这些都体现出语言资源观的规划和服务意识。
最后,语言资源观也涉及语言具有认同建构、自尊建立、国家安全、媒体与公共关系等多个方面的内在价值。[37]39在应急语言能力建设中,语言的内在价值可以通过实施语言心理干预、研发语言技术、生产语言产品和构建国际应急话语体系等途径实现。比如,探索如何实施语言心理干预,充分发挥语言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抚慰作用[30,38-39],通过社交媒体上超语话语实践的建构维护国家安全[40]等。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目前语言的资源性价值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语言资源的调查整理与开发利用工作亟须开展。[41]12具体而言,国内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的数量、分布与能力还缺乏系统性统计,国家开展应急语言服务的工作机制尚未建立,现有语言资源的开发利用多是由一些学者、志愿者自发开展。相信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的指导和引领有助于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建设的体制机制建设。此外,建立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全球话语体系刻不容缓。构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话语,在外事外交等领域进行全球话语传播,需要积极发挥语言的资源性价值,提升话语规划能力。从语言资源观出发,面向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建设的语言规划亟待切实开展起来。
三、面向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建设的语言规划基本内容
基于语言资源观及语言规划经典理论,我们将面向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建设的语言规划基本内容分为语言本体规划、语言地位规划、语言习得规划、语言声誉规划、话语规划、语言使用规划、翻译规划和语言技术规划8个方面。
(一)语言本体规划
语言本体规划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一是保障语言交际顺畅。一方面,要建立应急语言使用标准,依据科学性、社会性、统一性和及时性原则建设国家应急术语能力[42]54,确保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核心术语科学、规范、统一。比如,对于疾病和病毒的命名,这不仅关乎医学领域专业知识,更考验社会治理的智慧和水平,处理不当会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甚至引发社会冲突。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 “西班牙流感” “中东呼吸综合症” “猪流感” ,这些命名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也促使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15年更新了病毒疾病命名规则。另一方面,国际国内的命名效率与合理性还需进一步提高,以满足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实际需求。在正式名称出台前,社会上会出现许多不同版本的名称,一旦流传开来,再进行改变的难度就会增大。[43]46二是维护少数群体语言交际权利。比如,《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武汉方言手册》等语言产品就考虑到了相关群体的实际需求,切实维护其语言权利;《疫情防控 “简明汉语” 》在促进国内普通话阅读、理解能力弱的公民及在华外国人语言交际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中涉及的词语选择、标准规范制定、应急信息快速传递等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18]9三是做好语言抚慰[30],发挥语言资源性价值。突发公共事件不仅会对伤患者造成身心创伤,其他群体如警察、医护人员及其家属等也可能受到影响。因此,运用语言、文字及相关手段对相关人群进行情绪抚慰和心理疏导就十分必要,而实施语言抚慰的原则方法、如何与心理健康保障配合等问题还有待深入探讨。[18]10
(二)语言地位规划
语言地位规划主要包括4方面内容:一是开展应急语言服务需求调查,提供精准化语言服务。对于中国而言,国家语委、应急管理部等相关部门应联合开展针对不同地区的应急语言服务需求调查,切实了解各地普通话、方言、民族语和外语等多言多语的常用人群数量、分布、语言能力与需求等基本信息,绘制各地 “语言地图” ,为国家应急语言服务提供现实参考与依据,避免出现缺乏实际考量的应急语言服务规划,减少资源浪费,确保国家投入—产出的利益最大化,对各地各类人群真正提供精准化语言服务。二是破除语言多样性为应急语言服务带来的交际挑战。政府应主导建立涵盖通用语、方言、民族语、外语、手语 /盲文的多言多语信息发布渠道[18]9,研制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最优语言选择方案。语言可以通心通事,一般对话中使用听话者本族语进行交流的效果更具优势,但当涉及预防与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4个应对突发事件的活动时,如何从普通话、方言、民族语言和外语等 “应急语种” 中做出选择,还需系统研究。政府应提高选择运用这些 “应急语种” 及时发布信息的能力,消除沟通障碍。三是营造多言多语和谐发展的局面,维护各 “应急语种” 提供应急语言服务的权利。一方面,要探索对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建设中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进行语言功能的分配与定位。日本注重发挥方言在增进文化和身份认同方面的优势,利用方言为受灾群众提供应急语言服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31]。但相比之下,我国各级政府提供此类语言服务的能力还很有限,在一定程度上也值得我们反思,从国家语言治理角度看,我们必须对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建设中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另一方面,要注重提高应急外语服务能力。随着我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我国组织参与的国际合作交流也逐渐增多,特别是应对全球性危机方面,急需强有力的应急外语服务能力提供支持,但目前我国应急外语服务能力与我国的国际地位与形象不匹配,亟待改善。此外,应倡导优先使用中文发表科研成果,注重提升中文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等全球性危机中的地位。李宇明、王春辉发出 “中文首发制” 的倡议,呼吁改革现有科研评价体系,将科研成果第一时间转化为我国的现实生产力,特别是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等应急问题方面尤为迫切。[44]随着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国际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领域的中文地位规划将是一个新课题。四是充分发挥不同领域或行业语言在应急语言服务中的功能与作用。根据使用领域或行业可以将应急语言能力分为应急医疗用语、航空用语、海事用语、网络用语等[15],各领域或行业的应急语言能力具有各自的特点,且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政府也应注重培养这些类别的应急语言能力,将其与根据语种划分的应急语言能力结合,推动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建设。
(三)语言习得规划
语言习得规划是指为培养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所需的应急语言能力提供的语言教育规划。这里包括学校等正式领域的语言教育规划,也包括非正式领域的语言教育规划,主要涉及4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推进语言应急培训,提升语言应急意识。当前,语言应急培训尚未得到重视和有效开展。除了语言专业研究者和学习者之外,在公共服务领域,包括公安、市政或是卫生领域,很少有人知道或了解应急语言能力,而这方面的培训工作开展的更是少之又少。语言应急培训不能在 “应急” 时再开展,需要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学校等予以重视,注重平时积累,采取有效措施夯实基础,未雨绸缪。二是做好公众(社区)应急语言教育规划,提升公众的应急语言能力[25],引导、帮助其行使语言权利。这类语言教育属于灾前预防教育,尤其需要注意保障老年人、听障人群、在华外国人等特殊群体接受应急语言教育的权利。例如,语言服务志愿者通过与这些特殊群体交流,获取服务对象信息,服务对象也可以对应急语言服务质量做出反馈,这样既把灾害预防信息传递到位,也鼓励公众(社区居民)评价应急语言服务质量,提升公众的自尊感与能动性[25],进而实现维护公众语言权利,提升其应急语言能力的目标。三是加强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形成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人力资源。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缺口依旧很大。应急语言服务人才(专指应急语言服务专业人才)包括具有与语言相关的应急语言服务专业知识、技能、经验的人才,例如语言翻译人才、语言技术人才、语言培训人才等专业语言人才,以及心理医生、记者、新闻编辑、社区网格员等专业非语言人才。[45]依托高校相关专业人才的教学体系,构建政府、高校与行业分工明确、互相协作的人才培养体系,探寻培养不同类别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的有效路径是当务之急。四是推动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标准化建设。一方面,通过建立应急语言服务人才数据库等方式,系统性统计国内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的数量、分布、语言、职业等基本信息,列好人才清单,便于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科学合理调配人才开展应急语言服务。另一方面,应明确人才准入与退出机制,加强对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的选拔与考核,重点是要建立应急语言服务能力评价标准,实现对这些人才的分类管理;同时,也要探索壮大应急语言服务人才队伍的激励措施,如对相关人才提供一些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福利,鼓励和号召更多人才投身应急语言服务,形成 “专业人才” 与 “语言服务志愿者” 互为补充的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格局。
(四)语言声誉规划
语言声誉规划是围绕语言形象开展的规划,主要涉及3方面内容:一是消除语言暴力现象,维护语言形象,净化语言环境。特别是在网络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当一些 “意见领袖” 在不了解突发公共事件真相的情况下,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时,极易产生 “带节奏” 的效果,给相关人群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及影响。这些在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语言暴力,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造成视觉污染。语言的声誉就是语言的名片,我们应该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通过各种得体而优雅的表达,让语言赋正能、稳人心,不添乱、不伤人。[38]二是关注方言、手语、盲文、外语等的声誉规划,维护这些语言使用群体的语言权利。在加强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建设的过程中,应注重为方言、手语、盲文、外语等树立良好的形象,特别是对它们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行广泛宣传。例如,通过研发设计相应语言产品,宣传这些语言的积极作用,为这些语言发展及其参与应急语言服务营造良好氛围,增强其社会认可度,促进相关人群对这些语言的认同。三是加强中文国际传播声誉规划,为中国树立良好国际形象。许多国家非常重视语言声誉规划,如法国将法语形容为 “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 ,英国把英语包装为 “国家、社会与个人发展必需之语言” 等[46],而我国政府目前对于中文国际形象尚无明确定位,导致一些外国学习者认为 “中文是最难学的语言” ,这不利于中文国际传播,对我国形象也会产生不利影响。政府应组织专家学者充分挖掘中文文化特色,通过文学创作传播中文美好形象[46],比如将中国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经验做法整理出版。同时,语言产品提供方应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掌握公众对于语言产品在美学与智力层面的感受与看法,及时改进,以满足公众需求,提高产品认可度,特别是对于国外使用者来说,更要注重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进而提升中文的国际形象。
(五)话语规划
面向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建设的话语规划主要涉及确保国家应急话语安全,提升在全球突发公共危机中的国际话语权和构建全球应急话语共同体3个方面。一是确保国家应急话语安全,这体现的是一种在国际公共安全中的底线思维和危机意识,是一项基础性任务。首先,从国际话语层面看,部分国外媒体和政客在不同场合,以文字、图片等方式对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的防控与治理进行 “污名化” ,严重损害我国国际形象。随着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作用日益凸显,相关话语安全问题将会愈益突出,如何维护中国应急话语安全意义重大。其次,确保应急话语安全还必须对与突发公共事件有关的谣言进行治理。客观地说,谣言屡禁不止,混淆视听,与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快、范围广、成本低、信息甄别困难等因素密切相关。实践证明,谣言防控和治理是确保应急话语安全的重要任务之一。再次,政府相关部门应提高突发公共事件有关的舆情引导能力,把握舆论导向,良好的舆论氛围能够鼓舞士气、振奋人心,反之则会严重阻碍相关工作的开展,起到副作用。
二是提升国家在全球突发公共危机中的国际话语权。面对全球突发公共危机,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独善其身。但是在全球话语场域之中,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 “西强东弱” 国际话语体系一时之间无法改变,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 “失声” 状态。这一局面的打破有待时日。中国在应对全球突发公共危机的国际话语体系中的发言权、影响力和话题权都有待提升。当前,及时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有效传播中国方案,同时设置议题,引导国际话语导向,获取国际社会的认可和积极响应,是提升中国在全球突发公共危机中的国际话语权的关键。与此同时,要注重提升外事外交等关键领域的应急话语传播能力,真正构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话语。
三是构建全球应急话语共同体。话语规划的终极目标就是构建话语共同体。[47]4221世纪以来人类经历的西非埃博拉疫情、寨卡病毒等全球性卫生威胁进一步说明应对全球突发公共危机需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国际社会都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构建全球应急话语共同体,形成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乃至其他 “全球性风险” 的全球应急话语能力。在应对全球突发公共危机方面,中国始终主动与世界各国加强合作联系,积极与国际社会进行话语沟通、交流与协商,并日益重视通过多语种形式分享经验,共同应对突发公共危机带来的风险,这不失为一种为构建全球应急话语共同体而做出的积极举措。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运用外语,特别是英语,在海外媒体传播中的应急话题设置能力和话语传播能力,还亟待提高[27]19,还需进一步探索发挥中文、英语等世界主要语言在构建全球应急话语共同体中的作用。
(六)语言使用规划
对于语言的使用规划而言,其主要内容是需要进一步扩大不同语言在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建设中的使用范围,充分发挥多言多语的资源性价值。首先,当前对语言多样性存在一种错误认知,即将语言多样性视为阻碍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建设的挑战之一,这种错误认知亟待改变,因为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境内的跨国公司与外国人口日益增多,加之中国多民族的国情,语言多样性使国家应急语言能力的建设成为大势所趋。其次,应维护各种语言参与各领域或行业应急语言服务的权利。虽然各领域或行业有其自身特点,甚至拥有各自的代表性语言,但这不应该成为其拒绝使用其他语言开展应急语言服务的原因,相反多种语言进入同一领域或行业会拓展其原有的业务范围,开拓新的市场。最后,语言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的作用大多局限在语言服务与语言沟通层面,更多体现的是语言的工具性价值,而资源性价值体现得不够充分。因此,一方面我们应充分挖掘不同语言,包括外语、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等在紧急动员、谣言防控、语言心理干预、舆情监测、志愿者招募等具体工作中的多元价值,拓展不同语言的使用与功能,将语言资源和预防与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4个活动有机结合;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关注多语资源在参与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拓展语言资源在不同领域、地域和机构的使用范围,比如,探索通过合理的语种规划,提高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与地区在国际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效率,增进国际互信;通过实施多语规划,满足公共服务、司法、安全等领域的应急语言需求等。
(七)翻译规划
翻译规划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容:一是加强应急翻译研究,解决翻译不畅带来的语言交际问题。当前,可以探索以应用翻译学为理论框架,研究应急语言的跨语种口头与书面理解、转换、表达、策略等[29]75,进而保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各环节信息交流顺畅。二是增加翻译的语言种类,提高翻译人才实战能力,维护各类人群获取信息的语言权利。此次疫情中许多对外的文件通知和消息都是以英语发布的,小语种发布信息的能力较弱,无法及时通过翻译来实现信息传递,这暴露出了我国多语种翻译能力的短板;同时,受我国长期以来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因素限制,许多翻译专业学生对于一些注重应用性、专业性较强的 “合同文本” “质检报告” “药品信息” 等材料不够熟悉,语言能力不过关,实战能力也不强。因此,高校对于翻译人才的培养应更加关注实用性,避免脱离实际。三是深化翻译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挥语言多样性的资源性价值。虽然当前有多种翻译软件,可以提高翻译效率,但是质量问题依旧难以解决,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突发紧急状况下翻译出错将带来严重后果;同时,特殊群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翻译需求也应得到满足。相关企业、科研机构应加快步伐利用现代技术提升翻译质量。比如,手之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听障人士研发了我国首个远程视频手语翻译服务平台。[48]此外,印度的语言多样性虽然对其国内临床试验带来困难,但也激励了生命科学公司与经验丰富的语言服务提供商(LSP)合作,由后者提供专业医学翻译服务,使得印度在全球临床试验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①印度语言多样性对全球临床试验格局的影响,见CSOFT生命科学网,2021-01-22.https:∥mp.weixin.qq.com/s/-xS3IkdUUHHET9yzt1dCCA.,这启示我们创新思路,引入市场机制,加强对不同领域翻译服务的研究。
(八)语言技术规划
语言技术规划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利用语言技术破解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交际难题。例如,2022年由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同传平台 “Trans On” 、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牵头,联合上海17所高等院校的外国语学院和高级翻译学院共同发起 “语言大白守‘沪’行动” ,有效地为在沪外籍人士提供无接触式的 “云端” 多语种即时应急翻译服务;云同传平台 “Trans On” 对该项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志愿者通过 “云端翻译中心” 以 “响应式” 接单模式为需求方提供 “云翻译” 服务[49]。但是整体来看国内相关研究及成果还比较少,与国外还有差距。比如,日本政府意识到高科技在应对危机中的重要性,已经为居民开发一些语言翻译程序,居民可以随时随地使用这些服务,体现出向自动应急语言服务发展的趋势[25]92,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二是推动多言多语与语言技术的深度融合。探索建立政府主导,智库、企业、高校、学术组织多元主体参与的语言技术研发体系,统筹规划语言技术研发与应用等事宜,确保各类语言在与语言技术融合上具有平等机会,能够借助语言技术更好地参与应急语言服务。三是发挥语言技术优势,拓宽语言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例如,探索运用语料库、语音识别与合成、语言信息处理、智能翻译、翻译区块链等语言技术,做好信息统计与发布、舆情研判、谣言防控、语言救援等关键环节工作,实现精准化服务;运用语言技术研发相关语言产品,增进国人对中文的认同,增进国际理解与互信以及开展科普工作,进而实现语言的内在价值。但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特别是运用语言技术推动科普工作开展上还鲜有成果。
从上述8个维度探讨面向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建设的语言规划基本内容,为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语言问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着力点。这8个维度并非完全独立,而是互为补充、密切联系的。从语言规划视角探索提升国家应急语言能力的路径,不能仅仅依靠政府或者语言学界的力量,更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尽快构建国家、社会、个人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建设体系,进行科学有效的语言规划,推动国家应急语言能力提升,切实解决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语言问题。
四、结 语
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离不开强有力的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在语言规划视域下加强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建设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全面布局,防患于未然。第一,语言规划需要学科建设提供动力。当前我国高校语言学科建设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的现实问题不容忽视,加强学科建设迫在眉睫。第二,要对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建设现状及需求进行科学调查,设置应急语言能力标准,科学规划国家投入。第三,建立完善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建设的体制机制和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机制是提高国家应急语言能力的重要突破点。科学有效的体制机制有助于国家应急语言能力的提升,可以促进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语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第四,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国际话语能力是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建设的关键目标。提高国际话语能力既是维护国家话语安全的必要条件,也是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客观需求。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面临日益增多且难以预测的突发公共事件,从语言规划的视角出发去探索促进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发展的路径,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既是应对危机的客观需求,也是提高国家应急语言能力的契机,同时也拓宽了语言学的研究领域。本文基于语言规划理论,分析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建设中的3类语言规划观,从8个方面提出面向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建设的语言规划基本内容,希望能为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建设提供一定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