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价值及举措
2022-02-27李森
李 森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陕西教师发展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62)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的总任务,指出要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国具体国情、历史任务和文化传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前提是教育的现代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 “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 ,[2]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和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不仅关系到我国教师培养质量,也直接影响教育发展水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科学审视教师教育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建设将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立足新时代背景,分析阐述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内涵,厘清并构建四维价值逻辑框架,探讨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举措,可进一步明确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一、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内涵
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不是将 “中国” “教师教育” 和 “现代化” 3个概念简单叠加,而是肩负中国教师教育如何从 “照着讲” 到 “接着讲” 再到 “自己讲” 重要使命的关键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解决好 “中国特色” “教师教育” 和 “现代化” 三者的融合统一问题。从性质上讲, “中国特色” 和 “现代化” 是对体现教师教育发展状态的判断性描述,而 “教师教育” 是这一状态的载体。为了使教师教育更加符合 “中国特色” 和 “现代化” ,一方面,在教师教育内部结构上,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如教师的理念、道德都要基于中国特色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另一方面,在教师教育外部环境上,教师教育发展现状也要求教师教育内容、制度保障以及治理体系根据中国实际情况逐渐走向现代化。可以说,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具体国情,以提升教师教育质量为目的,涵盖教师教育理念、内容、制度、手段以及治理体系等方面的现代化。它不仅包含职前师范教育阶段的现代化,也涵盖了从职前到职后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现代化;它既与世界其他国家教师教育现代化有相似性,即都以普及化、终身化、个性化、国际化和信息化为典型特征,也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立足于中国国情,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理念、内容、制度、手段以及治理体系的思想来源,是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与西方教师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区别。具体而言,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内涵包括以下5个方面。
(一)教师教育理念的现代化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推进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要从我国教师教育优秀传统中汲取营养,并积极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以新的发展理念和教育思想为指导,将现代化教育理念深植于教师的思想土壤之中。教师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是指在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和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教师亲身体验和理性审思,逐渐形成的关于教育本质、原则、师生关系以及教师职业等观念的 “现代性革新” ,涵盖了思想观念和理想信念两个方面。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强调人本理念,即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通过平等民主、自由探讨的现代化理念,逐渐取代 “授人以鱼” 的教育方式,使学生真正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同时,教师要注重改革创新,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做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要做 “四个引路人” 的重要论述,明确提出教师要 “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 。只有具有智慧和创新理念的教师,才能够 “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应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教学方法”[3],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教师教育理想信念的现代化指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与前瞻性。二十大报告也提出 “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1]。在当前社会转型、思想观念多元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逐渐成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只有牢固树立这一理想信念,教师才能为学生精神补 “钙” ,做好学生的 “四个引路人” ,进而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教师教育道德的现代化
育有德之人,需有德之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 “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4]。教师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也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考察,师德问题本来就起源于现代化所形成的理性化、功利化及世俗化过程。”[5]因此,教师教育道德本身就具有现代化特征。着眼于师德的培养过程,教师教育道德的现代化需要创新师德培育方式,贯穿教师培养全过程和提倡德法并举的师德行为监督。采取榜样引领、情景体验以及师生互动等方式,常态化推进师德培育过程,将各类师德规范纳入新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教师全员培训必修内容。创新师德培育方式,注重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师德的考核评价,通过批评教育、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培训等方式加强对师德的规范和约束。在全球化、多元化背景下,激发师德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师德师风现代化建设。
(三)教师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随着教师教育现代化转型,社会对于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全面的知识和素养要求,需要教师教育内容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封闭走向开放,在涵盖丰富知识的同时,提升教师多元素养,使教师成长为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的 “高素质专业化未来创新型” 教师。在知识方面,为应对未来复杂多变的社会挑战,教师应具备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工具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并将几种知识融合应用,以帮助教师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为教学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在素养方面,教师要具备教育素养、未来素养和创新素养,使教师既要做好 “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 ,促进学生全面、充分、主动地发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也要做好 “未来教师” ,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开阔的视野,吸收先进文化、教育经验和现代技术,为教学赋能;还要做 “创新型教师” ,具有独到的教育见解和批判反思能力,能够基于新时代学生的特点和现实需求,不断探索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新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担当起 “为创造而教” 和 “创造新教学” 的双重使命。
(四)教师教育制度的现代化
从教师培养的全过程来看,现代化教师教育要求教师的培养、准入、培训、聘任以及评价等制度都能够科学规范、系统完备和有效管用,以确保教师教育从入口到出口各个环节都符合教师教育的高标准、严要求,全面提升教师素质。首先,严格把控教师资格和准入制度。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指出, “严把教师入口关,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改革”[6],将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教学实践等作为教师资格考试的前提条件,密切加强教师专业教育与教师资格证书认定之间的制度关联。[7]其次,不断完善教师聘用制度,实现职称与教师聘用的衔接,提高职称评价标准,规范职称评审体系。教育部规划设计了 “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框架,目前已出台幼儿园、小学、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以及幼儿园园长、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普通高中学校校长、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等”[8],该体系符合教师岗位的特点,注重德才兼备、全面考核,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活力。此外,逐渐完善教师待遇保障制度,包括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制度、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教师奖励制度、教师住房保障制度、教师社会保险制度、教师退休制度等涉及民生的关键制度,切实提升教师待遇,让广大教师热心从教、安心从教、舒心从教、争相从教和静心从教。
(五)教师教育治理的现代化
中国式教师教育治理现代化是指基于现代化教育理念,由政府、高校、培训机构和社会等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治理教师教育,提升教师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符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智慧教育等现代化教学的变革要求,有利于推动教师教育在价值、理念、内容、制度和技术等方面的现代化转型。从现代化治理的内涵出发,教师教育治理现代化具有3个方面的特点:其一是以终身教育和全面发展为理念培养教师。统筹设计教师培养目标, “注重体现教师个体生命的完整性和发展中展现出来的能动性”[9],使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与人生价值实现过程融合统一。其二是多元主体参与教师教育治理。在教师教育治理过程中,教师教育的决策者、管理者、教育者、职前师范生和职后教师等作为治理的多元主体,共同监督、促进教师教育发展。教师教育治理机构也从之前单一师范院校不断拓展,形成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优质中小学为实践基地,培训机构、教研机构等广泛参与的协同、联动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治理体系,真正实现多种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6]其三是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培养体系。教师教育一体化包括目标、课程、管理、师资队伍的一体化,涵盖了职前、入职和职后教育,各教育之间并非简单叠加,而是前后兼顾、相互衔接的有机整体,保障教师发展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可持续跟踪。
二、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价值旨趣
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是教师教育理念、道德、内容、制度和治理等现代化的统一。从发展方向上,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怎样在 “五个现代化” 的建设中体现中国特色,真正实现 “中国式” 的现代化?这涉及教师教育现代化的价值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1]在伦理意义上, “中国特色” 就是民族特色, “传统” 是建立 “中国特色” 的起点,也是突破口。[10]234由此,凸显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 “中国特色” ,需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的思路,将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教师教育发展实际相结合,把 “天下为公、民为邦本、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人合一” 等中国传统的人伦观、发展观、实践观和天下观融入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建设之中,构建 “价值基点—价值本质—价值目标—价值向度” 四维价值体系。
(一)以 “人民至上” 为价值基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1]坚持人民至上,不仅是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首要价值原则,也是贯穿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的总体原则。追本溯源, “人民至上” 源于中国传统的 “民本” 观念, “民为邦本”[11]385“民为贵,君为轻”[12]289“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13]193等思想都是中国古代 “人民至上” 思想的早期雏形,后来进一步发展为 “以人为本” 思想。 “人民至上” 和西方的 “主权在民” 有本质的区别:前者强调人民在社会(国家)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后者强调国家主权在个人手中。[14]前者体现人的全体性和主体性,强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最终指向全体人民的共同幸福;而后者更多强调人的个体性和自由性,在追求个人幸福的道路中容易掉入 “个人主义” 的陷阱。从这种意义上说,以 “人民至上” 为价值基点指导中国式教师教育的现代化建设,就是要突出教师教育中 “以人为本” 的主体性和 “促进公平” 的全体性。其中, “以人为本” 着眼于教师教育中人的个体发展, “促进公平” 着眼于教师教育中人作为群体的整体发展,二者都体现出对人的价值的关切。
“以人为本” 的主体性原则。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教师教育上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首先是把人的价值放在第一位。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教师要警惕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遮蔽,避免人的价值失落。教师教育作为培养教师、培养人的实践活动,首先应是个体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能成为社会价值的一部分。[15]30近年来,为摒弃过度 “优绩主义” 和 “机会主义” 对教师精神的捆绑,各地通过健全教师减负治理机制,精简考核和评比的总量和频次,真减实降为教师 “松绑” ,既要重视教师的需求、发展,也要把教师教育的质量、效率放在第一位。为切实将教师的利益作为教师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将教师工资纳入财政预算,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16],并在全社会营造尊师爱师氛围,体现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其次,充分激活人的创造性。《学会生存》中指出,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要 “培育一种能动的、非顺从的、非保守的精神状态的人”[17]137。创造性是革新理念与行为的动力因素,只有尊重人的自由发展的教育才不会禁锢人的思想和灵魂。近年来,我国新课标修订、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新高考改革、跨学科主题活动的推行都是在引导新时代的教师树立特色意识,大胆改革传统教育机械移植、灌输的育人模式,富于创造力,从而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储备力量。
“促进公平” 的全体性原则。 “人民至上” 最终指向对人的价值的尊重与探索,尊重人就是承认其有一种基于正义基础上的不可侵犯性,甚至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的福利也不可以去践踏这种性质。[18]573由于地域、资源和文化等差异,我国不同区域教师教育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 “促进教育公平” 。教师教育的公平是促进教育公平的起点。教师教育的公平不仅有利于培养优质均衡的师资力量,为促进教育公平打下坚实的人力基础,也可以通过培养教师的公平意识和责任感,促进实现教育理念的公平。近年来,我国推行了一系列促进教师教育公平的举措,如公费师范生计划、优师计划、协同提质计划、特岗计划、银龄计划以及援藏计划等。同时,在发展和改革教师教育过程中,相关政策制定者也充分考虑到不同区域教师教育发展水平,以区域合作的方式推动教师教育协同提质。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指出:要立足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加快形成点线面结合、东中西呼应的教育发展空间格局。[19]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把东、中、西部师范学院协同合作纳入新发展格局,赋能欠发达地区师范院校建设,使教师教育渗透一种博大的人道主义精神,浸透一种深沉的 “教育爱” 。[20]353
(二)以 “守正创新” 为价值本质
“守正创新” 根植于中国 “革故鼎新” 的文化传统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是指导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和价值依托。 “守正” 出自《史记》 “循法守正者见侮于世,奢溢僭差者谓之显荣”[21]1159,指对正道的坚守。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然而守正不代表故步自封,正如传统也会随着历史发展而变迁。 “传统并不是一尊不动的石像,而是生命洋溢的一道洪流,离开它的源头愈远,它就膨胀得愈大。”[22]8在守正的基础上还需要创新,创新是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创新才能驱动发展,永葆生机与活力。而 “守” 何之 “正” , “创” 何之 “新” ,是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回顾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展望未来教育改革方向,我国教师教育需守教师教育传统理念和发展方向之正,创教师教育改革方法和发展格局之新。
守教师教育传统理念和发展方向之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师教育经历了一条曲折发展的道路。从新中国刚成立时期师范教育在探索中发展,到改革开放时期教师教育在制度化、法制化的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中国特色,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师教育迈向新时代、新征程,朝着高质量、现代化的方向不断迈进。[23]如今,我国的教师教育每年为国家培养出全世界最大规模的优秀师范人才,支撑起全世界最大体量的教师教育体系和教育体系,在助推我国建成人力资源强国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回顾教师教育发展历程,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离不开教师教育始终牢记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的初心使命,始终围绕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这一根本问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如基于 “立德树人” 的教师自我修养理念,基于 “共同体” 的教师专业素养培养理念,基于 “自我更新” 的教师终身发展理念等,从而确保教师队伍建设的正确方向。总结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成绩和经验,坚持守住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向的 “正道” ,才能使我国教师教育持续、稳步发展,促进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领先的教师教育体系。
创教师教育改革方法和发展格局之新。首先,以信息化和智能化为时代机遇,改革和发展教师教育。随着人工智能、元宇宙、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即将进入4.0时代。未来教育在给教师教育发展提供更多技术支持的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发展提出了更大挑战。因此,面向未来的教师教育更需要追求教学质量,以创新驱动引领新发展和新需求,使教师成为未来教育模式的变革者和引领者。其次,构建多元参与的教育格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 “教育的未来” 报告《一起为教育重新构想打造新的我们的未来社会契约》中指出: “我们的人类和地球正遭受着威胁,新冠肺炎疫情证明了我们的脆弱性和相互关联性。” “面向未来,要加强作为一项公共事业和公共利益的教育。”[24]2未来教师教育要通过构建多元化教育的学习模式,巩固教师教育作为公共事业和共同利益的地位,旨在实现个人发展和全民素质的共同提升。
(三)以 “追求卓越” 为价值目标
“追求卓越” 是一种以 “卓越” 为核心的精神追求,源于中国传统 “求真至善” 的实践观。就内在精神而言,追求卓越、秉持科学发展观和 “求真” 的责任意识,以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实现对卓越的精进。追求卓越不仅是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思路和工作方法,也是一种价值观,是深刻把握教师教育内在矛盾关系变化,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境界和政治品质。
追求卓越首先要坚持教师教育的 “问题导向” 。只有不满足于现状,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集中全部力量攻坚克难,激发教师教育的发展活力。教师教育具有多重属性,[25]存在着不同的问题。从学科属性来看,教师教育学科存在着组织困境、制度困境、学科缺位困境和认识困境;[26]从教育属性来看,教师教育面临着人的发展困境、交往困境和知识的选择加工和组织困境。综合而言,以上困境可以总结成我国教师教育面临的三大问题:人的困境、质量困境和保障困境。综合分析我国教师教育现有的困境,大多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地缘性、内生性问题,需要基于国家、地方和教育系统内部三重张力的有机结合促进其逐步改进。基于中国语境,从国家层面做好整体布局,运用系统思维,建立健全统一的组织系统、多元参与的行动系统和开放包容的保障系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教育的难题,最终实现 “高质量的师资和生源—高质量的培养—高质量的就业—高质量的社会效应—高质量的师资和生源”[27]的良性循环。
追求卓越还需要依托资源优势推动持续发展。换言之,现代性需要持续输入和不断输出,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始终坚持把教师教育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一系列关系教师待遇、教师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如《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等,使得全社会越来越重视教师和教师教育的发展。这些政策既夯实了教师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也增强了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活力,更切实提升了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我国教师教育应抓住这一时代契机,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指引,以相关政策文件为统领,把政策资源转化为政策优势,推进政策的创造性执行和创新性实践,最大限度地为教师教育发展提质增效,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
(四)以 “系统观念” 为价值向度
系统观念是指以系统的眼光审视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探寻事物的本质,总结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曾对历史上孤立、片面看待事物的认识论展开了批判,他认为, “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看到它们的静止,忘记它们的运动;看到它们的存在,忘记它们的生成和消逝” ,这本质上属于一叶障目,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的错误看法。[28]360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只有从系统的、全局性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才能把握其全貌。由此,他提出了以系统观念为核心的自然观、世界观和认识论。系统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中 “天人合一” 的天下观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念也有相通之处,三者都关心和谐、完整和万物的互相影响。坚持系统观念不仅是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向度,也是工作方法。只有坚持系统观念,对教师教育进行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才能更好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和深化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建设。具体而言,坚持系统观念包含了两方面的价值意涵。
一是坚持对教师教育进行全局性谋划,在设计上应目光长远,全域辐射。做好全局性谋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从国家层面规划好教师教育的区域布局,健全教师教育体系,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进程;也需要从地方层面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基础性民生工程,加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供给与多元主体广泛参与的教育治理体系建设;还需要从文化层面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和职业吸引力,从而吸引更多德才兼备的人乐于从教。由此,通过加强前瞻性思考、战略性布局和多元化参与,兼顾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才能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促进教师教育系统性、整体性发展。
二是坚持对教师教育进行整体性推进,在实施上协同共治,齐头并进。目前,我国已有215所师范院校、500多所非师范院校参与教师培养,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然而,由于地域、资源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东、中、西师范院校教育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甚至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党的二十大提出,要 “促进教育公平” “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1]。为深入贯彻二十大关于教育改革的重要精神,进一步落实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推进新时代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构建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深入贯彻《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的通知》《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等重要文件精神,东、中、西师范院校要形成合力,实现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建设,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教师教育治理新格局。
综上所述,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以 “人民至上” 作为价值基点,体现了中国传统 “以人为本” 的伦理观,这是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初始坐标和前提条件;以 “守正创新” 为价值本质,体现中国传统 “革故鼎新” 的发展观,是促进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和价值依托;以 “追求卓越” 为价值目标,体现中国传统 “求真至善” 的实践观,是指导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方法论和促进其有效运行的价值手段;以 “系统观念” 为价值向度,指向中国传统 “天人合一” 的天下观,是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最终理想和终极旨归。在 “人民至上—守正创新—追求卓越—系统观念” 四位一体的价值体系中,价值基点是价值体系的原生点和出发点,价值本质是价值体系的核心要义和发展动力,价值目标是价值体系的未来方向,价值向度是价值体系追求超越的终极旨归。这4种价值不是简单杂糅的思想观念,而是在同一时空交叉融合的共生体。以价值基点为起点,在此基础上,价值本质和价值方向分别为共生体注入方向力量和精神力量,最终实现价值向度的终极旨归。四者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由此,人民至上、守正创新、追求卓越和系统观念从起点、动力、方向和终点四方面凝聚起推动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力量,从起点到终点形成一个完整的价值链,明确了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价值逻辑,既从价值来源和方法路径上展现了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根基的中国语境和中国经验,又从教师教育的价值演变规律中贡献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智慧。
三、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举措
站在教师教育发展的新历史方位,厘清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内涵,确立其价值导向,是推进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基于人民至上、守正创新、追求卓越和系统观念的价值指引,从发展战略的角度推进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最终落脚点在于联合培养优质人才、精准推进协同创新和培优做强保障体系。
(一)以联合培养优质人才为立足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1]教育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以联合培养优质人才为立足点助力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发展,有利于实现我国教师教育整体水平的跨越式提升。从师范生专业成长的角度看,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实现优秀师范人才的联合培养。
一是构建开放式、现代化人才培养模式。在信息高速发展和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今天,社会已进入一个空前开放的时代,开放成为激发人才活力的核心动力。顺应时代潮流,师范院校需要打开视野,弱化 “边界感” ,通过打破学校围墙,积极创造学生与国内、国际顶尖学府交流的平台。如师范院校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的通知》的组团方式: “按照‘1+M+N’(M≧N)的原则组建10个左右组团,每个组团内1所重点师范大学牵头,3所以上其他高水平师范院校(M)参与,共同支持3所左右重点建设的薄弱师范院校(N)”[29],推进 “4+X” 人才培养模式。大学4年毕业后,学生可以通过成绩的选拔和自身意愿相结合的方式,继续进行国内外联合培养、国内外互派交换生等,从而给学生的专业成长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使他们开阔视野、丰富见识、宽广胸怀。其次,建立现代化人才培养模式。高水平师范大学要通过全景式的教学场景、多元化的课程模块、立体化的育人体系,推进本科、硕士、博士层次师范生培养工作,形成学科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格局,培养出适应国际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进而推动实现人的现代化[30]。
二是设计交叉联合、突破单位的专业培养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 “要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1]。为改进部分师范院校专业方案老旧、重学术而轻实践、课程内容单一以及实习时间过短等问题,师范院校之间不仅要打破学科界限,还要突破专业壁垒,以学生协同培养、教师协同教研的联合思维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首先,在专业建设方面,高水平师范院校集中多方资源支持薄弱师范院校凝练学科特色,加强重点学科专业的建设,做好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其次,在课程建设方面,师范院校联合打造课程共建共享平台,提供高质量精品课程,供全国师范生学习,并成为学分统计、学分转换和学历提升的参考条件。再次,开展多层面的、立体化的教学改革。国家重点支持教师教育教学项目立项,包括师范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教学成果奖、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和教材编写项目,搭建平台鼓励师范生开展教学方法的探索与研究,如举办教学技能比赛,开展双语教学、信息化教学以及考试研究等,全面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
(二)以精准推进协同创新为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推动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在于通过协同创新驱动其内生性动力的生成和转化,开辟 “造血” + “输血” 相结合的自强之路。
首先,以平台为载体推进教师教育现代化深入开展。教师教育协同提质的核心在于 “结对共治” ,搭建平台,加强协作,共同织网,由 “单干” 走向 “抱团” ,实施集群式发展战略。促进区域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增强师范院校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搭建好三种平台:一是建议在东北、西北、西南、华南、华东、华北和华中几大区域分别布局建设国家级教师教育创新综合平台,共建共享优质的教学、科研、人才资源,发挥高水平师范大学的龙头作用,带动引领薄弱师范院校的整体发展。二是要支持建设一批国家级教师教育教学示范平台。一方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协同授课。通过教学示范平台安排名师给师范生上课,提供更多观摩名师讲课的机会,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另一方面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协同教研,建立教师教育院校联合教研机制,院校之间就教师教育相关问题开展课题研究,联合攻关,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三是建立国家级教师教育智库平台。承担教师教育任务的院校以联盟的形式,建立一批咨政研究专职队伍,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教师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开展预判性、储备性研究,为学校发展方案提供政策咨询和智力支撑,做教师教育前进航程的 “瞭望者” 。
其次,以项目为驱动强化基础教育服务能力建设。一是协同开展教师培训项目。通过深入推进 “慕课计划” ,鼓励教师教育类院校以线上线下结合、虚拟教研室的方式,系统专业地培训更多优秀教师。同时,以师范院校联盟的方式构建 “能力+学历” 的培训研修模式,对当地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校长进行培训,加大对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供给力度。二是协同建设地方教师发展项目。高水平师范院校通过规划区域内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申报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项目、组织教师培训、建立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帮助教师职称评定等方式,支持所在市、县范围内的基础教育教师快速成长,为欠发达地区培养一支扎根本土、服务本土基础教育的坚实力量。三是协同建设教学实验区项目。师范院校建设教学实验区,为师范生提供教学技能训练场地和实验教学项目培育场地,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成果转化,增强服务当地基础教育发展的能力。
(三)以培优做强保障体系为生长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1]完善的保障体系是维护人民利益的重要支柱,关系到教育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全局。培优做强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保障体系,能够为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织密安全网,筑牢教育公平底线,促进教师教育质量整体提升。为推动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经费、机构和信息技术三方面的保障工作。
加强机构保障。其一,建立整体协调机构。全面负责协同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具体事务,包括方案设计、队伍建设、教学科研和政策咨询等,确保引进高层次人才、创造性地组织各种形式的教学研究和教学观摩活动、修订完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制定师范生技能培训方案、指导建设精品课程以及组织编写教材等工作顺利开展。其二,建立监督检查机构。加大资金使用监管审计力度,以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和方向的正确性,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设置评估反馈机制,督促管理人员严格遵守组织纪律,保障实施过程的公平、公正。其三,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及时公布人员选拔、资金使用和绩效评估等项目,以确保公众对其的知情权,对违反纪律的相关人员予以追责。
提供信息技术保障。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在教育领域逐渐渗透。信息代表价值,代表生产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1]中西部薄弱师范院校由于地域局限和资金短缺,绝大多数存在网络技术的拥有程度、应用程度以及创新能力低的瓶颈,制约了其发展水平的提升。为此,在推进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建设中应为其提供有利于自主学习、内容丰富、使用便捷、更新及时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提供包括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环境、网络课程、培训项目以及测评系统等信息技术支持;提供资源检索、信息查询、资料下载、学习咨询、就业支持和人员培训等服务。同时,集成互联网技术、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及数字技术等,发展教师教育的多元课程和多途径教学方式[31]。由此,全面加强现代化信息技术保障,进一步提高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效率与质量。最大限度促进 “教学资源的共享”[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