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薄弱学校“学困生”的成因及解决初探
2022-02-27薛文斌
薛文斌
(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白银)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城乡接合部出现了一批城市薄弱学校,不仅拥有孱弱的物质基础,还拥有较弱的师资力量,更拥有知识基础较差的学生群体,从而使城市薄弱学校处境尴尬,发展之路举步维艰。而且,雪上加霜的是“学困生”逐渐涌现,因而为学校教育提出了新问题、新任务与新挑战,因而教师积极探究“学困生”的成因及其解决方法具有非常积极的时效价值。因此,教师有责任帮助城市薄弱学校中的“学困生”走出困境,重新开启新的成长历程。
一、研究“学困生”问题的教育价值
首先,研究“学困生”问题能为“学困生”送去特殊的认知帮助与生命呵护,借助高品质的人文关怀努力唤醒“学困生”的认知兴趣与发展意识,也为“学困生”再次开启转变之门。因此,研究“学困生”问题能科学推进素质教育工作,努力解决“学困生”的落伍问题,确保素质教育的实施深度与活动广度。
其次,研究“学困生”问题能帮助教师将特殊的关爱与帮助传递给“学困生”,切实将“学困生”转化工作落到实处,利用个人的教学智慧与教学能力帮助一部分“学困生”成功转变。因此,研究“学困生”问题能强化教师群体的责任意识与育人职责,真正将“学困生”转化工作做细、做实。
最后,研究“学困生”问题能推动新课程改革理念以及科学育人观在城市薄弱学校中的有效落实,推动学校教育走向提质增效与创新发展,保质保量地完成素质教育使命,打造一个高品质的育人环境。[1]因此,研究“学困生”问题能帮助教师按照新课程标准的既定要求科学施教,减少学生落伍的可能性。
二、城市薄弱学校“学困生”的成因
在城市薄弱学校中,“学困生”的成因多种多样,需要教师仔细甄别、科学对待,并深度剖析“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为后续找到解决方案提供信息积累。
(一)“学困生”知识基础薄弱
“学困生”知识基础薄弱在城市薄弱学校中,“学困生”无法跟上课堂教学的既定教学节奏,不能保质保量地全部理解教师提供的诱导性信息与解释性语言,因而成为课堂教学的“落伍者”。而且,“学困生”的家长由于工作压力较大,进行家庭辅导的机会较少,也难以及时帮助“学困生”解决问题,从而导致“学困生”拥有落后的家庭教育环境以及班级教学质量,自然拥有薄弱的知识基础与狭窄的文化视野。[2]可见,“学困生”无法获得良好的认知环境与教学条件,自然导致“学困生”知识基础的羸弱,需要教师一点点地夯实“学困生”的知识基础,重铸认知起点。
(二)“学困生”认知兴趣较差
在城市薄弱学校中,“学困生”不仅知识基础较为薄弱,认知兴趣以及求知热情都较差,难以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焕发出强劲的生命活力与主体能动,自然导致“学困生”的知识学习效率低下。[3]也就是说,“学困生”的知识学习与能力训练尚未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中,难以体验到独立思考的快乐以及尽情表现的冲动,因而“学困生”的认知兴趣较差。因此,教师应实施趣味教学,将趣味元素以及新奇诱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利用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新奇性牢牢吸引住“学困生”,借助“学困生”的猎奇心理与好奇意识激发求知动机与认知兴趣。
(三)薄弱学校教学条件不足
在城市薄弱学校中,现有多媒体设备的运行情况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以多媒体设备为基础的电化教学难以保质保量地科学开展,趣味教学、直观教学、虚拟教学难以实现。[4]孱弱的教学条件难以给予“学困生”良好的物质支持与信息诱导,致使“学困生”无法得到简易化、直观化以及趣味化的认知环境,自然发展乏力,处于困境之中。因此,“学困生”在城市薄弱学校中拥有较弱的物质环境支持,非常不利于“学困生”认知兴趣与求知热情的有效激发与持续强化,难以推动“学困生”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之中。
(四)薄弱学校师资力量孱弱
优秀大学毕业生大多将关注的目光集中在城市先进学校之中,究其原因就是城市学校能够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生活补助以及交通便利等优越条件,而这一切恰恰是城市薄弱学校无法实现的。另外,本校内的优秀教师也难以安心工作,经常找准机会调到条件较好的学校中,致使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日趋下滑,难以为“学困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因此,城市薄弱学校的处境非常尴尬,诸多应届毕业生不愿意到城市薄弱学校任教,从而使城市薄弱学校无法得到良好的师资力量支持,逐渐进入恶性循环状态。[5]
三、城市薄弱学校“学困生”问题的解决方法
虽然城市薄弱学校存在种种不足,但仍是多数农村学生的成长平台,因而需要教师精心研究“学困生”问题,努力早日解决,快速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6]
(一)开发教学课件,夯实知识基础
为了帮助“学困生”有效夯实知识基础,教师应立足现有教材,精心制作一套关于基础知识的体系化教学课件,将“学困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一一登记在册,并在教学课件中逐一展示。[7]这样,“学困生”就可以利用教学课件有针对性地巩固知识,从而使“学困生”的知识基础得到有效强化,自然能为“学困生”跟上课堂教学的现有节奏提供必不可少的帮助。
由于教师每一节课都有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具体化教学任务,因而教师很难在课堂教学中科学、有序地引领“学困生”进行知识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将这些宝贵的教学课件资源保存在指定网站上,由“学困生”自己找时间进行知识学习与能力训练,而教师随后进行督查与辅导即可。这样,“学困生”就会获得真实存在的教学课件辅助以及教师的督查与帮助,自然能快速夯实个人的知识基础。
因此,互联网与教学课件为教师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重获新生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与实施可能。教师将凝聚个人教学智慧与学习方法的知识总结转变成教学课件放在学校的网站上,“学困生”可以借助智能手机或电脑在课余时间或在家时间进行独立思考与主体探究,及时查漏补缺,借助自主补习活动及时完善个人的知识体系、夯实知识基础与提升认知能力,使走出困境成为可能。
(二)实施趣味教学,培养认知兴趣
在城市薄弱学校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开展趣味教学,利用趣味性、新奇性、科技性的新奇资源与人文元素有效吸引“学困生”,将“学困生”的认知关注度与主体参与度牢牢固定在课堂教学中。[8]这样,“学困生”的生命活力与主体能动就会慢慢注入课堂认知中,自然能逐渐提升“学困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交流能力与整合能力,信息处理与知识积累慢慢得以开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实施游戏教学法、变式教学法、扮演教学法、生活教学法以及分组教学法等,为“学困生”建构参与性、体验性、能动性与主体性非常强的教学活动与探究环境,助力“学困生”的主体参与、多维交互、快乐整合。这样,“学困生”就会切身体验到课堂教学的参与快乐、合作乐趣以及表现冲动,切实将“学困生”吸引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效培养“学困生”的认知兴趣与探究动机,慢慢培养“学困生”的积极学习意识与主动成长观念。
因此,趣味教学是教师帮助“学困生”重新开启知识学习、能力训练以及视野拓宽的第一步,教师需要将有助于“学困生”个性发展与主体成长的有益趣味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中。这样,“学困生”就会获得持续不断的良好刺激,进而逐渐形成参与积极性、思考主动性以及悦纳自觉性,因而“学困生”的知识学习、信息积累以及能力训练就会慢慢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中,使其拥有良好开端。
(三)优化教学条件,提升认知平台
在城市薄弱学校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自觉设计与实施电化教学,大力开发多媒体设备的教学价值,为“学困生”创设趣味性、新奇性、电子性、直观性的良好认知界面。[9]多媒体设备具有声、光、电三维信息刺激元素,能满足“学困生”进行直观认知与想象思维的主体需求,有效弱化“学困生”的认知难度,尽力保护“学困生”的认知兴趣与学习热情,推动“学困生”持续前进。
而且,教学课件是多媒体设备的灵魂元素,能极大地提升“学困生”的信息处理与知识积累的速度、密度与效度,因而对“学困生”的兴趣培养、知识学习、信息处理都特别有帮助。另外,教师还可以将课堂教学使用的教学课件放在指定网站上,便于“学困生”在课下自主浏览,助力“学困生”的课下预习或知识复习。而且,教学课件具有突出的可重复使用性,“学困生”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跟随教学课件进行知识学习与课程复习,夯实个人的知识基础。
因此,教师精心设计与实施的电化教学能为“学困生”创造一个直观有趣、新奇刺激、科学高效的认知环境,助力“学困生”重新学习,切实展示教学课件对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重新学习的实效价值。而且,教师使用的教学课件还能转变为网络资源,成为“学困生”进行课程复习或课堂预习的宝贵资源,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与网络条件架构高品质的“学困生”成长环境。
(四)强化师资力量,增强教学活力
教师是城市薄弱学校教学活动的承载者与实施者,自然也是“学困生”成功脱困、重新学习、扬帆远行的重要推动者与指导者,更是维系与提升城市薄弱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工作者与促进者。[10]因此,城市薄弱学校要格外注意师资力量的科学培养,为“学困生”提供更多、更好的良师益友,在“学困生”成功脱困的华丽蝶变中获得高品质、高水平、高效益的教学辅助与科学指导。
教师还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与优化者,直接决定着“学困生”的认知环境、思维方式、探究渠道、学习效率等主体因素,因而能成为“学困生”重新开启知识学习之旅的领路人。可见,城市薄弱学校要立足本校的师资力量,积极进行内部挖潜,通过经验交流、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同课异构、网络学习等教学研讨活动加速师资力量的快速提升,为“学困生”提供一个高品质的成长环境。
因此,教师不仅是课程教学、课堂活动的设计者与优化者,还是“学困生”成功脱困、重新学习、开启新生的领路人与促进者。教师应自觉强化个人的责任意识与担当观念,积极肩负起“学困生”走出困境、重获新生的推动者,切实完成教书育人使命以及救助生命职责。这样,“学困生”就会获得良好的智慧导引、方法扶持以及环境辅助等,真正实现成功脱困,走向主体探究、快乐成长的新路。
综上所述,城市薄弱学校所面临的尴尬处境以及日益增多的“学困生”问题都是值得教师积极探究、深度考量、自觉处理的时代职责,有效应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成长阵痛”。因此,教师立足研究“学困生”问题的教育价值,全面总结城市薄弱学校“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并借助开发教学课件夯实知识基础、实施趣味教学、培养认知兴趣、优化教学条件、提升认知平台、强化师资力量、增强教学活力。这样,“学困生”就会拥有良好的成长环境,利于开启新的生命起点,在教师的智慧辅助下开启新的人生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