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产教研融合培养畜牧兽医类创新型人才研究
2022-02-27李香子
李香子 孙 斌 李 强
(延边大学 农学院 东北寒区肉牛科技创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吉林 延吉 133002)
创新是驱动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关系到了科技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途径。在当前畜牧兽医类人才培养模式当中,仍旧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学业轻素质的问题,这就造成了学生创新意识不足,实践能力薄弱,高分低能的情况。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提出了校企产教研融合的教育模式,以校企合作为手段搭建完善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提高科研水平,加强创新能力,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促进畜牧兽医类人才的高素质发展。
一、校企产教研融合培养畜牧兽医类创新型人才的内涵概述
校企产教研融合的教育模式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职业教育模式,校企产教研融合背景下畜牧兽医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科研项目为纽带,深化产教研之间的融合,为畜牧兽医类专业培养具备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1]。在畜牧兽医类人才培养方面,通过校企产教研融合的模式,可以促进科研资源与教学资源之间的转化,借助于实践性的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核心素养,加强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以学校和企业作为共同的发起人,根据畜牧兽医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定向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实现学校与企业在教育资源、实践资源、就业资源及人才资源等方面的深入共享和整合。从而充分发挥企业和学校自身的优势,将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践和实训的环节相结合,在模拟真实的就业场景的条件下构建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体系,面向社会提高畜牧兽医类人才的就业与择业能力,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畜牧兽医类创新型人才。在校企产教研融合的视角下,畜牧兽医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呈现出了全新的特点和变化:
第一,更加关注技能服务能力的提升。当前,我国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大量先进的科技手段被应用到了各个领域当中,推动了各行各业的现代化发展,这也就促使畜牧兽医类专业对于创新型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下,畜牧兽医类人才更需要具备优秀的技能服务能力,能够跟上社会发展的需求,满足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全新要求,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夯实基础;
第二,更加关注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迅速,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日渐成熟,这就要求畜牧兽医类专业的从业人员更需要具备主动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形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通过持续性的学习保持核心竞争力,树立长远、清晰的职业发展目标,通过提高自身的软实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第三,更加关注创新精神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发展计划,尤其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作为衡量一个优秀人才的重要标准,对于畜牧兽医类人才的终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校企产教研融合视角下,畜牧兽医类专业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颠覆传统思维模式的桎梏,本着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在技术研发的领域进行深耕,借助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等教育教学模式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国际化的视野,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二、校企产教研融合培养畜牧兽医类创新型人才的现状分析
1.校企投入不对称
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模式,是培养畜牧兽医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但是在目前的畜牧兽医类人才培养模式下,由于校企投入的不对称,造成了校企合作的效率低,投入与产出不平衡。究其原因,部分企业对于校企合作缺乏正确认识,没有将校企合作与企业的定向人才培养与引进紧密联系起来,在校企合作中不愿意投入资金、资源和精力对学生进行培养,而是将这些学生安排到一些无关紧要的岗位上,影响了校企合作的结果;此外,随着现代畜牧兽医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该专业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但由于部分院校在教学中缺乏对用人市场的了解,在专业教学中缺乏创新性与先进性,一些专业知识已经比较陈旧落后,且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不足,这就使得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在进入实习岗位后无法得到有效的应用,给校企间的深入合作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2.缺乏“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在全新的社会形势下,我国的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迅速,畜牧兽医技术不断提高,这就对于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事畜牧兽医类行业的人员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能够根据行业的变化保持持续性的学习,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为了满足畜牧兽医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就需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但是就目前畜牧兽医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言,由于校内的教师大都缺乏实战经验,对于行业的变化以及人才需求的方向缺乏了解,在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当中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且部分教师受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影响较深,创新意识不足,思想比较保守,教学机制比较僵化,使得畜牧兽医类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市场上的用人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2];而由于校企合作的不足,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实习实训机会较少,外部的专业人士进校指导工作的机会有限,也制约了校企产教研的有效融合。
3.畜牧兽医类人才需求变化快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近年来我国的就业环境越加复杂,而每年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也使得用人市场呈现出了供需不平衡的态势。就业难几乎成为每个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所面临的困境,由于市场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变,当代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环境,在内外部市场环境的冲击之下,社会的人才流速加快,而大量的毕业生在就业时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决定学生就业能力的既包括了学生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等硬实力,更包括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团队精神、敬业精神等软实力,而这也对畜牧兽医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职业院校必须要加快校企产教研融合,培养畜牧兽医类行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
三、校企产教研融合培养畜牧兽医类创新型人才的策略
1.加强校企联合
在校企产教研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校企间的合作对于培养畜牧兽医类创新型人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全新的社会形势下,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方向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而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学校而言掌握着更多的行业一手资讯,对于畜牧兽医类专业人才的用人需求也更加明确;同时,校企合作也可以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在校期间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在工作当中了解自己的优势与短板,合理规划职业生涯,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和择业做好充分准备。因此,校企产教研融合培养畜牧兽医类创新型人才必须要加强校企之间的联合,学校需要与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借助于联合办学、定向人才培养和输送、职业技能大赛、专业培训班、学徒制等方式进行合作;同时,在校企合作中学校还应当定期邀请畜牧兽医行业优秀的从业人员定期在校内对学生进行专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将行业最新的技术和资讯进行分享,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交换校企双方的资源,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例如,在畜牧兽医类专业的校企合作中,可以借助校企联合的方式建设产教研创新基地和实验室,与畜牧/家禽养殖企业、饲料厂、宠物医院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科研项目的方式成立创新基地和创新实验室,在创新基地当中学生可以通过实践的方式掌握动物养殖防疫技术、动物疾病诊断技术等,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3];而通过创新实验室学生可以利用专业仪器和设备与专业人士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并将课题研究的结果应用到实际的畜牧兽医行业当中,实现校企在资源上的深度融合。
2.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为了弥补在校教师在实战经验方面的不足,校企产教研融合培养畜牧兽医类创新型人才还需要注重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与校内的教师团队与企业的专业人士与技术专家共同组成创新型教研队伍。其中,由学术或专业带头人作为教研队伍的负责人,由一线教师、任课教师、兼职教师和相关人员作为成员,注重高、中、初级职称的比例,发挥出老、中、青三代的优势,以传帮带的形式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研水平,深入企业当中与企业中的专业人士和技术专家合作科研项目,并将科研成果转化并应用到企业当中,加强日常的课题交流与学术研讨,从而更好地为畜牧兽医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服务,提高校企产教研之间的深度合作[4]。
3.制定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
面对畜牧兽医行业快速的发展与变化,为了解决专业与行业发展相脱节的问题,要求在畜牧兽医类创新型人才培养当中必须要加强校企产教研的深度融合,由学校与企业共同主导制定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在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上,应当从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职业素养三个方面入手,坚持以社会上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对传统的畜牧兽医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打造能力强、素质高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5]。首先,要培养研究型的专业人才,提升畜牧兽医类人才的科研能力、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现有的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开展更加深入的科研工作,通过广泛开展科研项目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具备优秀学术能力和科研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其次,要培养应用型的专业人才,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加强实践性教学的占比,加大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广泛的实习实训,为学生的就业打好基础;再次,要培养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复合型的专业人才是兼备研究能力与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既能够在所在领域进行深耕,具备一定的学术优势,同时又能够掌握比较成熟的实操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校企产教研融合教学模式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通过产教研融合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其将畜牧兽医类人才培养、科研活动与就业择业紧密联系起来,符合畜牧兽医行业的发展需求,可以有效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从而为推进畜牧兽医行业的创新发展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