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引领下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2-02-27吴龙生师相永赵延春
吴龙生,师相永,赵延春
(扬州职业大学 江苏 扬州 225009)
在高质量发展理念引领下,创新型、可持续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不断完善和优化的系统工程,往往需要 “教学、习得、创新、创造、提升、成就” 六项并举。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迫在眉睫;要以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强化专业内涵体系建设;要以教学做创合一为路径,打造 “专业与企业、学生与岗位、团队与项目” 三个无缝对接平台[1]。
1 创新建筑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在以转型、升级为本质属性的产业技术进步浪潮汹涌而至之际,江苏荣膺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省份排行榜,有关部门适时出台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优惠政策,擂响了江苏进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战鼓。作为江苏省内建筑强市,近年来,扬州市建筑业产值一直稳居江苏省内座次前三,为江苏省建筑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多年来,扬州市为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建筑产业现代化工法研发及企业标准平台建设起步较早、效果较好,一批以骨干企业为龙头、贯穿上下游产业的功能齐备的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建筑产业现代化指的是在工厂流水线上制造建筑物所有构配件、部品与设备,借物流方式运抵工地后再用大型机械进行吊装作业,如搭积木般组拼成整体,住宅现场建造方式悄然演化为工厂流水线制造方式,如此可有效规避传统现场浇筑施工方式的诸多不利之处。扬州已位居全国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的前列,施工技术日趋成熟,正着力打造并建成一批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工程,并全面实现现场施工绿色环保的四无要求(基本无支撑、无模板、无抹灰、无建筑垃圾)。建筑产业现代化全面推广后,建筑企业原技能岗位要求均发生剧变,亟须大批由现场操作转为基地车间生产线操作的技术及管理骨干,这就需要充分利用地方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定向培养适应产业现代化发展需求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和熟练技术操作工人,与此同时促成模板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架子工、抹灰工等普工向持证上岗的高技能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工人转型,此为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为适应当前新技术迅猛发展的态势,高职院校办学理念要与时俱进,创新建筑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高职院校要乘《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东风,大力营造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良好氛围,响应区域经济发展新常态,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使得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助推建筑产业现代化进程,秉承机制创新的发展宗旨,在积极宣传贯彻政策、调研市场、研发新品诸方面大显身手,在主动参与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示范工作的同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
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秉承 “扣产业脉搏、应产业需求、汲产业精华、适产业进步、助产业发展” 的办学理念,与区域经济发展实现 “同频共振” ,明确办学定位,全力以赴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确保专业与行业无缝对接,不断优化调整专业结构,鼎力强化内涵建设[3]。在省市政府出台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政策后,学校在第一时间行动起来,紧紧围绕政策宣传贯彻,力推政行校企合力创设产业转型升级咨询专家委员会,下设建筑产业现代化专题研究课题组,专门研讨加快建设建筑产业现代化项目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推广、领军(标杆)企业和特色(示范)基地培育及市场认同度提升对策,目前已建成江苏省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中心、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技术研发中心、废弃衣物纤维再生利用技术研发中心、模具产品设计与加工技术研发中心等,与此同时广泛开展面向中小微企业的科技服务。
2.1 以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强化专业内涵体系建设
以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因为它既是职业教育的源头活水,又是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既包括行业企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又饱含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追逐创新创业梦想的发展企盼值。企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及人才对职业的需求,直接显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关系,直接决定学校及专业的命运,也直接引领专业内涵的确定及变革方向,故专业设置与调整应特别注重研判市场,把脉对口就业率低迷的顽症,注重与区域支柱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职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4]。根据专业建设实际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专业平台建设优势,延伸职业学校办学空间。
2.2 以教学做创合一为路径,打造 “专业与企业、学生与岗位、团队与项目” 三个无缝对接平台
以教学做创合一为路径,是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目标的重要手段,它基于学校对职业教育特性及规律的深刻认知和理解。学校紧密对接产业升级与技术变革趋势,积极实施政行校企互动,产学研融合,充分发挥政行校企多边深度合作的群体优势,与所在地建设局、科技局、相关区政府及信息服务产业基地等成功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构建紧密型合作伙伴关系,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研发中心及服务平台,既服务了行业企业,又促进了人才培养。
作为专业建设智库及专业教育总编导的建筑产业现代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政行校企四方组成,主导专业建设论证、培养方案制订、课程标准研制、教学资源开发、政行校企实习实训基地共建、顶岗实习落实、专(兼)职教师选聘及考核评价改革,在构建政行校企合作育人、产学研融合育人、协作创新育人的专业教育体系、同行评价与专家咨询委员会参与决策制度、增强科研成果转化力度等要素支撑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学校笃行项目为王、质量为本、创新为源、创业为重,以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模拟仿真、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为着力点,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方面,积极创设职业情境,融教学做创于一体,全面实施任务导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创新学业测评体系,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进行积分与评价,强化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专业岗位能力及职业发展能力。
注重教学内容职场化:政行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借 “能力素质为根本” 的课程体系建设东风,实现因岗施教,建筑产业现代化现场管理岗位需要什么知识技能,就讲授什么内容。在教材的选用、教学内容的选取等方面,均紧贴企业需求;注重教学组织项目化:围绕应知应会技能的掌握设置不同项目,把教学做创一体化教学工作落到实处;注重教学目的社会化:通过政行校企深度合作、模拟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手段,凸显专业特色,以 “课堂工厂化与工厂课堂化” 真题真做实践为突破口,悉心打造 “专业建设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学生发展与岗位目标无缝对接、团队创新与项目驱动无缝对接” 三个平台,以人才培养总模式为指南,依专业方向与特点构建人才培养分模式,效果显著,用人单位好评如潮。
2.2.1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分模式
积极营造并不断优化校企合作政策环境,构建一个培养目标、二个培养场所、三个培养阶段的 “工学结合一二三” 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培养零距离上岗的建筑产业现代化施工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通过校企两场所造就学生职场能力;通过专业知识体系构建、专业方向能力及专业特长强化、创新创业成果孵化及岗位适应能力培养三阶段促使学生早日成才。
2.2.2 工程造价专业分模式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专业社会实践、服务创新创业、技能竞赛活动。构建 “工学结合+项目导向+任务驱动” 人才培养模式,以建筑产业现代化施工项目案例为载体,藉任务驱动方式,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集中展示国内外先进的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及解决方案,鼓励学生自主完成预设训练任务,亲身体验建筑产业现代化项目生产线的优势所在,继而师生通力协作,在工地现场使用钢筋混凝土构件成品组拼成高楼大厦。既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提升了其职业素养。要充分利用行业(企业)资源,通过搭建动态、多维、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实施模拟招投标、模拟施工验收等项目化教学,助学生夯实岗位能力根基。
2.2.3 道路桥梁专业分模式
构建 “校中厂” 与 “厂中校” 产学研平台,提高其建设标准,拓展办学内涵,推行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拓展校企合作形式内容,与区域标杆企业探索共建特色专业学院,与江苏邗建集团合作共建的邗建土木学院,与江苏牧羊集团合作共建的牧羊钢构学院,成为其中的佼佼者,以订单制培养学生,学生在学期间拥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更是员工。
2.2.4 建筑设备(监理)专业分模式
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把课堂搬进施工现场,请工程师进课堂,构建 “以施工程序为学习过程的教学做创一体化” 人才培养模式,创设学习情景,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构建所学知识意义,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及主体作用。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分别选取典型的已完工程和在建工程进行,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感知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明显优势:流水线产品精度控制可靠、质量通病绝迹、建造提速、节能环保、降尘降噪显著、劳动强度大减、安全事故骤降。通过现场观摩,体验:以模具清理机、布料机、钢筋加工设备、钢筋铺设机器人、搅拌器为代表的生产机械效率如何之高;以预埋件、锚固件、起吊系统、支模系统为代表的配套设施性能如何之稳;以柱、梁、板、阳台、桩、楼梯为代表的预制构件成品质量如何之好,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难以忘怀。
3 结语
在高质量发展理念指导下培养高技术技能和可持续性发展的人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不断发展和优化的过程,需要 “学习、重复、创新、提升、应用” 深度融合。区域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不断提升,亟须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有机融于人才培养模式中,主动做好对接服务。这就要求我们在技能培训体系、专业培训体系和持续技能发展方面应实施同向聚合:人才培养方案系统的适时调整和优化高度整合;就职前综合素质评价保障能力和就职后可持续发展计划保障能力相结合,注重有效发展和持续改进;按照职业培训的规律,职业培训和职业素质教育必须齐头并进,作风与效率并重。注重知识与技能库信息的应用要随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功能信息的不断更新而适时变化,不惜改革代价抢抓机遇、不遗余力全面提升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能力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紧密对接产业链及创新链的专业体系,不断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