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外国文学教学实践探究

2022-02-27王贤玉

安顺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外国文学思政文学

翁 瑜 王贤玉

(安顺学院人文学院,贵州 安顺 561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在于立德树人。他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只当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就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与专业课程的自身拓展结合起来,使高校所有课程都能够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真正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它把思政内容和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校承担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使命,高校各门课程都要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探索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科技飞速发展、各种知识爆炸以及思想多元的今天,以知识体系为目标的教材已经难以吸引学习者全部的学习兴趣了,作为教师,就需要努力挖掘教材中与青年学生相关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乃至处事原则以及人生规划等思想材料,在教学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因此,将课程思政与外国文学的教学改革有机融合,才能够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使外国文学课程呈现出新的维度和深度。而要进行外国文学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就必须要明确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和达成目标,改革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革新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这样才能取得“立德树人”的良好效果。

一、牢记育人重任,明确教学目标

教书育人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长期以来,在外国文学的实际教学中,偏重于“教书”而相对忽视“育人”,甚至有教师认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思政课程的任务,专业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外国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基础课程,一直以来在教学中都非常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和塑造相对薄弱,在实际教学中缺乏对课程思政的深入研究,在课程的整体设计、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思政元素的融合方面也缺少经验。因此,要实施外国文学的课程思政, 就要从转变教师观念做起,将课程思政的意识深植于教师的头脑中,从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入手,积极构建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育人新模式。

(一)牢固树立课程思政意识

要进行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改革,教师是关键,因为外国文学课程内容涉及的从来都不是单一的意识形态或观点,作为教师,要坚定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中起着思想过滤器的作用,站在坚定的中国立场上传达积极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使命感和高尚情操。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正确牢固的思政意识,以指导教学行为。结合专业和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思考课程思政的整体构建,课前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思政目标,充分挖掘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辅以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思政教育和价值塑造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需要教师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并有能力在课程教学中有效实践,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觉践行正确的价值观。

外国文学进行课程思政,事实上是在尝试寻找外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之间的融合点,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中西文化与文学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碰撞,进而在交流、对话中获得沟通。因此,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到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存在,文化的多元发展必然带来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要能以一种尊重他者的态度去了解异质文化,虽有差异却无优劣之分。能以一种兼容并包的心理接纳它们,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不断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进而产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批评性思维方法进行学习,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程思政既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因为它强化了“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其实也是一种思维方法,这源于它强调知善恶辨美丑,继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外国文学的教学来说,批评性思维方法不仅在学术层面上运用,更要在意识形态和文化认知上运用,因为外国文学中虽然存在人类的普遍价值,但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文化偏见甚至政治偏见的存在也在所难免。因此,批评性思维方式能够指导学生在外国文学的学习中“取精华,去糟粕”,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文化自信。

(二)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外国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讲授自古希腊起至二十世纪以来不同国家各时期的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生必备的文学知识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知识目标而言,其主要目的和任务是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学生系统地学习和了解相应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域文学的发展历史,了解历代重要作家和重要作品与当时社会的关系及其在文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外国文学的学习,使学生对于外国文化的源流和内容能有一个基本和系统地了解,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并且在认识理解异质文化独特性的同时,能在比较的视野中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除了知识目标的达成以外,还用努力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在传授外国文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在外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每个历史阶段都有文学大师创作出了不同的文学经典,以此滋养了不同时空的读者。而这些文学经典在彰显民族特性的同时,也会存在与其他民族的巨大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体现在文化、政治、历史等方面,甚至还会产生文化偏见,在世界文化多元发展的趋势下,各种价值观念交锋激烈,对于“他者”文化,我们既要一种尊重、借鉴的态度,也要警惕“扬西抑中”的错误思想。我们翻译、引进、学习外国文学的目的,归根结底也是为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而服务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始终明确为谁培养人才的教育导向。

文学即人学,虽然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但是人类的精神情感、对真善美的追求是相通的。因此,外国文学作为一门文学课程,既有审美功能也有教育功能,正所谓“文以明道”。要充分发挥文学的教诲功能,挖掘其中的道德、伦理、审美等德育元素,将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融合到教学全过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精神的成长,这是事关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的一件大事,作为教师担负着育人的重任,我们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为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贡献自己的力量。对学生的成长来说,知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价值观和道德品质更为重要。因此,从课程的知识点中挖掘思政元素,是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切实保障立德树人根本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在实际教学中,可采用“主题式教学”渗透思政教育。如在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的教学中,以“做人生的勇者”为主题,组织学生探讨明知不可为也要为之的抗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在人生奋斗中的积极意义。在分析存在主义文学时,以“自由是一种选择”为主题,组织学生探讨存在主义积极的人生态度。

总之,外国文学的教学要在与异质文化与文学的比较体验中对真善美进行文学阐释、提高对道德和伦理的认知、激发爱国主义情怀,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知识目标旨在通过外国文学相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外国文学的发展以及各个时期思潮流派的产生、演进,培养学生具有宽广的胸怀、全球的视野,能够博采众长,接纳世界优秀文化。思政目标则在文学经典作品的解读中,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有机融合,在中外文学的对照和比较中,不断深化对中国文学的理解,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和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优秀人才。两个目标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深挖思政元素,注重价值引导

(一)注重学生的价值塑造

经典的文学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能够引领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教育实践,在扩大知识视野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自然而然地实现文学课程的“隐性教育”。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形成阶段,因此,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在“取精华”的同时融入对我国文化与文学的深入思考,深刻体会中国文化特质,寻找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向而行的精神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如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是一个著名的硬汉形象,我国作家王小波评价说:“我不相信人会有所谓的‘命运’,但是我相信对于任何人来说,‘限度’总是存在的。再聪明再强悍的人,能够做到的事情也总是有限度的。老人桑地亚哥不是无能之辈,然而,尽管他是最好的渔夫,也不能让那些鱼来上他的钩。他遇到他的限度了,就像最好的农民遇上了大旱,最好的猎手久久碰不到猎物一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限度,仿佛是命运在向你发出停止前行的命令。”[2]在具体的教学中,以王小波对桑地亚哥的评价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限度”。鲨鱼成为了桑地亚哥的限度,无论怎样搏斗,最终大鱼只剩下空空的骨架,但老渔夫虽败犹荣。作为普通人,人的确是有限度的,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限度,但是人生就这样停滞不前了吗?人类正是在很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时候,才创造了无数的奇迹,生存的意义才得到了放大。人的生命长度固然是有限度的,但是人的生命宽度却是可以拓展的,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展现生存的勇气,正是海明威在这部作品中提出的主题。人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这样激励年轻人,“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强者,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3]我们在人生中会遇到很多挑战,面临许多困难,但是我们要学会做人生的硬汉,勇敢地站上舞台,接受挑战,永不惧怕失败,这是海明威的精神,也是当代青年应该具备的精神。因此王小波才说,他佩服桑提亚哥这样“失败”的人,因为只有那些安于自己限度之内的生活的人才总是“胜利”,这种“胜利者”之所以常胜不败,只是因为他根本没有投入斗争。

其他还有如塞万提斯《堂吉诃德》、雨果《悲惨世界》、歌德《浮士德》、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狄更斯《双城记》、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等等都有可供挖掘的思政元素,将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结合作家的人格魅力、奋发精神、理性信念等启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引领学生体验、感知并认同人类优秀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对健全人格的培养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积极探索人文素养培育路径

外国文学作为人文素质通识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作为文学课程,外国文学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景观,通过教学给予学生正能量的引导,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确保课程思政目标的完成。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探索人文素养培育的路径,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要学会做人做事,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品行、內塑人格,使外国文学的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步进行,彰显课程的育人功能。可以说,“文学就是在人们心灵中唤起耻辱、愤怒和英勇,并想尽办法使人类得高尚有力,使他们能够以神圣的美的精神鼓舞自己的生活。”[4]

如荷马史诗中的《奥德修纪》、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夏绿蒂·勃朗特《简·爱》等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表现了对人的价值、尊严、奋斗、情感的追求,将人的精神自由和个体生命价值进行深入诠释,激励学生为了梦想努力奋斗,从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获得人生前进道路上的精神支持。浮士德身上体现的不断战胜自我、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浮士德精神”,能够给不同时空的读者以思想启迪,人只有敢于直面困境,具有强大的受挫力与自我调控能力,在战胜自我的过程中不断地向上向善,每一个人的积极进取也都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助力。莎士比亚悲剧作品《哈姆雷特》《麦克白》中,克劳狄斯弑兄篡位、麦克白私欲膨胀最终自取灭亡的行为,能让学生意识到一味追求个性自由会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作为个体的人也终会万劫不复,公民自觉遵守社会秩序是社会稳定的保障。要将遵守纪律落实于实际行动中,将爱国护国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世纪诗人但丁为意大利的分裂局面深感痛心,虽流放在外,却矢心致力于祖国统一事业,在长达20年的流放生涯中依然不改初心,他创作的很多作品都表达出了高度的爱国热情和人文主义精神;中世纪法国著名的英雄史诗《罗兰之歌》中的英雄罗兰,把保卫国家的荣誉看成是自己的天职,哪怕维持付出生命也毫不畏惧;俄国作家果戈里《死魂灵》使我们懂得国家的前途命运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教师在思想教育方面的有意引导,能够使学生在意识深处认同“家国一体”,通过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家国情怀,不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情愫,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点滴渗透,实现德育和智育的双重并举。

三、精心设计课堂,积极探索教学方法

(一)在课程思政中运用比较方法对中外文学进行对照和比较,增强本民族文化的情感认知和价值认同

在外国文学的学习中,不可避免地会使用比较的思维。正如勃兰兑斯所说:“比较性的研究具有双重便利,一面可以把外国文学带到离我们那么近处,使我们能够跟它合成一体,同时又把我们自己的文学放远,使我们在真正的远景中看到它。”[5]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将东西方文学进行对照和比较,认识并了解各国文学的民族性与个性化特征,在开放的视野中深入思考不同文化与文学的交融与差异。同时在课程思政的教学中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能够直观有效地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与文学的感悟与体验,犹如春风化雨般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的目的。

例如在古希腊神话的学习单元,阿喀琉斯作为希腊英雄的代表,集中体现了希腊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光辉灿烂的英雄形象。在他身上表现出了忘我的战斗精神和对自我价值的不懈追求,但是他的英雄行为是建立在强烈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上的,只因个人的荣誉受辱,便在与特洛伊的大战中拒绝参战,哪怕希腊联军为此遭到惨败也毫不在意。这种将个人荣誉置于集体利益之上的行为体现了西方个体本位的文化。而中国神话中的著名人物如 “存心于天下”的尧,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的神农,因逐日“未至,道渴而死”的夸父等等,在他们身上没有个人私欲和利益,体现了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突出的集体主义精神,这种以集体主义、社会本位为特征的文化与西方的个人本位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因此,在中西神话的对照和比较中,我们既要肯定人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也要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主义至上的思想对西方社会发展和人际关系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思政教学中通过比较的方法能够潜移默化地将中国文化中的家国情怀、舍己为人、集体为重的思想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做胸襟宽阔、胸怀大局的人,强化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认知和价值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力与民族自豪感。

可以说,文学课堂就是思政教育的“隐性课堂”,能够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重要的影响。“优秀的文学经典具有高度的精神价值、伦理价值和审美价值,通过文学精神阐释和人生价值引导,使高校学生获得一定的道德修养、精神感召与审美熏陶。”[6]因此,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关键就在于精心设计课堂,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文学教育的育人功能。

(二)采用课堂情景剧、主题辩论等方式进行思政育人

文学具有教育、审美、娱乐等功能,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思考课程思政的有效性和吸引力,积极探索教学内容与思政材料的融合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课堂情景剧就是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在这方面的改革尝试。课堂情景剧是把外国文学经典作品中的重要片段以表演的方式进行再现,学生分工协作,从台词、道具、表演到动作设计等等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既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又能增强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不断强化人文底蕴,将德育教育融于课堂教学中。

如在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的教学中,喜剧大师莫里哀的《伪君子》是教学重点,莫里哀多年的外省巡演经验使他的创作自然而然地与社会生活关系密切,他认为喜剧要描绘当代风俗,修饰同时代人的肖像,喜剧的责任就是要在娱乐中改正人们的弊端、抨击恶习。《伪君子》是一出五幕喜剧,主要围绕揭露达尔杜弗的伪善性格展开故事。达尔杜弗本是一个破落贵族子弟,在穷困潦倒之时幸得富商奥尔贡的收留,可他非但不知恩图报,反而想着勾引奥尔贡的妻子并霸占他的家产,在一切伪装都被揭开后竟狠毒地要置奥尔贡一家于死地,幸而国王明察秋毫,下令逮捕了达尔杜弗,赦免了当年勤王有功的奥尔贡,才避免了家破人亡的悲剧。在《伪君子》的教学设计中,有一个环节是让活动小组分角色表演作品的重要片段,尤其是达尔杜弗的出场以及其他人物的个性表现,时间限定为十五分钟之内。从课堂情景剧的剧本编写、角色分工、道具制作到情景表演,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大家都踊跃参与,积极性高涨。小组的精彩表演让同学们捧腹大笑,奥尔贡的暴躁武断、玛丽亚娜的胆小懦弱、达尔杜弗的伪善狠毒、女仆桃丽娜的机敏爽朗也在笑声中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通过课堂情景剧的再现,人物的性格弊端和人性恶习也成功引起了学生的反思,将教学内容与德育渗透相结合。

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主题辩论”也是《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式之一,以教学内容为基础,选取符合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目标、能够培养学生开放性辩证思维和实现价值引导的主题,在学生中开展小组辩论。并进一步丰富教学形式,使考核评价体系多样化,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充分调动学习主动性,加强对知识的实践与应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在解读英国小说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之后,可以设置“主题辩论”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当时西方高度发展的工业文明背景下,人的自由追求与世俗现实之间的矛盾,体验人生内涵的复杂性。在“主题辩论”中给学生进行分组,设定四个主题,“理想优先还是现实优先?”“结果重要还是过程重要?”“爱与被爱哪个更幸福?”“选择是自由的吗?”在辩论中正方与反方激烈交锋,唇枪舌战,学生也在正反方的观点陈述中不断深化对主题的认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针对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中的不同元素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中西异质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转化为完善人格和个人修养的内驱力。并在批判思维方法的训练中,将中西方文学进行有效参照,在开放的视野中接纳西方的优秀文化成果,树立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意识,坚定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有担当精神、爱国敬业的优秀人才,彰显外国文学“立德树人”的重要功能,正是在当前时代教育精神的引领下,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才能呈现出新的维度和深度。

总之,在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外国文学的课程思政需要在摸索、创新中不断实践,没有固定的思路和模式,需要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牢固的思政意识,始终牢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明确“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的统一。

猜你喜欢

外国文学思政文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们需要文学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热点问题与发展趋势:首届中国外国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暨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报道
The Land They Lived on: Reading The Bluest Eye
思政课“需求侧”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