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柯记》和《邯郸记》英译中佛道思想的再现

2022-02-27

关键词:张译佛教译文

张 玲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苏州,215006)

汤显祖自小就受到热衷于道教的祖父母熏陶,之后又深受好友达观禅师的影响,晚年转而向佛道思想寻求精神的寄托。他曾想向无去上人“借一袈裟地,听龙门说法”,也曾说过“玄宫梵馆,一再周施。少年常抱长生之决,衰年乃就无生之意”“拟日用于任智,转天机于释玄”,体现了其思想中儒释道思想的合而为一。因此其后期的戏剧创作《南柯记》和《邯郸记》是融合儒释道思想与戏剧艺术表现形式的经典之作,具有显著的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和独特的文学艺术价值。明代文学家王思任说:“《邯郸》仙也;《南柯》佛也。”[1]88明代戏曲家吕天成高度赞扬汤显祖:“……《南柯梦》酒色武夫,乃从梦境证佛,此先生妙旨也……《邯郸梦》,穷士得意,兴尽可仙。”[2]2595-2596《邯郸记》体现了浓厚的道教色彩,展现了主人公在官场弄权营私而历尽宦海风波,终究难逃作为牺牲品的命运,展示了有限与无限、死与生的对立以及度脱者、被度脱者的对抗与认同。《南柯记》体现了浓厚的佛教色彩,展现了主人公因为“我执”而产生对俗世人生各种欲望追求的虚幻不实,充满了佛理禅趣,具有浓厚的“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人色,自色悟空”的佛教思想。汤显祖在《南柯梦记题词》中说:“世人妄以眷属富贵影像执为吾想,不知虚空中一大穴也。倏来而去,有何家之可到哉”,体现了其“是非成败转头空”的佛教理念。

宗教反映了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文化深层次结构中的诸多因素。弗洛伊德曾指出,宗教可以被视为人类文明中最为珍贵的财产,是文明所能给予其参与者的最为珍贵的东西[3]16。在中国历史上,佛道儒三教交融,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种特质。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禅宗是中国本土文化孕育出来的佛教宗派。儒释道和佛禅思想广泛地体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包括文学创作,这与西方宗教文化不同,也给翻译传播带来了一定困难。如何体现作者将佛道思想、禅理禅趣融于对人生的思考,彰显作品的中国文化特色和文学艺术价值是一个需要关注的话题。译者一方面需尽量保留作品的原汁原味,帮助读者感知宗教色彩和文化;另一方面,可通过阐释、类比,借用译入语表达等方法使读者产生共鸣。

目前,《南柯记》有汪榕培、张玲、霍跃红的译本(以下简称“汪译”)以及张光前的译本(以下简称“张译”),《邯郸记》有汪榕培的英译本。本文着重讨论上述译本中宗教用语以及禅诗的翻译。

一、宗教用语

道教是中国文化的特色,道教专门用语在英语中没有现成的对应。汪译在选词方面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准确传递核心含义,如“immortal”(仙)、“obsessed”(痴)、“earthly world/worldly”(尘寰、尘、障、烟花、人情世故)、“cultivation”(修行)、“illusion”(妄)、“previous life”(前生)、“the fairy island”(蓬岛)、“Master Zhong Liquan”(正阳子钟离权)。(2)尽量再现宗教意味和中国特色,如“Taoist charms of ascension”(飞升黄白之术)、“convert”(度、度脱、度仙)、“yin-yang”(阴阳)。“charm”和“convert”在CambridgeDictionary中的解释分别是:“an object or saying that is thought to have magical powers, such as the ability to bring good luck”“to change to a new religion, belief, opinion, etc., or to make someone do this;someone who changes their beliefs”,其中“magical powers”和“religion”“belief”说明了“charm”和“convert”的宗教色彩。(3)体现道教在教义和修炼内涵等方面与佛教之间的差异性。如,汪译《邯郸记》中以“convert”对应“度”,在《南柯记》中则以“released from the purgatory”对应该词。译文作此区分能让英语读者更好地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4)对于隐含在字里行间的具有宗教意味的表达,汪译采用显化的方法帮助英语读者准确把握原文。如例一、例二。

例一

门外蟠桃一株

汪译:

Outside the gate grows a peach tree of Immortality

在民间传说中,王母娘娘在农历三月初三瑶池举行盛大的蟠桃会,宴请诸路神仙,这天也是一个重要的道教节日。如果译文不增加“of Immortality”,英语读者并不会知道“peach tree”的宗教含义。

例二

洞宾先生大功行了

汪译:

it would be a great feat in your path to immortality.

“功行”特指道士修行的功夫,而非一般的“功劳、成就”。“in your path to immortality”显化了这个意思。

《南柯记》中有大量佛教专门用语,汪译和张译都是基于对原文的透彻理解进行处理。汪译本不采用注释,并在能被读者理解的前提下以回译、直译等方法尽量保留原文宗教色彩。张译则主要采用回译加注,或在没有注释的情况下采用显化、归化,减少读者的阅读困难和压力。对于一些已被收录入英语词典的梵词,或者可根据上下文把握其意思的梵词,回译能展现宗教的“话语链”和特质,保留宗教色彩和准确性,“既使两种有血源性和发生学关系的字母语言直接贴合,又能让汉译梵词的异质表达以原生态的形式进入英语的认知结构和审美视野,信息传递显得直观清晰。”[4]106

例三

如何是佛?

……

如何是法?

……

如何是僧?

汪译:

What is the Buddha or the Enlightened One?

...

What is the Dharma or the True Teaching?

...

What is the Sangha or the Buddhist Brotherhood?

张译:

What is Buddha?

...

What is Dharma?

...

What is Sangha?

(Note:

Dharma: roughly speaking, the governing rulings of Buddhism.

Sangha:a monk)

佛、法、僧(佛教三宝)救度一切众生,使之离苦得乐,皈依三宝是信仰佛教和成为佛教徒的前提。在两个译文中,这三个词都采用回译“Buddha”“Dharma”“Sangha”以突出其核心概念的意义,并分别辅以意译和脚注帮助读者对概念进行区分,避免概念的模糊和混淆。

例四

他虫业将尽

汪译:

These ants will soon be relieved from their karma as insects.

张译:

Their incarnation as insects is almost over.

“业”是佛教用语,指一切众生的活动。“业”是“因”,“报”是“果”。在《南柯记》中,蝼蚁在“燃灯念佛之时,出来行走瞻听”。这种听闻正法的善业,决定了它们将来的善报。契玄法师前生无意中伤害了蝼蚁,故后来借淳于棼的力量超度众蚁升天。“业”的梵语原文是“karma”,该词已被广泛收入英语词典,为很多英语读者所了解。CambridgeDictionary对它的解释为:“(in the Buddhist and Hindu religions) the force produced by a person’s actions in one life that influences what happens to them in future lives。”汪译将“业”回译为“karma”,完全保留了佛教色彩。张译以“incarnation”(化身)对应“业”。CambridgeDictionary对该词的解释为:“a particular life, in religions that believe that we have many lives。”可见,“incarnation”具有宗教色彩,其含义与原文不完全对应,但归化的处理考虑了一般英语读者的理解。

例五

无影树下,弄月嘲风;没缝塔中,安身立命。

汪译:

Under a shadowless tree, I play with the moon and sneer the wind; in the seamless pagoda, I’ll rest myself and live an eternal life.

张译:

Under an illusory Bodhi tree I played with the wind and moon; in the seamless stupa I found my own existence.

“无影树”指修行到空定境界,不见一物,不着一相,方知世间万物皆是因缘和合的假象。“没缝塔”象征着佛法庄严,它不以时变,不以物移,永恒不灭,矗立不倒。“无影树”和“没缝塔”是对千变万化、无实体、无形相的“心”的精神活动载体的生动比喻,体现了禅宗以心为觉悟本体的宗旨。汪译采用直译“shadowless tree”和“seamless pagoda”,张译以直译“seamless stupa”对应“没缝塔”。直译保留了宗教语言独特的表意形式、哲理意味和思维过程。宗教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因词语凝练、含义深刻丰富而具有文学性,保留语言形式能更好地表现内容,形式的改变难免会导致内容的改变。张译以意译“illusory Bodhi tree”对应“无影树”,译文中佛教的语言表达和思维形式有一定流失,但该专有名词的基本含义“空”得以显化,方便了读者理解。

例六

求众生身不可得,求天身不可得,便是求佛身也不可得……

汪译:

It is vain to seek the human form; it is vain to seek the heavenly form; it is vain to seek the Buddha form.

张译:

Vain is it to seek a human form.Also vain is it to seek a celestial form. It’s even vain to seek a Buddha’s form.

这句话是剧作家通过剧中人表达的人生体会以及在经历了梦幻人生以后的恍然大悟,表现了自在生命的觉醒。“身”是一个关键概念。佛教中,佛陀为救渡苦难众生权巧化为种种身相。如果以直译“body”(身体、肉身)对应会引起误导。两位译者选择“form”显然是基于对原文的透彻理解。

例七

经明说应以人非人等度者,即现其身而度之。……你那道经中,已云道在蝼蚁……

汪译:

As is stated in the sutra, in the case of humans and non-humans, Buddha is to appear at once to release them from the purgatory...It is said in the Taoist Classic that Tao exists in the ants.

张译:

The sutra also clearly states: “If they are to be converted, be they human or non-human beings, Bodhisattva will appear in a theophany to redeem their souls.”

“人非人”在佛教中指人和非人的众生。“道在蝼蚁”指道理、规律存在于自然界万物之中。《庄子·知北游》第六节中有:“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庄子表达了“道”无所不在,甚至蝼蚁那些小虫之中也有道之存在的思想。例七原文具有诙谐幽默的意味,委婉地点破了男主人公身边的人都是蝼蚁之化身,表达了佛教普度一切众生的思想。汪译和张译中的直译“humans and non-humans”“Tao exists in the ants”“human or non-human beings”再现了宗教语言的独特话语方式。张译的“Bodhisattva will appear in a theophany to redeem their souls”未保留原文的幽默意味,但显化了意思,流畅易懂。

二、禅诗

禅诗是一种独特的古典诗歌形式。佛教禅宗把山水自然看作是佛性的显现,花草、鸟兽、松竹、流水、清泉、明月、空谷等都具有佛的灵性,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诗意与佛理禅趣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因此有“诗禅一致,等无差别”的说法。佛教禅宗强调用心去体会领悟佛性,即所谓“顿悟”,而富有意象、意境的禅诗就是帮助人们顿悟的一个极佳方式。禅僧们在开悟、示法以及一般商量问答时以诗明理,更加强了禅与诗歌文学的紧密联系。《南柯记》中有不少佛理禅诗。在翻译的时候,“接受美学”能提供有效的参照,因为古典诗歌、禅理和接受美学这三者之间有高度的契合之处。主要体现在两点:

1.空白与模糊

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境界在于“凡诗文妙处,全在于空”(袁枚)、“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孔子)、“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严羽)、“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在佛禅说理中,言说禅意、禅味、禅趣的最高境界在于“无法言说”“不立文字”“开口即失”“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答非所问”,这些无不体现出对留白或模糊的巧妙运用。

接受美学理论提出“空白”和“未定点”的概念,指文本中需要读者根据自己的想象加以填充的“未言部分”,读者与文本的交流就是在这些“空白”处发生的,因为正是这些需要读者靠思考去填补的地方把读者引入到文本所描述的事件中,以提供未言部分的意义。意义未定点和空白构成了文学作品的模糊性,从而留给读者解读和阐释的空间,参与作品意义的建构。空白与模糊是一种积极的创作手段,是一部优秀文学作品带给读者审美体验的重要前提[5]102。

2.感悟与视域融合

古典诗歌与言说佛理都以感悟为核心,都重视在有限的语言中体味无限的意境、心灵旨趣和洞明。“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言有尽而意无穷”适用于诗歌欣赏和佛理悟道。严羽所说的“大抵禅道唯在妙语,诗道亦在妙悟……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一语阐明了“悟”是禅道和诗道最根本的、深层次的共同核心。接受美学理论提出“期待视野”“召唤结构”“视域融合”的概念,认为“读者在阅读理解之前对作品显现方式的定向期待,这种期待有相对确定的界域,此界域圈定了理解可能的限度”[6]289。“理解者有自身的视界而文本也有它原初的视界,两者之间势必就会形成差异,只有将视界融合,超越原有的文本视界及理解者自身的视界,才会形成一个更新更好的视界……视界融合其实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将个人视界跟历史视界融合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涉及不同文化间的交叉碰撞但绝不是相互消减和取代,是一种包容、重构直至和谐的状态,是传承的运动和解释者的运动的内在的互动。”[7]137-138接受美学理论中的“视域融合”与禅道、诗道的“悟”可以互为阐释。意识活动在文本的召唤下激活,从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理解、阐释、思考、接受文中的空白、模糊,最终得到新的体验,获得文学欣赏的美感,并将之存入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改变、重新定位期待视野。这也是一个“悟”的过程。意境、旨趣和洞明无一能离开主体的积极参与。圆满自在的禅境、空诸所有和万虑全消的心境从根本上是无法言说的。自然万物的意象激发“自心亲历”的直觉体悟,从而最终达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体验。这也是一个“视域融合”的过程。“视域融合”理论和“悟”道分别基于作品和自然意象,但两者都是将客体主体化的过程。

由上述可见,诗歌、禅理、接受美学这三者之间有高度的契合之处。在禅诗的翻译中,可取的做法是“既不应随意填补源语文本意义空白,使源语文本的审美价值受到破坏,也不应刻意追求译文的空白与未定性,应努力寻求空白和未定性具体化与译本读者理解力之间的最佳折衷。当源语文本意义空白和未定性的具体化成为情非得已的选择时,译者应注意恰当的具体化”[8]12。任何一位读者在阅读前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解结构与知识框架,包括语言习惯、背景知识、兴趣爱好、审美经验,这些构成阅读中潜在的期待和求同存异,即接受美学理论中的“期待视野”。译者对于空白和模糊的把握之度必须基于对这些因素的考虑。

例八

如何色即是空?

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

汪译:

Why is the reality a phantom?

You can neither see how the drizzle wets the dress

Nor hear how the petals fall onto the ground.

张译:

Why say“Rupa is sunya”?

Traceless is the drizzle that damps our clothes;

No sound is heard when petals drop to the ground.

(Note:

Rupa: a paired term with Sunya, which means the concept of things. In Chinese it borrows the wordse(color), which carries a derived sense “sex”.

Sunya: a Buddhist term in Sanskrit which means the entitylessness of things. Its Chinese translation borrows the wordkong, which carries such meanings as emptiness, nothingness.)

佛教的色空观认为万物都是因缘和合,不要有自我的执着,在有色世界里确立“看空不空”的思想。“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表现的是无论外界如何发生改变都不会受之影响的物我两忘、超凡脱俗的境界。“细雨”“闲花”是“色”。“湿”“落”是客观动态,“看不见”“听无声”是主观状态,两者看似矛盾,却恰恰表现了实却虚、色即空的思想。

两个译文都基本采用直译。“wets”“fall”“damps”“drop”这几个动词再现动态,而非以形容词“wet”“fallen”修饰“细雨”“闲花”,从而突出动态的环境,使其和“静”的心理状态形成鲜明的对比。可以看出,译者认为译文读者经过思考能够获得理想的审美体验,因此基本保留了原文的空白和模糊。值得注意的是,汪译做了增词处理,采用“neither...nor”的结构。张译则采用倒装句,突出“Traceless”“No sound”。两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空白做了微妙的填补,以强调内心空寂清静的境界。总体而言,两个译文都考虑到了读者经验的“前结构”,同时给英文读者留下同原文一样的玩味空间。

例九

如何非色非空?

归去岂知还向月,

梦来何处更为云。

汪译:

Why is non-reality a non-phantom?

“Unconsciously, you face the moon in your return

And see the cloud in your dream.”

张译:

How can there be neitherrupa or sunya?

Won’t you face a moon when you’ve lived this life?

Are not the clouds you dreamed of really clouds?

佛教般若实相论认为,万事万物是色,但因一切皆由因缘和合而生,故无自性,故非色。又万事万物本空,因染污幻现诸有,故非空。真实正确的理解是将这两方面综合起来把握。这种非色非空的思想使人在入世的挣扎奋斗中维系着出世的洞达直观,寄泊着萧然疏远的境界体验[9]。“归去岂知还向月,梦来何处更为云”是李商隐《促漏》中两句诗,意思是归去之后仍向月怀想不已;虽愿梦中化为巫山神女之行云,亦不知应去何处。两个译文基本都采用了直译。“...you face the moon in your return/And see the cloud in your dream”“Won’t you face a moon when you’ve lived this life/Are not the clouds you dreamed of really clouds”这两个句子本身不难理解,但是英文读者很难将其分别与问句“Why is non-reality a non-phantom”和“How can there be neither rupa or sunya”形成逻辑关联,更难对其中的深意有所领悟。由于读者知识经验的前结构和“期待视野”必须被关照,作品才能进入其视域并被读者接纳,才会真正产生意义,因此,当译作与读者间的审美距离太大时,译者需要以某种方式使空白具体化。汪译增加了一个词“Unconsciously”,张译采用反问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显化原作的内在逻辑。如此,译文在陌生与非陌生之间产生一种特殊张力。读者仍能在译者的帮助下领会在入世的挣扎奋斗中维系着出世的洞达直观这个非色非空的思想。

例十

如何是随缘烦恼?

双翅一开千万里,

止囚栖隐恋乔柯。

汪译:

Then, what are the twenty subsidiary moral afflictions?

“They’re like two wings stretching ten thousand miles,

But halting to find a dwelling in the forest.”

张译:

What causes upaklesa?

With wings that could have soared a thousand miles,

You stay fast wedlocked to an arbor branch.

(Note:

Upaklesa: the secondary causes of life’s anxieties and miseries)

“双翅一开千万里,止囚栖隐恋乔柯”一句的两个译文都保持与原文对应,没有出现一个关于“烦恼”的表达。汪译增加“But”以显化对比的逻辑和“烦恼”的寓意。张译则采用“could have”增强了“止囚”的意思。两个译文都触发了读者的想象和解读。当译文读者领悟“双翅一开千万里,止囚栖隐恋乔柯”也是一种烦恼的时候,文本的妙趣和深意也就得到了的实现。

以上三个例子的译文处理有共同之处,即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的空白和模糊,留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使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能产生同样的审美与感悟的体验。同时,考虑到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译者并非完全采用直译,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使空白具体化、模糊明晰化,通过增加连接词以强化程度、显化逻辑,或增加实词以显化寓意,力图做到译者的责任,即“并不是代替读者解读,而是帮助他们领悟到原诗的内涵、原诗文本各有机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可能激发的情感深度与力度,要想让读者明白这是一首有内涵的诗,是一幅写意画而不是一幅招贴画”[10]78。

三、结语

道教和佛禅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与西方文化相比较具有心灵顿悟、超越物我、以心传心的特质,它不是建立在西方文化典型的逻辑思维和分析的基础上,而是超越了思维、语言、形象的表达。在戏剧《南柯记》和《邯郸记》的英译中,汪榕培和张光前两位译者充分考虑了译本读者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对宗教思想的翻译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了灵活的处理。译本努力在源语语言文化和译入语语言文化、空白与具体、模糊与清晰之间做到了平衡,真实传递了原文本的意图,实现了文化间的沟通。

猜你喜欢

张译佛教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40公里与5个字
古镇中的小池塘
佛教艺术
佛教艺术
译文摘要
Summer Holiday
张译自称不是明星
I Like Thi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