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传统广播节目创新创优路径研究
——以福建广播全媒体中心创新创优节目为例

2022-02-27洪媛媛

传播力研究 2022年34期
关键词:广播节目广播受众

◎洪媛媛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福建 福州 350004)

在新形势下,广播行业近年来受到各类新兴媒体的不断冲击,极大地动摇了传统广播的主导地位,这就对广播节目内容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分析新形势下传统广播媒体节目面临的新趋势,并对其在创新创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近年来福建广播全媒体中心创新创优节目的具体实践,探索广播节目创新创优路径,以期为今后传统广播节目创新创优提供参考,增强广播节目的市场竞争力。

一、新形势下媒体出现的新变化

(一)节目内容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精神上的满足,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多样化。各种不同类别、不同形式的广播电视节目不断出现,给受众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同时,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来源不断扩大,使得广播电视节目的形态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随着受众对广播电视节目的需求日趋多元化、个性化,行业市场竞争也变得越发激烈。在传统广播电视节目中,由于节目模式较为陈旧,节目素材来源渠道较为有限,导致节目的吸引力不强,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更高要求。而在当下,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5G、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被应用,使得广播电视节目的素材越来越丰富,节目内容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1]。

(二)节目互动性不断增强

传统广播电视节目,往往通过手机短信或者来信来电与受众进行互动,这种互动具有滞后性,通常只有在节目播出之后,受众对节目的看法才能反馈到节目组,信息沟通不畅使得传统广播电视节目没有办法根据受众的喜好适时调整节目方向。但在新形势下,随着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手段的不断应用,网络及时性、交互性不断增强,传统广播电视节目中受众被动接收信息的局面被打破,广播电视不再是你播我听,你放我看,而是受众想听想看什么就会选择什么。同时,很多节目积极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及时了解受众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依据受众反馈实时调整节目内容,进而强化受众收听收看意愿。例如,很多电视节目在播出时设置官方二维码或者官方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或者抖音等直播平台公众号,观众可在收看节目的过程中扫描屏幕下方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也可直接发送弹幕来进行评论,或者利用官方公众号等参与节目评论和互动。也有节目组安排专人收集受众的意见和建议,从而灵活调整节目,力求符合当下受众的审美和喜好。节目主持人也积极加大与受众的互动力度,截取受众留言,呈现受众对某个事件、某个观点的看法,这种方式可较好地提升受众的参与感,激发受众收听收看的兴趣,满足当下时代发展所需[2]。

(三)节目传播方式立体化

近些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智能终端如手机、平板、可穿戴设备等不断出现,为受众带来了新的媒介体验,传统广播电视节目的主流地位被动摇。先前人们需要通过电视台来观看电视剧或者综艺节目,需要通过收听或者收看广播电视新闻频道来了解国家大事和国际形势。但随着播出和传播方式实现立体化,目前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智能终端随时随地获知实时发生的新闻,收听观看各种音视频,改变了传统的视听习惯。而且这些智能终端产品比传统收音机、电视机更方便携带,这也促使传统广播电视从业者必须不断创新节目播出和传播方式来迎接挑战,扩大受众面,为进一步为提高广播电视的影响力打下良好的基础[3]。

二、新形势下传统广播节目创新创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足

在新形势下,传统广播媒体更应积极跟随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寻求创新创优之路,来提升节目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新形势下受众对于广播节目的更高需求。但在部分地区,由于受到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制约,传统广播节目在创新创优中资金投入力度不足,且在创新创优中缺乏相关的技术支持,导致传统广播经常出现兼容性不强、拓展性较为薄弱等问题。由于技术水平不足,广播电台在节目播出时经常出现信息传播不畅等情况,串音情况时有发生,且信息整合能力不足,无法直接在终端上显现出来。技术层面不足且创新力度不足,与受众互动性不强,无法及时根据受众意见来进行节目调整,仍旧沿用传统的传播方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传统广播节目长远可持续发展[4]。

(二)缺乏专业人才

新形势下,受众对于传统广播节目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对广播节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广播节目创新创优的过程中,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养可对节目的创新和质量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部分地区的广播电台中,其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无法及时针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及时对传统广播节目进行创新创优,且电台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也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和创新思维的提升,更不利于传统广播节目创新创优的顺利进行[5]。

(三)局限性较强

传统广播依靠频段播出,但频段会有范围限制,导致经常出现音质不佳的情况,并且广播传播途径较为单一,收听范围较小,对其今后长远发展形成了一定阻碍,更不利于其创新创优。此外,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受众用于获取信息的时间逐渐碎片化,完整、悠闲地享受广播节目变得越来越难。传统广播节目传播途径单一,只能在频段覆盖地区传播,导致很难吸引听众收听。再加上传统广播节目形式单一,内容老旧,无法吸引年轻受众。相关调查数据显示,随着各类新媒体、自媒体的不断涌现,传统广播电台的受众以年龄较大的人群为主,这些人仍然保留着听广播的习惯,这与他们年龄较大、不太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有关系。而对于年轻一代来说,传统广播节目已经无法很好地吸引他们。这些都不利于广播产业长远发展和创新创优的实现。

三、新形势下传统广播节目创新创优路径

(一)提升重视程度

在新形势下,传统广播节目应提升自身对于节目创新创优的重视程度,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首先要树立精品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要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6]。传统广播从业者要充分认识到推进创新创优是广播电台承担新时代职责使命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广播电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从而不断增强内生动力。

其次要有好的机制作保障。做好创新创优工作,必须加大政策和资金投入力度,需要鼓励创新、支持创造、宽容失败的政策措施,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创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可以设立特别效益奖,对于节目创新创优和创收贡献突出、增量显著的团队与个人,按照国家、省、市各级获奖标准分别给予特别奖励,让创新创优人员晋升方面有优势,经济上有实惠,进而创建相对宽松的创新创优环境。还可以实施重点项目扶持计划,对有一定基础的创新创优节目或有阶段性成果且有明确创新思路、发展前景的创新创优项目,给予补贴性质资金扶持。

再次要完善目标责任考核机制。改进员工绩效分配机制,将工作量、收听、创收、效率、创新力、执行力等作为绩效考评的基本依据,强化对领导班子的目标业绩考核,完善员工绩效分配制度。

(二)打造专业人才队伍

在传统广播节目创新创优的过程中,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养可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培训内容不仅包括新闻采编等相关专业知识,更要包括计算机知识,而且还要注意提升从业人员自身的道德素养,更好回应新时代对媒体工作者提出的更高的业务要求,从而更好地发挥媒体“党和人民的喉舌”作用和舆论引导功能,弘扬正能量,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推动传统广播电台实现可持续发展[7]。

首先,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可与国内专业院校合作,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性地选拔优秀人才,吸收专业性人才,进一步充实人才队伍。

其次,培养“全媒体”人才。传统广播节目对广播从业者的要求只需要具备采访、编辑、播音一体化的专业技能,新形势下,广播从业者想要创新创优就必须掌握更多技能,既需要熟练掌握各项媒体技术,灵活运用多种媒体,还要具备创新创优思维,把熟悉掌握的技术应用到实际操作中。以广播主持人为例,新形势下,要求广播电台做到“大小屏”融合,节目不仅可听、可看,而且还可用、可分享,这就对广播主持人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他们掌握包括图片、文字、录音、视频直播等全媒体技术,采用语音图文虚拟现实等综合手段,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动“全网经营”,力求让主流媒体成为互联网上的“意见领袖”,更好地争夺受众市场。

(三)采取多元化的创新创优模式

传统广播局限性较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长远发展。当下,为促进其创新创优,实现其长远可持续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多元化创新创优模式。

1.积极引入相关融媒体技术手段,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打造“线上+线下”全媒体融合发展模式,丰富节目传播方式,扩大节目影响力。可利用媒体终端等数字平台搭建广播平台,利用APP、网站平台等形式播出广播节目或提供音频产品,也可引入当下流行的视频直播的方式,在传统广播电台听觉的基础上加入视觉效果,改变原本“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广播播出模式,探索广播电台与新媒体、新技术相融合的道路。同时,可将视频直播节目录制下来并及时上传,使得受众在节目结束后可以倍速或者拉动进度条回听回看节目,满足受众多样化的视听需求。以FM100.7福建交通应急广播为例,2021年,福建交通应急广播将传统广播直播间改造成全媒体直播间,首创“电台TV”,将声屏与视屏聚合成体,兼顾电视传播直观形象及广播传播及时高效的双重属性。“电台TV”每天24小时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等多媒介进行全媒体同步直播,与受众实时互动。广播节目在电台频率播出,电视端方面通过福建IPTV专区播出。此外,还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播出,拓展新时代智慧广播新模式。

2.根据受众需求,开发智能终端平台,触达更广泛受众群体,提升节目影响力。以福建省广播全媒体中心打造的全国首款北斗+广电、本土播客势力平台——福耳摩思APP为例。福耳摩思智能生态平台,由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广播全媒体中心与国内北斗三号卫星系统应用核心企业——福信富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福建电广车联网络科技公司负责研发与运营。平台以“广电+北斗”智能终端/平台为基础,搭载北斗三号定位模块,并依托北斗时空数据底座建立自己的“广电+北斗”数据中心,融合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和设施,有效促进了广电传媒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技术的交叉创新和产业的跨界融合。从2020年12月份开始,“福耳摩思”APP陆续在各大应用市场上线,目前“福耳摩思”APP正在进行一系列的运营推广和升级迭代。

3.不断创新思维,提升节目质量。在创新创优的过程中,节目内容的创新创优在其中具有关键地位,这就要求节目编导人员不断创新思维,提升节目质量,打破当下节目同质化的现象,提升节目收听率。可制作针对性较强的节目,更要加大与受众互动的力度,在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平台设立官方公众号或建立腾讯官方微博等。安排专人收集受众评论,并针对受众意见及时优化调整节目内容,加强与受众的沟通和互动,全面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以AM585东南广播为例,其制作的对台广播栏目《台青追梦在大陆》,被评为2020年度福建新闻奖新闻名专栏奖一等奖。《台青追梦在大陆》每周通过电波向听众至少讲述1位台湾青年在大陆追梦、筑梦、圆梦的感人故事。同时,为了增强广播节目的“可视性”,让更多受众了解台湾青年在大陆拼搏、融入的故事,还将节目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发布到“东南在线”网站和“AM585东南广播”微信公众号,以及“AM585东南广播”今日头条号等平台上,吸引众多网友收听、收看,让受众尤其是台湾年轻受众产生共鸣。值得一提的是,《台青追梦在大陆》在新媒体平台发布之后,也引起了相关机构、组织的关注,他们纷纷要求转载这些精彩的台青故事。例如,海峡青年节“海峡青年”微信公众号、福州市台协等纷纷予以转载,进一步扩大了节目的影响力,也让台湾青年在大陆的创业故事更广为人知,有助于更多台湾青年了解大陆,助力他们“登陆”创业,融合发展,促进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

四、结语

在新形势下,传统广播节目应认清时代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创新创优之路,来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在创新创优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加大重视力度,创新节目内容及播出方式,加强与受众的互动,灵活调整节目,更要积极打造专业人才队伍,提升人员的综合素养,保障创新创优顺利进行,从而促进我国广播事业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广播节目广播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论微博、微信在广播节目中的作用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广播节目创优策划探析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论交警广播直播室的构建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正确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