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比率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2022-02-27陈道庆
陈道庆
一、前言
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的推动作用下,我国各个行业也得到了较为快速发展,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升。然而,面对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的经济发展新形势,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已然无法适应新时代经济管理需求,尤其是财务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发展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比率分析是较为重要的内容,并且对于提高财务管理效率,辅助管理决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文章主要对财务比率分析进行了相关概述,分析了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剖析了当前财务比率分析在企业管理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对相关应对策略进行了有效探讨,希望能够为提高财务比率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效益提供有益参考。
二、企业管理财务比率分析相关概述
(一)财务比率概念
财务比率分析,指的是企业将其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财务报表进行相关数据的对比,从中计算得出具备分析价值的财务比率,然后对这些比率进行分析得到企业财务经营状况与成果,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高效的数据支持。目前,企业较为常用的财务比率分析法主要包括企业偿债能力比率分析方法、营运能力比率分析方法、盈利能力比率分析方法、发展能力比率分析方法等四种。其中,盈利能力指标是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反应的重要指标,是对企业经营回报情况的反馈;偿债能力指标是对企业债务风险情况的反应,是企业在指定时间内具备的资金偿还能力的衡量;营运能力指标则是对企业资产质量情况进行反映;发展能力指标则是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状况的反应,是企业进行未来发展预期的关键指标。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也得到来较为快速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是较为重要的内容,并且财务管理水平在较大程度上体现着企业的整体经营水平。面对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方式与内容都发生的较大变化,传统的财务分析模式已然难以满足当前企业经营管理与决策需求。这就要求现代企业必须加强对新财务分析知识的学习、吸收,对财务比率分析流程进行合理完善,充分发挥财务比率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推动企业持续向好发展[1]。
(二)财务比率分析法的特点
首先,是可靠性。财务比率分析运用的的数据全部来自于企业的会计报表,这些报表都经过了较为严格的会计审核,具备可验证性与溯源性,数据相对较为可靠。也就是说财务比率分析具备真实可靠的特点[2]。其次,是相关性。财务比率分析具备较高的相关性,由于相关比率是基于财务报表各项数据进行计算得出,计算过程中的各方面数据具备较为密切的关联性。例如,这些数据既能够进行同类企业之间的对比,在相同企业不同时期也具备对于意义。此外,具备较强的直观性。将相关公式套用在企业财务报表上则可直接计算出相应指标,进而对企业盈利、偿债等能力进行有效反映,便于管理决策参考
三、企业管理中财务比率分析的具体应用
(一)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指的是企业针对自身面临的资金债务能够负担和保障水平,主要包括短期偿债能力与长期偿债能力两种类型。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采用的不同政策,会对其偿债能力产生影响,尤其是企业某一阶段时间内具备的资产变现能力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偿债能力。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现金比率、速动比率、流动比率主要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而产权比率、利息保障倍数则主要反映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企业的经营发展会受到企业资产变现能力、资金流动性的较大影响,尤其是现金流突出反映了企业的实际管理效率与运转效率。企业的流动比率指的是企业负债和企业具备可流动性资产之间的比率。一般来说,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和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呈反比,而与流动比率呈正比关系。由此可见,企业对流动比率范围进行合理限制,能够有效保障财务管理的安全性[3]。就理论分析而言,如果企业的财务流动比率为2:1,表示企业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企业的财务经济与业务活动情况良好。如果比率降低为1:1,则说明了企业经营存在异常,实际经济情况处于较差状态,潜在较大的经济风险,企业的短期债务偿还能力较低。如果财务流动比率大于2:1,则表示企业的内部资源分配不合理,存在较为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
资产负债率主要反映的是企业资产与负债之间的金额比值,对企业的偿债能力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企业想要确保发展状态的健康、持续,需将其资产负债率控制在50%以上,表现出较强的资金筹备能力。如果企业的负债率小于50%,则说明企业财务风险较低。所以,企业需要加强和保持对其负债比值的较高敏感性,提高对负债率的合理把控,不断完善企业的负债结构。企业产权比率指的是在某一阶段企业的负债总额与经济者权益之间的比值,若是该比值越大,则说明企业当前的资本结构对应的风险系数越大,同时也表示企业具备较高的利益空间。利息保障倍数是企业的税前利润和利息之间的比值,这一比值和企业偿债能力有着正相关关系,倍数越大,企业偿债能力越强。
(二)营运能力分析
一般来说,企业运营能力是指基于企业不同类型资产周转效率来衡量资产合理利用效率的能力。在判断企业运营能力过程中需要结合对企业资产比率以及相关指标持续变化情况的综合考虑来对企业资产运作情况进行纵横分析,并与其他企业比较来进行企业分析能力的判断。在进行企业运营能力分析时,需结合对企业资金账款周转比率、固定资产周转比率、营业所有资产周转比率等的综合参考、分析。在对企业应收资金账款的周转环节分析时,需全面对销售额、应收账款,以及两者之间的比率数值,来确定企业的收款时间,这一时间周期的长短在较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速度与财务管理效益,以及企业的综合管理效果。企业销售货物和存储货物之间的比值即为企业存货周转率。一般来说,若是企业的存货周转率较大,则说明企业能够承担的货物销售成本较大,是企业产品销售能力的表现。若是存货周转率较低,则反应了企业较低的销售水平,不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基于存货计算周转率是对企业存货能力的衡量,判断其是否处于合理水平,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日常生产、供应、销售等计划的合理调整。通常而言,企业的资金周转率会随着应收账款、销售额的降低而减小[4]。企业资产周转率会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产生较大影响,并且周转率与经营效益之间成正比关系。周转效率的提高会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企业营业收入和平均资产总值比值是企业资产周转效率的重要体现,表现着企业在经营阶段的资产合理利用效率以及企业的管理水平。
(三)盈利能力分析
企业的盈利能力大小在较大程度上能够反映了企业利润水平与薪酬水平。收获效益是企业进行经营管理以及经济业务活动的目的,也是企业在良好发展状态下的经济条件。这一阶段的利益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企业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也是判断企业员工薪资待遇的重要依据。企业进行盈利能力分析,主要是在对企业经营经济活动产生的毛利率和资产收益率为参考依据,包括对企业业务经济开展的利润率与净利率,通过对这些利率数值的分析来进行企业盈利能力的判断,为经营方案的合理制定提供有效依据。
企业在营业阶段产生的毛利额与收入的比值就是企业的毛利率。其中,毛利额指的是企业经营获得的收入和成本的差额,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反映,是判断企业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毛利率分析的应用要求企业明确其经营特性,深入分析其经营阶段的具体情况,得到相应的收入成本差值,以此为依据挖掘企业的盈利潜力。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是企业完税前利润和企业总资产的比值。一般来说,企业的收益率越高,企业对于资产的管理效益也就越高。企业主营业务利润和收入的比值则为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率,是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水平的反映,在企业业务方案制定、战略规划调整等方面有着较为重要的参考作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净利润与收入之间比值是企业的营业净利润数值,其计算过程具备较强的综合性特征,是企业业务销售利润水平的判断的核心指标。
四、企业管理过程中财务比率分析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历史成本计量影响仍然较大
企业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对企业财务比率分析应用效果发挥有着较为明显的制约作用,导致企业的管理决策也会受到较大限制。历史成本计量原则主要是把各个时间点的企业货币金额进行累加,这就会导致企业许多资产特别是长期资产在使用现值计量与历史成本计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时产生不合理的结果,不能实现对企业实际情况的准确反映[5]。
(二)缺乏统一的比较标准
对比率分析的标准进行统一具备较大的难度。目前,许多企业在进行能力分析比较过程中往往是采用国际编制。但是,我国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发展环境等与国外情况有着较大差别,企业的经营规模与经营战略也各不相同,尤其是企业多元化的经营现象,导致了企业分析比率比较标准难以统一的现状,严重限制了财务比率分析作用发挥。
(三)缺乏全面覆盖性
许多企业的财务比率方法往往仅对财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缺乏对企业其他经营数据的全面考虑。如此便导致了对比的数据结果无法实现对企业实际情况的全面反映。财务报告是对企业整体财务状况的反映,也仅仅是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与状况的部分数据。企业经营管理的其他数据信息也能够对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反映,忽视这一部分的数据分析,会使得数据对比丧失全面性。企业财务比率分析往往是对相关指标进行简单计算,仅仅是涉及数字之间的对比。所以,在进行对比报告分析过程中若是仅仅对财务内容进行分析,将会产生报表的理解偏差,形成对企业实际发展状况的错误认识。
(四)数据准确性无法保障
出于美化经营现状,一些企业会采取人为的方式进行数据修饰,导致投资人员的错误理解。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对于财务比率分析的重视程度也有所差异。例如,企业需要贷款融资,银行会对企业偿债能力予以关注、调查,但是企业为获得贷款会对其偿债能力进行粉饰,尽可能地“满足”银行要求,进而顺利获得贷款。而企业股东则更为关注企业盈利能力,所以企业也会对其盈利能力相关指标进行粉饰,“美化”报表比率,进而吸引投资。但是也会导致投资主体产生错误判断而做错错误决策。
五、优化企业管理财务比率分析应用的相关策略
(一)加强提高财务比率分析系统性
企业在应用财务比率分析法进行分析过程中,需基于整体角度把握实施全方面分析比较,对企业各项分析指标之间关联性与差异性进行明确。在对相关指标进行充分理解的同时还需对这些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经过对不同比率的对比、分析,明确不同比率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对企业的影响作用。唯有采用全面的分析方法,才能确保企业分析获得的结论真实、可靠。此外,企业还应重视结构比率分析。通过有效的结构比率分析能够使得企业管理人员更加明确不同指标的之间关系,以及通过对这些指标在总体指标中的比重分析以及结构构成分析,有利于企业管理人员实现对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现状的把握,更好地优化企业结构。
(二)加强会计报表与企业实际情况的结合分析
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过程中,相应确保财务报表的较高真实性,需要避免企业对各项数据的“修饰”而获得不法目的。企业的财务比率分析,需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于各项指标隐藏的经济含义与企业战略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同时企业在利用指标分析时还需结合详实的会计报表,灵活运用分析方法,采取多方位、多角度的分析方式来获得企业的真实指标分析结果。另外,财务比率分析中对于会计报表中相关数据要合理选用,一是结合研究对象,二是根据企业经营、决策以及发展所需来确定。
(三)加强对财务比率分析方法的优化完善
企业在运用财务比率分析方法进行经济管理分析过程中,由于缺乏对财务比率分析过程的熟练掌握而造成分析不当、错误的现象[6]。对此,企业应构建形成完善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结合对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等方法的应用与有效结合,形成完善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更好地实现对各项财务指标比率的正确分析。除此之外,企业还需结合自身经营管理与业务发展实际情况,构建实施统一的分析标准,提高各项分析数据的通用性,更好地提高财务比率分析应用效果。
(四)提高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首先,在国家层面,需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来对企业的会计工作提出明确的监督与管理要求与规范,确保相关财务比率分析工作有据可依。在完善企业会计相关法律规章制度之后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规范进行操作,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确保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有效性,以便为企业股东投资、经营决策提供正确决策保障。其次,政府相关部门需加强监督管理水平,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杜绝弄虚作假,避免由于受贿而导致账面不符的问题。同时政府也需加强对贪污受贿行为的整治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新环境、新风气,避免内部交易[7]。除此之外,企业还应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通过日常培训与定期考核、评估的方式,不断提高财务人员财务比率分析工作效率,提高财务报表准确性,更好地保障企业管理与战略决策。
六、结语
综述可知,财务比率分析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有着较为重要的应用作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学会和掌握财务报表分析是企业财务人员必备的基础要求,进而能够在就那些报表分析过程中,实现对各项指标的有效分析,尤其是要明确财务比率分析内容与作用的基础上,对企业财务比率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进而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切实提高企业财务比率分析与应用效益,推动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向前发展。
引用
[1] 张秀青.财务预算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应用探讨[J].财会学习,2021(26):73-74.
[2] 王斐.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投资管理中的实践应用[J].首席财务官,2021,(11):47-48.
[3] 刘明娇.谈财务指标分析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J].大众投资指南,2020,(24):93-94.
[4] 邓敏婕.财务报表分析在水务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探讨[J].经济管理文摘,2020,(09):119-120.
[5] 李垒.财务比率分析法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1):143-145.
[6] 邹美娟.浅析财务分析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及作用[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20,(05):65-66.
[7] 杨洲.基于财务比率分析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研究[J].中国市场,2021(31):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