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022-02-27赵晓妮李彤彤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2年10期
关键词:建设文化

赵晓妮 李彤彤 刘 婷

一、前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党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之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所提出的新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振兴,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和铸魂工程,所以新时代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有其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要在继承优秀传统乡村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凸显乡村文化自身的特色优势,全面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以不断满足广大乡村民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二、乡村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意义

乡村文化历史悠久,其来源于传统农耕文明,是依托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及经济基础形成的智慧结晶,是乡村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发挥着道德教化、伦理规范和价值引领功能,能为广大乡村人民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乡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和开展移风易俗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环环相扣,对于推动乡村产业、组织、人才、生态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有利于推动乡村产业兴旺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地方传统特色文化,比如传统习俗、传统古建筑、传统技艺的继承与创造性发展,打造富含创意的优秀的地方特色文化产品与文化活动,进而对持续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实现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可以提高乡村民众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盘活乡村文化资源,激发乡村经济的发展活力。

(二)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有利于优化乡村人才队伍

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可以优化乡村人才队伍,有利于培养出更多符合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专业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发展需要的是具备现代化科技理念的技术人才,例如乡村的现代化农业、农村电商、农村观光旅游、农村教育事业等都需要相对应的、新型的、专业的技术人才去做,去管理和运营。坚持乡村文化建设,要从加强乡村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传统优秀文化教育、道德教育、现代技术教育、法制教育和其他专业技术教育入手,不仅要增强农民从事行业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还要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乡村振兴提供各方面急需的人才。

(三)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有利于强化生态文明意识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农耕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蕴含着了丰富的生态伦理和规则,乡村地区的人民具有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自觉性,并将生态文明理念主动融入自身的日常生活、劳作传统和民族习俗中。通过传承地方特色文化中的生态基因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转化为行动自觉,在乡村建设中争做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行动者。

(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乡村文化治理作为连接乡村治理主体与客体的桥梁,”在千百年乡村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乡村文化继承了传统乡村德治和法制的历史经验,通过对乡村民众进行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提高村民的道德自律和村民的法制观念,改善乡村治理结构,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同时,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乡村民众的思想观念,调节乡村振兴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凝聚乡村共同体意识,促进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三、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近些年,我国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在顶层设计、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方面予以保障与支持,但有些乡村地区在落地政策、文化实践过程中还面临一些现实挑战,主要表现为乡村文化传承乏力,乡村文化自信缺失,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率不高。

(一)主体层面:参与主体缺位造成乡村文化传承乏力

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民群众,农村青壮年本应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力作用,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乡村青壮年群体为了找寻谋生机会,放弃农业生产,离开家乡扎根城市,而在外地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由于城市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良好的生活环境也更愿意留在大城市打拼,这就导致农村“空心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农村人才流失,留在乡村的多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妇女等群体,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没有充分调动这些群体的角色优势,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也表现为传统村落数量减少、传统节日及习俗参与人数越来越少等状况。总的来说,不管是流失的乡村人口还是留在乡村的广大农民群体,乡村文化建设都表现出了参与主体缺位的困境,没有做好人才引进和培育工作,没有协调好乡村振兴和乡村人才自我价值实现的双向机制,导致乡村文化建设创新动力不足,加剧了乡土文化传承的困境。

(二)客体层面: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碰撞造成乡村文化自信缺失

拥有对自身家乡文化价值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是乡村社会发展的最基本、最深沉的内在推动力。脱贫攻坚战的打响,使乡村经济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在改善,但“精神贫困”问题未能同经济问题得到同等的重视与解决,在一些乡村人民的思维定势中,由对城市繁荣经济的向往,延伸到了对城市文化的盲目崇拜和对乡村特色文化的不自信和排斥,不相信自身原生态文化的独特性与优势。特别是“随着我国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在工业文明、城市文明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影响下,农村文化中重仁爱、重家庭、重血缘、重乡土的优良传统慢慢被消磨。”部分教育水平比较落后的乡村民众无法准确识辨不良文化,容易被诱导和腐蚀,一些地方存在大操大办、盲目攀比、铺张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这不仅破坏了优秀传统乡村文化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尚,也使乡村传统文化日趋式微,使乡村慢慢远离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这些美好乡村的代名词,致使乡村民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陷入危机,不利于推进乡村文化建设。

(三)载体层面: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利用率不高造成文化服务效能弱化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是乡村文化开展的重要载体,是乡村民众开展教育、娱乐和文化活动的重要平台,主要目的是用以满足广大村民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的需求。近年来,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各个村落都有了自己的文化活动场所及设施,比如图书室,健身室、文娱室等,然而,在文化服务设施建起来后,却只是吸引了乡村民众一时的兴趣,待新鲜劲过后,出现了空心化、空壳化等明显现象。究其原因,是文化服务设施的供给未能满足村民多样化、精准化的文化需求,这种供需错位,使得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利用率降低。加之部分乡村文化建设主管部门对建成文化设施管理不规范、后继配套投入缺失,仅仅用于接受文化项目验收与上级检查时才开门,使得很多建立起来的文化场所并没有发挥它的重要作用,而是被闲置下来,出现了文化设施供给与乡村人民文化需求不匹配的状况。

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灵魂工程,“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因村制宜,精准施策,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版‘富春山居图’。”针对上述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把握好农村不同地区发展差异、农民思想特点和接受习惯,调动各方资源力量,立足实际,从乡村文化建设主体、提升乡村人民文化自信、拓展乡村文化传播场域、提高公共文化供需匹配程度方面瞄准乡村文化建设支点。

(一)提升村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参与意识

由于乡村人口流动,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也发生了变化。目前,一方面,我们应该把乡村文化建设主体聚焦到留在乡村发展的人群,教育应该承担起培育乡村民众主体意识的责任,如:乡村的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根据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教育路径。针对老年人群体,他们是农村的常驻群体,且他们对于传统文化有着更深的了解与价值认同,要充分发挥留守老人的文化传承作用,鼓励他们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手艺传承给年轻一代。同时,也要积极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递给老人,提高他们的文化甄别能力。针对留守妇女人群,要引导其主动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利用农闲时间、为她们补习文化知识,开展适合其参与的文化活动,提升她们建设乡村的积极性。针对留守儿童,不仅要重视家庭对良好家风、家训的传承与教育,也要在学校课程中挖掘体现本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并扩展到实践教育之中,让学生在日常学校生活中接触和感受乡村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其对乡村文化的情感与认知,自觉继承与弘扬优秀乡土文化。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抓住返乡青壮年这一关键群体,他们视野更加开阔,思维创新能力强,在他们返乡期间可以增加文化交流活动的举办次数,展示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加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同时号召他们积极建言献策,将城市先进的文化传播到乡村,应用到农村,创新乡村文化的发展模式,为乡村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二)把握重建乡村精神传统,提升村民文化自信

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华文化的根脉及基本内核在乡村。乡村民众本应具备深厚的文化自信,而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乡村民众文化自信却面临着一些问题,要着力重建乡村精神传统,增强村民对乡村文化的自豪感、亲近感和认同感。

首先,推动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城乡经济收入差异大是村民盲目追求城市文化的主要原因,所以促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是乡村民众提升文化自信的基础。根据乡村民俗传统文化、特色传统民俗建筑和地理风貌等,因地制宜红色文化、深入挖掘具有潜在经济价值的文化资源,使乡村民众创业增收,在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乡村文化产业基础上,探索形成适用于本土乡村的经济发展模式。

其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民众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乡村居民文化自信培育具有内在目标一致性,代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价值追求。注重结合乡村风土人情开展价值观教育,如举办宪法进农村主题活动,选举与表彰农村文明示范户、孝亲模范、先进模范人物等,培育良好的家风和乡风,弘扬社会主旋律,以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升村民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牢固树立文化自信。

(三)推进“三农”自媒体发展,拓展乡村文化建设场域

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为乡村文化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和路径,对于有些相对偏远的、条件落后的乡村地区,其面临文化资源仍未有效的开发与利用,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模式,可有效依托数字平台对乡村文化中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特别是网络短视频以及直播平台因其体验性和互动性强的优势成为目前互联网群体最喜爱的信息获取方式。广大村干部可积极探索利用短视频与网络直播平台,培养有热度的网络红人,将具有本土特色的乡土风情、民风民俗、建筑文物、手工艺品传播给广大的互联网受众。同时,乡村文化的打造要坚持质量为先,内容为王,用心打造数字文化产品,使其达到文化价值、技术要素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不能为了吸引广大受众而只重形式,做表面功夫,保证呈现在受众面前的文化产品要有温度、有深度,使乡村文化释放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三)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匹配度,实施精准供给

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质量,体现了乡村文化的建设水平,也决定着村民的文化生活水平。面对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文化服务供给与需求产生错位,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整体水平和质量,着力解决好乡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乡村民众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以提升村民的文化参与积极性。

首先,以广大乡村民众在文化方面的基本需求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出发点,定期调查村民对于文化活动举办的内容、形式、时间的反馈,有针对性的做好文化服务项目。对于已建成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如农家书屋、文化馆、室外体育活动场地、电子阅报栏等按时开放,做好宣传,鼓励村民积极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建言献策,以提升村民参与感,满足村民基本文化和娱乐需求,实现的乡村民众基本文化生活需求与文化设施有效衔接。

其次,结合地方特色,打造乡风产品和服务品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要想抓住村民的眼球,为群众喜爱和欢迎,就要不断创新发展特色,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融入诗歌朗诵、书法比赛、广场舞等文化品牌项目中,并将项目推广出去,此外,乡村还可以围绕重大传统节日开展富有地域特色的庆祝活动,结合节日传统打造富有特色的手工艺品,推动民间传统手工艺创新发展。

五、结语

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全党高度重视,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面对乡村文化建设中主体、客体、载体层面面临的多维挑战,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探索乡村文化建设的时代新路。

引用

[1]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293.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3] 金伟,金妮.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中的文化困境及其价值超越[J].湖北社会科学,2021(05):60-65.

[4] 任成金.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的多维透视[J].云南社会科学,2020(05):49-55.

[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61.

[6] 习近平.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J].求知,2022(04):4-10.

猜你喜欢

建设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