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创新研究
2022-02-27陈丽琴钱鲁斌
陈丽琴,黄 璐,钱鲁斌,闫 冰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上海 201620)
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在全世界范围内渐渐兴起,因此诞生了很多新产业和新业态,于是新工科人才也成了新的需求。“新工科”自2016年提出,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即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从2017年提出“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再到《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等相关通知文件的发布,意味着我国工程教育改革进入了以“新工科”为主题的新阶段。高校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人才,提高人才质量的重要方式是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不仅能够反映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还可体现出社会、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
1 OBE理念的相关概述
1.1 定义
1981年美国学者Spady在《基于产出的教育模式:争议与答案》中提出了成果导向这一理念,把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理念定义为“清晰地聚焦和组织教育系统,使之围绕确保学生在未来生活中获得实质性成功的经验”[1]。OBE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从需求出发,强调学生的学习成果。OBE理念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以惊人的速度获得了教育界广泛认同,并成了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
1.2 重要性
美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认可并全面接受OBE理念,且将其充分应用到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中。2005年,汕头大学率先引入OBE理念进行“以学生为中心,反向设计课程教学”的方法来实施工程教育的改革活动吸纳了众多高校的参与,工程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我国工程教育人才质量的提升势在必行。
2 OBE理念下新工科人才培养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创新研究的意义
以达成培养目标为核心,开展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创新研究,对于专业的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2.1 促进理工科高校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各理工科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需秉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创新研究。贯彻研究人才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形成课程教学闭环的关键环节,完善的综合评价可以全面促进课程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持续培养符合社会进步所需的人才。
在OBE理念指导下,高校需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认识教学建设的艰巨性,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不断优化创新教育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从而实现和促进高校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2.2 推动我国工程教育质量进一步发展
工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其所培养的人才质量能够持续满足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用户”的满意程度和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是专业办学质量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以OBE理念作为指导,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以全体学生的毕业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配套安排。对比毕业生的核心能力和要求,对专业教育的有效性进行评价,重视专业教育质量的监督。不断评估改进的效果,持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推动我国工程教育质量的进一步发展,进而推动高等教育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服务[2]。
3 理工科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培养目标偏离现代产业发展需求
目前理工科院校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虽能与行业需求对接,可培养目标过于宽泛。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就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结构也随之变化,因此对于专业培养目标也有了新的要求。企业作为育人非主体单位,未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机制不健全,企业需求无法全面地体现在教学中,培养目标难以满足行业产业发展的需求。
3.2 课程体系滞后于现代产业技术发展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的载体。高校在课程体系的设置方面,与行业技术的高速发展相比,通常较为落后,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可能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实际工作中的要求。学校的部分课程内容不符合岗位标准的要求,不能顺应行业技术变化。这种基于学科发展思维建设的课程体系,不能及时将新兴技术融入课程,导致课程体系建设与行业新业态不能同频共振,落后于现代产业技术的发展。
3.3 工程素养培养目标达成时间较长
基于实际情况,学校开展的实践教学环节和企业实际工作环节有很大差异。学校实验室中的操作设备和企业实际的使用场景、操作系统等也有很大不同。教学中,部分实习课程存在没有合理分配理论课与操作课程的情况,部分操作课程无法让学生深入学习。由于受制于现场生产安全,企业中部分设备的操作要求工作人员通过考核并获得上岗证书,而学生是无法实际操作的,这种情况造成了学生的实操能力逊色于企业的实际需要[3]。这种模拟间接式为主的实践环境,与实际工程偏差度较大,加大了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难度,拉长了学生工程素养达成的培养时间。
4 OBE理念指导下新工科教学管理运行方法
本文结合我国现阶段理工科学院教育发展现状,通过学习分析由OBE教育理念指导的成功案例,以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重要因素作为出发点,提出具有可行性的高校教学管理运行方法[4]。
4.1 加强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行业发展趋势的匹配性
强调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双方围绕人才培养建立深层次合作模式,共同制订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以OBE理念为指导,创建面向行业创新转型发展需求,适应未来行业发展的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系。
企业方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过程中定期考查学生质量并及时反馈意见,提供技术支持,缩短培养周期,缩减培养成本。学校在建设课程体系时,需要把企业当作教育主体,积极推进企业参与到课程内容研发、实践教学等培养方案中,从而提升教育质量。
企业从育人的客体转变为育人主体,改变了原来学校单主体“单打独斗”的人才培养局面,使得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和持续改进始终能够契合行业发展需求,专业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面向工科现代产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根本的机制保障。
4.2 以技术思维为导向构建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特色课程体系
高校应该提高对建设现代化课程体系的正确认知,推行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学科交叉为支撑,以技术发展为主线,突出工科专业需求,形成以学生能力产出为导向、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平台+技术链模块”的个性化课程体系,支撑面向未来行业发展的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建成高校交叉融合专业平台课程,基于实际案例,有效导入专业知识和融入新兴科技知识,建成技术链的个性化特色模块,专业课程体系准确指向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有效支撑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4.3 以真实环境育人,创建集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于一样的实践环节
依托企业的培训教育资源,将技术标准、产品解决方案、工程项目、生产管理等典型案例融入实践环节中,建成以“专业性、特色性、创新性、需求性”为特征的体系化的实践基地。专设实践岗位,构建课程设计、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融入团建、党建、创新项目、志愿者服务等第二课堂活动,形成真实环境的“工程-创新-思政-文化”一体化实践育人模式和沉浸式真实育人环境。
校企双方共同实施教学计划,实现时间与实践场地紧密衔接的制度安排,独特的集“课堂-实验室-实践基地-工程现场”的四位一体工学交融的实践育人体系和实施路径。让学生可以理论联系实际,系统地掌握知识的运用能力、工程的实践能力,提升创新能力及综合素养。
5 OBE理念指导下新工科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保障措施
5.1 强化人才培养质量内外部评价机制
构建基于OBE理念的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内、外部评价机制,对建立的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进行评估,收集多个利益相关方的数据,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构建培养目标达成情况、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课程体系合理性外部评价模型。高校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积极了解社会需要,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调查学生的能力是否匹配社会所需。同时也需要内部评价机制。在教学过程中,请专业人员定期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整和改进,定期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以实时数据作为分析依据,结合OBE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
根据内外部评价机制得到的评价结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培养目标或体系的调整,形成闭环。并通过完善的内外部质量保障机制保证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最终使培养的学生质量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
5.2 构建教学质量监控和质量保障体系
构建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相衔接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涵盖专业教学活动的教学准备和教学过程评价标准,以及课程目标、毕业要求及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和合理性评价标准[5]。专业教学活动目标定位清晰、层次分明,保障教学效果可以不断得到提升。专业教学任务的下达和质量过程监控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与教学基础组织和管理人员全面参与,多主体、多形式的教学全过程监管,形成制度指标、任务要求、分解分派、节点监控和动态评估的多维一体全过程质量保证机制,保障专业教学质量与规范。
在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提高对OBE教育理念的重视程度,积极加强各部门间的交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健全教学的评价制度,并做好反馈和监督工作,强调结果导向,以实现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6]。
6 结语
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需要将新的理念融入高校的教学管理中,基于OBE教学理念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创新研究,可以为新工科人才培养教学提供有效帮助,促进新工科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工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