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大学协同育人促进高校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22-02-27何建丽张可敏刘淑梅
何建丽,张可敏,刘淑梅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上海 201620)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经济结构及社会发展模式随之发生变化,这要求社会具备创新型、应用型和技能型多元化人才,那么,高等教育与时俱进的发展是前提。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难题,而企业却招聘人才难,归根结底,是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快速发展,学生质量参差不齐,高校面临教育质量与人才培养如何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因此,探讨应用型高校协同育人促进多元化人才培养的模式,这是势在必行的工作。
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相继进行高等教育改革,使之建立与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高等教育体制与管理体制,主张全体卓越、全方位卓越和全面保障卓越的培养计划。美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美国的高等教育转型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和技能型多元化人才。培养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从而保证学生获得职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文化素养,同时掌握其工作所需要的实践能力。德国高等院校注重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特色,提高高校的总体竞争力和特色,避免同质化。为此建立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关注学校本身的综合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注重创造能力的发挥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英国高等院校扩招后,建立一系列教育质量与科研水平的有效评估体系,使得高等院校不仅需要改革入学条件与程序,也需要改革教学方法与课程设计,以适应培养多元化人才。英国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过程中,重视人格的培养,崇尚自由教育,教育模式多样化,激发学生创新潜力,从而实现高等教育服务于社会。
借鉴国外经验,笔者认为我国高等教育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进行变革,随之教育理念、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都要与时俱进,让高等教育接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使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同步。
1 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变革,推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目前,学校制订课程主要以基础性、通识性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为主,少量实践课程为辅。其中,专业知识教育与市场脱节,而实践课程中学生自主发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很少。为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应减少专业基础性课程和专业课程理论部分的教学时间,而应增加对学生的实践训练与相关专业的拓展训练,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实习实践,并强调校企合作,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科研活动中,增强动手能力,留有思考及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从而提高创新能力,获取职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文化素养,同时掌握工作所需要的实践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因此,培养方案的改革是必要的。专业课程的设置与专业的发展同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接轨,最终培养出社会所需求的人才。
1.1 基础性和通识性课程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基础性、通识性教育中的一些课程要改变教学模式及减少某些课程学分,使得教学模式多样化,并增设一些人文与社会学课程。比如英语的教学模式可从全程讲授模式改为:①情景设置,全员参与;②自行翻译感兴趣的书籍,学术期刊论文等;③提交阶段性英文报告。三种授课内容相辅相成,且教师做阶段性答疑解惑和总结及评价阶段性学习情况;以这样的模式使得学生学习自主性及兴趣大大提高。大大减少课堂授课,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阅读、思考、查资料、做项目和写短论文,形成“学生自学思考+讨论课(教师参与)+学生深入思考”的循环模式,从而把知识吸收,消化和应用。另外,学生可有充分时间进行人文、艺术、科技类等方面的学习。达到全方位培养学生并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1.2 推进“同伴合作教学法”,突出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丰富实践教学形式
首先,实践实习课程的变革,将第7学期的专业实习分两阶段完成。第一环节——认知环节,设于第二学期,主要进行参观与专业相关的企业,了解生产工艺及设备,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进行铺垫,也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及清晰化自己的人生目标。第二环节——实践动手环节,设于第七学期,主要是进入与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学徒式实习一个月,熟悉整个生产流程,能够熟练操作某个车间设备等实践性活动。最后将企业实践性的与学校理论性的学习知识,归纳总结,并形成一份报告提交,报告审核由企业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完成。其次,增设创新性实践课,在实践教学环节及第二课堂教学训练中,大力推进“同伴教学法”,瞄准现代工业设计理念,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把教学工程当作科研过程,去研究,去探索,以书本为知识的载体,以知识为思想的载体,传播学习方法、学术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一方面,全员参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科研,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等。另一方面,开设第二课堂,激励及推动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组织学生自行组成团队,团队中有团长,团长负责项目制定、开展、沟通和协调工作,全程配有导师指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2 持续更新“项目化”教学手段,以提高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为目标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生的创新意识,且需建设多模态师资队伍及引入企业资源,形成协同育人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依托社会,依托行业,面向先进制造业,把生产实践引入教学,把课堂转移至实验室、生产车间,科研反哺教学,大量的校企合作项目为“项目化”教学新模式的顺利展开提供了可靠的项目来源、经费、人员、场地、实验基地等各项保障,使项目化教学手段得以顺利实施,拓展了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学术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项目化”教学手段将知识分解成若干模块,将各个模块作为阶段性项目进行训练,再进行综合性项目案例设计,总结设计成果。实施中将训练过程分解为一个个任务明确,目标相对单一的项目,使不同专业学生融合组队,发挥各自所长,从项目制订、录像规划、项目实施到最终组别之间的对战对抗。立足于骨干教师教学团队,全员导师制使“项目化”教学模式成为可能,从大一学生入校专业思想建设开始,以“项目化”为主导,鼓励学生全程参与导师各类科研、创新、实验、教学建设项目,可以展开全程式及阶段式“项目化”教学。同时积极展开产学研合作项目,为产学一体式“项目化”教学新模式的顺利展开提供各项保障。“项目化”教学模式为学生开辟了学习过程中的立交通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立交桥”式培养。
3 师资队伍多样化的建设
以能力培养和现代技术为支撑,建设跨学科、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高素养的师资队伍。整合校内外优秀教学力量及企业优秀专业人才的实践经验,激发教师积极性,互学互动,共同发展,达到多方协同育人模式,培养多元化人才。以本校学术带头人、校外企业专家和政府组成的委员会担任负责所有团队的定位、发展及考核工作。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团队为单元,团队应当年龄结构恰当,老中青结合,既有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老教授,也有年富力强、经验知识俱佳的中年骨干教师,还有精力充沛、把握学科前沿的青年教师;团队知识结构合理,研究方向、知识技能互补,教学效果好,科研效率高。且队伍的建设不局限于本专业教师的组合,可根据团队自身发展定位,进行跨专业或跨学科的团队建设。团队不仅仅在科研方向有成果,且在教学方面有成果。
秉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聘请兄弟院校优秀教师参与本校教学,与本校教师同开展一门课,开展教学计划制订,授课方式和课程教案的讨论,丰富教学风格,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另外,聘请合作企业优秀专业人才担任客座教授,与教师共同承担实践课,并形成理论与经验的相互交流,一方面提高教师实践水平,培养“双创”型教师,另一方面,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并拓展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4 建立多学科资源共享平台,协同育人促进创新能力
新工科建设的着力点在于工程人才知识体系的更新、工程教育方式与手段的创新、各学科各专业交叉融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这样的新工科背景下,加强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与科学规划整合,通过学校、企业和政府相互协作,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创新实践平台和社会实践平台组成的综合平台体系。通过平台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学习和无限学习,从而使学生获取先进的、前沿的、交叉性的、综合的知识、方法和技术;同时,也推动高校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改革。基于以上办学理念,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立足上海,主动服务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为汽车、机械、电子、航空、航海等行业培养材料与化工领域的高水平工程应用人才。建设了上海市第Ⅲ类高峰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上海市激光先进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多学科资源共享平台,实验室获得CMA、CNAS双认证。近五年来承担了省部级以上项目50余项,科研经费累计5000余万元,申请及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0余项。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杯金奖、香港桑麻纺织科技奖等省部级奖20余项,这些都为新工科建设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学科物质基础。
另外,通过建立多学科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了学校、企业和政府三方协同育人,实现了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满足了企业应用型人才需求。调查统计表明,近五年学院毕业生对所从事工作满意占到82%。用人单位普遍反馈本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较高,专业知识扎实,自主学习能力强,有较强的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工程项目管理能力,能很好地适应企业和社会发展。从薪酬水平来看,与上海地区其它同类学校学生相比,毕业生薪酬处于中上水平。
综上所述,新工科建设离不开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适应性改革,就是需要基本培养单位充分发挥学科学术优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对标“十四五”发展规划,聚焦高端产业、建设一流水平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优化学科专业方向及育人平台的多样性,提升工程协同创新培养意识,提高工科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促进中国的新工科建设,为碳达峰碳中和新方案贡献智力,全面激活高质量科技发展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