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策略
2022-02-27昝琦
昝 琦
(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136)
文化是推动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繁荣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大学生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关键力量,对其开展文化教育,坚定文化自信必然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与文化自信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二者相辅相成,都是强国建设稳健前行的重要举措。高校思政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而且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丰富和发展高校思政教育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基于文化自信对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提升进行探析是极具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的课题。
一、 文化自信视域下探析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意义
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是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教学提出的新时代育人要求,鉴于其与高校思政教育课程要求的内在统一性,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以实现二者的融合发展得到了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可。基于文化自信视域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增强,有利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一)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文化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正确认知,也是对中国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文化自信不仅蕴藏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也历经了我党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的洗礼,兼具历史性和时代性特征[1]。思想政治教育也包含了此部分内容,可见,二者在教育内容上具备鲜明的同源特征,因此,将文化自信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现实意义[2]。同时,文化自信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属于教育范畴,二者在教育对象上突出指向了青年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较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更加突出对大学生情感的引导,并且文化教育实践活动的形式多样,更容易让大学生在情感共鸣中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认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拓展很有帮助。
(二)有利于全面强化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教育活动的开展,全面系统地引领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以助力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国家和社会培育具备较高思想文化素养和政治觉悟的时代新人。而文化自信教育旨在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学习让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对大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关乎大学生群体发展方向和成才目标。尤其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加大意识形态渗透的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育人工作更加艰巨。立足文化自信视域思考思政教育效果提升问题能够帮助大学生深刻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其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坚定自身理想信念,自觉抵制各类异质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3]44-49。因此,将文化自信教育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持续提升教育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在整体层面强化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其真正成长为符合国家需要和社会要求的时代新人。
(三)有利于推进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要求
世界范围内,各国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我国要想获取更大的话语权,就必须要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育时代新人的主阵地,更应该重视文化教育,加大力度进行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效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不竭动力,切实改变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程度无法达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目标的现实问题。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能真正实现文化自信在教育过程中的有机融入,帮助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更系统、更全面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持续深化和有效引领的基础上培育其文化认同,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的融合中坚定自身理想信念,提升文化认同,积极践行文化建设实践活动,自觉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责任[4]。
二、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提升面临的困境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了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高校思政教育也更加关注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积极将文化自信教育融入思政教育全过程,以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问题为导向,对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效果提升面临严格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以期找到更有效的突破口,有针对性地强化育人实效。。
(一)重视程度不够,思政教育教学效果缺乏有效引领
首先,部分教育部门的引导支持不够。文化自信是一项需要长期践行的教育工作,仅依靠高校自身是难以实现预期育人目标。但就目前来看,部分地方教育部门并未积极参与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无法为文化自信在高校育人过程中的有机融入提供系统有效的引领,不利于文化自信视域下育人实效性的提升。其次,部分院校领导层面的关注不够。各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近年来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实际上,部分院校领导层面的关注有所欠缺,对文化自信融入思政教育缺乏深入调研和充分重视,导致在宏观规划层面存在一定不足,对文化自信的融入及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提升没有给予必要的条件支撑和有效引领,导致思想政治教研工作受到限制,文化育人目标的实现面临阻碍[3]112-117。最后,部分高校师生主动性不够。高校教师和学生所接触的知识领域更加广泛,尤其是大学生主体在日常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更加频繁地接受西方文化,思想更加开放,较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冲击,难以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认同。而部分教育者在育人过程中缺乏融入文化自信的积极性,在选择教育模式时缺乏对文化育人资源的有机整合,成为制约教育实效性提升的重要因素。
(二)教师能力不足,思政教育教学过程缺乏吸引力
首先,概念认知不清晰。部分高校教师对于基于文化自信视域下提升思政教育实效的重要性缺乏深刻且全面的认识,无法从深层感知二者存在的必然联系和融合的可行性,以及无法正确把握融合方式。例如,部分教师将文化自信与思想政治教育割裂,在教育目标、内容、方式及评价等层面都存在不同,缺乏融合的必要性,认为二者分属不同属性的教育范畴,没有必要进行融合;部分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对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引领,就是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没有必要站在文化自信的角度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其次,文化教育水平有限。部分教育者自身的文化自信水平仍有待提升,其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相对不足,既无法正视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教育的发展,又无法全面系统地把握文化自信的融入,在面对文化自信融入任务和要求时,仅仅浅层地将涉及文化自信的内容融入教育过程,如此不仅无法真正实现文化自信的融入,文化自信与思政教育仍是“两张皮”,其教育内容和方式缺乏吸引力[5],还会引发学生主体对思政教育的反感,增加文化自信培育的阻力。最后,教学能力待提升。当代大学生成长于互联网时代,他们接触信息的渠道非常多样,思维非常活跃,
对新奇的事物有较强的兴趣,而目前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方式仍更多地以传统理论讲授的方式为主,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仍占据主体地位,再加之部分教育者自身的信息素养存在不足,缺乏开展多元化教育活动的能力,也无法从更高层面推进文化自信的融入,如此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教育过程仍缺乏吸引力,其育人实效性也难以提升。
(三)实践渠道狭窄,思政教育作用发挥缺乏能动性
首先,课堂实践教学不够。思想政治教育是系统化的育人途径,极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需要一定的实践支撑,再加上文化自信的育人活动形式相对丰富,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分析教育实效的提升,可依据此统一性激发教育过程的活力,改变思政教育过程中理论性较强、育人过程相对枯燥等问题,然而就目前来看,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依然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主动参与讨论学习的自发性,文化自信的融入没有充分激发课堂活力。其次,校内实践活动缺乏。高校校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丰富,大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利,但纵观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不难发现,不论是表现形式还是参与人数都较为有限,学生参与积极性明显不足,没能充分彰显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欠缺文化自信相关内容,教学能动性较差。最后,社会实践活动缺失。在文化强国战略的倡导下,文化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不论是传统的媒体行业还是新兴的游戏动漫产业,都融入了更多传统文化元素,群众的文化自信显著提升。但是部分高校与社会相关机构的关联性不足,育人实践活动还没有突破传统模式,停留在相对表面化的参观、走访等阶段,无法持续深化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自信。
(四)资源建设滞后,思政教育教学开展缺乏可行性
首先,校内资源库建设缓慢。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资源更多地来源于思政课教学内容、育人规划及大纲规定,各专业课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各育人主体的多元化作用及网络育人资源等都尚未发挥其育人作用,多数高校尚未真正建立系统完善的思政教育资源库。其次,校外联动资源尚未形成。基于文化自信视域去探索思政教育教学不仅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关注点,还应引起全体社会成员的重视,但目前,部分高校校内外资源建设缺乏联动性,地方特色思政育人元素无法有机融入教育过程,也无法支撑教育场域的进一步拓展,造成了一定的教育资源浪费。最后,网络协同育人资源不足。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加快了教育现代化的步伐,然而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网络资源建设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主要体现在资源匮乏,且部分资源与时政结合不紧密,无法吸引大学生的关注,缺乏优质思想政治网络教育资源。此外,部分高校资源匮乏,产学研合作开展不够深入,与教育部门及相关单位协同融合不够深入[5]。
三、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提升的策略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选择和必然路径,如何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成为需要加大力度持续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明确当前阶段文化自信融入教育过程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高校及教育者应有针对性的探索提升育人实效性的有效策略。
(一)做好阵地建设:加强高校对文化自信的重视
首先,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各地教育部门应主动承担起思政教育以及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责任,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培育主阵地,通过与高校、其他部门等的合作,使思政教育深入人心,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教育环境,为文化自信的有机融入提供外部环境助力。其次,营造校内积极健康的育人氛围。高校作为重要的育人阵地,应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出课堂,使思想政治借助文化自信的情感元素和实践元素在校园范围内活跃起来,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氛围[6]。例如,高校可以选择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且与当前大学生关注度高的文化自信内容,通过广播、板报和校内网等不同形式传递给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以中华文化熏陶大学生,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坚定对中华文化的深刻认同。最后,构建“三位一体”责任共同体。高校应积极发挥自身联动作用,努力争取社会资源的引入,借助社会力量为教育者及教育过程的健康永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外驱动力,全面激发师生提升自身思想政治文化素养的内在动力,切实助力保障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二)做好队伍建设: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者育人能力
首先,加强理论知识学习。高校思政教育者多元主体应该积极学习文化育人相关内容,明确文化自信融入教育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育人水平,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开展文化育人工作,更好地引领文化自信视域下教育实效性的提升。其次,关注现代化教学水平的提升。网络教学和信息化教学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教育者必须全面提升自身的现代化教学水平,主动学习和了解各种新的学习平台和教学方式,自觉创新,避免被时代淘汰。同时,教师要更关注学生获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方式,了解他们的需求,抓住教学契机,引导广大学生自觉主动学习。最后,重视情感教育的投入。社会的进步发展下,大学生对于情感教育的渴求更急切,文化自信教育中内涵深厚的情感教育内容,对有效激发大学生的情感认知,带动他们参与实践行动的作用显著。教师应把握文化自信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契机,改变师生地位不对等的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情感的引导下提升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持续深化文化自信影响,真正做到入脑入心[7]。
(三)做好资源建设:助力高校思政教育有序推进
首先,积极搭建教育内容资源库。高校应组织思政教育者和其他教学研究工作者建立校内教育教学资源研究小组,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及教师实际教学经验开发和搭建教育资源库,确保资源库中文化自信内容和价值的有机融入,也借助各类专业课程和多元育人主体的支撑丰富资源库内容,以更好地支撑文化自信视域下教育实效性的提升。其次,加快建立实践教学资源库。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实践,转变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模式,积极创新校内实践教学活动,并将活动开展的具体情况录入资源库中,以供教师教研。当然,实践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应该立足不同的主体,参考大学生群体的意见,促使文化自信更好地激发出思想政治实践的活力。最后,大力促进资源联动共享。文化育人在全社会不同行业都取得了积极的发展成果,高校应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借鉴其他行业的成果,并通过调研讨论将其转换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当然,高校应该与兄弟院校、教育部门、当地文化产业保持密切合作,共同构建思政教育与文化自信教育相关资源库,在实现互利共赢的过程中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8]。
(四)做好平台建设: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社会实践
首先,努力创新教育实践。思政教育者特别是思政教师要打破传统理念,将更多实践活动融入教育过程中,拓展课堂教学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吸引更多学生参与教育实践活动,树立文化自信,提升其综合素养。为此,高校要为信息化教育活动的开展奠定硬件基础,助力教师开展思政育人实践活动。其次,激发校内教学实践活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借助文化活动的丰富形式开展各种活动,学生纳入各类育人活动的设计、开展及评价各环节,使更具时代性和实践性的活动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特色,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校内实践活动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9]。最后,丰富校外思想文化实践。文化强国战略引导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入新阶段,更多优秀的文化产品进入大学生的视野。高校应主动与文化产业寻求合作,建立思政实践育人基地,形成产学研链条,拓展育人场域,也深化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知,并在其中融入文化自信引领,助力大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的转化中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使思政教育“活起来”,真正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提升实效性。
四、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当代青年大学生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当,他们坚定的文化自信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和人民的长远幸福。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高校思政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内涵和意义不断丰富。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发展与网络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大背景下,文化自信培育成为大学生文化教育的重要任务,文化自信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立足文化自信探讨如何改革高校思政教育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课题,对高校思政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现实意义,需要更多教育教学工作者给予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