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创客”陈卓琳:我愿意一直做“稻草姑娘”
2022-02-27中国报道陈珂
文︱《中国报道》记者 陈珂
1月17日早上8点,上工的人陆续从附近赶来,打破了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连山工业园区里的沉寂。陈卓琳占地1500平方米的稻草工艺品生产厂房就建在这里,20多年前,她一心想着走出家乡的大山;20多年后,她决意返乡编织自己的“稻梦乐园”。
制作稻草工艺品给陈卓琳带来了诸多荣誉——全国创意大赛二等奖、湖南省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一等奖、全国“巾帼新农人”……记者采访前夕,受疫情影响推迟发放的第四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奖牌也“物归原主”。在农村这块沃土上,还会有哪些机会?陈卓琳自己也说不清,但她很笃定的是,传承稻作文化这件事还得继续做。
陈卓琳在自己创建的“稻梦乐园”展示基地。
稻草编织的梦想
这天上午,陈卓琳从怀化市鹤城区黄金坳镇尽远村的家里出发,开车到20多公里外的厂房做“监工”,生产线上初具雏形的景观完工后将被放置在会同县城主路的一个交通岛上。
“草绳草帘要去库房挑选,不能随便就扎上去。”“做骨架要考虑受力程度,运输距离远,就用稍微粗一点的钢筋防止脱焊。”陈卓琳向生产师傅强调着细节。年味渐浓,城市景观春节氛围的营造让她订单量大增。
经验也是多年摸索而来。陈卓琳大专学的工艺美术,毕业后在浙江从事与专业并不对口的销售工作。久漂在外,再加上成家后与女儿相隔两地,2015年她决定回到老家。“第一件事是想着干美术的本行,但不知道方向。在浙江看到休闲农业、周末游比较受欢迎,我们当地还没有人去做这件事。”多方筹借的120万元创业资金,陈卓琳全部投到了花海景观的营造上。
怀化市是全国九大生态良好区之一,走出了一粒改变世界的种子——被誉为“东方魔稻”的杂交水稻。怀化所辖会同县没有大的产业,稻草却是过剩资源。陈卓琳就摸索着做了一批稻草人放在花海景观里,风景瞬间灵动起来,周末和节假日前来参观的游客成倍增加。
彼时,以浙江省“云栖小镇”为起点的特色小镇打造,在全国范围内肉眼可见地迎来爆发期。“而且做稻草工艺品比休闲农业资金回流更快,我的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从选择稻草、设计造型、固定框架,到捆扎技术、编制方法以及如何上色,老手艺人教会了陈卓琳全套制作技术后,她的生态农业公司于2015年11月成立。
花海景观基地成为稻草工艺品的绝佳展示场所,吸引到越来越多的订单。“如果工人按时甚至提前完成的话,每单奖励订单金额的3%~5%。秋收完之后人都赶着出去打工,我就找当地的老人和妇女收购稻草,25元一捆,一亩地就能有250元的收入。”这些稻草被制作成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卡通人物形象,成为陈卓琳的“名片”。
陈卓琳记得,有一次一个客户将整个园区的策划、设计打包给她,为了不丢掉这单,她只能花高价钱聘请设计师。“后来我咨询了专业的品牌策划机构,就把策划、设计、布景也纳入到公司业务中。”由此带来的效益翻倍——目前,她的稻草工艺品销往全国120多个城市,年营业额超700万元。“最远的订单来自吉林,为了避免在运输中损坏,我就安排人到当地去做。”
陈卓琳自己也没想到有一天会见到袁隆平。“2018年我拿了第二届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二等奖,拿稻草工艺品给袁老看,他很意外,说稻草还能做这么好看。2019年我又拿着另外一个奖去看他,我们那时就约定好以后每年我都去给他汇报工作,但后面两年因为疫情就没再去了,直到去年得知了袁老去世的消息。”
“钻研稻作文化,传承稻都文明”,陈卓琳把袁隆平的题词和合影挂在办公室里最显眼的地方。再回忆起最初创业的时候,她说最难的是得不到认可,“我只有1.45米,又是个女孩,他们觉得我做这个事情跟我的形象一点都不匹配。但现在这种感觉没有了。”
为扶贫出一份力
吃过午饭,陈卓琳又要赶去会同县的另一个安装点和工人们会合。“那个地方的马路地基不太平,风大的时候会不会把景观吹倒,师傅有没有找准焊接点,我都得亲自看一下。”
春节临近,城市景观营造成为政府预算中的固定支出,陈卓琳目前一共接到了怀化市6个县的订单,总价300万元左右。最多时候她曾一天去到3个县里指导安装工作。
“稻草工艺品制作熟能生巧,而城市景观的制作跟稻草相比难度也没有差很多。工人都是附近的农民,由专人教他们。开发新产品的话,我们有3个核心的人会先研究,剩下的事情就安排工人们做,或者我们也一起帮忙。”陈卓琳说。
对于希望有一份工作又能照顾家庭的村民来说,这份工作十分友好。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战持续进行中,陈卓琳的公司辐射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04人,深度贫困户6人。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几乎腰斩了休闲观光旅游业,也把大批劳动力困在家里。陈卓琳的稻草工艺品被当地政府部门看中,嫁接到促进就业和脱贫攻坚上。2020年4月,由怀化市宣传部牵头的扶贫车间在会同县望东村成立,并于7月23日迎来第一场公益直播。当天,6名“湖南好人”和省道德模范为村民手编的稻草篮子奋力叫卖——90分钟共卖出1257个篮子,每卖出一个,村民增收2~10元。“当年六七月份,车间生产最多的时候有五六十个村民参与进来。”陈卓琳说。
“2020年下半年疫情好转时,政府为了促进农民工就业,有组织地向沿海地区输送过两批人,真正有劳动力的人都出去了,原有的产能跟不上,我就以原有的市场份额继续做小工艺品,没有扩大。但疫情对休闲观光业造成的冲击仍使我们艰难度日,所幸有市政景观营造缓冲了一下,我们又活过来了。”
城市景观营造需要来回搬运东西,陈卓琳觉得不能再雇用村里的留守老人。“连山工业园跟人社局有一个信息发布平台,我们需要什么人就在那上面挂个信息,他们就帮忙对接。工人一个月平均下来能拿6000元左右,国庆、春节期属于旺季,加上加班费能有1万多块。”
再次把事业搬回农村
晚上8点左右,天空飘着雨,陈卓琳回到尽远村的家里。她已经锁定新的目标。“今年我打算在村里建一个园艺小镇,把怀化市的花卉市场集中起来、规范起来,以花卉和我们的稻草工艺品为载体,打造一个乡村休闲景点。”与建在县城的稻草工艺品生产厂房相比,这次是真正回到了农村。
陈卓琳的稻草工艺品被当地政府部门看中,嫁接到促进就业和脱贫攻坚上。
“怀化的花卉产业不具规模,即便是一两千盆的量也要去长沙或者广西采购,如果盘算一下花的损耗和运输成本,其实是劳神费力的。园艺小镇的日常料理能让整个村的留守中老年群体有活干,就可以盘活村子的经济,推动乡村产业发展。”陈卓琳介绍说,园艺小镇目前已经立项,也建好了办公场所、小工艺品生产厂房和展示基地,但是总的花卉大棚还没有开始建。“我是看到了市场才决定去做这件事,不愁没有销路。”她说。
就在陈卓琳收到“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奖牌前不久,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推介157个第五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70多年来,发生在农业农村的变革正是由诸如陈卓琳这样的“追梦者”共同推动的。
2021年6月和7月,农业农村部先后发布《关于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的意见》《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提出到2025年,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达到100万人以上、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超过1500万人,支持引导他们发展特色种植业、规模养殖业、加工流通业、乡村服务业、休闲旅游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等。
乡村振兴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乡创客”选择回到农村。陈卓琳最大的感触是现在农村的机会更多了,政府扶持力度也很大。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培育高素质农民,组织参加技能评价、学历教育,设立专门面向农民的技能大赛。吸引城市各方面人才到农村创业创新,参与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建设。
“在农村,只要善于发现、用心去做,不管是稻草还是别的什么,都能让人成就一番事业。当初做稻草工艺品时,他们喊我‘稻草人’,我当初有种被别人笑话的感觉,但是现在,我愿意一直做一个‘稻草姑娘’。”陈卓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