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随文练笔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2022-02-26王倩倩
王倩倩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是联系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桥梁,也是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课文作为范本和材料,融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以及学到的写作技巧,进行短篇幅的写作训练,从而促进作文水平和阅读能力双提升。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仍有一些教师对随文练笔的认知比较模糊,存在练习目标设定模糊、内容随意、练笔形式单一、教师指导不足等问题。那么,如何提升小学高年级随文练笔教学质量呢?本文提出一些策略,供同仁参考。
一、明确练笔教学目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目前的小学高年级随文练笔教学活动都是随着阅读教学进行的,每次学习新的课文后,学生需要将在课文中学到的新内容运用到随文练笔的写作之中。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对难易程度的把握,都直接影响随文练笔学习的效率。教师需要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研究并深入理解教材和课标,明确每一次随文练笔教学的目的。
1.明确每阶段练笔的目标
作为语文科目的纲领性文件,《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一个学段的写作教学都有着明确的目标和具体建議。教师应认真解读课标,掌握每一学段的目标,并为教学活动的实施找到合适的切入点,确保教学不脱离课标的范围。语文知识是环环相扣的,教师要避免习惯性地只根据课后练习题进行教学,要保持整体性思维,树立语文教育的“大局观”,围绕课标设计教学流程和计划,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循序渐进地进行随文练笔。
比如,教学部编教材五年级的《军神》时,首先要明确这是第三学段的必读课文,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并且运用该文的基本表达方式,写简单的纪实或想象作文;其次,是从整个单元的视角看这篇文章,明确学习目标,也就是通过对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再次,结合其他课文中对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学习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式。
2.了解各学段的学生特点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知识储备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之前,教师应充分了解处于小学第三学段学生的特点,包括认知能力、思维方式、语言表达习惯等。并从实际情况出发,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设置合适的练笔内容和目标。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引导为主。教师设计的练笔任务应该贴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要注意避免难度过高,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理想的效果是,能使一部分学生激发内在的潜能,写出更高质量的文章。
例如,部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下)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篇议论文,其中运用了一种新的写作方法——通过具体事例说明观点。对于六年级下学期的小学生来说,这种写作方法的难度是适当的,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自身努力,能很快完成课程的要求。因此,可将本次随文练笔的训练目标设定为:使用具体的实例说明观点。
3.适当调整训练难度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从阅读学习到亲自动笔写作的过程仍然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在设计写作任务时要注意难易程度,要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切忌急于求成,揠苗助长。要确保训练的难度适中,让学生不会感到压力过大,在熟悉写作技巧的过程中享受写作的乐趣,轻松跨越从阅读学习到写作学习的门槛。
比如,教师可以从相对简单的段落仿写开始,让学生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体验出发,用一段话描写观察到的、在日常生活中与课文类似的事物。在之后的练习中,逐步加入模仿课文写法的练习、修辞运用的练习,逐渐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应做出充分的说明,耐心解答学生的疑惑,确保学生真正理解写作要求,一步步地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
在随文练笔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逐步促进其写作能力的提升。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高年级的小学生仍然处于好奇心旺盛的阶段,求知欲强烈,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也都在快速发展。教师如果能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随文练笔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就可为其之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比如,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几人一组,模仿课文中的情境,扮演课文中的人物,想象他们会怎么做,说什么样的话,再让扮演其他人物的学生想想该怎么回答,除了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这些人还会做什么事情。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交流,积极发言,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到的内容,并用笔写下来。
此外,教师应注意把握练笔的长度,保证训练时间和字数适当,不宜过多也不宜太少,150-200字是最合适的。
2.培养学生写作习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想写出优秀的文章,必须端正态度,勤加练习,勤于思考,尝试主动解决遇到的问题,并且与同学、师长积极交流。同时,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写作习惯,这可以解决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大部分困难。
比如,在随文练笔前,学生要做好预习工作,勤于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教师要让导学生明白生活是最好的写作素材来源。其次是增加阅读量,拓宽视野。教师应多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按照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生阅读指导”引导学生摘抄喜欢的内容,并学会做读书笔记。
三、丰富随文练笔形式
对课文的阅读学习和随文练笔是无法分割的,阅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写作,而在写作练习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对课文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在设计随文练笔时,要根据练笔的内容设计恰当的形式,让学生有针对性地练习。
1.练笔内容的选择
练笔内容的选择主要有整合单元内容以及从单篇课文出发两种方式。
(1)整合单元内容
首先,参考每单元的读写目标,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明确注明了该单元的训练点,很多单元的训练点还强调了“读写结合”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考虑该单元的目标,确定如何将其分解到该单元的课文中,并设置相应的小练笔。
比如部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第七单元,以“景”为主题,包含了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泛读课文,内容都以描写景物为主题。该单元的目标为体会景物之美(静态和动态),而随文练笔的目标则是让学生学习描写动态的景物。在阅读教学时,就应该预先为写作目标打下基础,并且“趁热打铁”,在恰当的时机设置小练笔,同时,也应该在学生进行小练笔时回顾课文,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以提高学习效率。在部编语文教材中,每单元的导语中都明确说明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一部分课后小练笔也是参照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这些都可以作为教师设计小练笔内容的依据。
其次,从课文本身的特点进行思考。有些文章与本单元的学习目标联系并不十分紧密,教师应该认真研读课文,包括文章体裁、写作背景、写作手法以及中心思想等方面。对于这类文章,练笔的设计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其一是引导学生与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行情感表达、主题升华等方面的练笔;其二是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法、结构安排以及遣词造句等,并进行仿写练习。
2.练笔形式的丰富化
现在的随文练笔教学内容越来越多样化,如仿写、改写、缩写、续写等,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课文都适合所有形式,教师应根据课文的特点,为每次练笔安排最合适的形式。
(1)仿写课文
高年级语文教材中包含不同体裁的名家作品,文笔优美,感情丰富,是学生进行写作练习的最佳范本。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的具体情况,安排学生仿写一句话、一个段落或者一个篇章,要注意,仿写不是抄写,学生需要在模仿的同时写出自己的个性。
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以及写作和修辞手法,学习文章的结构安排,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对课文加深了理解,也提升了作文水平。
(2)改写古文和古诗
高年级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更多古诗和文言文,相对于现代汉语更抽象,更难理解。教师可以在学习课文后让学生对这些课文进行联想和想象,将之改写成白话文,将原本简练含蓄的内容用更加具体直接的方式表达出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缩写课文
让学生缩写篇幅较长的课文,也是非常好的训练方式。在进行缩写时,学生要仔细阅读课文,掌握课文最主要的情节,仔细思考哪些是可以删减的,哪些是需要保留的,用自己的话对保留的文字进行适当改写,保证文字通顺。改写结束,还要对照原文,检查是否与原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保持一致。
(4)续写课文
有些課文在结尾处意犹未尽,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安排随文练笔。此时,教师应着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比如人物的心理状态是什么样的?他们会说什么,做什么呢?也可以让学生讨论,活跃思维,并把想到的东西写下来。
四、提高随文练笔质量
学生练笔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学生练笔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将练笔的难点进行分解,逐一讲解,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一部分教师将随文练笔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自主写作,这导致了教师指导的缺失,降低了随文练笔的学习效率,是不可取的。教师应合理安排时间,将随文练笔作为单独的教学版块,放在课堂上进行。另外,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一些相对难理解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设置小练笔的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
五、提升教师自身素养
教学质量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息息相关,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渠道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拓展知识面,丰富和提高自己。
1.组织教学培训、研讨
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学习教学理论知识,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教育团队的整体素质。小学语文教学培训的具体内容应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教育部出台的指导性文件、语文学科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以及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等等。语文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掌握一定的跨学科知识和信息技术。学校应为教师提供多种学习、提高的途径,如组织教师观摩公开课、精品课,向教师提供优质教学资源,邀请骨干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开展教学研讨活动,等等。
2.教师自主学习
身为教书育人者,教师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让主动学习和研究贯穿教育生涯的始终。对于随文练笔教学,教师应该以身作则,积极丰富自己的阅读量,定期写下水文,同时阅读相关的理论著作,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牢记“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此外,教师还要时常反思和总结,每节课结束,都要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不断改进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率。